03.07 清朝八旗是哪八旗?

王朝興替


旗人,即隸屬於八旗的人,俗稱八旗子弟。雍正帝一再說:"八旗為本朝根本,國家莫有要於此者。八旗滿洲 ,乃我朝之根本,根本不可不固。八旗兵丁,乃國家之根本。"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結伴而行的狩獵活動,因人數增多而需統一指揮,其指揮者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多人集體即稱為牛錄。女真人在對外防禦與征伐過程中採取了以牛錄額真統領牛錄的組織形式,從而使牛錄組織具有了軍事職能。

為便於統一指揮大規模的圍獵或作戰,女真人將若干個牛錄組成一個更大的單位,以旗幟為標誌,做導引而避免方位錯亂。旗幟在滿語中稱為"固山",因而這個高於牛錄的最大的單位即稱為固山,漢語稱"旗"。

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出身建州左衛的努爾哈赤興兵,以黑旗為幟。明神宗萬曆十七年(1589),隨著建州三衛的統一,努爾哈赤統治的人丁也不斷增多。因而隨後努爾哈赤另設紅旗軍親領,將黑旗軍交由胞弟舒爾哈齊指揮。

明萬曆二十一年(1601)前後,努爾哈赤對牛錄組織首次進行大規模改造與重建。他參照女真人的猛安謀剋制,規定300人為一牛錄,5牛錄為一甲喇,5甲喇為一固山,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改編後的牛錄分別隸屬於黃、白、紅、藍四旗,以純色為辨。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建州已經吞併除葉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歸附。努爾哈赤麾下的牛錄已有百倍於起兵之初的規模,軍隊已不下五六萬人。因此,努爾哈赤於該年將紅白黑三旗及所領牛錄析設為八個旗。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

正四旗旗幟為純色四方形,龍首朝後。鑲四旗旗幟為五邊形,黃、白、藍三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龍首朝前。當時各旗的旗主分別是:正黃旗主和鑲黃旗主努爾哈赤、正紅旗主和鑲紅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極、鑲白旗主杜度、正藍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主阿敏。八旗自此始,亦即為滿洲八旗的源起。

努爾哈赤、皇太極在勢力壯大後,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編入旗內。蒙古人統歸八旗管轄,被稱為八旗蒙古。後金天命九年(1624),努爾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編成五個"牛錄",隸屬於八旗滿洲。清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已有蒙古二旗的記載,當時稱為左右二營。清皇太極天聰八年(1634),左右二營改稱左翼兵和右翼兵。清皇太極天聰九年(1635),後金在征服察哈爾蒙古後,對眾多的蒙古壯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編審,將其正式編組為若干蒙古牛錄,分屬八旗。至此,八旗蒙古確立。

努爾哈赤進入遼瀋地區後,大量漢人被掠為奴,編入八旗滿洲之內,成為家內奴或拖克索(農莊)內從事生產的奴僕。同時,為擴大兵源,努爾哈赤又從為奴的漢人中抽出一些壯丁(規定每20人抽一人當兵),其所需馬匹器械由20名漢人共同出錢購買。

皇太極即汗位後,改變努爾哈赤對漢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區的漢人編入滿洲八旗人家為奴,而是將漢人編莊別居,減少了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

這些漢人由投降過來的原明朝官員或後金提拔的漢人官員來管理。清皇太極天聰五年(1631),漢軍被單獨編為一旗。清皇太極崇德二年(1637),皇太極分漢軍為二旗,旗色玄青,兩年後又分二旗官兵為四旗。清皇太極崇德七年(1642),漢軍被擴為八旗。至此,八旗漢軍正式出現,成為清朝三軍之一,所使用的旗幟和滿洲、蒙古一致。至此,滿洲、蒙古、漢軍各為八旗的制度臻於完善。

此後皇太極與福臨兩朝因權力鬥爭而更改八旗顏色與旗主,不過到了順治五年後又趨於穩定。清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去世,清世祖順治開始親政。他為了加強對八旗的掌控,親自統領了原屬多爾袞的正白旗。這樣,由皇帝控制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掌控的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

滿洲(女真)與清初社會實行八旗制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清政府賦予八旗子弟種種特權,入關伊始,清廷即採取了大規模的"圈地"活動,圈佔民人的大批良田,將其劃歸旗人;豁免旗人的稅賦與勞役。優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頹廢和寄生性,致使其後代騎射荒廢,甚至出現"生計"問題。

在清朝中後期及末期,八旗幾乎毫無戰鬥力,朝廷不得不依靠綠營軍以及漢族地方軍隊。而旗人也成為了把持特權、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