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于謙明知英宗復辟成功自已不得好死,為何奪門之變他坐視不管?

終南冠


在西湖邊的花港觀魚處,往西看是鬱樹茂密的三臺山,在這上面落有一座石墓,而墓的主人,就是力保大明江山不被隔裂,奮勇禦敵,最終讓大明轉危為安的民族英雄——于謙,於少保。

在縱橫看來,以悲劇收場的英雄是最生動飽滿的,這一點套用到于謙身上一點不為過。

裂國之危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煽惑下,力排眾議決定御駕親征蒙古,率20萬大明精銳同瓦剌大軍決戰。結果被也先指揮的蒙古大軍擊潰,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役中被俘虜。

當“土木之變”這樣具有滅國之危的消息傳入北京城後,朝中一片大亂,要知道,北宋的滅亡就是金國南下擄走了徽、欽二帝導致北宋直接覆滅,而此次事件同靖康之恥如出一轍。皇帝被俘,對大明而言如同滅頂之災,瓦剌也先完全可以以此為要挾,向大明朝廷無限索取,直至將大明朝廷消耗殆盡。

大明朝自成立以來短短80年時間,便陷入極其嚴重的政治危機和軍事危機。而此時的朝堂上下卻莫知所為,更有甚者提出了“南遷京師”的裂國主張。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站了出來。

力挽狂瀾

于謙挺身而出說道:“ 言南遷者可斬也! 京師天下根本, 一動則大事去矣, 獨不見宋南渡事乎!于謙一席話道出了南遷的弊端,結果將是一發不可收拾的。而此時關鍵是穩住朝廷局面,所以“言南遷者立斬”。同時,國不可一日無君,按照明英宗出征前的交代,監國之責委以郕王朱祁鈺。

於是于謙等同其他大臣聯名,勸說孫太后以大明江山社稷為重,立郕王朱祁鈺為帝。于謙對遲遲不肯繼位的朱祁鈺說道:臣等誠憂國家, 非惟私計, 願陛下弘濟艱難, 以安宗社, 以慰人心”。于謙一席話, 使朱祁鈺為之折服, 同意接受皇太后的旨意, 即皇帝位,改元景泰。于謙委以守城之責,升任兵部尚書。

北京保衛戰

兵敗土木的大明,精銳部隊盡損,為抵禦即將到來的瓦剌大軍,于謙迅速調集全國的部隊到京城防禦。當瓦刺軍兵臨城下之際, 于謙並沒有選擇堅守城池,而是選擇了背水一戰。

京師保衛戰既直接關係到明朝的安危, 也與于謙個人的榮辱得失與禍福安危攸關。如果他稍存私心, 害怕承擔重大責任, 害怕背城作戰的艱險乃至丟掉腦袋, 他完全可以用總兵官石亨的斂兵不出, 堅壁以老之之策, 而不必冒此重大風險。

但他卻親身督戰, 以抵禦瓦刺軍的主攻部隊。 足見於謙在決策背城一戰時, 早已將個人得失與安危置之度外, 一心只圖打敗瓦刺軍, 使國家轉危為安。從京師保衛戰的勝利可以看出于謙具有高度的自我犧牲的精神。 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既是于謙傑出軍事才能的勝利, 也是于謙“憂國忘身”精神的勝利。

陰謀破碎

當也先認為可以“挾天子而令大明”時,他的軍隊卻在北京城下折戟,他面對的大明如同未發生過驚變一樣牢不可破,而他所提出的要挾,被朝廷一項項地駁回,彷彿手中的明英宗並不是明朝的皇帝。也先的陰謀沒有得逞,而他也明白,這個如同“雞肋”的皇帝,殺之則會招來同漢人世代的不解仇恨;而不殺則沒有半點利用價值。

在思前想後一番,也先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將明英宗朱祁鎮釋放回去,他要讓大明內部激起一場權利的鬥爭。

再起波瀾

此時,面對英宗的迴歸,正在皇位上的代宗犯了難處。當初國難之危,群臣擁立自己登上皇位以保社稷不倒,自己也是百般無奈方才登基,而此時的自己卻與當初發生了變化,坐上皇位不易,交出皇位更難。因此,當英宗朱祁鎮一回來,朱祈鈺變將他囚禁在了南宮,長達8年之久。然而不幸的是,朝廷也僅僅維持了8年的寧靜——朱祈鈺冊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後,不到一年便去世了,他也因一場大病再也沒能起來。當朝皇帝命不久矣,而又再無接班人,此時的大明皇位又一次靠向了英宗朱祁鎮。

英宗復辟

當朝堂之上再起皇位移交,權利的鬥爭便開始滋生。以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為首的小人代表,在朝廷即將做出變動之時發動了“奪門之變”,擁立朱祁鎮登上皇位,英宗在沒有任何阻力的情況下復辟成功。這三人以政變的形式更改了朝廷本就安排好的決定,以英宗朱祁鎮為代價,來“極限投資”這場權利的爭奪戰,可以說,他們的賭注是大明江山的未來。

權爭的犧牲品

或許,當時手握軍政大權的于謙早已意識到,當逢此刻,定有奸邪小人投機取巧擾亂章法,但他並沒有為此做任何的舉措來保證自己的將來,因為,他不屑,他不屑為皇權的爭鬥獻上自己為大明江山社稷付諸的心血。

在他眼裡,大明不能沒有皇上,但皇上可以沒有江山。

當英宗被俘,他提出“君為輕”的主張;在求代宗將英宗接回朝廷時,他考慮的只有大明尊嚴,而不是皇權平衡;當英宗被囚禁8年之久,他認為這是皇室的鬥爭與我何干;當奪門之變發生後,他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朝局的穩固,卻沒有意識到權力鬥爭的血腥和殘忍。


總結:

在於謙看來,為官一任,只圖報效國家即可,個人的得失與安危已是微不足道。在他的眼裡,所有的一切都要為大明的江山社稷讓步,包括皇上,更包括他自己。


史論縱橫


奪門之變事發突然,朱祁鎮被關在南宮長達8年,朝臣們都已經忽略了他的存在,誰也沒有想到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小人會處心積慮的為了個人利益參與皇家內政,發動奪門之變。

等於謙反應過來,恐怕朱祁鎮已經坐在皇位上發號施令了。但是于謙手握權柄,完全可以迅速搶出朱祁鈺,不承認朱祁鎮的帝位,號召天下兵馬勤王,為什麼于謙等一般臣工最後卻什麼都沒有做而聽之任之呢?

我覺得原因有二,第一、朱祁鈺因為喪子之痛,對皇權本身已經淡漠了,已經沒有心思去跟哥哥拼死一爭。而且他畢竟還臥病在床,也沒有精力去爭。所謂皇帝不急太監急,于謙他們急也沒有用。

第二、于謙受制於自己的迂腐,雖然國難當頭對抗瓦剌時他能夠當機立斷,但是在面對皇家內部爭權時,他卻不好表態站立場了。畢竟,當初擁立景泰帝,也是事發突然,為了國家大局而不得已的措施。

其本身並沒有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去操作這件事的動機。

事後,朱祁鎮平安回來了,原本朱祁鎮也是自己的皇帝,但是,牽涉到皇權之爭他就不好說話了。朱祁鈺將哥哥囚禁南宮,又廢朱祁鎮兒子的太子位,包括于謙在內很多人都是覺得有所不滿的,但是又無法干預。

所以奪門之變發生後,于謙不方便強制干預,他害怕在天下人眼裡,把自己看成是爭權奪利的人,為一己之私干預帝王家事,更害怕在歷史上留下權臣的記錄。他認為他這樣做,可以博得一世清譽,也是向朱祁鎮表明內心,當初我擁立景泰帝絕無私心,而是為了大明江山而已。

他以為朱祁鎮會設身處地的理解他,但是自古皇權之爭必然是屍山血海、刀刀見骨的。朱祁鎮八年的怨恨又豈是一個理解能夠化解?最後朱祁鎮不但處死了他們這幫擁立景泰帝的人,還處死了朱祁鈺。

從於謙的《石灰吟》這首詩裡面就可以讀懂他當時的這番苦心:”千錘百煉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書生意氣,害人不淺也。


謝金澎


“奪門之變”發生的太快,且不是篡位,更有皇太后的支持。

參與“奪門之變”者為石亨、曹吉祥、徐有貞,一個武將,一個太監,一個文官,其中石亨的身份特殊一些,是兵部尚書于謙的副手,掌握京城部分團營。

“奪門之變”,此三人沒有調動任何士兵,因為他們手上沒有皇帝的敕書,所以無法調動士兵進入紫禁城。但他們必然豢養死士,也就是他們的私人武裝力量,畢竟他們為這一刻準備很長時間。好在他們手上有孫太后的敕書,孫太后是朱祁鎮和朱祁鈺的嫡母,但孫太后和朱祁鎮的關係好一些。

“奪門之變”發生的很快,朱祁鎮從東華門到奉天殿,雖然路上有衛士阻攔,但只要朱祁鎮一句話“我是太上皇”,就沒人敢攔阻。畢竟衛士不敢把朱祁鎮怎麼樣,更何況也沒有朱祁鈺的任何指示,完全是眼巴巴看著朱祁鎮登上皇位。就這樣,兵不血刃復辟成功。

為何兵部尚書于謙沒有平息政變呢?

如果坐在皇位上的是石亨,或者徐有貞,再或者曹吉祥,那于謙一定可以調兵鎮壓,士兵也會聽從於謙,可問題是坐在皇位上的是朱祁鎮,更有皇太后支持。雖然“奪門之變”不合規矩,但它並不是完全沒有法理依據,因此不是篡位。所以,于謙未必能調動軍隊。

另外,宮內的禁衛士兵也是眼巴巴看著朱祁鎮復辟,有人推測,這是皇太后的命令,因為朱祁鈺病重,皇太后必然成為至高無上的人。在沒有朱祁鈺任何指示下的禁衛士兵,不可能自發起來與皇太后抗爭。


五味社


從三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我覺得於謙不是坐視不理,而是無能為力。

奪門之變的主要過程基本是短時間完成,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貞率兵千人,控制了長安門,東華門。一行人將南宮大門撞開,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鎮面前,同聲高呼:"請陛下登位。"朱祁鎮被攙扶登輿,一行人立即趕往奉天殿。殿下的守衛大聲喝止,他高喊:"朕太上皇帝也。"守衛只得唯唯而退。

十七日早朝時分,按照慣例,百官於五更前即在午門外朝房等待。忽然宮中鐘鼓齊鳴,宮門大開,徐有貞高聲宣佈太上皇已經復辟。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此時無從選擇,在徐有貞等催促下整隊入官拜賀。時隔八年之後,朱祁鎮終於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寶座上,重新成為了大明皇帝。

由此可見,奪門之變就發生在一夜間,在朱祁鎮重登大寶、徐有貞催促百官入宮拜賀之時,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了,此時的于謙如果再想要做點什麼,只能選擇回家整理軍隊造反了。


此時朱祁鎮重新登基也是最合適的結果

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鈺病重不起,而此時他的唯一兒子朱見濟已經死了,可以說景泰帝后繼無人,如果景泰帝死去,皇位的最佳繼承人應該是在景泰帝繼位時皇太后定的皇太子--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而皇位傳給朱見深也就相當於傳給了朱祁鎮,朱祁鎮死後也必定是朱見深繼位。既然是最合適的人選繼位為帝,也就沒什麼必要提出不同意見。

于謙為人為國為民,不會多事

我想在於謙看到朱祁鎮高坐大位的時候也基本確定了自己的最後結果,不過這些對於謙來說又算的了什麼。于謙為人大仁大義,凡事以國以民為先,就算是他對皇位歸屬有什麼疑義,也不會輕易煽動內亂徒耗大明元氣,況且作為前任皇帝,朱祁鎮還是能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的,他繼位,不會使大明發生動亂,皇位也是平穩傳承,所以于謙也就認命了。就算是後來在牢裡被誣陷時,他也不吐一語為自己辯解,因為他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至於罪名,那就是人家願意怎麼捏造就怎麼捏造的了。

百年世事已過,無論朱祁鎮復位之後日子過的多麼逍遙,也洗不掉他身上的汙名,而對於于謙,這一切的一切都有何妨,他依舊是那個兩袖清風,為國為民的英雄,心中無愧,坦然的在西湖邊看這百年滄桑。


筆筒Susie


于謙根本就不該死!英宗復辟成功以後,殺于謙是沒有道理的!所以,于謙才不管此事。

首先,有沒有“奪門”,英宗都有復辟的機會。于謙可能認為徐有貞、石亨奪門之變只是提前讓英宗復辟。英宗不“奪門”,也會是英宗這一支重新上位。所以,不干預此事。

第一,明朝名臣李賢曾經跟英宗揭穿“奪門”真相:天下本來就是英宗的,朱祁鈺死後,群臣肯定要上表讓朱祁鎮復辟。而徐有貞、石亨密謀奪門之變,只是為了增加自己在英宗面前的功勞。這二人是拿朱祁鎮的生命來賭博。

第二,景泰三年,朱祁鈺把侄子朱見深(朱祁鎮的兒子)的皇太子廢掉,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但是,第二年朱見濟就死了。朱祁鈺病重的時候,只有一個太上皇朱祁鎮和廢太子朱祁鈺和皇位有關係。所以,皇位再回到朱祁鎮這一支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三,徐有貞等人忽悠朱祁鎮殺于謙,最主要的罪名是于謙意欲迎立襄王世子。這個也是後來也證明是莫須有的。

其次,于謙本來就是無罪被殺的!徐有貞原名徐埕,他只是為了報私仇,才忽悠朱祁鎮殺了于謙!

因為,"土木之役"後,徐有貞根據星象變化,別出心裁地建議將都城南遷,被于謙當著百官面懟了!因此,徐有貞遭到百官恥笑,名聲大壞,致使多年未得晉升。也是因此,徐有貞和于謙結怨。徐埕這個名字,被代宗朱祁鈺記住了。於是後來,才改名為徐有貞。


再者,于謙被殺,也是朱祁鎮的帝王權術。“不殺于謙,此舉無名”。這句話,實數權謀之術的藉口。但是,朱祁鎮必須信。

沒有“奪門之變”,是否是朱祁鎮復辟真不一定。最有可能的是朱見深!雖然是朱祁鎮的兒子,但是畢竟年幼,朝政可能還是大臣們說了算。所以,奪門還是有必要的,這樣起碼朱祁鎮當皇帝。

復辟以後,朱祁鎮肯定要為復辟正名,殺于謙就是為了立威和正名;復辟以後,給於謙平反,主要是為了打壓徐有貞等“還鄉團”!要是徐有貞等人後來不獨攬朝政,而是專心輔佐朱祁鎮,那麼于謙平反肯定要在等很久。

于謙不管“奪門”,是于謙覺得自己有功於國家,本來就沒有罪!自己也不想參與皇位之爭,也認為朱祁鈺復辟是沒有錯的。所以,于謙手握重兵,卻不參與。

于謙是君子,問心無愧!於是,等到英宗復辟後,他又從容上朝。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于謙明知英宗復辟成功自已不得好死,為何奪門之變他坐視不管?”

古裝大劇《大明風華》的熱播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段歷史,也對於謙的死有了全新的瞭解。可以說,于謙忠於大明勝過忠於皇帝,在他的心中只有大明的天下,至於誰做大明的皇帝都與他無關,他從不關心,也不屑於關心,他關心的只是大明的天下。因為他覺得,此時大臣們擁立朱祁鎮復辟,發動奪門之變就像當年自己扶持朱祁鈺上位一樣,都是為了大明的前途。

而且,我還覺得,于謙根本不知道明英宗朱祁鎮復辟成功後自已會死!否則他也不可能坐視不管,等死!更何況當時于謙還手握兵權,是完全有能力救出朱祁鈺,幹掉朱祁鎮的。怎麼可能是聽之任之,任由其復辟呢?因為他也覺得,這事只是老朱家的皇權之爭,不方便干預。而且,朱祁鈺還臥病在床,太子朱見濟也已經去世,大明的天下早晚都是朱祁鎮的,又何必勞神一爭呢?

其實,大臣們也都心知肚明,朱祁鈺已經無後,而朱祁鈺又一病不起,就算是不用發動奪門之變,大明的皇位早晚也將是朱祁鎮的,徐有貞、曹吉祥、石亨這些小人之所以鋌而走險,提前讓朱祁鎮上位,都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殺死於謙也不是朱祁鎮的本意,並且孫太后也曾告訴朱祁鎮殺不得。

那為什麼于謙最後還落得個意圖謀反的罪名呢?因為徐有貞的一句話:“不殺于謙,奪門無名!”這才讓朱祁鎮下了狠心。當然,朱祁鎮也不是傻子,他知道當時那幫將自己推上皇位的人都是小人,所以,在他登基坐穩皇位後將當年參與奪門之變的人一個個給收拾了。到了明憲宗時期,于謙被平反,復官賜祭,追諡為忠愍。


大史官


首先,于謙心中坦坦蕩蕩,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認為自己根本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也沒有做什麼對不起朱祁鎮的事情。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之所以能夠打退瓦剌,粉碎也先南下,以及利用朱祁鎮敲詐勒索明王朝的圖謀,並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是因為他能夠將個人安危,私人名利,恩怨統統置之度外,將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大明王朝生死存亡之際,他的行為,以及高尚的品德得到了全朝上下軍民,朝野內外的一致認可。明王朝的文武大臣,王公貴族,黎民百姓在於謙的主持下,同心協力,精誠合作,一致對外,終於成功地將外辱抵禦於門外。

那陰謀發生的當天,于謙是否知道宦官曹吉祥夥同大臣徐有貞,石亨等發動的奪門之變呢?于謙是知道的。

《西湖遊覽志餘》

:“景皇帝大漸,石亨等謀擁南內,府尹公知其謀,奔扣告變,少保公呵曰:小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等去!”

于謙不僅知道,並且于謙當時是太子少保兼兵部尚書並總督一切軍務,叛軍人數不多,召集軍隊鎮壓叛亂真是易如反掌,但是于謙並沒有這麼做。當他兒子及下屬告知曹吉祥等人的陰謀時,于謙呵斥道:你們這些人懂什麼國家大事?自有天命,你們速速退下!

明代文學家屠長卿也記述到,

“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公蓋可以無死,而顧一死保全社稷也。”

儘管朱祁鎮復辟會對自己不利,但只要對國家對百姓有利,于謙才能夠非常的從容淡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可以說,于謙的心裡只有國而沒有自己,只要有利於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誰當皇帝都可以。

第二,于謙不想做權臣。

朱祁鈺在土木堡之變後,被于謙孫太后等人擁立為帝,粉碎了瓦剌的南侵,鞏固了明王朝的政權,避免了南宋偏安的覆轍。並招賢納良,廣開言路,勵精圖治,積極減輕農民負擔,修身養息。大明王朝也慢慢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這時候,朱祁鈺政權的合法性逐漸被大明軍民所承認。

土木堡之變一年後,通過於謙等人的努力,瓦剌的首領也先終於放回了朱祁鎮回到大明。這時候,于謙跟朱祁鈺說,天下大勢已定,陛下可以寬心。就是安慰朱祁鈺不必擔心朱祁鎮回來搶他的皇位。事實上也是如此。朱祁鈺的皇位非常穩定,並且朱祁鈺不算心狠手辣,沒有對朱祁鎮痛下殺手,只是把朱祁鎮軟禁在南宮中,並將南宮中附近的樹全部砍掉,防止別有用心的人接近朱祁鎮。

朱祁鈺本來是沒打算做皇帝的,意外地登上皇帝寶座後,並且乾的也還不錯,於是就漸漸地開始迷戀權位了。不僅如此,還將朱祁鎮的兒子,現為皇太子的朱見深廢掉,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沒曾想,一年後,朱見濟死掉了。太子之位又空了出來。朱祁鈺覺得如果復立朱見深,等到自己駕崩後,皇位一系又會落到朱祁鎮這一脈中,肯定會被反攻倒算,沒有什麼好果子吃。於是就有了讓異地藩王襄王朱瞻墡繼承大統的念頭。于謙等人據理力爭,希望朱祁鈺能以穩定大局為重,復立朱見深。可惜,奪門之變來的太快,還沒等朱祁鈺下定決心,就已經發生了。

景泰8年(1457)年的正月十六晚,石亨、政客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成功擁立朱祁鎮復辟。這天朱祁鈺身患重病,渾然不知。第二天早上,朱祁鈺正在乾清宮西暖閣梳洗,準備臨朝,突然聽到前面撞鐘擂鼓,立即問左右:“莫非是于謙不成? ”意思是問是不是于謙謀反篡位了。左右驚愕萬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片刻後,宦官興安回奏說是太上皇復位,朱祁鈺連說:“好,好,我哥哥好。 ”然後重新回到床上,面朝牆壁睡下。

可見,于謙在北京保衛戰之後,個人威望達到頂峰,權傾朝野,甚至連朱祁鈺也起了疑心。如果於謙再去摻和朱祁鎮朱祁鈺兩兄弟之間的爭權奪利,由於于謙是顆分量足夠的棋子,不管哪一方獲勝,于謙都會成為權臣。並且,于謙也認為,不管自己是否摻和朱家兩兄弟的皇位之爭,大明的皇位遲早都會落在朱祁鎮一系----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的手中。所以,這與于謙的抱負,儒家思想不符。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完美主義者。

朱祁鎮復辟成功後,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維護自己政變的合法性殺掉于謙,派去的官員去抄家時,都以為于謙是權臣,肯定家裡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但最後發現沒有什麼財產,家裡空空如也;只有一間屋子被鎖得嚴嚴實實,眾人剛開始都以為金銀財寶必定都藏在其中,但打開一看,裡面卻只有明代宗朱祁鈺賞賜給他的蟒袍和劍器,別無他物。

張廷玉版的明史·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五十八 《于謙列傳》評價于謙到:

于謙為巡撫時,聲績表著,卓然負經世之才。及時遘艱虞,繕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謙亦憂國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變起奪門,禍機猝發,徐、石之徒出力而擠之死,當時莫不稱冤。然有貞與亨、吉祥相繼得禍,皆不旋踵。而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卒得復官賜卹。公論久而後定,信夫。

老賈先聲


因為于謙的丈人是蒙古國海軍司令,他這一抉擇,是和蒙古國商量好了。蒙古人送英宗回北京那天晚上,丈人捎來一封信,讓他好好當官,別摻合明朝皇帝的事,于謙同意了。


再加上那段時間,他忙著和郭德綱說相聲,搞全國巡演,還要到美國去,沒太把英宗和石亨等人不買票太當回事。于謙是祖上是鐵帽子王,他覺得不管誰當皇帝,都不可能撼動自己這棵大大樹,除非明朝皇帝不想再聽相聲了。以上種種,讓于謙做出了不參與的決定,在奪宮之變的那天晚上,他和岳雲鵬,孫悅等人在自家馬場喝酒,喝到後半夜,第二天才知道皇帝已經換人了。

繼而於謙聽說石亨,曹吉祥等人要害自己,對官場險惡厭惡到了極點,決定將計就計,在上刑場那天,一陣狂風颳過,于謙啟動了時間機器,從明朝穿越到現在,徹底遠離政治,做了一名安分守己的相聲大師。這就是我為什麼要買票去聽德雲社相聲的原因,支持於少保,支持民族藝術,從我做起,year!


董狐筆


奪門之變發生後,朱祁鎮又復辟當上了皇帝。

他當了皇帝,對於于謙來說就是一場災難。畢竟當年是于謙力薦朱祁鈺當的皇帝,朱祁鈺在當皇帝的時候,不但把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的太子給廢了,還把朱祁鎮給軟禁起來了,這一軟禁就是七年多的時間。

這件事情就表明者朱祁鎮和朱祁鈺徹底的鬧掰了,他們兄弟二人成為了死敵。很顯然對於朱祁鎮來說,于謙是朱祁鈺的人。

那些擁立朱祁鎮當皇帝的人,他們即是朱祁鈺的敵人,同時也是于謙的政敵。若是他們事變成功之後,肯定是要把于謙置於死地的。

可是,于謙明明知道朱祁鎮再次當皇帝自己肯定是會死的,為何他不阻止這件事的發生呢?

事實上早在於謙擁立朱祁鈺當皇帝的那一刻,他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因為朱元璋給大明制定的制度就是皇位父子相傳,若是沒有兒子的,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以採用兄終弟及的這個方式來傳承的。

但是,于謙並沒有遵循這個朱元璋留下的族制。

按理說本來朱祁鎮被俘虜之後,應該有他的兒子來繼承皇位。但是,于謙卻讓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繼承皇位。

于謙之所以這樣選擇,就是在為大明的前途考慮。畢竟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只有三歲呀,把他立為皇帝的話和沒有立一樣。

那時候的大明,還沒有走向穩定,還存在各種風險,一旦處理不好,大明就存在亡國的可能。

所以,在這個非常時期必須要找一個強有力的皇帝來做鎮,來穩定軍心個民心。可以說正是這一個舉措的實施,為挽救大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也是這個舉措把于謙給推上了萬丈深淵。因為朱祁鎮經過奪門之變又開始當上了皇帝。

那麼當時于謙有能力阻止奪門之變嗎?

當然有了,因為他手握兵權,他也知道有人在策劃奪門之變。他之所以不想幹涉,就是為了犧牲自己保證國家的安危。

畢竟他若是干涉,大明內部又是一場爭權奪利的廝殺,他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他只能任其發展,只要大明江山能夠安穩,他就盡到了當臣子的本分。至於自己是死是活,他早就不考慮的

什麼是社稷之臣,于謙這樣的臣子,才是國家的社稷之臣。


史學達人


看到題主此問,我不得不答,因為于謙是中國歷史上目前我最敬仰的人。“西湖三傑”岳飛,于謙和張煌言,只有于謙,我每每讀到關於他的介紹,總會淚流滿面。

我想,于謙面對明英宗的奪門之變之所以坐視不管,大概是有以下三點原因:


阻止奪門名不正言不順

儒家思想一直都在強調一個論調,那就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明英宗朱祁鎮本來就是皇帝,只是因為土木堡之變,明王朝大敗,明英宗因為被也先捉了去而丟了皇位,讓自己的弟弟朱祁鈺撿了便宜而已。

如果說朱祁鈺身體健健康康,而朱祁鎮是絕對不敢發動奪門之變的,因為此時的朱祁鈺一派可以名正言順的幹掉朱祁鎮。然而,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的時候,朱祁鈺當時已經病入膏肓,沒幾天活頭了,大家必須要考慮大明王朝的下一任繼承人的問題。所以,儘管朱祁鎮的手段不太光彩,但是對於他來說,奪回皇位也算是名正言順的,因為皇位本來就是他的。

而此時的于謙,又有什麼理由和口號去反對朱祁鎮復辟呢?因此,對於于謙來說,如果他反對朱祁鎮的奪門之變,是名不正言不順的。而作為從小就熟讀儒家經典的于謙來說,他更加明白這個道理,沒有理由來阻止,乾脆就不阻止了。


于謙可能沒想到自己會死

當然,這一點完全是從人的根本屬性作為出發點來分析的。人作為一種社會化的產物,自私是人的固有特性,無論是聖人,還是偉人,都存在這自私心,只是比一般的普通人少得多而已。

因此,于謙也不例外,當然也是有自私心的,他之所以沒有阻止明英宗的奪門之變,也有可能是他沒有想到明英宗奪門之後後殺掉自己。因為于謙自己也知道,他對於大明王朝是有大功的,而且當時朝廷討論贖不贖回朱祁鎮的時候,于謙是表示支持的。

于謙可能覺得,就算朱祁鎮復辟,奪了皇位,他最多也是被貶回鄉,不至於身首異處,被皇帝殺掉。直到後來抓他下牢的時候,于謙才終於明白,自己試必死無疑,才多爭辯也是無用的。


一心為民不想兵連禍結

前面兩個都是從常理性的理由去分析的,我覺得這可以作為一定的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于謙之所以沒有阻止朱祁鎮的奪門之變,個人覺得根本原因是于謙不想去因為要阻止朱祁鎮復辟而發動兵變,最後搞得兵連禍結,百姓遭殃。

試想一下,如果於謙一旦發兵鎮壓朱祁鎮的奪門之變,那麼兩股勢力必定會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一旦事情擴大化,那就不只是一場小規模的政變了,演變成一場像“靖難之役”那樣的奪權戰爭是很有可能。

這可能是于謙最不願意看到的。四年“靖難之役”,老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樣慘痛的教訓,于謙是非常的明白的。一旦奪權戰爭爆發,受苦的還是老百姓,而剛剛經歷過土木堡之變不久的北京城,還能禁得起幾次摧殘?

于謙從小就立志報國,在地方巡撫任上,他兢兢業業,一心為民,深得百姓愛戴。等到了京城進入中央機構,他也廉潔奉公,一絲不苟,在土木堡之變中,全朝君臣一片慌亂之中,是他力王狂瀾,保護了大明王朝,也保護了幾百萬的京城百姓。從始至終,于謙都是一個為國為民的民族英雄,所以他為了江山和百姓而放棄抵抗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的結語

明憲宗朱見深在給於謙平反的時候,寫道:“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而自持,為機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

在中國歷史上,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于謙這樣一心為國為民,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我們的民族和國家才能夠不斷前行和發展。所以,于謙值得我們所有人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