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髮熱有什麼不同?

楊安玲


細發熱從醫學角度上來說,確實分為五種不同的類型,如稽留熱,是體溫持續高於正常,且維持在39℃——40℃,居高不下,波動小。

但是這個是根據發熱的溫度、時間、波動範圍等而進行分類的,和發病原因雖然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並不能因為細菌感染亦或是病毒感染而簡單的概括。


單純的從發熱的症狀來看,是無法區別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這也和感染的部位等因素有關。

發熱,簡單點說就是人體的產熱大於散熱,體內的熱無法散出去,所以體溫就會升高。造成發熱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細菌感染所導致的發熱,另外病毒、支原體、真菌等病原體的感染也會導致發熱。除此之外,還有非感染性的發熱,如甲亢患者因激素分泌異常導致的發熱。

普通肺炎會出現發熱,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也會出現發熱,所以很多人想從發熱入手來區別普通肺炎和新型肺炎,很遺憾的是單純的發熱是無法判斷這兩者的。兩者還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如咳嗽、咳痰等,尤其是老年性的肺炎,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等,這一點更難和新型肺炎區別。

就目前公佈的情況來看,單純的從發熱症狀來看,無法完全的區別的新型肺炎和其他的肺炎,建議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發熱症狀的人群,尤其是有武漢接觸史的,儘早上報隔離,必要時就診發熱門診及時治療,為自己考慮也為周圍的人考慮。


張浩醫生


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導致的發熱不好鑑別,因為種類不同所以導致的症狀很難區別,另外每個人的身體的情況不同導致的反應也不同。通常檢查血常規之後,觀察白細胞有沒有升高,如果白細胞有升高,證明有感染的情況,細菌感染通常會導致中性粒細胞的明顯升高,如果是病毒感染會導致淋巴細胞的升高,從症狀上,有時候也是可以鑑別的,比如細菌的感染會導致化膿,但是病毒的感染會導致出現液體滲出,沒有明顯的膿性分泌物。


匠心物道


病毒感染血像正常,細菌感染血象升高


時光臨床藥師


發病期不一樣。


法律疏義


肺部感染


遊歷天邊


病毒比細菌小很多!會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