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怎麼把“批評”作為進步的動力


怎麼把“批評”作為進步的動力

如果說“鼓勵”是陪伴他人走向光明的力量,那麼“批評”往往是把人推入黑暗的行為。

或許有些人會提出質疑:“被人批評,才知道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才知道要改進,不是嗎?”

然而,所謂的批評真的會讓人進步嗎?請你仔細回想:“有哪一次被批評的經驗是美好而值得懷念的?”

是當你考試成績不如預期被批評的時候?當你被同事或朋友欺負,回家又被家人冷嘲熱諷的時候?還是當你努力學習一樣新的東西,卻經常被挑三揀四的時候?

如果你不太記得了,請看看下面的語句:

“謝謝你幫我倒水,不過怎麼沒有倒熱一點的呢?”

“願意主動幫忙洗碗是好事,但最好能夠持之以恆。”

“你對別人這麼友善,怎麼沒有分一點耐心給家人?”

“你姐姐在校成績不錯,你若有她的一半認真就好。”

你身邊有沒有會說以上話語的這種人?從他/她口中說出來的批評,就像海浪那樣一波一波,從不間斷。

若是同齡人也就罷了,如果對方是長輩或領導,一旦你出言反駁,對方很可能會進一步教訓你:“我都是為了你好”

你覺得以上的話語有讓你進步嗎?

怎麼把“批評”作為進步的動力

批評本身就是一種攻擊,即使那些批評他人的人內在真的存有一些好意或關心,但批評他人的行為,依舊會對他人造成傷害。

批評就是批評,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傷害。過往那種“打是情,罵是愛”、“批評你是因為愛你”說穿了,只是包裝著糖衣的攻擊而已。

喜歡批評的人,視線所及之處,皆是負面事物。因為他/她戴了一副“專門找問題”的眼鏡,以至於映入他眼簾的人、事、物,通通都變成了“有問題”的景象。

我們該如何面對批評

即使知道這種批評的行為是不對的,即使我們努力不當回事,但其實我們還是會受傷。因為我們很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樣子。

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本身無可厚非。因為,我們是通過身邊夥伴、家人的評語;以及內在的覺察、省思,這兩種方式構出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因此,別人怎麼看自己非常重要。

只是,如果我們僅僅用他人的評價來看待自己,就等於把自我的權利,全盤交託到他人手上。

因此,無論對方是否是因為情緒化的人,還是故意針對你,還是為你好,那都是對方的事情。原因不重要,你只需要為自己篩選:這個批評,我需要認真看待嗎?有沒有值得自己思考、反省的部分?

怎麼把“批評”作為進步的動力

要怎麼練習這種功力呢?讓我們用聽 流行歌曲 的經驗來做比喻。

一個人在批評的時候,臉上的表情、語氣、肢體動作,都像是一種旋律;而他說話的音量,則是播放音樂的音量;至於批評的內容,本身就像是歌詞。雖然歌詞很重要,但旋律和音量也都是影響聽眾情緒和感受的重要元素。

所以,如果你想評估某些批評對你是否有值得反思的價值,請試著用以下的步驟練習:

1. 寫下來:寫在紙上,儘可能以對方所說過的內容、用字遣詞來做記錄,不要添加你自己的情緒和用詞。

2. 刪除:刪除那些難聽、汙衊、充滿人身攻擊的字眼。

3. 檢視重點:在剩下的內容裡,有沒有的確是你沒做好的部分?有沒有你需要調整的部分?

4. 調整或拋棄:如果有值得調整的部分,就想辦法去調整;如果沒有,那就把這張紙揉成一團丟掉,或者找一個安全的地方燒掉也行。

範例一

1. 寫下來:已經檢查了幾萬遍,結果還有錯字!你是豬嗎?笨死了!

2. 刪除無謂的謾罵:幾萬遍、豬、笨死了。

3. 檢視重點:有些細節重複檢視後,我還是出錯。

4. 調整或拋棄:確認最近的工作狀態,提醒自己多注意細節。

範例二

1. 寫下來:三歲的孩子隨便煮都比你煮得要死要活還好吃。

2. 刪除無謂的謾罵:隨便煮、要死要活。

3. 檢視重點:①食材有無變質?②調味有無不妥?③個人口味不同?

4. 調整或拋棄:①注意食材新鮮。②小心調味。③聽聽就算了。

要做這個練習,對許多人而言,可能是內心充滿挑戰的。因為要去回顧令自己不太舒服的情境,往往會讓人想要打退堂鼓,但做這個練習有著超乎想象的好處:

你將會逐漸降低批評給你帶來的恐懼和不適。

面對別人的批評時,比較能夠篩選掉那些不必要的情緒字眼,加速判斷這當中有沒有需要接收的部分。

如果有,就試著調整;如果沒有,那就當成耳邊風吧。


-end-

這裡是聆雲心理

我們不僅分享貼近生活與工作的心理學知識

還提供專業的在線心理諮詢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