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書無百日功

“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書無百日功

(一)

讀書漸多,方知“書無百日功”之說早已流傳,早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中唐書家徐浩(703—782)寫過一篇《論書》,評前代書家,談學書方法,最後一段提及“書無百日功”這句話,他說:

張伯英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永師登樓不下,四十餘年。張公精熟,號為“草聖”,永師拘滯,終著能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盡美。俗雲“書無百日工”,蓋悠悠之談也,宜白首攻之,豈可百日乎!

徐浩與顏真卿(709—785)同時而稍長,書法齊名。代宗大曆(766—779)年間,兩人並稱“顏徐”。

徐浩以張芝、智永為例,認為書法“非一朝一夕所能盡美”,指斥“書無百日工”是毫無根據的“悠悠之談”,可知當時俗傳“書無百日工”意為速成。徐浩深知學書甘苦,豈能相信這等“白日夢”,可謂是悠悠之談絕於智者之口。文言的“悠悠之談”,用今人的大白話說,就是“忽悠”。

“書無百日工”一語,源自託名王羲之的《筆勢論十二章並序》。傳世文獻中,這篇談論筆勢技法的文章,最初收錄在晚唐人彙編的《墨藪》裡,卻題為《筆陣圖十二章並序》。篇首的序文,一副王羲之向王獻之私授秘訣的口吻,末有這樣一段話:

今書《樂毅論》一本,及《筆勢論》一篇,貽爾之心,勿播於外,緘之秘之,不可示諸知友。窮研篆籀,省工而易成。纂集精專,形彰而勢顯。存意學之者,兩月即見功成;大無靈性者,百日亦亂其本。

北宋朱長文《墨池編》、南宋陳思《書苑菁華》都收錄了這篇王羲之《筆勢論》,都有序文,也有關乎“書無百日工”的那段話。

《墨池編》本曰:“存意學者,兩月可見其成;天靈性者,百日即知其本。”《書苑菁華》本雲:“存意學者,兩月可見其功;天性靈者,百日亦知其本。”這段話誇耀筆勢秘訣的功效,短則“兩月即見功成”,長則“百日亦知其本”。如此“神話”,就有人信,如果做不到,只能自責駑鈍。好事者欣然於“功省而易成”之意,簡縮為“書無百日功”的口頭禪。世俗相傳,耳食者不問究竟,所本的那段話反而不為世人所知了。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書譜》(局部)

朱長文《墨池編》收錄多篇託名王羲之的論書文章,他加了一條按語提醒讀者:“晉史不雲羲之著書言筆法,此數篇蓋後之學者所述也。今並存於編,以俟詳擇。”唐宋人既知《筆勢論》非羲之所作,卻又存目或錄存其文,原因之一,當是看重其實用價值。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筆勢論》的流傳,貫穿唐朝始終。唐人的傳抄本,現在只能看到一個殘本,估計是唐末抄本,二十世紀初才發現,在偏遠的敦煌莫高窟石室,旋流失海外,現藏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編號P .4936)。殘本的幅面不大,縱約二十九釐米、橫約四十一釐米。存二十行,每行二十四字上下;正文單行,有雙行小字夾註;行文鄙俗,筆跡不佳。因首尾俱殘,篇首是否有序文,不得而知。這件抄本出現在西北邊鄙,可見當年《筆勢論》流傳之廣。

(二)

曾經想,古人生活在毛筆書寫時代,七八歲就學,開始習字日課,練到十七八歲,作字應該熟練自如。於是留意古代書家早年學書的記載,存心收集書家早年書跡,所見不多,某些為世所重的名家還留有蹤跡,卻不是我想象的那樣。

東晉王羲之,歷代推崇,冠為“書聖”。少學衛夫人,年限不詳。去羲之未遠的劉宋時代,虞龢在《論書表》裡說到,羲之少年之跡“既不足觀,亦無所取”,不如同輩的庾翼、郗愔。他的章草書,練到三十二歲才逼似張芝,庾翼嘆為“頓還舊觀”。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唐朝顏真卿傳世的楷書,過去以四十四歲所寫《多寶塔碑》最早,筆力外耀,筆畫方板,結字欹側,未若五十歲之後的成熟面貌。近年出土的顏真卿楷書《王琳墓誌》, 三十三歲所寫,筆力未能遒勁,結字周正平穩,卻稚嫩。此前的水準,可想而知了。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北宋黃庭堅的書跡,最早一件是一九七三年出土的行楷《王純中墓誌》,為四十三歲時手筆,與蘇軾書法極相似。黃庭堅四十一歲時由地方調入秘書省為校書郎,結識蘇軾,成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此時“學書於東坡”。蘇軾也說:“黃魯直學吾書,輒以書名於時,好事者爭以精紙妙墨求之。”此前,黃庭堅學過王安石的字,他說“見少年時書,便自厭”。

(三)

也是在明朝,嘉靖年間著名書家豐坊(1492—1563 ?)專為學書者撰寫了一篇《童學書程》,訂出詳細的學書次第:

楷書:八歲至十歲學唐人大楷,十一歲至十三歲學唐碑中楷;十四歲至十六歲學魏晉小楷。

行書、草書:十七、十八歲學王右軍行書《蘭亭序》;二十一歲學章草《急就篇》;二十一歲至二十四歲學右軍草書;二十五歲學唐人大草。

篆書:十三歲開始,至十七歲,以秦小篆為主;學古篆,十八歲開始,至二十三歲,由《石鼓文》而鐘鼎文。

八分隸書:二十四歲到二十五歲,由唐隸而漢隸。

按這個兼習各體的理想化童學書程,自八歲而二十五歲,長達十七年。這是練就基本功的年限。豐坊說:“所限年數,止為中人設耳,若天資高者,十年之功可了眾體。”十年也不短。

其間,練習楷書的時間最長,八歲至十六歲,前後八年。但是,在這個年齡段,文徵明、董其昌的楷書不佳,二十歲前後還在發憤攻習楷書。一般人“童學”階段的學書狀態,可想而知了。因此,古代所舉幼學穎悟之神童,其才在詠詩,其學在飽讀,其能在弈棋,而未見書法神童。

書法是讀書人日常手藝活,儘管歷來視為“末技”、“小道”,但古今書家並不相信學書“百日”即能功成的捷徑。共識也是有的,即學書的關鍵在用筆、結字,過此兩關,才算入門。

清初書家楊賓《大瓢偶筆·論學書》還提到:“學書有二訣,一曰執筆,一曰用意。”知此二訣,“加以習之勤而用之熟,不出三年,可以縱橫上下,奴視宋元矣”。這個“三年”之期,在跨過初學階段進入成年之後,前提是,已得執筆用筆之法、以意馭筆之方,並且“加以習之勤而用之熟”,而後熟能生巧。至於在成年後哪個年齡段,二十歲之後還是三十歲之後,甚至更晚,因人而異。董其昌有段自述,或可做個註腳:“餘十七歲時學書,初學顏魯公《多寶塔》,稍去而之鐘、王,得其皮耳。更二十年學宋人,乃得其解處。”如此算來,年近四十了。

古代書家學書有得,都在成年之後,張芝、鍾繇、“二王”概莫能外。

學書無止境,故徐浩主張“宜白首攻之”,楊賓也說:“百藝率三年可成,獨書用畢生之力。”

- end -

總監丨馮錯

主編 | 凌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