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遊牧人的大汗,君臨天下的天子——忽必烈的傳奇一生(105)

1217年,即嘉定十一年春天,宋寧宗下詔伐金並招安山東各路義軍。第二年正月,李全率領全軍歸順,被南宋朝廷任命為京東路總管,紅襖軍隨即被改編為忠義軍。此後,李全一舉攻下營州、密州,李全之兄李福攻下青州。三月,金兵大舉南下報復南宋,金左副元帥布薩安貞包圍安徽滁州等地,金朝的遊騎部隊甚至抵達採石楊林渡,震動建康。

當時擔任宋淮東提刑知楚州的賈涉(賈似道的父親)下令李全、李福率領軍隊截斷金國軍隊歸路。李全率忠義軍在渦口(今安徽懷遠)與金兵激戰並斬殺金朝大將阿海,解除了淮東之圍。宋朝政府為了表示獎勵,加封李全為達州刺史,楊妙真為令人。

六月,李全說服金朝益都元帥張林將所轄山東青、莒、密、登、萊、濰、淄、濱、棣、寧海、濟南等二府九州版籍歸宋。李全上表南宋朝廷,稱“舉諸七十城之全齊,歸我三百年之舊主”。 宋廷授張林為武翼大夫,京東安撫使兼總管。李全也升為廣州觀察使、京東總管,徙屯淮東軍事重鎮楚州(今江蘇淮安)。至此,李全的忠義軍成為山東境內同金、蒙並列的強大勢力。

當時南宋朝廷稱附宋的北方抗金義軍為“北軍”,但是由於政府軍事力量薄弱,沒有辦法駕馭龐大的忠義軍勢力,總是想予以分化和瓦解包括李全在內的北方民軍。

同時,宋朝坐淮大員走馬觀燈般多次更替,對於如何更好地利用李全的忠義軍總是態度不一。南宋尤其恐懼北軍造反,竟封鎖淮水,不許北軍南渡。南宋政府先是任命徐晞稷為淮東制置使,希望他能牽制瓦解李全軍隊,可是徐晞稷心懷壯志,以收復被金人奪去的失地為目標,反而以懷柔政策來對待義軍。南宋政府大為不滿,以懦弱無能為由,將徐晞稷免去職務,改而以劉琸為淮東制置使對付忠義軍。

隨著統治地盤的日益擴大和實力的不斷增強,李全的心態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揚言稱朝廷把我們當成小孩兒,哭幾聲才塞個糖果敷衍一下。不久之後,李全對南宋朝廷開口索要錢糧的胃口越來越大,稍不如意就以發動叛亂相威脅。

1226年,即宋寶慶二年九月,蒙古大將孛魯率軍再次攻入山東,欲招降李全,李全不從。孛魯下令攻打青州,李全未能擊退蒙古兵,於是據城自守。青州城內原有軍民數十餘萬人,被圍困一年之後,糧斷水絕,僅剩數千人。李全不得已於次年五月出降。成吉思汗命令孛魯便宜處置李全,乃以李全為山東淮南、楚州行省長官。

青州被圍期間,駐守楚州的李福又發動叛亂,宋朝因此不再供北軍錢糧,引起北軍眾將不滿,認為李福李全兄弟二人是罪魁禍首,於是一起商議殺李福和楊妙真獻給宋朝。隨後,眾將帥兵攻入楊妙真府宅,殺李福、李全次子以及一婦人,誤以為楊妙真,實為李全側室劉氏,以及家人和府兵數百人。楊妙真乘亂逃脫,回到李全身邊,留在楚州的餘部皆被殺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