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僅12萬,1971年才建縣!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古稱河東,省會太原市。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山西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其中,就交口縣來說,人口僅12萬人,為山西省人口較少的縣。對於交口縣這一地名,因為縣城在交口鎮而得名。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僅12萬,1971年才建縣!

首先,交口縣,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在地理位置上,交口縣介於北緯36°43'至37°12'和東經111°03'至111°34'之間,東與孝義、靈石接壤,南與汾西縣、隰縣相連,西與石樓縣相靠,北與中陽縣為鄰。東西最長距離46公里,南北最長距離53公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今交口縣一帶在春秋時期屬晉國蒲地,晉文公重耳曾封於蒲,即在交口縣境內。漢武帝劉徹這位皇帝在位時,在該地區設立蒲子縣,屬河東郡。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該地區屬魏國平陽郡。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僅12萬,1971年才建縣!

晉朝時期,依蒲子城設大昌郡,不久廢縣。北魏時期,設嶺東縣,屬吐京郡。不久之後,嶺東縣改為新城縣,仍為吐京郡屬縣。由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今交口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廢新城縣。唐朝建立後,在該地區設立溫泉縣和高唐縣,屬北溫州。公元622年,高唐縣併入隰州。不久,溫泉縣改屬隰州。乾元元年,也即唐肅宗這位皇帝在位時,溫泉縣改屬石州。五代十國、兩宋時期,今山西省交口縣一帶依然隸屬於石州溫泉縣。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僅12萬,1971年才建縣!

最後,元朝這一歷史階段,廢溫泉縣,其境域分別改屬於孝義縣、靈石縣和隰州。明朝時期,該地區屬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清朝建立後,今交口縣一帶屬山西省汾州府。1971年5月,正式成立交口縣,因縣城駐交口鎮而得名,也即因為一個鎮而得名。由此,在山西省的各個縣中,交口縣的建縣是相對較晚的。彼時,交口縣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地區。到了2003年10月23日,撤銷呂梁地區,設立地級呂梁市,交口縣屬之至今。如今,交口縣總面積達125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12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