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蚊子滅絕的話,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小神話


文/Janet Fang

目前,已命名的蚊子超過 3500 種,其中只有一兩百種會叮咬人類或者在你旁邊嗡嗡亂飛。它們在幾乎每一片大陸的每一種生境裡繁衍生息,並在多種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 “蚊子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上億年,” 墨菲說, “而這一路走來,它們也與多種物種協同進化。” 消滅一種蚊子可能會讓某種捕食者失去食物、或者某種植物沒了傳粉者。而探索一個沒有蚊子的世界可不只是為了鍛鍊你的想象力:人們已經投入了大量的努力,研發把這一萬惡的疾病傳播物種從地球上徹底消滅的可行方法了。

不過,科學家也承認,多數情況下,隨著蚊子消失而空出的生態位被其他生物填充,消滅它們帶來的生態創傷很快就能恢復。生活會繼續,像以前一樣——甚至可能更好。尤其是對於那幾種身為主要疾病載體的蚊子物種, “很難說消滅它們還有什麼壞處,頂多是消滅的過程中可能有些誤傷吧。”諾莫爾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昆蟲生態學家史蒂文•朱利亞諾(Steven Juliano)如是說。巴西聖卡塔琳娜聯邦大學的醫學昆蟲學家卡蘿斯•布里索拉•馬孔德斯(Carlos Brisola Marcondes)對此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沒有蚊子的世界 “對我們來說安全得多,消滅按蚊對人類來說意義重大。”

北極蚊群

消滅蚊子可能造成的最大生態變化,可能出現在北極苔原,而那裡居住著包括撮毛伊蚊( Aedes impiger )和黑足伊蚊( Aedes nigripes )在內的蚊類。蟲卵在來年融雪後孵化,其後只需 3 - 4 周就能發育為成蟲。從加拿大北部到俄羅斯,這些蚊蟲會在一小段時間內數量暴增,乃至在某些地區形成厚厚的雲。

對於消滅這些生物的後果,科學家的意見不盡相同。北卡羅萊納環境與自然資源部的昆蟲學家布魯斯•哈里森(Bruce Harrison)估計,如果沒有蚊子作為食物,在苔原築巢的候鳥數量可能會下降 50% 以上。但也有研究人員對此持有異議。在阿拉斯加州費爾班克斯的美國漁業和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就職的野生生物學家、凱西•克比(Cathy Curby)表示,在鳥類胃容物樣本中北極蚊子並未顯示出很高的數量,而蠓才是更主要的食物來源。她說: “人們可能高估了北極蚊子的數量,鑑於蚊子喜歡聚集在我們身邊。”

蚊子每天會從每隻馴鹿身上吸取多達 300 毫升的血液。馴鹿群因而被認為會有意選擇迎風的行進路線以逃離蚊群。而行進路線中的小小變化,都可能在北極河谷造成極大影響,鑑於成千上萬的馴鹿會通過這一路線遷移,它們踐踏地面、啃食地衣、運輸營養物質、外加喂狼,繼而通常會改變沿途生態。綜合考慮的話,北極地區應該會想念蚊子——不過,這在其他地方也成立麼?

翅尖上的美食

倘若蚊子的幼蟲孑孓從這世界上消失,有好幾百種魚就必須改換食譜才能生存了。哈里森說: “這聽起來容易,但像攝食行為這樣的性狀是從基因上深植於這些魚類之中的。” 例如食性特化的食蚊魚——作為滅蚊高手,它通常被養在稻田或者游泳池裡來防治害蟲,要是沒了蚊子就有可能會滅絕。而食蚊魚或者其他魚類的滅絕對,有可能對食物鏈的上下游都產生重大影響。

還有很多種類的昆蟲、蜘蛛、蠑螈、蜥蜴和青蛙,也將失去一個主要的食物來源。2010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記錄了法國卡瑪格溼地自然公園中的毛腳燕,在噴灑了微生物滅蚊劑後生存的情況。他們發現,藥劑噴灑後平均每巢孵出兩隻雛鳥,而沒有藥劑處理的對照地點,平均每巢孵出 3 只雛鳥。

但大多數以蚊子為食的鳥類,很可能會轉而食用其他在 “後蚊蟲時代” 大量繁衍並佔據其生態位的昆蟲。至於其他食蟲動物,大概完全不會懷念蚊子:蝙蝠的主食是飛蛾,在它們的消化道內容物裡,蚊子只佔了 2% 不到。

樂意效勞

作為孑孓時的蚊子,在全球水生生態系統的構成了大量生物量。從季節性積水塘到樹洞,再到舊輪胎裡的積水,孑孓在各種各樣的水體中大量生存。而在洪泛平原上,孑孓的密度更是高到連水面上都會因為它們的蠕動而泛起漣漪。孑孓以腐爛樹葉、有機碎屑和微生物為食。問題是,如果沒有蚊子,別的濾食性動物是否會頂替上來。 “解決碎屑和腐質的生物還挺多,蚊子麼,既談不上只此一家,也不算是至關重要。

蚊子消失的效應也許取決於具體討論的是哪一種水體。北美東海岸的紫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的 “瓶子” 裡,通常有一個容積為 25 - 100 毫升的迷你水塘,在這個緊密的小群落裡,孑孓是重要的成員。生活在那裡的昆蟲只有北美瓶草蚊( Wyeomyia smithii )和瓶草搖蚊( Metriocnemus knabi ),同居者是諸如輪蟲、細菌和原生動物之類的微小生物。當其他昆蟲淹死在水中時,搖蚊會嚼碎它們的屍體,瓶草蚊孑孓則以殘渣為食,同時為植物提供氮素等營養物質。這種情況下,消滅蚊子就有可能會影響到植物的生長。

鑑於蚊子傳播疾病所導致的嚴重的人道主義後果和經濟損失,科學家基本認同消滅蚊子帶來的好處(人類總體健康的提升)還是要高過人口增加的代價。而其他生態系統 “附帶損失” 也不會為蚊子贏取太多同情。“自然界中每種生物都有其生存的位置” 這種帶有浪漫色彩的概念,不足以為蚊子提供辯護。世界至今還有蚊子,實是人類能力有限,而非無意於此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