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到底是安徽鳳陽人還是安徽明光人?

AKL-aKun


這個問題明史學界曾經有過專門的討論,一般都認為是安徽鳳陽人。

根據明太祖朱元璋的自述,其父朱五四出生在泗州盱眙縣,後來才遷到濠州鍾離縣(今鳳陽縣)。在朱元璋口授或親筆寫的《朱氏世德碑》、危素《皇陵碑》等材料中,他都是生在鍾離的。唯獨《朱氏世德碑》的某一個見於明代人徐禎卿《翦勝野聞》的版本中是這樣敘述的:“生遷鍾離後戊辰年”。有些人認為這句話應理解為“(我)出生後才遷居到鍾離”。以理推斷,朱元璋生於鍾離應該沒有問題。建國之後,朱元璋也是對鍾離老家大為照顧,而對盱眙沒有什麼特殊關照。

不過,在明代中葉,逐漸興起了盱眙出生的一說。盱眙地方誌開始稱朱元璋出生在當地的明光山附近,也就是現在的明光市境內。萬曆二十七年刊行的泗州方誌《帝鄉紀略》,甚至篡改朱元璋的聖旨,將濠州與泗州並列稱為“帝鄉”。當地官員修建“躍龍岡”“孕龍基碑”等碑刻作為紀念,盱眙縣典史劉乾甚至上書萬曆皇帝,要求以盱眙取代鳳陽稱為“帝裡”,未獲許可。

為何泗州、盱眙縣的官員要冒著風險、做篡改本朝聖旨、本朝歷史的事情呢?答案是關乎賦役。朱元璋曾經免除老家鍾離(明代設鳳陽府鳳陽、臨淮二縣)原住居民的稅糧和差役。倘若泗州也能被定為“帝鄉”,就可以再嘗試申請享受同樣的待遇了,或許宮廷還會有更多的賞賜。這對於當地官員來說是個積累名聲的好機會,而當地的居民更是樂意。因此才會有民間傳說被納入官修書籍之事。

明代的盱眙說終究沒有勝利。而在當代,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明光說又重新抬頭。為了解決朱元璋出生地的爭論,中國明史協會舉辦了“朱元璋暨鳳陽帝鄉學術文化研討會”,會上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朱元璋出生地在現代的鳳陽縣境內,明光說則來自明代的民間傳說和地方官員訴求,並不可信。


溫長卿


生於泗,學於沛,長於濠。


342326196301241017


其實這個問題是現代區域劃分後產生的!蚌埠博物館就有資料解釋,蚌埠鳳陽明光盱眙在明朝時都屬鳳陽郡所轄!明中都被闖王李自成攻破毀壞了才遷都南京!時代變遷和區域劃分才有今天的蚌埠市、明光市、鳳陽縣和江蘇的盱眙縣!唯有民間流傳的故事和文物遺蹟更多靠近接近明光市,這裡有明萬曆三十年盱眙知縣立的"躍龍崗"石碑還有"聖祖靈蹟"碑,還有抹山,尿布灘最主要的是太原長公主墓和曹國公主墓都留存在明光市!其出土的玉鳳凰現存安徽省博物館中!按現今區域劃分應該是明光人!按他那個年代就是鳳陽郡盱眙縣招信鎮的人了吧!


徐世軍7


從朱元璋墳墓的南京明孝陵博物館看。明孝陵2009年2月份之前一直記載朱元璋出生在明朝的盱眙縣木場津裡(津裡鎮)。現在改成了濠州。津裡鎮比濠州更準確。朱元璋祖父和外祖父都在津裡鎮定居並去世。外公墳墓在津裡山。外公、母親、大哥毫無疑問是津里人,外公和兩個姐姐也埋在津裡。後面因為朱做了皇帝,把爺爺 父母 哥哥的遺骨從津裡遷到了盱眙城和鳳陽城。 以前沒有明光這一區劃,津裡鎮是嘉山縣最大的鎮。


雅典02


明光舊屬盱眙縣,盱眙縣舊屬鳳陽府,所以說朱元璋是明光人,盱眙人,鳳陽人都對,朱元璋出生地在明光北趙府村,當地有許多傳說故事,在歷史上許多傳說不是空穴來風的。

現在有許多磚家叫獸已經不是在考證,許多結論是昧良心的,已經淪為經濟奴才,為錢說話


用戶52892052224


傳說朱元璋母為避元三洗鳳陽之禍,懷孕後順淮河而上,至臨水鎮,北寺生元璋,南寺生長,臨水寺裡當了和尚。祖籍鳳陽出生地臨水北寺。


醫海無崖道醫野鶴


按現在情況講,朱元璋在明光出生就算明光人。


張振松154


哪有明光什麼事呀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