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美國總統一選上就上任,而不經過培訓再就職?

用戶65945555043


美國總統並不是一當選就上任,以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例,選舉日是11月8日,但正式就職時間是2017年1月20日,中間隔了差不多兩個月時間。雖然時間不長,可這兩個月的確非常關鍵,並不是當選總統就萬事大吉了,首先要保證的,就是新總統的安全,這個不是鬧著玩的,假如出現個精神病把他刺殺了,這就意味著美國大選相當於白忙活一場,還會引發社會動盪。對於新總統個人來說,這兩個月也得注重收斂,尤其是不能做違法之事,否則被抓進監獄了,也就無法就任總統了。再就是,還需要注意身體健康問題,假如不小心病倒了,這也是非常麻煩的,不管遇上什麼樣的情況,也必須要堅持到就職的那一天。

關於是否需要經過培訓?其實這是很難講的,即便這個新總統有著豐富的從政經驗,他在大概率上,依然是要學習如何當總統,尤其是需要將前面幾十位總統的事蹟複習一遍,這些經驗都是非常寶貴的。假如新總統沒有任何從政經驗,同時也不願意學習前任總統的經驗,那麼他在大概率上就會出錯,因為美國政治帶有一定的傳承性,學習前任總統的經驗,雖然不能保證取得成就,但是卻可以避免走彎路。

比如說尼克松擔任總統的時候,整出了水門事件,最後被迫辭職,那麼這件事就成為美國政治中的里程碑事件,給總統標註了底線,假如新總統對這件事不屑一顧,自己知法犯法,那麼等待他的也只能是國會的彈劾。再比如說,克林頓擔任總統的時候,也整出了個驚天大事,假如後面的總統不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恐怕也得倒大黴。

在事實上,美國總統雖然權力很大,但主要體現在決策方面,在最後拿大主意。但是很多情況下,總統並不是通才,他需要依靠內閣中的部長,也需要很多幕僚的協助,才可以順利的幹事。如果總統事事都自己說了算,事事都自己去研究,恐怕得累的夠嗆。因此,內閣及其幕僚,分擔了大部分總統的工作,比如說國防部長,替總統管理軍隊,總統是軍隊總司令,但真到打仗的時候,也只是決定打還是不打,屆時還得依靠參謀長聯席會議指揮軍隊。

再比如說國務卿,是內閣中的首席部長,他管理外交事務,只要總統不特立獨行,國務卿就很有話語權,因為國務卿的分量很大,有時候一個靠譜的國務卿,所產生的價值要大於一個靠譜的總統。再有就是,像美國的經濟問題,美聯儲的話語權很大,總統也得尊重美聯儲主席。同時也需要明白,美國總統只是掌管聯邦政府,立法工作是由國會負責,而美國是三權分立的國家,總統雖然可以建議立法,但重大的政治問題,還是得交給國會來討論,尤其是那100個參議員,每個人的力量都很大,總統都不能輕視。

總的來看,美國建國後的大多數總統,基本上還是比較靠譜的,有些人在當總統之前,就有著豐富的從政經驗,比如說當過州長,或者當過參議員,這些人都是政治上的老手,很快就可以習慣總統的行事風格,也很明白總統做事的界限,不會輕易過線。即便某些總統在美國人看來才華一般,但這些總統基本上都會恪守國父的規矩,很有自知之明,也並沒有留下太多罵名。

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雖然也沒有從政經驗,但是他曾經擔任過盟軍總司令,管理過百萬大軍,指揮過諾曼底登陸。這樣的人肯定是才華出眾,想想就知道,能指揮百萬大軍的人,難道還勝任不了總統嗎?再比如說總統總統,是演員出身,但他很清楚自己的短處,就在於沒有從政經驗,因此很多大事都和幕僚商量,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做決定。里根雖然不是政治家出身,但他卻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總統之一,他在位期間取得了很多成績,美國經濟實現復甦,冷戰也隨之結束。

但是,假如某個美國總統,他沒有任何從政經驗,同時也不聽取任何專業人士的建議,而且還隨意解除內閣成員的職務,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應該就會覺得這位總統不靠譜,美國的盟友大概率上也會覺得這位總統不靠譜,雖然他自己不這麼認為。


圖維坦


這個題目可能參照一般行業的就業培訓

或者古代太子(王儲)的太傅(帝師)教育

但實際上一個國家的元首承擔的職能

是綜合性的

而不是專業性的

太子太傅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皇帝的職能要求

總統即便有各個方面的教員培訓

也不能讓總統擁有足夠的職業智慧

一個大腦(好比CPU和多CPU並行)速度有限

總統的職責是中央政府的公共服務

是團隊的價值輸出

既包括內閣官員

也包括內部顧問和專業智庫

就好像培養一個超級能攻能防能跑能跳的足球運動員(所謂飛毛腿、三頭六臂、千手觀音)

不如一個11人的團隊更可以滿足目標需要。

莫說總統這個崗位

一個大型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

一個大型民間組織的秘書長

都是綜合智慧的職能需要

很難有合適的培訓機構

必須以團隊形式完成職能工作。


雲端美


為什麼美國總統一選上就上任,而不經過培訓再就職?

如果你在美國選上了總統,你也不需要培訓就可以直接上任的;不僅是美國,在其他任何國家都是這樣。

因為總統選舉之後其他部門的絕大多數工作人員,都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行使政府部門的職責。

新上任的總統,雖然很多東西都不瞭解、沒有接觸過,但自然會有各職能部門的職員和總統的智囊團成員,為其出謀劃策、指點迷津。

所以說總統這個職位,任何人都是可以邊幹邊學的。總統既然是選出來的,肯定也不是吃素的,總統的智慧自然也比普通人高得多。

當然,美國的民選總統也有幹得好和好乾得不好的區別,幹得好的,有可能在下一屆選舉中繼續當選。幹得不好的,大不了幹完一屆就不幹了。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美國曆年來選出的總統履歷五花八門,當過演員的、經商的、律師的、醫生的,林林總總都有。但是,這些人當選總統前大多數職業分佈在兩類:一是州長,二是議員。從最近幾任來看,克林頓、布什父子當總統前是州長,奧巴馬當總統前是議員,基本上還算是有從政經驗。

但特朗普總統打破了這一慣例,他是唯一一個從未從政而當選的總統。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最高軍事統帥,美國總統的位置不可謂不重要。而且,美國總統的決策不僅影響美國走向,還會影響世界大局。如此崗位,居然讓從未當過“官”的一個政治“小白”當選總統,是不是美國人民都瘋了,或者說特朗普會不會難以勝任,甚至亂來。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特朗普是否是一個好總統有待觀察,但美國不會因此就崩潰了。


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總統權力是有限的,而且受到了強有力的監督制約。

美國總統權力很大,但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卻受到議會的監督和掣肘,比如說涉及到稅收等各種法案的制定,必須經過議會的批准。再比如說政府想要花錢,財政預算必須通過議會,增加經費也得議會通過。另外,美國總統雖是名義上的三軍統帥,然而要發動戰爭卻要議會批准。必要時,美國可以隨時繞過聯合國發動對外戰爭,但絕不敢也不可能不經議會批准就開戰。所以美國總統很大的精力就花在如何與議員溝通,使自已的政治主張得以實現。

美國總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身邊圍繞著龐大的幕僚群體,隨時隨地為總統決策提供參謀。

白宮雖然不大,但卻聚集著美國最重要的政策精英團體,這些人包括經濟、安全、軍事、情報等各方面顧問,在總統周圍形成了龐大的智囊團。他們既提供信息,也參與決策,對於美國總統的各類決策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在特殊時候,總統甚至只要在他們提供的各種答案中表示“是”或者“否”就行了。美國人甚至開玩笑說,選一隻阿貓阿狗也能當好總統。這種情況在總統選舉並沒有出現,但在地方卻真得有存在過,某個小城鎮竟然選出“狗市長”(美國的市有的只有我們的村鎮大,幾千個人)。


美國完善的法律制度,把總統的權限完全納入法制的框架內。

美國總統雖然號稱是地球上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但決不可能隨心所欲,他們的一舉一動不僅受到國會、選民、反對黨以及輿論的監督,還得受法律的制約。美國法律對於一個總統的權限有非常完善而細緻的規定,任何一個總統都不能逾越法律和道德邊界自行其是,否則就有被彈劾的風險。比如上世紀70年代著名的“水門事件”,事前尼克松總統聲望日隆,卻因為不當事情而被迫下臺。

此外,各位答友也說過,美國總統產生前的大選,就是一次政治歷練,只要能選上總統,基本上也具備了相當的政治水平。所以美國總統是否需要培訓才能當好,根本不用美國人操心。無論現在特朗普多麼不靠譜,美國始終都不會偏離正確的航道太遠,因為它有一整套糾錯制度。


華哥雜談


不是一間教室,一塊黑板,一個老師拿著粉筆寫字才叫培訓的。

事實上,美國總統正式上任前,是必須要接受所謂“培訓”的。

拿資金的特朗普舉例。作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2016年11月4日的大選中擊敗希拉里贏得選舉。而他直到2017年1月20日才正式宣誓就職。這期間的兩個半月,就是特朗普的“培訓期”。

在這段時間期間,一方面,特朗普要組建自己的班底,除了原本的競選團隊外,特朗普還要與各方接觸,以確定各個國家委員會、國務院、部級的官員人選。這個選人的過程,也是特朗普慢慢完善自己執政方向的過程。

另一方面,在這段交接期內,特朗普會與總統奧巴馬收到同樣的“簡報”(相當於“內參”吧),雖然他還不能做出實質的政策決定,但聽“簡報”的過程,就是他學習的過程。從未有從政經歷的特朗普,正是在這一時期內大量接觸這個國家的內幕和“華盛頓的法則”。

當然,由於接觸了許多新鮮事物,也由於剛剛當選腎上腺素飆升吧,特朗普在這一時期放了不少厥詞,甚至也鬧了不少笑話。但這些所謂笑話而激起的反應,也促進了特朗普不斷改善自己的認知,也正是一種培訓作用。

不只是美國,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選舉到就職都是有一段不長不短的間隔期,以進行兩屆政府的平穩過渡交接。這一間隔期既不能長到“一山二虎”產生混亂,也不能短到毫無裝備匆忙上陣,許多間隔期都是在兩三個月左右吧。


尼基Li


演員、律師、商人,全都可以不經過多少從政歷練就可以當總統,這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大國中確實罕見,美國算得上是獨一份吧。

美國總統主要的“培訓”就是從參加總統競選開始的歷練。競選階段的磨練加上從當選到正式上任的過渡期,算是培訓完成。之後就是邊學邊幹了。

某種程度上,在競選階段,候選人主要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大餅”畫好,然後再展示一個良好的個人和周邊團隊形象。這也是很多美國總統在當選後,和競選時期的形象相比,“變臉”很明顯的原因。畢竟,“畫餅”可以任性一點,真正地做大餅就得照顧各種現實情況了。

在整個“培訓期”,總統自己能有多少長進,還沒有他能搭建出怎樣的班底來重要。畢竟,在美國的政治體系中,以及美國民眾的傳統認知中,總統主要乾的是協調者的事,具體的行政分工是各司其職,金融的事交給美聯儲主席,外交的事交給國務卿,國防的事交給防長……

而美國選民最終投票給誰,一般不怎麼很重這個人過去是否有出色的從政經歷。當然,如果有,可以加分,但沒有,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而且,如果即便從政經歷不錯,但給人留下的印象不好,那可能會起反作用。希拉里就是最好的說明。

涵叔去年在特朗普“百日新政”時在美國進行了三週的調研,很多支持特朗普的選民就表示,他們並不是多喜歡特朗普,而是更反感和討厭希拉里。那麼,他們不擔心“政治菜鳥”特朗普把國家帶溝裡去嗎?

美國人對總統的認識和我們有很大的差異,反正自己生活的城市或者地方的事,總而言之,就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基本上跟總統沒什麼關係,選個自己覺得不錯的市長、縣長就好了,在行政關係上,市長、縣長是不用聽總統的,除非是形成了法律意義上的全國政令。甚至州長,他們也覺得只要這人“順眼”就行,至於具體他的執政能力如何,反正自己跟他不熟,瞭解不深,就不用細究了。

特朗普之所以現在讓美國的傳統建制派比較擔心,就是他幹了很多原本屬於其他高官尤其是技術官僚乾的事。當然,喜歡他的人則說,這才是總統超強能力的展現。但反對者則認為,總統幹好總統的事情就好了,特朗普這樣對政治體系的破壞力太大。


涵一


1.美國是三權分立,總統並不能決定國家興亡。《美國憲法》將立法權賦予美國國會,將行政權賦予美國總統,將司法權賦予最高法院。國會、總統、最高法院三者相互分權、相互制約,形成了穩定的國家運行構架。從三權分立的角度,美國總統也沒有必要進行培訓。有國會和最高法院制約,美國總統難以做出損害美國利益的事情。

2.美國總統有龐大白宮幕僚團隊和專業的內閣高官協助。美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從國家元首的角度,美國總統由龐大的白宮幕僚團隊協助。以本屆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例,甚至將自己的女兒伊萬卡和女婿庫什納任命為白宮顧問。從政府首腦的角度,美國總統由專業內閣高官協助。還是以特朗普為例,財政相關決策可以諮詢財政部長姆努欽,軍事問題可以諮詢國防部長馬蒂斯,不需要特朗普什麼都懂,只需要做最終決策即可。

特朗普的幕僚團隊開會

3.美國總統所需要的素質並不是能夠通過培訓得來的。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國,美國總統可以稱為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國總統需要異於常人的思維,才能夠在面對紛繁複雜的局面時,作出有利於美國的決策。這種戰略思維通過什麼樣的培訓才能具備?

4.世界其他大國的領導人也不需要培訓。德國、法國、英國、日本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也都不需要培訓。還是以上的觀點,領導人所具備的素質也不是需要培訓能夠具備的。


美國觀察室


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美國總統是怎麼產生的。

美國總統的選舉過程非常漫長,包括了以下幾個過程:

1. 黨內預選。這個是第一階段,從選舉年的年初開始。這個階段,各黨派內部競選人真多本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

2. 第二階段,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確定本黨的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並且通過總統競選綱領。

3. 第三階段,競選活動開始。兩黨的總統候選人在全國各地開展競選活動,發表競選演說,會見選民及選民代表,公開辯論,雙方闡述自己的施政方針,內外政策等。也就是拉選票的過程。

4. 第四階段,就是投票選舉。在選舉年11月第一個星期一的次日舉行,這一天被稱為選舉日。美國總統選舉採取“選舉人團制”的間接選舉制度。選舉人團由代表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538名選舉人組成。除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外,其他48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實行“贏家通吃”制度,即獲得選民票最多者獲得該州或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所有選舉人票。

總統候選人獲得超過半數選舉人票(270張或以上)即可當選。

選舉人團投票表決在選舉年12月第二個星期三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舉行(今年是12,選舉人在其所在州首府投票。

5. 第五階段,總統就職。當選總統於次年1月20日在總統就職典禮上宣誓就職,總統選舉過程結束。

從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能夠最終成為總統的人選不是一個普通人隨隨便便就能當上的,他必須擁有出眾的口才,敏捷的反應能力,淵博的知識,獨特的人格魅力,很高的情商,他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處理事情的能力都在這個過程中得以充分展現。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總統基本職能:

美國總統基本職能體現在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和外交方面。

在行政方面,總統有權處理國家事務和聯邦政府的各種工作。有權選任所有行政部、院、署、局等機關首長(須經參議院認可),以及其它數百名聯邦政府高級官員。

在立法方面,總統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任何法案,除非兩院中各有2/3多數票推翻他的否決,否則該法案就不能成為法律。總統可以向國會提出各種諮文,包括國情諮文、預算諮文、經濟諮文、特別諮文等,建議他認為必須的立法。

在司法方面,總統有權任命聯邦最高司法官員。

在軍事方面, 總統是美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可召集各州的國民警衛隊為聯邦服務。

在外交方面,總統是負責處理對外關係的主要官員。他任命駐外大使、公使和領事(須經參議院認可),接見外國大使及公務人員。


最後看看美國總統的智囊班子:


美國總統決策擁有龐大的智囊團隊,如國家經濟委員會,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總統出口委員會,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等,此外還擁有軍事,外交,文化,教育等等顧問和助理,還有社會上的蘭德智庫等。

龐大的智囊團隊為總統決策提供了各種建議做參考,使得總統能夠處理各方面的事務。

其實,作為一個總統,他不需要全知全能,他最需要的是思維能力,學習能力,邏輯能力,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和決策能力,一個能夠從漫長選舉過程中脫穎而出的贏家,他本身一定是具備這方面的能力的。


加之,美國是個法制完善的國家,總統只需要在憲法賦予的權力範圍內行事即可,至於政治,經濟,外交,教育,文化等等方面,不需要他自己去制定政策,他有龐大的智囊團協助他進行決策,他需要的是將他及其政黨的施政綱領通過合法的途徑最終推行下去,而能當選美國總統的人是具備這方面能力的。

換句話說,他不是一步登天的,他是有豐富的從政歷練過程的,所以並不需要培訓上崗!


三開其口


到了總統的崗位,要說什麼、要做什麼都是被安排好的計劃好的,照本宣科就好、按照劇本演下去就好,總統的團隊都是最專業的。

特朗普有一次在集會演講時,念不下去稿子了,當眾說這稿子他之前沒有看過、根本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等。這既反映了特朗普的不按常理出牌,也讓民眾獲悉很多情況下總統要說什麼、要做什麼都是提前計劃好安排好的。

美國總統的競選週期很長,這段時間足夠一個從政經驗為零的人從頭學起的了。一個人有想法想競選總統開始,他就要組織團隊、想口號、設定施政綱領等,這最少是在競選前兩年需要完成的。

而後,他需要曝光在民眾面前,接受各種各樣的採訪、進行競選集會、施政辯論等,這些都需要他掌握足夠的內政外交知識。實踐是最好的老師,一次次的公開活動會讓其對未來的規劃爛熟於心、會讓其對民眾的需求充分了解、會讓其對美國的外交環境認識猛漲……

再說了,誰在當選前也都沒做過總統,大家都是頭一次,邊學邊做咯。身邊有最優秀的一批人為總統服務,有人兜底,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美國總統的權力也受到議會和法院的制衡,不能為所欲為,這又是一個兜底的機制。


小溪解局


因為美國總統不是實際上真正掌握美國權力的人,他只是一箇中樞。美國總統一當選之後,立馬就開始在還沒正式就職的兩個月左右組織一個龐大的參謀班子。白宮的工作人員就有好幾千,這些人都是給總統服務。

確實,美國總統是許多重大決策的最後拍板的,可是想想看,美國總統就算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一天面對的問題有多少?指望他一個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弄清來龍去脈嗎?然後再認真的搞出一個詳細的計劃?有了計劃之後還得認真的盯著各個部門到底推進的如何?那美國總統必須的是一臺超級電腦才行,或者是神仙也行,就是不能是個凡人的。

所以說,如果美國或者世界上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這些麻煩都是首先交給白宮的參謀班子去處理,根據事情的緊急程度,他們也會向總統彙報一下,然後總統給個意見性方向,他們在跑去按照總統的意見和若干部門進行商量後製定計劃,最後這個計劃交給總統批准,至於後續的落實執行問題,還是這個參謀班子去操心。

所以說總統以前是演員還是農場主還是做生意的,根本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這個參謀班子的人都是幹什麼的?

在美國的政治體制裡頭,偏偏就養了這麼一批專業的參謀班子,平時他們是在各個大學,或者是非常有名的一些智庫,也就是各種研究所了,再不濟也是到企業去混管理搞什麼企業發展戰略分析。等著跟自己比較近的那派當了總統,白宮參謀班子的就職機會就會在這些人脈圈裡慢慢的擴散開,然後通過各種勾心鬥角也好,還是什麼也好,這些真正專業的人士就跑去政府裡。

其實這些人才是資本財團所豢養的,不然他們天天研究的那些什麼國際關係還是其他的東西,能當做飯吃嗎?而她們去參加政府就意味著在未來制定政策的時候,必然貫徹這些財團的利益。這就是美國政府實際上是被少數闊人掌握的秘密所在。

美國人美其名曰為旋轉門制度,但是想想這個旋轉門制度真的清白如水嗎?其實也只能呵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