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正常應該多大為佳?

老鷹9186


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八歲一個六歲。從前年開始,我就不再當著孩子的面洗澡了,現在這兩個小傢伙也沒再出現過,在我洗澡的時候把臉貼在玻璃上進行偷看的行為。

事實上,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父母應該在孩子多大時避免當孩子面洗澡和換衣服這種行為沒有定論。然而,當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更多瞭解後,他們可能會羞於看到父母沒有穿衣服,這時更傾向於想要個人隱私,同時也會尊重他人的隱私。關於“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問題,我整理總結了以下四點建議,希望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

一、留意成長線索

孩子到了6歲左右,大部分都可以理解隱私的概念,在家裡表現出更多“保守“的行為。你會發現孩子不再對和兄弟姐妹一起洗澡感到興奮,去衛生間也會關上門,早晨起來關著房門換衣服。這種”保守“行為實際上是獨立的信號,意味著你的孩子在成長和發展,這是對孩子和家長都好的跡象。作為家長,我們要尊重孩子劃出的這些界限,向你的孩子表明我們理解並支持他擁有自己的隱私空間。

二、討論個人隱私界限

一些孩子在6歲左右產生擁有自己隱私空間的要求,另外一部分孩子則要更大以後才會產生這種要求。有些孩子真的很喜歡和兄弟姐妹一起洗澡,認為洗澡時並不需要什麼隱私。當看到你洗澡或換衣服的時候,他們可能對你的沒穿衣服毫不在意。從家庭的角度和孩子談論個人隱私空間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尊重彼此的隱私空間非常重要。可以和孩子談論這樣的事情,比如,在進別人房間之前先敲門,問問是否可以進去等類似問題。家長和孩子共同討論個人隱私界限能夠幫助孩子理解並尊重他人隱私,同時也能教會他們合理設定自己的隱私界限。

三、家長考慮自身的隱私需要

如果你是那種喜歡“遮遮掩掩“的人,不必為了你的孩子假裝贊成不穿衣服。事實上,父母有不同程度的個人隱私需求,這實際是向孩子表明,即使是一家人,每個人對隱私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如果你開始對在孩子面前不穿衣服感到尷尬,或者你確實需要更多的隱私,那就和孩子溝通,表明你的想法。父母不要回避這些問題,因為這樣會給孩子傳遞了一個錯誤的信息,讓他覺得所有的不穿衣服的行為都是可恥的。你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媽媽現在要洗澡,需要一些私人空間,你去看會書或玩會遊戲吧。”

四、舒適是關鍵

雖然在“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個問題上並沒有權威的科學研究能給我們明確的指導,但解決這個問題的原則就是感覺舒適。一個值得推薦的方法就是,父母跟隨孩子的成長腳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當你的孩子在換衣服和上廁所時開始有了保護隱私的要求,這是在向我們傳達他已經有了個人隱私概念這樣的信息。對家長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提示,意味著父母不要再光著身子走來走去,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洗澡了。如果你的孩子對個人隱私仍沒有概念,也不要過於強求。

這裡所說的“舒適是關鍵“,不只是針對孩子,它包括所有家庭成員的感受。要求父母在孩子面前換衣服或洗澡時也要特別關注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

我不會介意兩個孩子在我洗澡的時候來看我,但我老公介意,他往往會把門從裡面鎖上。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他們甚至都沒有注意到父母洗澡的這種差別。但是他們確實已經學會了尊重父母的隱私,想進浴室時會敲門並耐心地待,而不是闖進來。有時, 對於該如何解決孩子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的問題,孩子的自然成長也許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作為家長我們不需要過於糾結,一切順其自然!


父母之道Parenting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俗話,講究的是孩子長大後,即便是親生父母,作為異性該避嫌也是要避嫌的。

有一次坐公交車,遇見了一對母子,母親大概30多歲,兒子揹著印有小學字樣的書包,推測應該有6歲左右。 這對母子坐在公交車的最前面,男孩很好動,一會拉動一下車窗的簾子,一會站在座位上,一會抱著媽媽,和媽媽嘴對嘴左右來回蹭,聽了孩子和媽媽的對話才知道,原來媽媽嘴上塗了唇膏,兒子想在媽媽的嘴上蹭唇膏。 孩子蹭了一次後,又反覆對媽媽說,沒蹭上重來,這樣在車上來來回回嘴對嘴蹭了四五回,看的車上的乘客都覺得不好意思了,這對母子依然旁若無人。



6歲多的孩子了,還在公眾場合和母親有如此的親密行為,顯然,平時在家媽媽肯定不注意和兒子相處的分寸感。沒有讓兒子建立性別意識。

關於親吻孩子嘴巴這個問題,好爸爸張亮在訪談時候說過,三歲後就不再親吻女兒嘴巴,改親額頭和手背,被網友大讚三觀超正。

一般三歲前,父母再怎麼疼愛孩子,親呀、抱呀,都不為過,但三歲以後,孩子逐漸有了性別意識,這個時候,異性父母在孩子面前就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了。



第一、異性父母不要當著孩子面換衣服

媽媽換衣服時,要避開兒子。爸爸換衣服時,要避開女兒。

要讓孩子知道換衣服是件極為隱私的事,不能當著別人的面換,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

第二、異性父母要儘早和孩子分房睡

一般孩子三歲以後,就可以試著讓孩子單獨睡了。

有些父母會說,孩子不願一個人睡、其實戀上父母的床,很多時候是媽媽的錯。因為媽媽主觀上不願意與兒子分床,認為與孩子同睡能使母子在身體和感情上更親近,並能減輕夜間育兒的麻煩和孩子的恐懼。

所以,當孩子四五歲時,媽媽們一定要開始和兒子分床睡。儘早跟孩子普及性教育,其實是為了保護孩子。

總之,孩子到了三歲以後,父母就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希望今天遇見的育兒記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正常應該多大為佳?

我是兩個男孩的寶媽,兩個之間相差十歲。兩個孩子和我之間的感情很深,有什麼事都願意和我交流。

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待,一個是生理上,一個是心理上。

生理上的話,越早獨立越好。

1)建議從5歲之後,慢慢就和家人溝通,親密動作的範圍。因為,我家都是男孩,從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我親他,就只親額頭,三四歲之前,都是我給他洗澡,邊洗邊教他要怎麼洗澡。

洗完澡自己把褲頭、襪子小的物件一起洗了。

2)然後,大概在剛上小學的時候,給他講簡單一些的男女區別,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等等。到上三年級的時候,學校也會講到,孩子回來給我講,我都是正面面對這件事,並沒有扭捏不好意思。只是,把它當作一件每個都會經歷的事,去和孩子交流。孩子也很容易就瞭解到了,以前好奇的事。

這裡要插一句哈,有很多父母當孩子和他講到性的問題,就很避諱。說小孩子家家問這些,幹什麼。其實,這是很不對的。

孩子對新的領域,不瞭解、好奇是很正常的事,當你正面和孩子溝通交流,孩子自然就解開疑惑了。把它當作你們之間,很平常的交流就好。

從心理上的交流,個人認為沒有“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一說。


俗話說的好,孩子誰帶跟誰親。我家孩子可能是平時我管得比較多,他們在我跟前沒什麼避諱的,有什麼事都是和我交流比較多。

小小建議,希望能幫到各位寶媽寶爸。

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木子聊育兒


小孩子過早的區分男女並不一定好,容易早熟!我不提倡孩子過早跟父母分床睡!當然了,那種天天都要幹事的父母最好遠離孩子!養孩子,要自己多思考總結經驗,不要聽別人亂說!因為人跟人不一樣!打個比方說,有的孩子膽小怕黑,你非得讓他早早的分床睡,孩子說不定就會產生心理疾病。所以,很多事不能一概而論的。過去條件不好,一家子睡在一張炕上的並不少,但那時候的孩子普遍晚熟,現在的孩子早早的分床睡了,早熟的卻多了!我兒子十歲了,還跟我睡,思想很單純,有啥不明白的都問我,我都會解釋給他聽。有一次放學回來說,上體育課的時候,有幾個女同學不參加運動,聽她們說什麼那個來了,他問我什麼是‘’那個‘’?我就直接跟他說是大姨媽來了,女孩子長大了每個月都會來,有的女孩子來大姨媽時肚子會不舒服,所以你們男孩子不要拉扯她們,要照顧她們的感受。還有一次我發現他摸小雞雞,我就跟他講,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現象,但是摸小雞雞不利於長高,以後別摸了,他就聽話,不再摸了。所以說,孩子未成熟的時候,是需要父母去引導的,不要總把‘’性‘’想的太齷齪,也別把孩子當做洪水猛獸,只要正確的引導,告訴他們真相,他們明白了,就能夠坦然面對,也就不會過早的犯錯誤。


草長鶯飛94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其實主要是要我們給孩子傳輸正確的觀念,例如,小孩對自己隱私的保護意識,我女兒現在五歲了,從四歲開始不再由孩子的爸爸和爺爺給小孩洗澡,不讓爸爸和爺爺在孩子面前穿的太露,現在五歲自己去上洗手間會告訴她一定要關門,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別人,都不能看自己上廁所。洗澡的時候我會告訴她所有衣服覆蓋的地方都不能讓任何人觸碰。主要是看到過太多負面的新聞,所以不得不在這一塊重點關注一下孩子,希望每個小孩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May小喵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從三四歲開始比較好吧,雖然我們家還沒完全做到。因為孩子爸經常出差基本就我自己帶閨女兒子,沒辦法和孩子完全避開,但是我會一直給孩子灌輸這方面的知識。

閨女很小就知道洗澡換衣服不能被爸爸弟弟看到,自己的三個部位不能讓除了媽媽之外的別人碰。在外面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和小朋友玩耍時不可以讓別人碰。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教早了還是跟爸爸相處時間少,閨女跟她爸總是不親的感覺,出去玩累了也不願意讓爸爸抱的。反而有點羨慕那些和爸爸親近的孩子呢!

兒子雖然道理也都知道,但是總和我比較親近,睡覺要我抱抱睡,洗澡還是我得洗,打算到他上大班的時候就完全放手,讓他自己洗澡自己睡覺了。


小臉姐姐和大頭弟弟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正常應該多大為佳?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說白了還是性教育的問題,兒童性教育宜早不宜晚,尤其對於女孩子來說,早一天教育早一天學會保護自己。

2017年,在南京南站,一名年紀大約12歲的女孩,被一個20歲左右的男子摸了至少5分鐘,小女孩居然無動於衷。類似這樣女孩被猥褻的例子,似乎並不少見。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正常應該多大為佳?

1、3歲左右

3歲左右的寶寶就到了性器期,對自己身體和別人的不同會感到非常好奇,還會對自己從哪裡來感到疑問。這時開始“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是比較理想的時間。

2、正確對待孩子的問題

對於孩子的身體,要準確的解讀,不要感覺難為情和侷促不安。在輕鬆愉快的前提下告訴孩子身體關鍵部位,學會保護自己。給孩子看繪本,《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也是不錯的辦法。

不要隨便編造故事解釋孩子從哪裡來這個問題,可以利用繪本生動地給孩子講解,比如《小威向前衝》。

3、在日常行動中注意避諱

3歲以後,不穿開襠褲,睡覺時注意穿睡衣蓋住性器官。做到同性別的父母給孩子洗澡,媽媽給女兒洗澡,爸爸給兒子洗澡。不在異性的孩子面前脫衣服,及時跟異性的孩子分房睡。逐漸讓孩子知道自己和父母的不同。

總之,“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最好從3歲開始。你做到了嗎?

新晉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我是吳媽,分享最真實的育兒故事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意思是,孩子大了,兒子和母親之間就要有所避諱,女兒大了也要和父親之間保持距離。

至於多大開始,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已經有性別意識了,並且孩子開始接受安全教育時,

家長就應該有意識的開始“兒大避母,女大避父”。

首先,從幼兒園時期開始,上廁所、洗澡這些行為就應該有所避諱了


在中國,大部分家庭都是以媽媽帶孩子為主,這種情況導致男孩子會跟媽媽太過親近,經常會有媽媽帶5、6的孩子到公共浴室洗澡。在家裡,也是媽媽幫男孩洗澡的多。

家有男孩一枚,也是特別黏媽媽,真的是恨不得媽媽上廁所也要跟著。跟媽媽太親近,我擔心他性格會太趨向於女性化,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讀過一些關於性別方面的繪本後,他也有了一定的性別意識。我就開始讓爸爸幫他洗澡,告訴他媽媽是女生,他是男生。慢慢的,他過渡到自己洗澡。

現在小學高年級了,換衣服什麼的都會關上門,避開家裡人。

至於女孩,有性別意識之前就該儘量避開和爸爸一起洗澡,上廁所。和爸爸一起玩水也應該穿上泳衣,平時生活中就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和爸爸是不一樣的。

上幼兒園後,結合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告訴孩子哪些地方是連爸爸都不能碰的。

曾經在游泳館門口,看到一對父女,爸爸居然當眾幫女兒換泳衣。這位爸爸真是心大,完全沒有保護女兒隱私的概念。同時,傳遞給女兒一個信息:在這樣的場合,可以當眾換衣服。


親子關係越來越親密的年代,完全做到”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幾乎不太可能了

現實中,越來越多的父母和孩子都不再隱藏自己對孩子的愛,親子關係比較好的母子,難免會抱一下,親一下。而女兒和爸爸,更是號稱: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爸爸對女兒各種寵愛,連明星都不毫不遮掩對女兒的寵愛。

但是,這個界限要分清。

在我家的界限是可以倚靠、擁抱、親臉頰和額頭,不能親嘴巴。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點做對了,不僅對孩子的個性獨立有好處,對孩子的安全意識提高也有幫助。


微塵唯愛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其實說明的就是一個父母和子女間性別界限的問題。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起前不久發生的一則新聞,在高鐵上,一個男子對一個五六歲的女童不停的掀起女童的衣服撫摸和親吻,甚至還把手伸進女童的褲子裡,女童直呼“我疼,不要摸我的屁股了。”

更可笑的是,後來經警方調查,這個男子和女童其實是父女關係,所以構不成猥褻。很明顯的,這起事件中的父親就是對自己和女兒之間的性別界限“太模糊”,他以為,女兒還是那個什麼也不懂的小孩子,但是他所不知道的是,孩子對性別意識的重要時期,從三歲就已經開始了,多數寶寶會在他們三到五歲之間意識到自己和父母“不一樣”。所謂的“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從這個年齡就可以開始了。

父親在這個時候不應該再給女兒洗澡,做母親的要告訴自己的子女,自己身體的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是不可以給別人看,也不可以讓別人觸摸的。而父母自己,也要避免和異性子女的過多的身體接觸,這樣才能正確的教給孩子,怎樣樹立正確的性別界限。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多平臺原創撰稿人,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是我國的一句古訓。也許在有些家長的眼中,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這些動作都無傷大雅,根本不會出什麼事,然而教育專家認為,兒子和母親是特殊的關係體,最早3歲、最晚6歲,母親就要有意識地迴避,不適合再做一些親密的舉動。

主要是因為孩子到了3歲以後,性意識開始萌芽;6歲左右,對兩性的認知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步入了性別意識潛伏期,這一階段孩子對兩性關係的認知關係到青春期乃至成年後的性心理能否健康發展。

一、不能在孩子面前裸露身體

孩子到了三歲的時候,慢慢懂得男女身體的差異,這時候作為父母應該教育孩子男生與女生有區別,讓孩子學會與異性的小朋友保持一定的距離,首先讓他們懂得在幼兒園上廁所,應該區分男女廁所。那麼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裸露身體,更加不能當著孩子更換衣服,慢慢孩子明白換衣服是一件私密的事情,不能當著別人面前進行,而孩子也不會對於別人的身體產生好奇心。

今年五歲的小胖,他在幼兒園常常是孤單的,因為同班的同學都不喜歡跟他玩耍,原因就是他喜歡拉扯女生的裙子,偷看別的小朋友換衣服。後來小胖的父母找上老師詢問原因,為什麼自己的孩子被孤立了,老師將原因道來後,一旁的小胖反駁道:我只是想看看女同學的身體跟媽媽的身體有什麼不同?原來小胖的媽媽經常在孩子的面前換衣服,令小胖沒有男女有別的距離感,對於異性的身體產生好奇心,也不是壞心腸的,只是母親的做法誤導了。

二、孩子自己洗澡

當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作為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完成洗澡的事情。可是身邊很多怪獸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不能清洗乾淨,到了小學的階段還是親自幫忙孩子洗澡,這樣坦誠相對,讓孩子變得沒有獨立感,而且敏感的部位也是讓人尷尬的,可是父母卻不自知。

今年三年級的小陳,他總覺得很自卑和尷尬,自己的媽媽還是親自給自己洗澡,一開始小陳沒有覺得有問題,當得知其他小朋友都不是這樣子的時候,小陳對於這件事難以啟齒,覺得自己很丟臉,也不敢跟媽媽提出自己洗澡。有一次小陳勇敢跟媽媽提出自己獨立洗澡,可是媽媽生氣地回答:你是媽媽生的,哪裡沒見過呢,而且你自己洗澡能洗乾淨嗎?這樣令小陳更加尷尬自卑,從來不敢跟別的同學討論洗澡的問題。

三、分床睡是關鍵

當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作為父母應該學著讓孩子適應分床睡。寶寶出生之後一直跟在媽媽的身邊,作為媽媽比孩子更加不適應分床睡,每個夜裡醒來都擔心孩子不在身邊會不會踢被子,會不會被冷到。因此不少媽媽都覺得分床睡不急,等到孩子適應再說,可是不培養孩子習慣分床睡,孩子都是有依賴性。分床睡這件事情一旦拖延了,等到孩子上小學,分床睡反而變得異常困難,孩子的依賴性嚴重,不容易糾正過來。

所以作為父母的,當女兒到了3歲的時候,作為爸爸應該避嫌,不能抱著女兒一起睡覺,而兒子到了一定年齡,作為媽媽也不能在兒子身邊睡,無論房子多麼的狹窄,作為父母都要學著去解決問題,這樣有利於孩子養成自信陽光的心理,令他們懂得男女有別,出到社會也學會自愛,尤其是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