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晉國樂師師曠是如何讓自己的水平達到臻化境界的?

mongchan


師曠,字子野,他是他是春秋時非常著名的樂師,因他曾為晉國大夫,也被稱為“晉野”。其博學多才,通音樂、善彈琴,同時他又有極強的辯音能力,他以“師曠之聰”聞名於世。



師曠在音律上的成就有些極其高的造詣,深受後世人的敬仰。據傳師曠在彈琴的時候,馬會停止吃草而聽其彈琴,尋找食物的鳥同樣會停下來聽其彈琴。可見其在音律上的造詣。

師曠因其在音律方面的能力,故而被封為掌樂太師。同時師曠除了在音律上有極其高的成就外,他在政績上也頗有成就,他主張為政清明,德法並用,他也深得晉國國君的信任,其亦曾一度參與了晉國的內政、外交、軍事等事務。

同時師曠性格剛烈,從不畏懼權勢而趨炎附勢,因此他也具有很正值的品性,此亦深受後世推崇。

那春秋時期晉國樂師師曠是如何讓他的水平達到臻化境界的呢?


師曠音律的水平能達到臻化境界,除了他有過人的天賦外,主要的就是他的毅力和決心。

師曠不僅被稱為“晉野(師曠,字子野,為晉國大夫)”,因為他是盲人,因此他自稱是“盲臣”“暝臣”。

而他因何而盲,卻有三個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他天生眼盲。

第二種說法是他是一個極其聰明之人,但他覺得用眼睛看到的東西太多,而無法讓他專注音律,而會導致他心有旁騖,所以用艾草燻盲了自己的眼睛,讓他的心能靜下來而專注於音律。

第三種說法,是他向樂師學琴的時候,他為了學出成績,就刺盲了他自己,從而讓他更加的發奮刻苦。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這都為他在音律成就上起到很大的作為,特別是第二種和第三種說法,更加能體現出他的決心和毅力。


所謂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師曠靠自己的強大魄力和能力,經過他自己的努力,終成為一個深受後世敬仰的著名樂師。也終讓他的水平達達臻化境界。


中孚鑑


天賦

師曠之聰,天下之至聰也。善用琴聲表現自然界的音響,描繪飛鳥飛行的優美姿態和鳴叫。

師曠目盲,聽力超群,有很強的辨音能力,漢代以前的文獻常以他代表音感特別敏銳的人。

博學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之明,炳燭之明孰於昧行乎。這句名言,可見師曠學習態度。師曠曾專心於星算音律之中,《左傳》中有記載師曠能推算老者年齡的故事。

堅持

師曠到晚年時,精通音律,撰述了《寶符》100卷,在明、清的琴譜中,《陽春白雪》、《玄默》等曲解題為師曠所作。一輩子堅持音樂,著書立說,傳道受業。


吾開兩鳴


書上說是他喜歡音樂,但是生性好動,他去向高揚學琴的時候,自己用針刺瞎了自己的眼睛,然後發奮苦練,最後終於超越師傅,琴藝達到臻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