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兵團煉油廠和毛紡廠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來源:作者韓湘生 原黑龍江兵團一師三團,(曾在六師工作過)畢業於北京影視藝術學院,曾為《木魚石的傳說》《紅姑寨恩仇記》《碧血寶刀》《倩女幽魂》多部影視劇,廣告片配音。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引子:這是我的筆友葛月蘭曾多次向我講述的,在兵團煉油廠和毛紡廠的那些發生在她身上的真實故事。她深情的告訴我:經歷中總有那麼些時刻,能讓我們在今後的人生中反覆回憶,給我們自己的晚年生活平添一點慰藉。人有時候會突然的被回憶裡的某個細節揪住,而後陷入深深的沉默……此篇文章我仍用第一人稱,把這些如火如荼的情景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來,獻給兵煉毛紡廠的那些可敬的紡紗女工們,獻給那些今天成為祖國棟樑的孩子們。悠悠歲月,生命長河,那是我們一路走來留下的深深印記……

兵團煉油廠和毛紡廠的故事

兵煉毛紡廠車間紡織女工們


我是1972年的6月份從兵團煉油廠調到兵團毛紡廠紡紗車間的。我剛調去時,毛紡廠正處在籌建之中,生活異常艱苦。四處滿目瘡痍,頹垣斷壁,雜草叢生,一片淒冷慘落的景象。那時候我們兵團的毛紡工人正是風華正貌,處在朝氣蓬勃的青春年代。我們每個兵團戰友都幹勁沖天,劍拔弩張地在大會戰中發揚著頑強的,一不怕苦,二不死的精神。在兵團毛紡廠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共同與天鬥,與地鬥,克服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我們就把毛紡廠的廠房基本上建好了,各個車間全開始馬不停蹄地安裝設備,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在70年代初期,我們建兵團毛紡廠時,一直就以大慶精神為榜樣,和鐵人王進喜 ,建大慶煉油廠時喊出的口號一個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毛紡廠的領導和技術人員,夜以繼日,廢寢忘食,頂風冒雪,不顧酷暑炎炎,奮戰在安裝設備的第一線上。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在1973年的年底,紡出了屬於我們黑龍江兵團毛紡廠自己的,第一批合格的毛線,並銷往了全國各地,供不應求。消息一傳開,我們這些紡紗女工,心裡好像有一股甜滋滋的清涼的風掠過,使我們無比歡欣鼓舞。

我們兵團煉油廠和兵團毛紡廠的人員都是從全兵團,各師各團彙集到一起來的。男女青年那時,差不多基本上都在二十五,六歲左右,正是我們處於談婚論嫁的年齡階段。紡紗車間全部都是女擋車工,在76、77、78年,這三年中,也是我們這些擋車工結婚的最高峰,結婚後就將要面臨著懷孕生子。我們紡紗車間,從前紡、後紡、搖紗有近40名孕婦,這些孕婦都相當的能幹,也很辛苦。而且上面還要求我們這些擋車工,每天必須要保質保量的完成各項任務,並且是早、中、晚三班倒,任務相當繁重。為了趕任務還經常要我們加班加點。我們這些孕婦懷孕時間不同,每個人的反應也不同,我是1977年9月份回北京結的婚。回煉油廠後,我和我愛人借住在八村劉隊長家的房子中,原來是養馬的幾間破房子,十分的簡陋。中間是劉隊長一家幾口人居住,我們對面住的也是一對剛結婚不久的齊齊哈爾市知青和北京的知青。房子是乾打壘的土牆,在我愛人的戰友們幫助下安了一個門,又摳了兩個窗戶,簡單粉刷貼了些廢舊的報紙,從此這就是我們的新房了。冬天四面透風,早晨一起來鍋碗瓢盆全凍上了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裡下著小雨。雨停了,雨點仍順著頂棚往下不停的滴,一年四季被子和褥子都是潮溼的。在那個時候有這間房子住,我心裡也是很知足的了。我從北京結婚回來以後,不知不覺也加入了這個孕婦大軍的行列。

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在那個年代,我們這些孕婦是怎麼挺過來的啊!緊張的八小時全是跟著機器在賽跑。人不到這桶紗就落不下來,每個擋車工在這八小時工作中,手不停的接頭落紗,一天下來手又紅又腫,腰痠背疼的,回家躺在床上就再也不想起來了。在車間工作休息時,我們這些孕婦全都擠在亂糟糟的更衣室裡,在一個長條木凳上休息半個小時。那時候我們紡紗車間,是一個完全封閉的車間。空氣無法流通,車間內到處散發著一股股合毛油和羶羊毛難聞的那種味道,讓人噁心的總想吐。在那個時候營養也跟不上,再加上過度的疲勞,有些擋車工站著站著就累的虛脫,暈倒在地上。而她們爬起來喝口水,撣一撣身上粘的羊毛,又在繼續頑強的工作。在那個年代中,全國經濟狀況很是蕭條,而訂購毛線的任務也特別重。我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夏天汗水浸溼透了我們的衣裳,冬天手腳凍得瑟瑟發抖中堅持著。而我們每個擋車工依舊還那麼自覺樂觀的,去完成著一天的產量,甚至超額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各項任務。

在我們甲班細紗擋車工車間,每臺細紗擋車工的姑娘們,個個長得水靈漂亮。她們的個子都在1米65以上,帶著白帽子,扎著白圍裙,就像天使般美麗,活潑可愛,笑聲朗朗。隨著細紗班長的一聲哨響,只看這些細紗擋車工,飛速撥紗落紗是那麼的神速,就像金梭銀梭匆匆在眼前閃過,去織出我們美好的生活。事隔多少年以後,我仍非常留戀紡紗車間的那段工作,時時讓我想起那些親密無間的好姐妹們。因為那是我成長的書籤,雖然飽經創傷,但仍動人心扉,雖歷經磨難但仍讓我能春風拂面。


兵團煉油廠和毛紡廠的故事

像片中間的是紡織女工葛月蘭


在兵煉紡織廠,最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我從懷孕到剛做媽媽時的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我是在七八年六月中旬,生下了我的女兒。因為我懷孕時身體就一直不好,妊娠反應特別厲害,什麼也不想吃,吃點東西就噁心嘔吐。在那個時期兵煉的生活條件也很不好,副食供應很緊張,蔬菜水果相當的貧乏缺少,懷孕期間營養也一直沒有跟上去。我的孩子生下來後很瘦小,體質相當弱。我的奶水也很不足,孩子餓的整天嗷嗷哭鬧。望著抱在懷中瘦小的孩子,我難過的淚水止不住的一個勁兒的往下淌。我的愛人每天下班後,都要抽空跑很遠的一個村子裡,拿著幾個瓶子去買些羊奶來喂孩子。那時國家規定產假只有56天,我休完產假馬上就去上班了,因為在那個年代,我們毛紡廠裡大多數的工人,都是從各師,各團的連隊集體調來的,全都遠離著自己的親人。在兵煉和毛紡廠結婚成家後,我們的孩子就只能由我們自己來照看著。

毛紡廠有我們自己的一個幼兒園,有幾間平房,條件十分的差。不管我們是上白班,夜班、還是中班都得帶著孩子一起去上班。在幼兒園裡,不同月份生的孩子很多,我們這些年輕的媽媽,每天緊張有序地把孩子送到託兒所後,趕緊換上工作服,就緊張的開始了一天的擋車工作。我們給孩子餵奶的時間規定是一個小時,每天分兩次餵奶。送到託兒所的孩子都特別小,都是出生後不到百天大小的孩子,因為每天上班著急,在家匆匆給孩子吃上幾口奶,就直接把孩子送到最小的托兒班,一狠心把孩子放在自己孩子的那個小床上。頭也不敢去回,就開始了一天忙忙碌碌的擋車工作。孩子那種揪心的嚶嚶的哭聲撕心裂肺,那悽慘的哭聲幾乎是每天都在我的耳邊響起。那天我的孩子在託兒所裡不停的哭鬧,是因為哭得眼淚流到孩子耳朵裡,耳朵疼得不舒服,孩子用兩個小手把耳朵撓破了,鮮血流到臉上和耳朵裡,身上也弄的全是血。保育員嚇得緊張兮兮的跑過來喊我:月蘭妹子呀,你快去看看你家的孩子吧?耳朵裡不知怎麼回事兒全是血。此時我心裡一顫,緊張的來不急換下工服,帶著一身的羊毛,趕緊的跑到託兒所,抱起滿臉是血的孩子,連跑帶顛的,去上衛生室給孩子看病。因為那時正趕上數九寒天,地上全結了一層冰,我抱著孩子摔倒在雪地上,孩子裹著的被子也被摔出很遠,我跪在地上爬著哭喊著:心已全碎了,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往下流個不停。說句心裡話,那時的我,每天都是在提心吊膽中工作,生怕孩子出現點什麼狀況。因為孩子太小,不管上什麼班都得把孩子帶到託兒所去。因為孩子要餵奶,那時候的孩子,哪有什麼紙尿褲。我壓根也沒聽說過更沒見過紙尿褲。到託兒所帶的都是自家的舊衣服撕上幾塊做的尿布。給孩子餵奶也都是在託兒所,過道的一個很暗的燈光下,找到自己孩子躺著的位置。抱起來趕快急匆匆的抓緊時間來餵奶。由於自己的奶水不夠,我每天還得帶著一瓶羊奶,也不管涼熱就給孩子喝,因為時間有限,換完尿布就得趕快往車間跑著去上班。

在我記憶中最深刻的是在一個下中班的夜裡,我家的孩子一個勁兒的哭鬧不止,我當時自己是很清楚,我的女兒肯定是屙到被子裡都是屎尿,孩子感覺不舒服所以才哭鬧的。我裹吧裹吧,把孩子抱回了家。當我把孩子的小藍花被子打開一看,孩子渾身上下全是屎和尿,屁股也被醃得紅紅的。此時我捶胸頓足,難過傷心的潸然淚下,眼睛都哭腫了。我淚乾腸斷的呼喊著:可憐我的女兒啊,你要怪就去怪媽媽吧!是媽媽對不住你啊?你的命為什麼會這般苦啊!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一個好姐妹,叫田家茵。她的女兒比我家孩子要小五個月,她很少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託兒所中去,中班和夜班由他的愛人在家自己帶著孩子,到她上白班時,她就索性把孩子鎖在屋子裡。她每天都是提前去接班搖紗。田家茵幹活十分的麻利,搖紗的速度也很快,每次她都能提前完成產量,就趕緊跑回家去給孩子餵奶,孩子有好幾次,嗓子全哭啞了。現在讓我回想這些事,把一個剛出世的嬰兒鎖在家裡那麼長時間,後果該會有多可怕啊?我不敢往下去再多想。


兵團煉油廠和毛紡廠的故事

兵煉紡織廠車間女工聚會時的合照


生活在那個特殊年代中的這些孩子們,就這樣跟著我們一起長大。我們每個有孩子的家庭,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各種困難,但是作為父母,我們又都是那麼堅強,有著吃苦耐勞的崇高精神。為了邊疆的建設事業,為了兵團毛紡廠的宏偉藍圖,我們從沒有因為孩子的各種情況請過一天假。我們這些苦難的孩子們就是這樣,在風風雨雨,在艱難困苦的歲月中,像春苗破土,像高高絕壁上的一株株綠色的生命破石而出,傲然挺立!孩子們的身上凝聚了所有父母身上的一切精華,廣袤的黑土地也賦予了這些孩子們生命中深深的內涵。隨著兵團煉油廠和毛紡廠不斷的壯大、發展、繁榮,孩子們因為有著這一切的精華與內涵,在雨露滋潤下茁壯成長,從我們兵團煉油廠的學校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邁入名牌大學的孩子們。桃李滿園遍佈在世界各地。他們是父輩的驕傲,他們是祖國的棟樑!孩子們,不要忘記你們的父輩曾把一切養分給了你們,把愛全部傾注到你們的身上,才使你們今天枝繁葉茂,成為了祖國的棟樑。而兵煉也給了我葛月蘭寬廣的胸懷。歲月交替,不變的仍然是我對生活的那份執著,那些特殊的經歷使我會永遠難以忘懷。那些當年曾經和我一起工作奮戰在兵煉紡織廠的好姐妹們,你們在他鄉都好嗎?最美莫過於夕陽紅,溫馨又從容。親愛的好姐妹們:讓我們伴著檸檬般的月色,瀟灑從容地安度我們幸福的晚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