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青海名人錄九(著名書法家:莫如志)

人物簡介

青海名人錄九(著名書法家:莫如志)

莫如志

莫如志(1908年-1995年),字能容,號牧牛翁,青海省湟中縣,今西堡鄉堡子村人,祖籍安徽,-他是享有盛譽的青海書壇三老之一,以泰山金剛體在書界獨樹一幟;-他兼擅於右任標準草書體和魏碑楷行書體,且皆自出新意,堪稱一絕;-他是1989年“老有所為精英獎”得主,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青海名人錄九(著名書法家:莫如志)

莫老墨寶(一)

三十年代初擔任青海省政府秘書長的著名學者馮國瑞,在青海大力提倡魏碑,莫老潛心苦學遂受於其門下,從《張猛龍》入手,繼臨龍門二十品之《楊大眼造像》,又上溯王右軍,下窺顏平原。草書初學孫過庭《書譜》,後又傾心於標準草書,主攻於(佑仁)體。對被康有為尊稱的“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泰山《金剛經》石刻體,他更是敬重專注,常練不厭,在似隸非隸中摸道,在外圓內方中尋特色,從而奠定了堅實的功底,練出了雄厚有力的筆鋒。

青海名人錄九(著名書法家:莫如志)

莫如志兒童時讀私塾,後入西寧道尹黎丹辦的無我學堂學習,黎丹的楷書在西寧頗負盛名,對學生的毛筆字要求甚嚴,六年的時間,莫如志在書法上打下了最初的基礎,先後臨摹了名家書畫,受到了名家的指點。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其任職於省政府秘書處機要股秘書工作,上報中央的材料大多由他謄寫,其字流利漂亮。隨後遍臨諸貼,開闊視野,王羲之、于右任等古今名家無所不臨。莫如志不僅精於書法,而且擅長於國畫,向張大千等名家學習,其梅蘭菊竹及山水畫頗具高雅。解放後,他棄政從農,邊從事農事活動,邊對書畫勤練不綴,並熱心服務於鄉里鄉親的喜慶壽葬,熱心公益事業,擔任縣政協委員,吸收為中國書法家、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理事。

青海名人錄九(著名書法家:莫如志)

有書無畫便也不能稱為“書畫”,莫老不但精通書法,在繪畫領域也佔有一席地位。早年曾拜師於張大千及學者範振緒,張大千囑他的書畫要訣是:“多寫字,功能強,每天寫四五百字,對書法和繪畫都有益處。”範振緒特別告訴他“屋漏痕”的筆法原理,並認為字畫第一要氣韻生動,第二是骨法用筆。諄諄教誨,銘刻心中,莫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書寫百字,每次寫字畢,渾身感到舒暢。雖不經常繪畫,但莫老的繪畫功底卻相當不錯,他十分推崇八大山人和張大千筆意,善畫山水,以流暢、樸素的筆墨表現無畏無懼、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給人以激勵、振奮,其情感的真摯,境界的博大,正是莫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真實感情的寫照。

青海名人錄九(著名書法家:莫如志)

莫老的畫

青海名人錄九(著名書法家:莫如志)

莫老的畫

所獲榮譽

1983年後書畫作品多次獲獎、收藏、刊登,1989年獲省、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去北京參加頒獎大會,被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

青海名人錄九(著名書法家:莫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