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強烈抗議滴滴恢復深夜非法運營!


強烈抗議滴滴恢復深夜非法運營!


9月14日下午,滴滴發佈公告稱,將“按原計劃恢復深夜出行服務”,同時將試行深夜運營規則。

對於滴滴自行宣佈恢復深夜運營的做法,全國出租汽車行業表示堅決反對,並提出強烈抗議。

反對理由之一,滴滴在十部門聯合調查組未做出正式結論前,不應自行恢復運營。

由交通運輸部、國家網信辦、公安部等十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於9月5日入駐滴滴平臺,開展進駐式全面檢查。就在調查組進駐前夕,滴滴突然宣佈暫停一週深夜服務,進行所謂的“安全整改”。

早在8月31日,中國出租汽車產業聯盟在致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信中,就曾建議由政府主管部門正式責令滴滴停業整頓,而非平臺“自行下線整改”;整改措施須經專家評審小組評審通過,在此之前,滴滴不能自行恢復非法運營。其實,這是其他領域的企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嚴重違法行為後,主管部門的通行做法,比如當年的“毒奶粉”和最近的“黑疫苗”都是如此。

滴滴平臺作為違法經營者,不能同時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和整改的監督者。整改要求、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等,理應由主管部門制定,而不是平臺自己查、自己改、自己說了算。

雖然滴滴暫停深夜服務不是在主管部門責令下進行,但是,由於聯合調查組至今尚未公佈對滴滴平臺的正式檢查結果和處理決定,滴滴的主要經營者未對長期組織非法運營和屢次發生的重大惡性案件承擔相應責任,滴滴所謂“整改措施”也沒有得到主管部門的正式認可,滴滴在這個時候自行宣佈整改告一段落、“按原計劃”恢復深夜非法營運,是對政府監管職能的挑戰,更是對聯合調查組的漠視。

強烈抗議滴滴恢復深夜非法運營!


反對理由之二,滴滴恢復深夜服務的實質是繼續組織非法運營。

在9月10日交通運輸部和公安部聯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和私人小客車合乘安全管理的緊急通知》中,明確要求平臺全面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嚴厲打擊非法營運行為,這也是《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網約車平臺的基本要求。

然而,滴滴在公告中宣佈的“深夜運營規則”是司機“需滿足註冊時間超過半年、安全服務超過1000單等條件才能接單”,並沒有必須具備網約車運營資質的條件。滴滴同時公佈的7條“安全大整治”措施中,也沒有一條涉及平臺的合法合規運營。

換言之,滴滴仍然是用平臺自定的標準替代我國網約車管理的政策法規,用所謂的“安全問題”替代“合法合規問題”,用平臺的“家規”替代“國法”。按照滴滴的規則,一個不具備網約車運營資質、但是在滴滴平臺上長時間從事非法運營的“資深黑車司機”可以從事深夜服務,而一個已取得合法資質,但是在滴滴平臺尚未做滿1000單的司機卻不能從事深夜服務,這是何其荒唐的事!

因此,滴滴恢復深夜服務的本質就是繼續組織非法運營,嚴重違背了政府主管部門的整改要求和相關法規,這是所有守法企業和從業者堅決不能接受的。如果相關部門對此視而不見,滴滴的違法行為不受約束、可以為所欲為的話,全國的巡遊出租汽車企業是否也可以仿效,組織沒有資質的車輛運營,突破法律和規則的邊界呢?

強烈抗議滴滴恢復深夜非法運營!


樂清滴滴順風車司機殺人案發生後,政府部門反應迅速,行動及時:十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全面進駐網約車平臺,是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建立後的首次聯合行動;交通運輸部和公安部發布的緊急通知中對於清退平臺上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首次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這些都體現了監管部門依法行政的理念。

但是,遺憾同樣存在。比如在兩部門的緊急通知中,對平臺全面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設定的期限是今年的12月31日,而不是要求其“立即停止向不具備資質的司機和車輛派單”,在《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已經兩年多,又接連發生嚴重惡性案件的背景下,還給平臺的非法營運留出3個多月“寬限期”,與人民群眾的預期存在較大落差。此外,《通知》中沒有明確對於在規定期限內未能完成清退工作的平臺將會如何處罰,也讓人不由擔心“約談-整改-繼續約談”的怪圈會持續下去。

樂清案件發生後,全國人民對於規範網約車運營的呼聲空前高漲,形成了又一次高度一致的輿論氛圍,滴滴暫停深夜服務、製造“打車難”恐慌的論調,並沒有引起廣泛共鳴,反而加深了公眾對於滴滴壟斷市場危害性的關注。

政府部門對於滴滴平臺的違法行為,不能只是“說重話”,更要敢於“出重拳”。滴滴恢復夜間非法運營的行為如果不能得到及時制止,有關部門前期所做的努力將付諸東流,這和政府要求依法治理網約車亂象的指導精神格格不入,也是廣大人民群眾不希望看到的。

為此,我們鄭重提出三點呼籲:

1.聯合調查組儘快公佈對滴滴平臺檢查的正式結果和處理決定,並明確表態是否認可滴滴的整改報告及其“深夜運營規則”;

2.本次事件再次提醒所有人,滴滴一家獨大的壟斷地位已對社會正常交通秩序構成嚴重隱患,政府部門應保持警惕,對滴滴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發動的不正當競爭開展調查,依法嚴肅處理;

3.希望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拿出勇氣、頂住壓力、依法行政,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領導下,堅決清理網約車平臺的違法運營行為,將這次網約車大整治進行到底,全面實現網約車的合法合規化,從根本上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