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金準防疫”!這個“一夫當關”的“硬核”神器助力復工復產

在位於金橋金豫園路上的千舟園,需要進入者並不需要用紙筆登記,而是輕鬆下載“金準防疫”電子登記證,是否到了隔離期,是否是園區內員工等信息一目瞭然,成為保安“一夫當關”的“硬核”神器。


記者瞭解到,金橋開發區通過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引入技防新舉措,用個性化的智能服務,確保企業的全面復工復產更加安全、順暢。


復工復產第一現場 |“金準防疫”!這個“一夫當關”的“硬核”神器助力復工復產

圖說:“金準防疫”系統。金橋開發區 供圖(下同)


電子登記驗明“正身”


“先生,對不起,您不是本園區的職工,需要經過和企業溝通審核後才能入內。”昨天,在千舟園入口,保安人員通過應用“金準防疫”電子登記證,通過和後臺大數據比對後,馬上驗明來訪者的“正身”,是否是園區的員工;同時,根據不同企業對人員進出的不同要求,讓來訪者進入或掛出“免戰牌”。


上海千舟置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朱梅英表示,過去人工登記信息,信息真偽難以鑑別,資料保存也不容易。通過應用“金準防疫”電子登記證,以智能化手段開展疫情防控,實現了以任務下發、排查人員落實、信息錄入的縱向閉環,更安全更便捷。而且,企業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置個性化的權限,嚴格保證進出人員的安全。


在另一個應用“金準防疫”系統的開發區園區——華虹創新園,這裡有34幢樓宇、146家企業、員工總數近7000人。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運用這個系統之後可以準確快速讓員工測溫通過,有效提高了企業人員監管效率和精準度。同時,系統還提供了“每日健康打卡”服務,對員工健康狀況做了提示,進一步加強了員工的自我防護,便於企業更好地進行健康管理監測。


“硬核”技術支撐


記者瞭解到,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上海市推出“隨申碼”,方便了市民、職工及來滬人員在疫情防控期間滬上的生活和出行。金橋管委會迅速響應,推出“金準防疫”電子登記證,助力“隨申碼”,持續利用數字創新疫情防控工作管理模式。


和“隨申碼”不同,“金準防疫”電子登記證側重於登記環節,協助企業做好工作場所防控,切實落實員工的健康數據監測。其中,採集開發區各企業的復工復產人員信息、做數據篩查是大數據助力防疫工作的第一步。金橋管委會通過組建數據篩查小組,從海量數據中篩出有效線索。每條線索都由“管委會—物業—企業”專人對接,實時完善防疫數據庫。


據悉,金橋開發區此次“硬核”高科技支撐,確保了開發區企業科學有序全面復工和抓好了疫情防控管理。目前,開發區正在3235家非生產型企業、近800幢樓宇逐步推進,近8萬名員工憑藉“金準防疫”系統嚴格登記、自由出入,省時省力且能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復工復產第一現場 |“金準防疫”!這個“一夫當關”的“硬核”神器助力復工復產

圖說:斯微生物已 安裝完畢“金準防疫”系統


上海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0多家復工企業已安裝完畢,協助企業對員工做24小時全天候監管,實現了“園區+廠區+企業”無縫銜接管理,有效提高企業人員監管的效率和準確性。


“‘金準防疫’的應用,可以將現代化科技智能手段與疫情防控工作相結合,搭建了一體化疫情防控數據平臺,能隨時掌控開發區內人員流動及復工的情況。同時,也便於在接到疫情通報後,能夠通過通行登記信息,及時聯繫追溯相關密切接觸者,更好地保障開發區內各園區及企業員工健康,讓疫情防控更加精準,確保企業安全復工復產。”金橋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民晚報記者 宋寧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