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司馬昭一直想殺劉禪 但看到他門匾上3字就此作罷 倒著念你就明白

如果把時光比作一條長河,歷史是一朵朵浪花,那麼三國毫無疑問是長河之中最洶湧、最耀眼的那朵浪花。三國這段歷史,最精彩的應該就是蜀漢、曹魏、東吳這三個政權,彼此相望、三足鼎立的時期,然而最後的結局卻似乎跟三國沒有一點關係,因為天下盡歸司馬家。公元263年,曹魏一方的司馬昭奉命討伐蜀漢政權,當姜維率領大軍苦苦抵抗,並圖謀如何救主的時候,後方卻傳來了後主劉禪已經投降的消息,這不免有些傷悲。

司馬昭一直想殺劉禪 但看到他門匾上3字就此作罷 倒著念你就明白

劇照 姜維

關於司馬昭大軍壓境,蜀漢到底該不該投降?相信蜀漢內部一定是經歷過一番激烈討論的,有人力諫蜀漢尚有餘力,何不背水一戰?然而後主劉禪還是認為譙周投降的建議更穩妥一點,選擇了投降。對於阿斗的這個決定,後世不少人認為這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但更多人以為這是後主劉禪無能的表現。劉禪投降之後,自然不能呆在成都,他就和妻兒一起來到了洛陽。其實對於司馬昭而言,最好的選擇不是留著劉禪,而是殺掉他,所以只要能找到殺掉劉禪的理由,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殺掉劉禪。而劉禪自然也知道如今他為魚肉,司馬昭為刀俎,所以在舊臣郤正的建議之下,一直謹言慎行,絲毫不給司馬昭留下把柄。

司馬昭一直想殺劉禪 但看到他門匾上3字就此作罷 倒著念你就明白

劇照 劉禪和諸葛亮

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和劉禪兩人喝得盡興,於是司馬昭問劉禪,你想不想蜀地?劉禪立馬回道,此間樂,不思蜀。這就是樂不思蜀成語的由來。席間劉禪去上廁所,郤正則跟了上去,偷偷告訴劉禪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應該裝作很悲傷的樣子,然後說想念蜀中的父老鄉親,這樣以來興許就能回道蜀地了。果然宴會結束的時候,司馬昭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劉禪這次按照郤正交的,一字不差地說出來。司馬昭聽後,隨口說了一句,這怎麼像郤正的話?

司馬昭一直想殺劉禪 但看到他門匾上3字就此作罷 倒著念你就明白

劇照 司馬昭

劉禪一聽嚇壞了,匆忙之下脫口而出,你怎麼知道?這一下徹底暴露了,引得司馬昭和群臣哈哈大笑。經此一事,司馬昭認為劉禪扶不起來,但還是對他不放心,就把劉禪放在了洛陽的一個縣中。劉禪在這裡過得依舊很滋潤,是一點鬥志也沒有。當時的老百姓把這個地方叫做阿斗寨,但是劉禪卻命名為中山寨,而且還特意製成牌匾懸掛在寨門上,等司馬家來了之後,一看“中山寨”三個字,完全沒了殺劉禪的心思。

司馬昭一直想殺劉禪 但看到他門匾上3字就此作罷 倒著念你就明白

劇照 樂不思蜀

至於司馬家為什麼會放心,是因為中山寨三個字倒過來唸的意思是“在山中”,完美表達了劉禪胸無大志,一輩子願意呆在山裡面,不參合國家大事的心思。所以司馬家也就沒道理為難劉禪了。劉禪果然是扶不起的阿斗,不過他保命的本事倒是一流,遺傳真的有效果,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