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來自“疫線”家屬的內心獨白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文學


來自“疫線”家屬的內心獨白


我的愛人辛留鋒,今年37歲,是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一名醫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由於病人多,工作量大,他每天從早上8點開始上班忙到晚上9點多才下班,有時從早上坐下給病人看病到晚上下班,期間就去一次廁所,有時候午飯都顧不上吃,由於醫院醫療物資緊缺,他儘量節省醫院資源,自費購買防護服,口罩等送給同事。

因為在急診,最初凡是發熱病人都必須一一排查,近距離接觸病人,在沒有排除是否是新冠肺炎之前,只要是發熱病人,都要仔細檢查,詢問是否從武漢回來,有沒有接觸史。武漢封城前幾天,病人猛增,他又在一線的最前沿,做為家屬的我十分焦慮,他總說沒事的,誰讓咱乾的就是醫生這個職業呢。我想的是我們這個小家,而他想的是大家,是病人。

醫生有時候的一句話就可以讓病人安心,有的病人半夜來看病,說心慌胸悶,瞭解後知道是對新冠肺炎的恐懼,他每次都耐心的給病人講解,怎麼防護,不要過分的緊張,每天下班回家嗓子都是沙啞的。

他工作非常仔細認真,他常說,如果一件小事都不願意去做,將來怎麼可能會認真去做大事,好的習慣都是平時一點一滴養成的。上個月有一位病人,這個病人沒有武漢接觸史,因腹瀉、嘔吐一週來看病,一週內在其他醫院輸液,沒有好轉,他仔細查體,沒有發現其他異樣,而且幾天前做過肺CT,正常。這時他要求病人再次複查肺CT,家屬當時還不願意做,認為之前找專家看過,已經做過CT,他耐心的給病人和家屬溝通,必須馬上覆查,因為病情會發展很快,做好家屬工作後,他一直等到報告出來,結果兩肺有多發斑片狀磨玻璃陰影實變影,這個病人考慮疑似病例。第二天檢測結果是陽性,隨即送往商丘市立醫院治療。

2月16日晚,值夜班的他給我發微信,說醫院通知了,他要去支援武漢了。我猛一驚,認定他不是開玩笑的,原來他早已寫了請戰書,隨時等候命令。開始我有些生氣,這麼大的事沒有提前告訴我,兒子還這麼小,真的不捨,後來自我調整好心情後,我覺得應當支持他,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理當舍小家顧大家,我不該自私。他說自武漢封城之日,他早就想奔赴一線,心急如焚,前方戰場正需要他,有危險他先上,有困難他來抗!盡一份力量,盡一份職責,因為他是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

其實我愛人還有一個身份,商丘市愛心聯盟副會長,醫療隊隊長。平時除了繁忙的工作外,他熱忠於公益事業,經常組織去基層慰問,義診,開展急救知識講座,活動從組織策劃,分配任務,總結經驗,他都要親自參與,完善每一個細節,盡最大的力量讓每場活動都趨近完美。

2019年夏天的“愛心冰箱”活動,當時計劃在神火大道各個路口設立一臺冰箱,為環衛工人,交警、城管及快遞小哥等無數戶外工作者送上一瓶清涼的水,理想就好比一束晨光照進窗前,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與恬靜,而現實就好比一輪失了方向的帆船在水中漂流,它顯得那麼無助,那麼孤獨。那些日子他下班後到處奔波尋找贊助商,因為是公益事業,沒有利益可談,很多商家都望而卻步,夏天的太陽,像熊熊烈火般的燃燒,讓人喘不過氣來。他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沒有贊助商,可以自己做,動員所有的親朋友好,愛心人士,在市區設立了4個服務點,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數量,但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愛心聯盟在2019年被商丘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評為“社會扶貧先進單位”,他個人也被評為“傑出貢獻獎”,努力就有收穫,再接再厲。

愛人赴武漢前,我們曾商量過,我們居住的新城國際安佳物業和歸德華府的綠城物業,在疫情期間,不辭辛苦,為小區業主們的安全、衛生保障護航,我們以個人名義去慰問他們,還沒有來的及一起去,他就奔赴前線了,這個任務就交給我了,請你放心,我已把600多斤梨和20箱牛奶送給物業,你在前線戰“疫”,我在後方支持,還是那句話:“家裡一切有我呢,你放心在一線工作,等你戰勝疫情,凱旋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