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老人都偏心兒子,難道女兒不是自己生的?

你好我也好555


我是家裡的老二,我媽說我姐姐生下來的時候我爺爺很高興,但是我生下來之後,我爺爺都沒有抱過我;我先生大姑父每次來我家,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他們張家已經絕子絕孫了,就因為他沒有兒子,在他眼裡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沒有兒子傳宗接代,所以就是絕子絕孫;我同事女兒已經初中了,但是抵不住老人的嘮叨,在老婆快40歲的時候,生個二胎,可天不隨人願,二胎還是女兒。在以前的年代,封建思想的人還是偏多,他覺得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有自己的小家庭,就算再孝順可能也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們覺得兒子可能一直會在身邊為他養老送終,所以完全的封建思想,讓大部分老人都會偏心兒子,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兒子。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小鬼媽媽


我爸媽沒偏心,從小到大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想想小時候幸福的時光,心裡暖暖的。

我是家裡的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也許是女孩子吧!從小我就比弟弟任性,愛哭愛鬧,只要我喜歡的東西,媽媽都叫兩個弟弟讓著我。常給我買好看的衣服,把我打扮成小公主似的。

小時候父母頭腦靈活會賺錢,常給我們買零食吃,我跟弟弟們比別的同齡人都穿得好,沒有吃過苦。

就現在媽媽還時不時的給我買衣服,把我這個四十幾歲的人,寵成小孩子似的,每次想到父母給我的愛,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欠父母的恩情永遠也還不了。



李紅豔888


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母也確實是這樣,我想不通,直到我做了媽媽,我才明白,即使自己親生的孩子,也總有一個會惹你喜歡一些,另一個沒那麼喜歡,只是自己努力去平衡,老人偏心兒子第一,社會長久觀念已經註定了兒子比女兒高一線,第二,如果你說是老人,意思是上一代的人,他們在學歷,認識上不足,也導至覺得兒子比女兒高一線。我是生長一個普通的家庭,你說的問題我家也有存在,但我的父母也是真心對我好,我也真心對他好,其他我就不多想了,免得自尋煩惱。


何水的光明大道


我個人其實可能他們也有他們的難處,不是不喜歡你,是老一輩人相對傳統不會輕易表達自己的感情,會讓你覺得他們不在乎你,我覺得應該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還有就是老人之所以偏向兒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1、優勝劣汰

現在很多的老一輩的人認為,兒子一般比女兒有出息,將來賺錢會更多,而且女兒始終要出嫁,出嫁後肯定不會往孃家貼錢,因此他們認為,把房子留給兒子,這樣的投資會更加的划算。

2、女兒要出嫁

有一句話說的好:女人出嫁,就是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的。而且女人出嫁就是人家的人了,跟自己家幾乎就沒有什麼關係了,但是兒子就不一樣,始終都是家裡人,因此老一輩的人認為把孩子留給兒子是應該的。

3、靠兒子養老

現在很多的老人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養老的問題,靠女兒肯定的是指望不上,畢竟出嫁後是人家的人,因此只有靠兒子,把房子留給兒子,以後老人就和兒子同住,養老沒問題!

4、兒子結婚難

現在的社會對於男孩子來說,結婚是很困難的,女方要求有房有車就已經是一個高門檻,因此父母們都會把房產留給兒子,好讓兒子順順利利的結婚,至於女兒反正都是出嫁,不收錢都是好事。





蓉漂會兒姐愛生活


如果自己的姐姐過得不好,自己很難過,如果自己的弟弟吃不上喝不上了,自己很傷心,這就是親情,有這種親情的存在,彼此就不會計較,誰在父母那裡得到更多的愛,

有的姐姐寧可自己少吃,也要自己的弟弟吃好,有的弟弟寧可自己少用,也讓自己的姐姐多用,這就是親情,

為什麼我們看到有兩個小朋友,也許是親哥倆,也許是親姐倆,為了爭奪一個玩具,打得哭天搶地,他們只是知道自己搶得了玩具,我就可以玩,因為他們太小,還不能夠真正理解什麼是親情,當他們真正知道了什麼是兄弟姐妹,什麼是父母親情,回想幼時的事情,是非常幼稚可笑的

覺得父母偏向兒子,他的本質是希望自己能夠在父母那裡得到多一些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這些想法會有所改變,也就是所說的,有些事想開了,看明白了,這也許是少年的煩惱


水中火



如意70917081276


這個問題在農村還有市場,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蹄固,既有落後傳統觀念的影響,也有現有的在農村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家中急難險重的活、養老送終、傳宗接代等,沒有兒子的家庭在農村總是被不一樣的眼光看待,人一旦老了人們也覺得可憐。曾經我見過一個村的老兩口有個閨女嫁到外村,老兩口先後得腦溢血都不能自理,閨女每天來回跑來伺候,很不方便。如果有兒子就好多了。類似實際問題解決不了,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就不能根除。這不僅是偏心眼的問題。


茶飄香酒罷去263


老漢認為:為什麼老人都偏心兒子這個問題,是由人們的觀念造成的,而且根深蒂固,特別在農村表現得更普遍。

從刀耕火種及封建社會的洗禮,及至現代,整個社會都在演繹著男人的作用比女人大,逐漸形成了一個觀念就是男尊女卑,這一觀念深深植入人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長達五千年的封建社會就是男尊女卑的社會,社會上是男尊女卑,延伸到家庭就是重男輕女。

每一個人都被傳統觀念影響著,在老人心中兒子傳宗接代,養老送終,天經地義,女兒就是替代品,孰重孰輕一看便知。老人偏心是有想法的,其實老人是想把一碗水端平,因為老人知道在生老病死時兒子要多付出很多,等百年後好不留下遺憾。既然這樣你就依了老人,那就把養老送終的大任交給兄弟,你作為女兒平常儘儘孝心就行了,你圖省心就讓老人偏心吧。

老人對兒子偏心並不是不愛你,老人有老觀念在作崇,你要理解不能硬碰。隨著時代的進步,新觀念將取代老觀念,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你我共同努力吧!


手機用戶廖漢平


不能說老人都偏向兒子,我們家就不存在這現象,甚至於老爸更喜歡女兒些,過去的年代子女比較多,難免會出現一些看似不公的事,這些其實很正常,父母的偏向有時是根據兒女的不同需要付出的,不需過多的計較,都是一奶同胞嗎。


關敏


這就是自古以來,一個傳承觀念,一個家的香火延續,傳宗接代,男孩(大男人)就成了理所應當的傳承人,女兒(小女人)就不言而喻了。但這並不能否定父母對女兒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