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神祕的精絕古城,為何會突然消失…………

精絕古城,最早的記載見於司馬遷的史記。精絕城為精絕國王城,全國有480戶,3360人,500可戰之兵,漢朝中央政府在精絕國設有精絕都尉,左右將,譯長各一人。這麼看來,其實這精絕國估計也就只有這一座城市~精絕城了,就這還只是一個比村大點的地方,充其量也就是個鎮的規模吧。可是這樣規模的國家在當時的西域最多的時候有100多個。再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你在地圖上看一下,現在的新疆,只要是縣級城市,在漢朝的時候基本都是一個小“國家”,屬於中央的藩屬國。

神秘的精絕古城,為何會突然消失…………


精絕古城被發現的過程我就不多說了,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一下。我在這裡重點說一下精絕古城的位置-現在的新疆民豐縣,絲路南道上的必經之地。更重要的是它還處在且末和和田中間的位置。和田到且末有600公里多一點,一路都是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行走,中間只有精絕古城一個補給點,而且只有這裡有水~尼雅河。以當時絲路商隊的運載方式和行進速度來判斷,差不多是一天最多50公里,這還是在天氣好,沒有迷路,沒有繞路,沒有土匪的情況下。所以,不論從哪頭出發,到達精絕古城都在5—8天的時間,如果沒有這個補給點,直接穿越沙漠,要將近最少15天時間,這其中的風險就會呈幾何級增長,路上會發生什麼誰也說不準。

所以從它的地理位置上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地方在古代絲路貿易中的地位很重要。繁華當然不用贅述,作為一個沒什麼實力的國家,自身面對的壓力也相當大。和平時期當然沒事,要是一旦打仗,誰都要從家門口過呀,誰都要補給呀,給還是不給。自己的同盟還好說,當然給。要是敵軍呢,給了那是資敵,死罪;不給那是送死,結果都一樣。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跑,提前走人,軍隊走了他們再回來。

史書和其他的資料顯示關於精絕古城最後的記載是玄奘《大唐西域記》,書中描述古城周圍多是沼澤,長滿蘆葦,城池長三四里,周圍沒有路,不管是從東往西,還是從西往東,都得進城然後再出城。往西走,進入那時的于闐國,路稍微好走些。往東走,進入鄯善國(樓蘭國),一路到達且末,都是流沙區,危險更甚。精絕國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是鄯善國的附庸,後來又復國了,所以它其實有很長時間是作為某兩個國家或者軍事勢力的邊境或者是軍事緩衝地帶。確實是生活的提心吊膽的。

神秘的精絕古城,為何會突然消失…………


那說了這麼多的精絕城,精絕女王又是怎麼回事呢?在這裡我們先賣個關子,先來考慮一下:唐朝的資料記載有尼雅城(精絕古城),可為什麼尼雅遺址沒有找出來隋唐時期的東西?尼雅遺址出土的文物大多都是漢、魏晉時期的東西,而唐朝的文字記載只是介紹了尼雅城,並沒有明說那裡還有沒有人生活。

再來看一下玄奘西行,根據他的行程路線和往返時間判斷,他是在從印度返回大唐的時候經過的精絕國,時間大概是在公元644年前後。根據史料記載,這一時期的絲路南線區域處於吐蕃的控制之下,而這一地區又是被吐蕃征服兼併後的蘇毗國的勢力範圍。蘇毗國這可是個女權部落。根據1940年英國學者貝羅翻譯的尼雅出土的佉盧文記載,這裡經常受到蘇毗國的掠奪和攻擊。所以,現在普遍的觀點認為精絕的滅亡是受到蘇毗的突然打擊。在戰爭來臨前,人們倉促出逃,卻再也沒能回來。傳說中的精絕女王,很有可能就是蘇毗國的女王,因為那時精絕、且末、于闐等地都在蘇毗的勢力範圍之內。而蘇毗人佔領精絕後,這裡沒有他們喜歡的草場,所以也沒有在這裡經營,而且在其後的很長時間裡,這裡都處於戰亂時期,大唐勢力越來越遠離這一區域,大食、喀喇汗王朝、吐蕃在這裡不停的發生戰爭,南線絲路貿易隨之斷絕。精絕古城在絲路貿易上的重要地位已經沒有了存在感,加上氣候變化和土地沙化等因素,精絕國悄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神秘的精絕古城,為何會突然消失…………


至於為什麼尼雅出土的文物為什麼沒有隋唐時期的文物資料,個人認為和當時的各方勢力範圍有一定的關係。那時候吐蕃還沒有和大唐正式接觸,唐初的勢力也沒有延伸到塔里木盆地南部,相對無言,絲路北路和中路的貿易環境比南路更好,所以在這條路上的東西方物質、文化的交流就非常少。而且尼雅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沒有出現隋唐的物件,說明至少在初唐時期這裡就已經沒落了,所以在玄奘的記錄中沒有關於精絕古城人類生活的描述。

五千年文化,註定了臥虎藏龍,誰各位看官,發表自己的意見~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