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明朝象日本一樣,皇帝由正統血緣繼承,另選一代表治理國家如何?

一派印象


我認為結果只能是皇帝被殺,或者禪位,然後被取而代之。理由一,歷史侷限性。中國自夏朝的啟開始世襲制就已經深入人心,隨後到了秦漢,君主專制越來越嚴重,明清時達到頂峰。羅馬時代西方的民主共和制,並沒有傳播到中國,人們思想觀念裡沒有民主的意識。君權神授,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種文化觀念導致類似日本的制度在明代沒有文化土壤。二是統治基礎不同。在明代中國是大一統國家,而日本一直缺乏有權威的中央,所以在國家四分五裂,誰都不服誰的前提下,天皇是維持現狀的最好權威。理由三,宗教信仰。在古代日本,天皇是類似神一樣的存在,更多的是精神信仰。在中國古代,從來沒有哪一朝哪一代把皇帝當神看待。有的只是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的觀念。





國家網文化


導語

日本皇室自稱是“萬世一系”的皇室,世代傳承已有兩千多年了,日本元首稱為天皇,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到如今的令和天皇,期間雖有皇權旁落,但家族一直一脈傳承,這在當今世界是絕無僅有的,雖然元首是天皇,但只是國家象徵,實際權力掌握在日本內閣大臣首相手裡,這種政體也就是君主立憲制。而反觀明朝,那時候是封建君主內閣制,皇帝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權力的絕對掌控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內閣沒有實權,他們的權力需要皇帝的授予,如果把日本的君主立憲政體搬過來用在明朝,那麼明朝在當時就屬於世界上最先進的政治制度,世界歷史可能會改寫,中國可能一直領先世界到今天,也就沒有什麼歐美列強這一說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君主立憲政體比明朝內閣制優越

我們先來說說明朝的內閣制,朱元璋自從幹掉胡惟庸後,有感於宰相的權力太大威脅到自己,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裁撤中書省,不再設置宰相職位,改成三司六部制,地方上設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中央設六部,這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隨著政事的日益增多,皇帝的精力有限,於是朱元璋就增設了一個議政機構,叫做,殿閣大學士他們沒有決策權,只有建議權,這就是內閣的雛形,到了朱棣時代,正式設立了內閣,經過幾代皇帝的調整和發展,內閣成為一個凌駕於六部的實權機構,內閣首輔也就是事實上的宰相,但是明朝的內閣並沒有法律上的地位,明代法典也沒有賦予其合法的地位,充其量就是皇帝的一個私人智囊團,只不過這個機構的成員都是朝廷重臣,但實際上真正的實權還是在皇帝那裡,皇帝可以隨意撤換內閣首輔,內閣的權力依然要依附在皇權上,而且明朝的內閣輔臣還要經常受到宦官的掣肘,皇帝通過宦官和內閣的相互爭鬥達到駕馭的目的,擁有絕對權威。

而日本的君主立憲制就不再是天皇一個人說的算了,雖然天皇還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但實際統治權卻在政府手裡,政府是由各個政黨根據投票選舉所佔的席位組成的,最大的政黨首腦就是國家首相,擁有軍政大權。這種政體相比較的明朝的內閣制最大的優勢就是民主取代專制,法制取代人治,從法律上限制君主的權力,可以有效避免因皇帝的昏庸無能而導致國家頹廢,民不聊生,而且各個政黨的相互競爭,能者居之,人民有權選擇自己信任的政黨,這比封建專制家天下的局面民主多了,是社會發展的一大進步。

明朝的封建專制制約了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

明朝的時候,商品經濟已經高度發展,並且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方出現了資本注意萌芽,而封建專制制度的國本則是重農抑商,如果不廢除封建君主專制,這種局面是很難改變的,縱使明朝成熟的內閣制也無力改變這一國策,相反,他們自幼讀的是四書五經,孔孟思想,他們骨子裡流露的是天下仕而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不可能重視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而明朝時期歐洲資本主義已經有長足發展了,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個方面漸漸在追趕上大明瞭,明朝的君主專制制度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了。

結尾

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社會才能取得長足進步,封建制度替代奴隸制度就是很好的證明,同樣,明朝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如果早早實行了日本君主立憲政體,那麼明朝的商品經濟就會更加繁榮,明朝最終會步入資本主義社會,中國也就會繼續領先世界。


一切都付笑談中


“虛君”制度在中土是無法實現的。

而日本的“虛君”制度的形成,其本身就有島國應有的歷史背景存在。歷史中的實現“虛君”制度的,一是日本,另一個則是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英國的光榮革命。兩者都是島國。

為什麼島國可以形成“虛君“制度?

這個研究暫時還沒有定論,但海邊人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不太崇尚前世來生”,由於需要在海洋中討生活,海洋的“變臉”使得討海人,在信仰上選擇了一種相對大陸人更為直接的方式,“多崇信今生,祈求今生”、“即妥協又堅韌”的矛盾結合體。

所以在日本的歷史裡,“天皇”系統,歷來都是虛的,少有實權,這就是掌權者在架空天皇時,並沒有人選擇奪取這個“虛渺”稱號,歷經千年後,最終“天皇”成為了人畜無害的吉祥物,讓掌權者反而獲得了更多甜頭,因此“天皇”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鏈條式的島國很難取得統一性。

由於國土狹長和海岸線過長的因素,反對派可以憑藉逃離陸地,選擇海上對抗的性質,因此日本島國、英倫三島、東南亞群島等等島國系統在歷史中,基本沒有大一統的現象。

這種多元化的政治體制,結合了海上人家的“即妥協又堅韌”的心態,因此很容易選擇一種“即滅亡不了,就選擇一起坐下來談”的形態,

再則,島國系統在古代相對來說比較落後

英格蘭是個例外,主要是離大陸太近了,使得它在歷史中能從大陸系統中獲取更多的科技支持(雖然這種獲取,有時候是大陸在侵略,如羅馬和征服者威廉)。

古代的島國,由於土地貧瘠(70年前,姑娘都不願意嫁給海邊人),無法生產更多糧食,且討海人易葬身大海。使得島國系統中的科技樹,在發展上是極其緩慢的。

就好比日本,在漢代時的記載,還是部落形態的“國邑”,連文字都沒有。直到隋唐時,通過不斷派遣遣隋、唐使,才在大陸科技的支持下進化。

還有英倫三島,也是在大陸不斷侵襲之下,不斷髮展而來(如融合較多的英格蘭壓著蘇格拉和愛爾蘭)。

第四則是信仰問題

在粗略研究了下島國,就會發現,不管是任何一個島國,歷史上都不會形成“統一的信仰體系“。哪怕是大陸信仰體系傳入,也是和本土信仰相互結合。

這點哪怕是今天的英國本土,雖然表面上已經形成統一的基督信仰,可在蘇格拉區域和愛爾蘭區域,大航海時代之前,依舊存在著自然信仰體系(德魯伊)。因此這兩個區域的信仰體系,其實與大陸基督教體系,是有一定區別的。

另外現今許多島國的信仰體系,要麼就是其內部有多種信仰,要麼就是與大陸信仰體系雖同宗同源但有一定的區別。

而日本的信仰體系,就更加複雜。

由於中土大陸信仰體系中的儒家思想,使得中土大陸沒有形成統一的宗教信仰,即無政教合一(其實若是以西方思想來判斷,儒家應該是信仰,那麼獨尊儒學,其實也算是政教合一)。

所以日本在7世紀至9世紀這段期間,不斷派遣遣隋、唐使,吸取大陸科技、思想之時,日本本土的自然信仰並沒有受到類似戰爭摧殘而導致凋零,反而是因和平融合(儒家思想),因此日本的自然信仰體系,反而在融合了佛、道、儒後,形成了一種全新的信仰體系——神道教。

剛好此時就是日本女天皇時代,歷史中因這個期間缺乏文字,大都是日後日本本土通過神話及考古(參考中土、朝鮮記載),進行整理的。

其實女天皇時代(6-7代)是很混亂的,男權主義抬頭,皇權旁落,外戚(包括女天皇的情人)、攝關、藩閥、佛教、神道教等等都參與到政治之中,也正是這個時期,才造就了日本天皇系統形成“虛君”體系。

也是這段期間,融合了佛、道、儒、自然信仰的神道教,開始與女天皇結合。神道教派系宣稱“天皇信佛法,尊神道”,隨後又影響到天皇家族,因此到了後來男權主義的男天皇時代,這種神道教信仰與天皇相互結合的形態已經成為日本主流思想。

故而諸侯王們,在架空、供奉、甚至是罷黜、流放,都不太願意選擇與神道教為敵。

總述

中土的體系,在先秦時期,就已經通過“虛君”的議會制度考驗了,特別是春秋時期,國君被架空,最終國破家亡的現象,使得各路思想家選擇了各種政治體系。因此到了戰國時期,更加適應戰爭環境的集權主義就成為了主流。

秦漢唐宋時期,還是一種“王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形式,可這種形式很快就被來自草原的蒙元政權所擊破。南宋時期儒家思想就在連續戰敗的陰影中,再次出現分化,當元朝一統之後,蒙古人不獨尊儒家的形態,同時其他外來思想體系的湧入,使得儒家在融合其他思想的同時,國仇家恨也使得它甘願放棄“共天下”的本質。

因此明初朱元璋建國之時,大量的士大夫聚集在他身邊出謀劃策。因此元明時期的政治體制其實已經出現了轉變,士大夫已經不再是之前的國家共體、道學的傳播者、載體。而是君主的輔臣、道學的個體。

再則元朝統治時期,由於各種思想、政治體系的傳入,以及文人的屈服,使得朱元璋不得不與封建禮儀結合,用殘酷的律法來制定封建禮儀,重塑了華夏文明,但這是一副猛藥。

最終的結果就是“天地親君師”成為了漢家人祠堂中必拜的信仰條例。所以當王陽明的心學派出現之後,以他名義建立的泰州學派(說是王陽明的弟子所創,當時王陽明已經死了),第一次挑戰了權威,提出了“虛君”言論,同時也觸犯了張居正的權威,立刻就被覆滅了,還好王陽明的弟子較多,且張居正也信該理論,要不可能“心學”都要被打成邪教、偽學。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史之為用


因為觀念的原因,國家最終會混亂,明朝時期不適合這種模式,人們思想上接受不了,如果實施這種模式是需要經過權力爭奪的。

思想沒那麼先進

家族傳承觀念一直是很濃重的,父子相傳是很正常的,家天下已經實行了幾千年,這是不能說變就變的。當時還麼有這個思想基礎,清朝還傳承了將近三百年,之後有了思想基礎,才推翻了帝制。在明朝那個時期實施君主立憲,幾乎是不可能的。

皇權集中,大臣無法捍動

朱元璋廢丞相,親掌六部。後有內閣,司禮監相互制衡,而且內閣首輔說換就換,都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因為內閣並沒有直接掌管六部的實權,只是幫皇帝處理政務的高級秘書。司禮監更不用說了,是宦官,也當不了皇帝,即使像魏忠賢那樣權勢滔天,他仗的也是皇權,崇禎說扳倒就扳倒了他。明朝皇權很集中,想讓皇帝成為擺設,幾乎不可能。

如何選舉內閣首輔是問題

能讓皇帝交權的唯一辦法就是發動政變,使皇帝失去權力,由內閣管理國家。然後呢?誰來當這個內閣首輔?第一任退休後,誰來繼承第二任?如果說進行民眾選舉,那還是回到第一點上,思想不允許,沒那個基礎。明朝八股取士,十分重視儒家思想,大臣們的忠君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家天下雖然不利於國家發展,但是在思想沒那麼先進的古代,至少可以有兩三百年的和平,因為不用再互相爭奪。內閣首輔自然不能再父子相傳,那麼誰當就成了問題。有能力的人很多,定會競爭。以前有皇帝任命,現在選擇多了,反而也是會混亂的。

皇帝失權,便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如果明朝皇帝失去權力,那麼也不可能再傳承下去了。就比如溥儀,他宣佈退位,袁世凱還允許他生活在紫禁城,並且給生活費,這是退位條件上寫的,溥儀是自己退位,所以優待他。但是後來溥儀被馮玉祥趕走了。因為文化思想和日本不同,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從來沒變過,在幕府時代天皇都存在,這是文化思想的差異。在我們這,是不可能的,要麼還是皇帝說的算,要麼完全推翻帝制。沒有中間的選擇。


未濟


你知道明朝內閣可以“封駁”聖旨嗎?大明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峰,也曾經是世界文明的最高峰,明朝的封建制度趨於完美,遠不是後來矇昧、落後、保守、以國器而私用、視天下人如奴才的滿清可比。明朝皇帝的權利遠沒有後世認為的那麼大,不能為所欲為,內閣可以“封駁”聖旨,意思就是內閣覺的皇帝的旨意不合理,可以駁回,不予執行,是不是很意外?這有點類似於“憲法政體”,但也僅僅是類似。

“憲法政體”分“虛君憲政”和“實君憲政”,“虛君憲政”的代表是英國和二戰後的日本,國王只是國家形象的代言人,名義上的元首,提倡“王在議會,王在法下”,國王的權利低於議會和憲法,被大大限制,這是“虛君憲政”的基礎。“實君憲政”的代表是二戰前的日本,提倡“大政歸王,庶政賦閣”,天皇的權利高於一切法律和內閣。其實,現代的泰國,依舊是實君憲政。“虛君憲政”和“實君憲政”哪一個更好,不好評判,就像“民主”和“集權”,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各有一本賬。

明朝不可能實現憲法政治,中國幾千年的的封建社會,封建制度和文化太完善,保守勢力太強,不經滿清“五千年未有之變局”,向資本主義轉變,不破不立。





黑衣大居士


首先,像日本那樣萬世一系的皇族血統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從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老百姓就相信愛拼才會贏,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其實這一點很好,老百姓有上進的路,歷朝歷代的制度都會更加完善,比如科舉制,日本就沒有學習我們,因為他們相信血統。其次日本天皇權力被幕府架空,是因為天皇勢弱,將軍挾天子以令諸侯,據說曹操的做法對幕府影響很大,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要是明廷勢弱,地方坐大,改朝換代是必然的,不過前朝也不會全完蛋,新朝為了收攏人心會封個延恩侯。總之日本的制度在我國是沒有什麼影響力的,也不符合我國封建時代國情,但要是能從中央改革實行君主立憲,那明祚萬世似乎都是可期,漢人的華服衣冠也都能保存下來,當然了,最重要的民族精神也更能完好延續。我說的也不過是推測而已,歷史唯物論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不現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