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村不批建房怎麼辦?

小芳207928728


向上級部門申請。如果不批准或用地限制。那就積極配合國家。去城裡買樓吧。


用戶4155784275695880


農村不批建房怎麼辦?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剛好我們這邊有一個鄰居也遇到了和你同樣的問題。

首先如果你想申請宅基地新建房,你得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才可以

1.是否原宅基地的房屋不夠居住?

2.你的戶口是否已單獨立戶?

3.由於你結婚急需用房?導致房屋不夠居住的。

4.在城市沒有購買商品房。

5.申請新的宅基地需要整個,大隊或者是村上面80%以上的居民簽字同意。

6.再村長簽字,再鄉長村簽字,最後面再由土地局的那邊簽字就可以了。(我記得大概應該就是這幾個條件)

我們這邊就是這樣子的,如果你能滿足以上幾個條件的話,那麼你申請宅基地的話,基本上問題就不大了。

好了,我是老農民,張吉祥。說的不好,如有不懂可以留言,我可以告訴你!






老農民張吉祥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問題

村裡同意是第一步,然後需要自己寫個建房申請,本村民組組長、會計外加3個本村村民簽字畫押。再到村部找到村支書或者村主任蓋村委會蓋章。把申請拿到鄉鎮國土所找片區負責人或者直接找所長,要先查看一下你要建房那塊地的土地類別情況。只要合格了鄉鎮都是會批准的。

如果是國家規劃的基本農田保護區域,是肯定不讓建的,如果不是的話,相對就容易多了,主要就是你的那塊地是屬於什麼地類,如果你是拆舊建新的話,應該沒有問題。實在不行直接上縣國土局找找吧。

對於蓋房,一般情況下是按照當地風俗習慣蓋,如果村裡或者政府做出了建築規劃,那麼就要執行規劃,不能隨便蓋房,在城市附近對蓋房做出一些限制是必然的。

故意違反會導致整個建築物是違法建築,能夠整改是建築物符合規定的,必須改變,停止違法,不能通過整改停止違法的,就要拆除整個建築物。

根據《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農民建房的審批程序是:

由農民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再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應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具體辦理:農村村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建住宅的,應當先向村民委員會提出建房申請,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後,按照下列審批程序辦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市建設局審查同意並出具選址意見書後,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市國土資源管理局申請用地,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國土資源管理局劃撥土地;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閒地和其他土地的,由鄉級人民政府根據村莊、集鎮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審核報市建設局批准。

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應當經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同意後,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回原籍村莊、集鎮落戶的職工、退伍軍人和離休、退休幹部以及回鄉定居的華僑、港澳臺同胞,在村莊、集鎮規劃區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坎坷路走出不平凡人生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農村建房子,但是在農村建房子也不簡單,需要建房主有宅基地(可關注我,閱讀《宅基地審批如何申請?由誰審批?》一文),還需要向相關部門進行申請。一旦遇到申請不予批准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其實,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印發《關於規範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通知》,對宅基地上建房的審查進行了明確規定。收到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申請後,鄉鎮政府要及時組織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實地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和地類等。經批准用地建房的農戶,應當在開工前向鄉鎮政府或授權的牽頭部門申請劃定宅基地用地範圍,鄉鎮政府及時組織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到現場進行開工查驗,實地丈量批放宅基地,確定建房位置。農戶建房完工後,鄉鎮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實地檢查農戶是否按照批准面積、四至等要求使用宅基地,是否按照批准面積和規劃要求建設住房,並出具《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驗收意見表》。通過驗收的農戶,可以向不動產登記部門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

建房不被批准,一般是由於申請人的建房申請不符合上述條件或程序導致的。但也不排除個別村委會無故不批准的情況,所以需要針對具體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具體如下:

如果建房申請不符合條件:(1)當申請人的建房申請最基本的條件不符和標準時,其建房申請自然是不會給予通過的,這種情況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尋找解決辦法。比如已將原有宅基地出租,轉讓等交易行為但再次申請宅基地建房,建房申請人非本村集體組織的成員,早期違法建房被結案處理的農戶再次申請宅基地建房等等情況。(2)建房申請不予通過也可能是一些外在條件的影響,比如建房申請書上註明的信息不清晰,申請建造的房屋面積和層高嚴重超標,想要將房屋建在非規劃區域等。只需要將建房申請書上的內容更改成合乎建房規範的建房申請,那麼建房申請一般會被審批通過,但在實際建房時要嚴格按照審批進行建房,不然後期會面臨一些問題。

如果建房申請符合條件:(1)當建房申請人的所有信息和條件都符合政策規劃時,其建房申請不被通過,很有可能是因為當地村委會無故不予批准導致的,針對這種情況而言,申請人先請本村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進行村民會議,會議主要是討論是否准予建房。(2)若是到場的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村民同意申請人的建房申請,可以到鄉鎮府申請建房,也可向鄉鎮府進行申訴或控告。





三農法規速遞員


申請宅基地需要滿足相關條件,如果不滿足以下條件,不會批准的,要是滿足條件,村裡沒有理由拒絕批覆,可以向當地國土局反映。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條件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週歲且符合分家條件;

2、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建設規劃;

3、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準,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閒地的限額面積為180平方米,使用農用地的限額面積為140平方米;

4、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

5、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不是該村村民的,不能申請宅基地蓋房子。rn《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負責管理。農村宅基地,由村集體按照“一戶一基”的規定,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劃撥給本村村民建房之用。


墾區邰邰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中,農村建房也越來越規範,房子不是你想建想建就能見建。2018年了農村建房政府為什麼不批?你可能沒有看新規定,不能建的大部分原因是你不符合新規定的建設條件。若是都符合還不能建就需要諮詢律師了。我們來看農村建房的相關規定。

2018年農村宅基地建房需要辦理的手續

一、由建房戶提出申請,填寫《農村個人建房申請、審核表》;

二、所在村民委員會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

三、鎮政府進行初審,並負責調地工作:

1、鎮村建辦意見;

2、鎮土地分管所意見;

四、鎮政府分村定期定點張榜公佈初審意見;

五、報縣級機關聯合審批:

1、縣規劃局審核,確定規劃選址意見,下發批准文件;

2、縣國土資源局審核,辦理好用地審批手續,發批准文件;

六、縣國土資源局收取建房費用,核實發放《農村個人建房建設工程許可證》;

七、建房戶開工前報告鎮政府,鎮政府現場進行查驗,敲樁定位,並對建設進行全程管理;

八、建房竣工後,建房戶應該向鎮政府申請竣工驗收;

九、鎮政府會同縣有關部門派人現場查驗,按規定核實併發建房竣工驗收合格證,退還相應建房地保證金;

十、建房戶憑驗收合格證,向國土登記部門申請房地產權利登記。

農村建房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記申請書;

(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三)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

(四)申請登記房屋符合城鄉規劃的證明;

(五)房屋測繪報告或者村民住房平面圖;

(六)其他必要材料。

2018年農村建房需要報建的,要依法經過批准,取得宅基地使用證之後才能建房。對於那些符合申請宅基地建房條件,但自願放棄建房資格或是自願退出宅基地的給予補償和獎勵。

以下五種農民是不可以在農村建房的:

一、宅基地流轉給他人的農民

農村居民,將自己原先的土地轉租或出手了,然後由於各種原因喪失了土地所有權,這類農民將不能夠在農村再次申請宅基地修建房屋。

二、原有宅基地面積超標的農民

國家對於農村宅基地的使用面積有著嚴格的規定,但是如今許多農村家庭的宅基地面積其實都超過了國家規定標準,未來這一類農戶也不能在農村重新申請宅基地修建房屋。(注:各省份對宅基地面積的規定標準不一定)

三、一戶多宅的農民

現在的農村建房新規都是一戶一宅制,此政策落實之後將會全面清理農村一戶多宅的情況,這類農民多餘的宅基地將會採用付費試用、有償退出、復耕補貼等方式進行處理,而擁有多餘宅基地的農民也不可以再申請宅基地修建房屋。

四、已經農轉非的農民

以前是農村戶口,但是之後轉成了城鎮戶口,雖然還生活在農村但也沒有在村裡申請宅基地的資格了。

五、當地無宅基地可申請

如今國家對於農村土地使用面積有著嚴格的管控,在許多人口比較多的農村,已經沒有了對宅基地的相關規劃,那麼這些地區的農民也不能夠申請宅基地修建房屋了。(注:這一情況較少)

以上就是農村建房的規定看看你不被批准是哪條沒有符合還是手續不夠,手續不夠就去辦,要是屬於不能建房的五類農民那就別建了,小心被罰款或是拆掉。




靈狐算卦看事


農村建房要根據當地政策變化和需求合理安排,但是前提是不能違背國家政策。農村宅基地審批的條件是,根據《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第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請宅基地:

(一)因國家或集體建設、移民、災毀等需要遷建、重建的;

(二)實施城市、村莊和集鎮規劃或舊村改造,需要調整拆遷的;

(三)現有宅基地面積尚未達到本辦法規定限額標準需重建、擴建的;

(四)已具備分戶條件且原有宅基地面積尚未達到本辦法規定限額標準需重建、擴建的等




藿香膠囊


宅基地使用權

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法律效力:

1、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有下列轉讓情況,應認定無效:

(1)城鎮居民購買;

(2)法人或其他組織購買;

(3)轉讓人未經集體組織批准;

(4)向集體組織成員以外的人轉讓;

(5)受讓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

2、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轉讓人擁有二處以上的農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轉讓;

(3)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4)轉讓行為徵得集體組織同意;

(5)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地隨房一併轉讓;

農村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1、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確單獨補償農村村民住宅。草案規定,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依照國務院制定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規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準。

2、徵地補償內容增加了對宅基地的補償和社會保障補償。修正案草案規定,徵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被徵地農民的安置補助與社會保障費用,農民村民住宅補償,以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和青苗補償。

3、在住房保障方面。將對城市規劃區內的被徵地農民提供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無法提供的按照市場價給予貨幣補償;城市規劃區外則安排宅基地重建住房並按照新建房屋成本給予補償。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麼補償

1、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

2、土地補償的標的是土地使用權,一般分為2種形式:一是貨幣補償,二是置換補償。

3、現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徵用土地的,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4、房屋拆遷補償價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成。計算公式為:

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


農人曹達華


這絕對是傳播出現了錯誤。準確來說,農村並不是不讓建房,只是不讓隨意建房,也就是說現在農村建房要走合理的程序。

  按現行法律規定,2016年並不禁止建房,只要符合法律規定,仍然可以建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儘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閒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條件:

  一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週歲且符合分家條件;

  二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建設規劃;

  三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準,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閒地的限額面積為180平方米,使用農用地的限額面積為140平方米;

  四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一戶一宅”;

  五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農民建房申請宅基地的審批程序:

  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

  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

  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等進行初審;

  4.公佈期滿無異議後,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定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審批(佔用農用地的按規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5.宅基地批准後,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併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一書兩證”)。

  6.村民住宅建成後,國土資源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准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

  7.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銘銘視野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中,農村建房也越來越規範,房子不是你想建想建就能見建。2018年了農村建房政府為什麼不批?你可能沒有看新規定,不能建的大部分原因是你不符合新規定的建設條件。若是都符合還不能建就需要諮詢律師了。我們來看農村建房的相關規定。

2018年農村宅基地建房需要辦理的手續

一、由建房戶提出申請,填寫《農村個人建房申請、審核表》;

二、所在村民委員會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

三、鎮政府進行初審,並負責調地工作:

1、鎮村建辦意見;

2、鎮土地分管所意見;

四、鎮政府分村定期定點張榜公佈初審意見;

五、報縣級機關聯合審批:

1、縣規劃局審核,確定規劃選址意見,下發批准文件;

2、縣國土資源局審核,辦理好用地審批手續,發批准文件;

六、縣國土資源局收取建房費用,核實發放《農村個人建房建設工程許可證》;

七、建房戶開工前報告鎮政府,鎮政府現場進行查驗,敲樁定位,並對建設進行全程管理;

八、建房竣工後,建房戶應該向鎮政府申請竣工驗收;

九、鎮政府會同縣有關部門派人現場查驗,按規定核實併發建房竣工驗收合格證,退還相應建房地保證金;

十、建房戶憑驗收合格證,向國土登記部門申請房地產權利登記。

農村建房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記申請書;

(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三)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

(四)申請登記房屋符合城鄉規劃的證明;

(五)房屋測繪報告或者村民住房平面圖;

(六)其他必要材料。

2018年農村建房需要報建的,要依法經過批准,取得宅基地使用證之後才能建房。對於那些符合申請宅基地建房條件,但自願放棄建房資格或是自願退出宅基地的給予補償和獎勵。

以下五種農民是不可以在農村建房的:

一、宅基地流轉給他人的農民

農村居民,將自己原先的土地轉租或出手了,然後由於各種原因喪失了土地所有權,這類農民將不能夠在農村再次申請宅基地修建房屋。

二、原有宅基地面積超標的農民

國家對於農村宅基地的使用面積有著嚴格的規定,但是如今許多農村家庭的宅基地面積其實都超過了國家規定標準,未來這一類農戶也不能在農村重新申請宅基地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