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父母該不該幫忙帶孫子?有孩子的父母都是怎麼帶孩子的?

教育與生活ing


父母沒有責任幫自己帶孩子,如果不希望父母對帶娃有任何干預,乾脆夫妻倆一人辭職,專職在家帶娃,等娃上學了再找工作。夫妻倆是很辛苦,但是比同齡人做事更歷練、更積極,娃也比同齡人更獨立、更優秀。但是如果父母們的身體比較好的話,也願意幫忙帶孩子,可以將孩子交給父母帶。

1、帶孫子並非老人的義務。

教育孩子是父輩的責任,並非祖輩的天職。老人幫子女帶孫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

2、老人沒有那麼多精力帶孫子。人年紀大了,體力和精力都不比年輕的時候。

3、帶孫責任重大,老人承擔不起。帶孫子的責任,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孫子的人身安全;另一個是孫子的教育問題。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生完孩子之後都會將孩子們交給老人,交給老人的同時並沒有想過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這樣是錯誤的,由於老人們對孩子的愛,即使是身體不好也逞強幫忙帶孩子,所以年輕人們在平時要注意,看一看父母們的身體是否可以帶孩子,還要徵得父母們的同意才可以。



路家菇涼


關於父母該不該幫忙帶孫子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就拿我來說吧,在女兒出生之前,我們就決定不讓雙方父母給我們帶孩子。原因有二:

一、老人的教育理念落後,還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點在女兒出生後的日常生活中已經被證明,很多觀念我已無力吐槽。

二、父母把我養大,供我上大學,幫我買房子、成家,他們的責任已經很好的完成了,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了,然而帶孩子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我從心底裡覺得不應該再麻煩父母了。

有以上兩點作為指導思想,除了老婆坐月子期間我父母在幫忙外,其他時間一律自己帶。通過五年半的時間,對比老人帶的孩子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撒潑打滾,一切都是預料中的樣子。也沒有因為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導致的和父母的爭吵或者不愉快。

缺點是少掙了一些錢,但我認為是值得的,有些東西是拿錢也買不來的。如果父母的教育理念足夠先進,老人的身體和精力允許,而且十分願意幫忙帶孩子的話,也可以讓老人幫忙帶。


homework


關於老人該不該幫帶孩子我來說一下我的感受。我家兩個孩子,公公婆婆加起來沒帶3個月。

我老公是家裡最小的一個孩子,30歲才結婚。我們倆孩子也是在公公婆婆殷切希望下出生的。頭胎是個女兒,我們那邊有些重男輕女的。我生我閨女才滿月,我婆婆就說讓我們把孩子放在農村老家,讓我回蘇州趕緊準備生老二。當時我也沒理她,在我閨女2個月的時候就帶閨女回蘇州了。公公婆婆也沒說過來幫忙,家裡也沒有什麼事情。我公公就在家和村裡的老人打麻將,婆婆就東家長西家短,和人聊天。

都不願意來蘇州,說我又不上班一個人可以帶的了孩子。從2012年開始我就開始了漫長的帶孩子生涯。吃飯要抱著,做飯要抱著,總之只要她醒了,幹什麼都要看著你,即使我上廁所。老公上班,加班,應酬根本沒時間幫我。等我閨女一歲多的時候我想上班,讓公公婆婆來帶孩子,人家不來,說我什麼時候上班什麼時候來。沒人帶孩子我怎麼找工作呢。人家就是找理由不來。找工作又擱淺了。

孩子兩歲的時候親戚家要幫忙,我去幫忙。沒辦法我公公來給我帶孩子。早上我做完飯吃完去上班,中午他們自己解決。晚飯我下班做。有一次因為有事我中午回來了一下,看到我女兒手上,臉上,衣服上全是五顏六色的。我公公說是彩虹糖,閨女老是弄髒老是洗手麻煩就沒給洗。最關鍵的是飯還是早上煮的麵條冷了,他就兌了點開水就給閨女吃的。當時我都差點哭出來了。當時就和我老公說了,然後工作就不做了。孩子還是自己帶了。

2016年生我兒子,我婆婆開心呀。我心裡想這回是男孩應該給我帶吧,結果我又想錯了。人家又把幾百年不種的地要回來了。去種地去了。一個半月我以後我們又從老家回到蘇州。因為閨女要上學。這次他們還是沒來幫我帶。我只能一個人重複以前的噩夢呀。沒辦法咬牙堅持,誰叫自己要生呢。咬碎牙齒往肚子裡咽!

有了孩子都害怕自己生病,兩個孩子都是自己斷奶自己帶。月子都自己摟兩個孩子。現在閨女上二年級了,小的上小班了。也算熬出了一點了。

關於老人帶不帶孩子的問題,有一次和公公吵架,他說老人給我帶孩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不帶孩子我們就不養他們了嗎?我當時就直接說要養找你兒子,我不養。我公公直接不說話了。

他們不幫我帶孩子,我感覺我跟他們說話特別理直氣壯。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你們都不幫我們錢也沒出,力也不出。全靠我們自己。所以在他們年前我腰桿挺的直直的。我老公也從來不說我什麼,我說他父母他也不吱聲。我公公婆婆在我老公面前說我不好,我老公也會懟回去。所以老公真的很重要,這這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現在他們基本不敢幹涉我們的生活。

其實這樣的生活方式最好,他們的生活不用我們操心我公公有退休工資,生病看病也不花錢。現在大兒子在老家有什麼事情他們去就好了。大兒子家三個孩子都是我公公婆婆帶的。這就是我懟他們的原因。一碗水端不平。還口口聲聲說疼我們。火大呀


蕁雩蕁蕁


對於大人要不要幫忙帶孩子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大人有時間,有精力,身體還可以的話是可以幫忙從生下來帶到上小學二年級的。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如果從生下來到小學二年級七年的時間有婆婆幫忙帶孩子的話,現在我們的生活肯定會比現在好太多了,七年時間我工作要賺多少呢?但是我的婆婆她選擇了她的女兒的孩子,我就只能邊工作邊自己帶,有時甚至沒有工作,那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如果她給你帶到二年級上完,我就錢也有了,孩子也大了,一舉兩得。我就回歸自己七年的錢也夠我們上特長班了,三年級我就可以迴歸家庭。其實孩子小時候只要身體健康,習慣養的好就可以,但是三年級開始就不一樣了,是一個孩子的分水嶺,人家都說三年級的成績可以看出來高中二年級的水平,所以作為我們收過高等教育的人必須自己陪伴孩子,讓孩子在學習,生活,心理,健康上都全面發展,這樣才能把孩子培養的優秀!


Rachel77296


父母幫你帶,你就輕鬆一點,不幫你帶,你也不要怪罪父母。

1.有的時候父母就這樣,有的父母孩子的姥姥姥爺,公公婆婆特別親孩子,生怕孩子長大了,不和他們近,這種屬於特別好的父母啦。

2.有的父母,壓根不搭理你們怎麼帶孩子的等等,除非你有事讓他們帶,要不然,你想都別想送他們帶,他們才懶得管,這就是另一種父母了。

總結,孩子老人幫你帶,證明你有一個好父母,好公公婆婆,如果不幫你帶,你也沒辦法,因為這本身就是你們自己的事,這就是所為的人不能和人比。認命就是。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果你不反對,點個讚唄



相信未來一直都在


父母幫忙帶孫子,據我瞭解,絕對屬於中國特色。即使在我國的香港,都沒有這種現象。由於工作的原因,我曾經在深圳接觸過許多香港人,談起幫忙帶孫子這件事。香港人的觀念是一代管一代,沒責任與義務幫忙帶第三代。所以,我感覺香港的老年人真的是為自己而活,還少了許多家庭矛盾。當然,香港的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不需要依靠兒女來養老。

我們國家的養老體系還不健全,許多老人要依靠家庭來養老。他們擔心,如果不幫忙帶孫子,兒女不養老,或生病時,不照顧他們。所以,許多老人是被親情與道德綁架了,被迫去幫忙帶孫子。此外,也有一些老人出於親情,願意主動幫忙照看孫子,這種情況,不在這次討論範圍之內。

作為年輕人,工作與生活的壓力非常大,許多人一再推遲生育計劃。現在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又那麼不容易,一些年輕人,怕生孩子後失去工作,甚至不敢生育。如果家裡有老人來幫忙照看小孩,年輕人就可以安心工作,簡直為她們(他們)解除了後顧之憂!

至於該不該幫忙帶孫子,我認為,沒有什麼應不應該。老人幫忙是兒女的幸福。不幫忙是老人的自由。

首先,如果父母來幫忙帶孫子,作為兒女,應該發自內心的感激你的父母,因為他們選擇了付出與奉獻。帶孫子是一個長期過程,短則兩三年,長澤幾年或十幾年。自己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有多麼辛苦!而且,老人還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與規律,甚至老夫妻兩地分居。

其次,如果父母不願幫忙,也是他們的自由。他們把兒女撫養成人,已經盡到了父母的責任與義務。沒有責任與義務再幫忙照看孫子。作為兒女,應該理解他們的選擇,更不能心生怨恨之情。難道父母晚年生活的健康快樂,不是兒女的心願嗎?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自己帶小孩,雖然非常辛苦,但也收穫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快樂。只有每天看著一個小生命慢慢的長大,才能真正體會到為人父母者的偉大之處!

記錄生活點滴,分享人生感悟。


愛爬樹的老貓


如果要回答“該不該”,那麼我的答案是不該!

如果要回答“能不能”,那麼我的答案是能!

首先,無論生孩子還是養孩子都是孩子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沒有誰有權利把這個責任和義務推給老人。可是家裡有老人能夠在你需要的時候搭把手、幫幫忙,那自然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帶孩子這件事情,老人的定位應該是幫忙、輔助,而主導權和決定權一定要在孩子父母手裡。

聽過太多關於帶孩子婆媳矛盾、兩代人意見不一致的故事,仔細想想為什麼在帶孩子這件事上老人可以參與太多意見呢?這難道不正說明孩子父母做不了太多主嗎?為什麼孩子父母已經是成年人了卻在帶自己孩子的問題上做不了太多主呢?因為平時你付出太少啊!孩子吃喝拉撒睡學習都是老人在伺候,老人受累了,憑什麼發言權不在他們手裡呢?

帶孩子這事就是“受得了多大的苦,就做的了多大的主”。

我公公婆婆一直給我老公哥哥家帶孩子,那個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學都是老人親力親為在操持,因此孩子父母從來說不了任何“硬話”,孩子要不要上興趣班,上什麼興趣班,都是老人決定,因為從選班試課到每天接送陪練都是老人在做,孩子父母感嘆一句培訓班太多,因為他們已經不是主導者,他們也就只能感嘆感嘆而已。

而我自從生了孩子,就一直自己帶,一切事情都是我和我老公做,我們兩商量決定,所以老人有不同意見,也只能成為“意見或建議”,左右不了我們的任何決定。

還有,老人撫養我們已經不容易了,我一直不認為他們有任何義務再來幫我們肩負起帶孩子的責任。他們幫忙,我們感謝,他們不幫忙,理所當然。



三土媽媽


爺爺奶奶可以幫忙帶孩子,但不是必須得幫助兒女帶孩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現在的年輕人為了更好的生活,不得不拿出更多的時間去工作,但是結婚生子也同樣重要,孩子的歡聲笑語可以說是一家人的調味劑。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選擇了生二胎。孩子是一個家庭幸福的結晶,但同時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經濟基礎,物質需求等一些問題,很多地方都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肯定要父母自己帶,但是出了月子,可以將孩子託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但是前提要看雙方老人有沒有這個餘力去幫忙帶孩子,可以的話,當然很好,交給父母帶,我們也放心,我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事業中。但是如果雙方父母沒有時間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幫忙帶孩子,我們也不可強求。父母們年紀大了,為了他們的兒女我們這一代,日益操勞,已經把我們這一代培養成才,我們沒有資格要求他們繼續為我們的下一代去付出。此時他們應該做的是頤養天年,去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不要因為我們的下一代,去束縛他們剩下的時光。

為母則剛,作為孩子的父母,



會飛的泡泡魚Boer


【老人帶孩子好處多,隱患卻很大,這4種老人不能帶孩子】

上一輩幫忙帶孩子,是中國的傳統習慣,慢慢地演化成必然。很多新手爸媽也樂於這樣做,一方面自己的育兒經驗不足,默認長輩比自己有經驗,會把孩子帶得更好;另一方面工作太忙,請保姆不如請個不用錢,又願意幫忙的長輩;有的父母自己還當自己是孩子,除了正常上班,其他家務活,包括帶孩子都交給長輩,自己能懶則懶。

父母幫帶孩子的好處當然很明顯,不用錢,或者不用給太多錢,自己的錢週轉不過來還能讓父母先墊著。自己人好使喚,24小時可供使用。省下時間玩遊戲、刷視頻,樂得自在。

父母的壞處也很明顯。長輩帶大的孩子不粘自己父母,孩子三歲前要與親媽完成依戀關係,沒有完成的孩子,將來會出現一些人格障礙,甚至友情與愛情都難以深入。

老人帶孩子存在很多隱患,觀念的不同,思想的封閉,對孩子的期待......兩代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哪些老人不可以帶孩子。

一、迷信的老人

有的老人思想及其封建,孩子得病了不帶他去就醫,而是用所謂的古法治療。例如喝符水,用木屐敲頭之類。孩子小抵抗力本來就差,耽誤病情不說,吃下不衛生的東西還有可能導致病情惡化。有些病錯過了治療期會誤孩子一生,例如發燒,燒太久會燒壞腦子。

二、溺愛孩子的老人

都說隔代親,老人為了孩子高興願意做任何事。幫孩子背書包,追著孩子餵飯,毫無節制地看電視、玩遊戲......只要孩子高興,老人都絕對地支持,甚至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老人也會阻攔。

孩子不會跟你講道理,誰對他好就親誰,以後老人不帶了,想孩子自律、守規矩就難了。很多公主病、少爺病就是老人們寵出來的。

三、不負責任的老人

現在的老人也很迷手機,有的老人為了弄個電子相冊發朋友圈,孩子爬到窗邊都不知道。成年人跟他講道理,他總是說:“沒事的,你不也是我這樣帶過來的,你現在不也好好的嗎,呵呵”。

這種老人天性如此,他並不是老了才這樣,他年輕時就是個不負責任的人。他的性格已經固化,要想改變他比登天還難。還不如不要讓他帶孩子。

四、身體差的老人

有的老人身體極易出毛病,小病容易傳染孩子,例如感冒咳嗽。大病就更嚴重了,當只有老人與孩子兩人同時在家的時候,老人病發沒人知道,孩子又不會打電話求救。請這樣的老人來帶孩子只會是得不償失。

有能力的父母能自己帶就自己帶。帶孩子雖然辛苦,親子之間的連接是最溫暖的羈絆,享受孩子成長的過程,那會是你人生最珍貴的回憶之一。若不能自帶,也儘量請可靠的保姆來帶。

歡迎關注@芭巴爸爸,專注育兒領域,分享有效的科學育兒方法和心得。

芭巴爸爸


父母該不該幫忙帶孫子,我的回答是:父母可以幫忙帶孫子,但這不是父母應該盡的義務。

首先,生育孩子和養育孩子,這是父母必須要盡的責任。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生完孩子之後,都會將孩子交給老人,老人們幾乎成了帶孩子的主力軍。老人帶孩子,還是比較費力,根據中國老年中心的調查,目前我國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的老人比例達到66.47%,隔代教育更加引人深思。

這批老人小到50多歲大到70多歲,本該是安心養老的年紀,卻透支著衰老的身體帶娃,結果很多老人都是心甘情願的付出,可帶孩子這份辛苦老是承受一次就夠了。

同時隔代教育,又有很多弊端,總會在教育理念上和兒女爭吵。

所以,我們年輕人在平時也要注意,看看父母的身體是否可以帶孩子,還要徵得父母們的同意才可以。

老人該不該幫忙帶孫子這個問題,我和小區老人們聊天時,聊到過,在父母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他們還是大部分很樂意幫自己帶孫子的。很多老人到了晚年子女都有自己的小家,老人也已退了休,家裡變得也比較冷清許多,如果可以幫子女帶孫子,畢竟小孩子是活潑好動的,有了事情可幹後,至少老人的生活,又回到了原來的熱鬧當中。

還有一些父母,是想替子女分擔一些壓力,畢竟現在很多年輕人需要工作養家,每天早出晚歸,作為長輩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為了讓子女可以安心的工作,老人也主動願意幫忙帶孫子。

我當初生下孩子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一人帶娃,我是帶娃的主力軍,家裡的兩位老人也剛剛退休,也會抽出大部分時間,幫忙帶娃。但我不會吧,孩子全部交給老人去帶。

還有,老人撫養我們已經不容易,我一直不認為他們有任何義務再來幫我們姐夫,帶孫子的責任,他們幫忙,我們感謝他們幫不幫忙,理所當然。

有句老話不是說,老人幫子女帶孫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