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醫是怎麼增強人的免疫力的?

民間特色搜索


”免疫力”是現代醫學詞語,“免疫”一詞最早出現於中國明朝醫書巜兔疫類方》,指的是“免除疫癘”,“癘”即古代所指“癘氣”,或“癘邪”。“癘氣”是啥子東東,中國古代中醫們,包括現代中醫大師們,不引用現代醫學術語也搞不清楚。它包括“鼠疫丶瘧疾丶非典丶天花丶流感”等,是由於一些強烈性致病生物丶如細菌丶病毒所引起的傳染病。一般是自然災害後丶環境衛生不好引起的。

明末戰亂,災害頻繁。電影巜大明劫》客觀描述,災害導致戰亂,戰亂加速瘟疫流行,也是加速大明滅亡原因之一。名醫“吳又可”幸兔於難,在這次戰亂丶災害中發現“瘟疫”傳播的方式“空氣傳播”,明亡後於清初著《瘟病學》,獨創瘟病學派,可以說是對中醫的最大貢獻,但仍沒走出“陰陽五行”,這就是理論上的侷限。

中醫怎麼提高“免疫力”無非是食物調理,藥物滋補丶陰陽平衡等這此老生常談,沒有科學的臨床依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用四句話總結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的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想了解更多,網友可百度。或去書店閱讀相關《臨床營養學》巜現代免疫學》巜現代健康管理學》等知識。


資料完善度低


這個問題問得好!它是中西醫區別的關鍵所在。

中醫是通過虛者補之,實則瀉之來實現的。所謂的免疫力,其實就是指人體的正氣,正氣足了,自然疾病也就被趕走了。《黃帝內經》有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龍西先生


中醫增強免疫力主要是看體內的陰陽平衡,就是機體內環境穩態,穩態就是正氣不虛,致病因子也侵犯不了機體,如果機體內環境穩態失調,致病因子就可以侵犯機體引起疾病。內經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用戶淋燁嶽鈺


中醫把人調到陰陽平衡,體質100%平衡的平人,免疫力就是100分!


觀閤中醫館


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