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春節回家給壓歲錢,給大哥的一個兒子一千元,二哥的兩個兒子是每人一千還是總共一千?

走進Excel


壓歲錢,又名壓祟錢,是年節習俗之一,是由長輩派發給晚輩,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因為過去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壓歲錢本來就是個心意,能夠思慮錢多錢少這種事情,說明兄弟姐妹子侄之間的感情不是特別親密,那就看情況給:

1.儘量做到差異不太大。

五百、一千、兩千如果可能引起不適,那就一百、兩百地給。壓歲錢體現的是心意,應該量力而行。如果越給越多,可能反倒成了負擔。其實,就算一兩千,在有些人眼裡可能也不算什麼,沒必要為了面子隨風。

2.憑個人感情喜好給。

喜歡大哥孩子,就按家庭給。喜歡二哥家孩子就按人給。反正怎麼給,想挑毛病的都能挑,隨自己心意就好。誰花錢誰做主。

3.如果自己也有孩子,就都不給對方孩子壓歲錢。

我們兄弟姐妹幾小家孩子數量一樣多,所以就商量好了,過年互相不給孩子壓歲錢。但是一般會給孩子送個什麼禮物,這就隨意多了,吃穿玩用都可以。

關係親不親,不在壓歲錢多少。我給出的壓歲錢,從來沒考慮過能不能收回來,也根本不考慮別人會怎麼想。


小黑小黑Luo


春節回家給壓歲錢,給大哥的一個兒子一千元,二哥的兩個兒子是每人一千還是總共一千?

記住,這個錢是給到孩子手裡,不是給到大哥、二哥手裡,給孩子的錢自然是完全一樣的。

給孩子的壓歲錢要一樣多

不能因為大哥一個兒子就給1000,二哥兩個兒子一人500,加起來是1000。看上去是公平對待大哥、二哥,但是,對孩子們來說不公平,對孩子要一視同仁。

孩子們收到壓歲錢都會互相比較,你多少啊?我多少啊!要是讓孩子知道給的不一樣,即使再多他也不領情,這500就是白給了,人家也不念你好。

如果有好幾個兄弟姐妹,都要給孩子壓歲錢,最好也要商量一下,都給一樣多。比如有姐妹兩個,都要給孩子1000,不能姐姐給500,妹妹給1000,讓孩子們比較、讓哥哥們比較。給多的那個會顯得大方,給少的那個就顯得小氣了。

我和嫂子給別人壓歲錢的時候,都會商量一下,給他多少啊?嫂子說“500”,我絕對不會給499,也不會給501,不多不少就給500。

壓歲錢不在多

壓歲錢不在多,就是一個習俗而異,給太多會讓哥哥們感覺有壓力。給哥哥的孩子壓歲錢,哥哥自然要還回來,特別要面子的勢必要再加更多的錢,讓哥哥們難以決斷。除非經濟條件特別好,可以任性地給,差不多意思就行了。

很多哥哥們不喜歡孩子收那麼多錢,怕把孩子慣壞了,亂花錢。我嫂子就跟我說過:誰誰給孩子那麼多錢,孩子都以為掙錢太容易,不知道奮鬥了。

總之,不管哥哥們幾個孩子,請對孩子一視同仁吧,注意錢數要適當,沒必要太多。

新晉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既然都是哥哥們的兒子就不該也不能區別對待,除非你想這個年過的不自在。

紅包只是讓孩子們高興,大過年喜慶,沒必要這麼豪吧。當然有能力的話可以,但是不建議區別對待。

我大伯孃試過這樣做,給我大哥的兒子一百,給我二哥的一兒一女一人五十。結果後來吃飯的時候知道了尷尬了,雖然她的理由很充足在她看來,她在老家和二哥一起住,有退休金的,加上自己又種茉莉花買,平日裡也算比較有錢了,就時不時的給點零花二哥的兒女。大哥搞運輸的一直都在縣城平日很少回家,大伯孃的養老金也是大哥買的。大伯孃平素比較喜歡大哥。大哥比較有錢。

哪怕是以下這樣解釋:大哥買養老金,時常給零花兩個小的,大的一般不回來,大家還是責怪大婆娘不該這樣給紅包,小孩子懂什麼,他們就看到奶奶給的紅包不一樣,認為奶奶偏心。後來家族裡的人,大家也說大伯孃這件事做的欠考慮,小孩子那知道那麼些,她們就看眼前。大伯孃從那以後再也不敢了。

所以你要不就都一千,要不就都五百。建議不要區別對待。


珍的似水年華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你對待他不公平,他受到心靈的創傷也許是你無法想象的。

在前一年春節,我們家過年本來熱熱鬧鬧的,就因為我的舅舅的一個舉動,讓這個年過得很不舒服。

新年當天,年紀比較大的A小姨家的兩個孩子和他拜年,分別給了兩人一個紅包,小姨事後拆開看,發現裡面是一人500,開心給孩子放進包包裡。

年紀比較小的B小姨有三個孩子,都和舅舅拜了年,當著我們的面,分別給了孩子還沒包紅包的50。這時候B小姨不知道舅舅給了A小姨的孩子500,笑嘻嘻地繼續聊天。

事情在下午的時候,開始變得有火藥味。當時A小姨和B小姨的孩子一起玩,一共5個人,說自己收到的紅包,說到舅舅的紅包時,他們起了爭執,其中B小姨的孩子哭了,跑回去找媽媽,問媽媽“舅舅是不是不喜歡我?”她的媽媽知道前因後果後,安撫了自己的孩子,前去問了A小姨這件事情的真相,A小姨這才知道B小姨的孩子只得了50塊錢,她本以為舅舅是給他們一人500塊。

本來兩人還不想說舅舅什麼,可是事情就在飯桌上被攤開了。舅舅喝完酒說了不著調的話,其中還說:B小姨的丈夫是一個鄉下人,就掙那麼點錢,就給了50塊給她孩子,已經算多的了。

B小姨很生氣,站起來質問,當時B小姨的丈夫沒有回孃家,B小姨感覺被欺負了,說了很多,邊說便落淚。

舅舅喝醉了,滿口胡言,奶奶從新包了3個分別有500塊的紅包給B小姨的孩子,可是她不要,晚飯沒結束她就走了。

當時我們都覺得舅舅傷害了小姨,也傷害了稚氣的孩子。

前不久看到B小姨的三個孩子,他們都很可愛,可是無意提到舅舅的時候,他們都說不喜歡這個舅舅,孩子們還說:舅舅欺負媽媽,是個壞人。


本身天真的孩子,為什麼要區別對待他們,他們沒有錯,錯在大人真的做事情不知道分寸。紅包裡面包的錢不是物質,而是感情,為什麼要把感情分割開這麼多不同等的份,有些孩子得到多,有些孩子得到少,你想過他們的感受嗎?

他們是孩子,你是大人,你要懂得對親人的愛要公平。因為愛是無價的,紅包是有價的,你分割了紅包的有價之情,就會分割親情的無價之情。

也希望所有大人知道,給每個孩子包同樣的紅包,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謝謝!


我是一名優質育兒作者,但是,我也是一個人,我懂得親情真的很重要,以上是我的經歷,分享出來希望更多人重視這個事情。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小北媽咪 ,每天都會有優質的育兒文章更新,很您一起共同交流育兒知識。


小北媽咪


我春節給壓歲錢,給大哥的一個兒子1千,二哥的兩個兒子是每人一千還是總共一千?我只能說現在的壓歲錢可真重,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半個月或將近一個月的工資了吧!怪不得很多人都有過年就是過錢,不願意過年了,壓力太大了。

但是這是至親的人,看自己的經濟情況,如果能夠拿一樣的,那就一樣吧,孩子也會比較,一看哥哥比自己的多那麼多,可能會難過的。

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廣州那邊,據說壓歲錢根本不會給大人造成負擔。每個紅包也就10元20元的,這才是真正給孩子紅包的。不像現在某些地方,一個壓歲錢上千的,但是這些錢給誰的。當然也有很多是互相給的,但我總覺得失去了給壓歲錢的意義。

據說壓歲錢,源於“壓勝錢”, 它起源於西漢,至清末民初都有鑄造並不在市面上流通,錢幣正面一般鑄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兇”等吉祥話和龍鳳、龜蛇、雙魚等吉祥圖案。是漢族民間一種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古錢幣,作為小孩子佩帶的飾物,最初的本義主要是壓邪攘災和喜慶祈福兩大類。“壓勝錢”也作為洗兒錢(嬰兒滿月洗浴,賜給孩子的錢),後來演變為春節的“壓歲錢”。給孩子壓歲錢是為了給辟邪和祈福的,從現在開始我們還把這美好的寓意傳承下去吧,不要把給孩子的壓歲錢變成了負擔哈!

國高級育嬰師,有十年的母嬰護理經驗,學前教育專業,多網絡平臺撰稿。關注母嬰健康和1-10歲孩子的成長!同時也是二胎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銀花育兒


春節回家給壓歲錢,給大哥的一個兒子一千元,二哥的兩個兒子是每人一千還是總共一千?

按我們這裡的話,壓歲錢一般是按人頭給的,要真這麼斤斤計較的話就沒意思了。

我們家我媽兩個孩子,我和我哥,我舅只有一個孩子,那就是我表弟。不過我們這裡壓歲錢最多也就是200,所以每年我舅給我和我哥一人200,我媽給我表弟200,後來我和我哥成人了,也就不接我舅的壓歲錢了,但是每年還是會給我表弟壓歲錢。

壓歲錢這東西說小也小,說大也大,很多人的小孩多,收的比派的多,也有很多人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常常派出去的比收的多。如果你給二哥的兒子每人一千,表面上看你是吃虧了,可人家心裡滿意啊,如果你給二哥的兒子每人五百,一般人可能不會計較什麼,但終歸會有些不舒服,每年因為壓歲錢多少疏遠了的親戚也不少,既然都是親人,何必還計較那麼多呢?自己做到問心無愧就好啦!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多平臺原創撰稿人,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先要明確一下,壓歲錢到底是給孩子的還是給大人的!!



壓歲錢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多麼美好又非常期待的一件事兒,到大人這裡好像成了各家攀比或者衡量感情深淺的一個手段了...

要我說,壓歲錢是給孩子的,就一定要平等,這在孩子看來非常重要。

記得我小時候,每年過年,爺爺奶奶給我和妹妹的壓歲錢就是每人5塊錢,然後給叔叔家妹妹就是10塊錢,但是心裡就特別難過,覺得都用樣是孫女為什麼收到的錢不一樣,本能的反應就是爺爺奶奶愛妹妹比我多,總之就是默默的傷心了很多年。

還有更傷心的是,到6年級左右就沒有壓歲錢了,而妹妹們還有,那時候我也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啊,為什麼就沒有了。到上大學的時候還聽同學說有壓歲錢呢,那心情更沒法形容。



所以,我現在的做法是,對哥哥妹妹家的孩子們一律平等,給的壓歲錢一樣多,不看孩子多少。也要每年都給壓歲錢,一直到他們都結婚生娃哈哈哈😂,包括自己的孩子,全都給。

壓歲錢就是過個年味兒,讓孩子們有期待有開心,家長有祝福就夠了,沒必要一味攀比給多少,錢多就多給點,錢緊也不用硬撐,祝福心意最重要。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壓歲錢本來是給孩子的,但是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壓歲錢都變味了!不管給多給少,總是會引起大人之間的比較。

如果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每個孩子當然都是希望自己和別人的壓歲錢是一樣的,小時候爺爺奶奶偏心,如果給弟弟更多的壓歲錢,估計沒有哪個姐姐是開心的。孩子心地單純,如果壓歲錢給的不公平,可能會導致孩子們之間的矛盾。

所以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大人最好可以一視同仁,對於每個孩子都給相同的壓歲錢!

但是二胎放開後,很多家裡是兩個孩子,如果家裡是都是一個孩子不存在厚此薄彼。但是如果一個家裡一個孩子,另一個家裡兩個孩子,就像題主所說,大哥一個孩子給1000元,二哥兩個孩子如果一個孩子一千,孩子是一樣了,但是大哥家明顯給少了,可能會引起嫂子的抱怨。如果二哥家孩子一人500元,兩家是平等了,可能會讓孩子心理不高興。

所以說,給壓歲錢最好還是不要給的太多,儘量保證孩子們都是一樣的錢數,這樣兩個孩子和一個孩子相差不了多少。也不至於引起親戚間的抱怨和矛盾。

對於題主來說,如果大哥家不是太過計較的人,並且自己的經濟條件也允許,那麼就給孩子一人一千吧!但是如果嫂子本身屬於愛計較,或者自己經濟條件不允許,那麼還是給一個孩子500吧!


豌豆媽媽育兒


自己看著辦。是你對侄子的心意,別人不該有意見。如果跟兩個哥哥的關係差不多,不一定兩家都一千,也不一定三個侄子都一樣。二哥家兩個孩子你給一千二到一千六都可以。


羅曼蒲公英


我小時候經歷過這樣的事,我家姊妹仨,大姐,二姐和我,我爸第一個老婆生了我大姐生病去世了,第二個老婆生了二姐和我,我二叔家一男一女兩個孩子。那年過年遠在新疆的姑奶奶回老家過年,大年夜吃飯的時候發壓歲錢了,二叔家兩個孩子每人10元,我大姐10元,我和我二姐每人5元。當我伸手接過那五塊錢的時候心裡五味雜陳,心情瞬間低落到低谷。都忘記說一句感謝的話,感覺我和二姐是被遺忘的人,被人遺棄的,和別人不一樣。這事在我幼小的心裡留下了創傷,始終記著,就像一把心鎖。如今我以步入中年,大姐遠嫁新疆,二姐遠嫁寧夏但在今年年初因為癌症已經不在人世了。參考我的事,我建議你不管幾家,不管幾個孩子,請一定把紅包錢數定一個標準。三個孩子你要是感覺三千有點多,按照你兩千的標準那就給他們每人600。孩子也有攀比心理,他們想的沒那麼複雜。頭一次在頭條發這麼多字,請採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