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冠肺炎性別差異:女性潛伏期更長男性更易感染嗎?

在新冠肺炎病例的統計數據中,男性患者往往比女性患者多。3月3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團隊在預印本平臺SSRN上發佈了一項研究,梳理了感染者的性別差異。

那麼,病毒真的偏愛男性嗎?

新冠肺炎性別差異:女性潛伏期更長男性更易感染嗎?

研究說了什麼

研究者分析了1月1日~29日的6013份病例數據,發現55.9%的患者為男性;進入重症監護病房的患者中,則有58.8%為男性。也就是說,男性不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似乎症狀更嚴重。這一結論,也與之前的研究吻合。

其中,有 425 份數據按照時間被分了三組;研究者發現,在1月1日以前、1月1日~1月11日、1月12日~1月22日期間,男性患者的比例分別為66.0%、59.3%和47.7%,呈現下降趨勢。

隨後,他們分析了自己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數據。他們按照症狀程度的不同,分別將男女患者分為三組。結果發現,男性患者有11.8%為危重,而女性患者危重情況的為7%(具體比例如下表)。也就是說,男性的發病情況似乎普遍更嚴重。

另外,在他們醫院所確認的67例無症狀感染者當中,47位為女性。

新冠肺炎性別差異:女性潛伏期更長男性更易感染嗎?

研究者推測,感染者的性別差異,可能並不是因為病毒更喜歡感染男性,而是由於男女對病毒的抵抗力不同。也就是說,感染新冠病毒的男女數量可能持平;但女性抵抗力更好,她們的免疫系統更能夠殺死病毒,或者患者沒那麼容易表現出症狀。所以,感染了病毒的女性,潛伏期可能相對更長,發病症狀可能相對較輕,也相對有可能因為症狀輕微或者沒有症狀,而沒有被檢測出來。

要注意的是,這篇文章還未經過同行評議,尚未正式發表。其中關於女性潛伏期更長的說法,也僅是從男女感染比例變化推斷出來的;要真正下定論,還需要更多的數據。

研究者總結道,"女性在新冠肺炎的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呼籲,在全球範圍內對女性實行不同的控制措施,例如對於有明確接觸史的女性進行核酸檢測、受醫學觀察的女性其隔離期應該超過14天。

不過,如果男性、女性對新冠病毒的抵抗能力真的不同,那也並非是這種病毒所特有的。

新冠肺炎性別差異:女性潛伏期更長男性更易感染嗎?

電鏡下的新冠病毒 | NIAID RML / NIH

面對病毒,男女天生有差異

實際上,面對病毒,男性和女性先天就有所不同。

通常情況下,以相似的接觸病毒條件為前提,男性更容易形成感染,感染的程度也更高(也就是病毒載量更高);而如果病毒感染程度相似,則女性的症狀可能更重,病情的預後也更差。

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水平的免疫應答,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都是如此。高水平的免疫應答讓女性可以更快地清除病毒,但也更容易發生過度免疫應答的情況。接種預防病毒感染的疫苗後,女性產生的抗體水平往往更高,不良反應也往往更嚴重。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過程中,病毒載量降低情況、藥代動力學和不良反應,也都與性別相關。

具體來說,免疫應答的性別差異,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 非特異性免疫方面

非特異性免疫又稱為"天然免疫",是機體本身所具有的免疫能力。這種免疫反應迅速,但無法提供持久的保護。女性的非特異性免疫應答水平高於男性。

女性的很多天然免疫相關細胞(如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的數量、活性以及炎性免疫反應水平,總體上都比男性更高。

女性的病原識別免疫機制也強於男性,通過模式識別受體(PRR)偵測到病原微生物的過程有性別差異。

進階知識:何為PRR?

模式識別受體(PRR)是一類免疫受體,主要表達於人體的天然免疫細胞表面,可識別病原體的相關模式分子(PAMP)。

模式識別受體在病毒感染本身及其引起的炎症反應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功能包括(但不限於)識別各種病原體、引起快速免疫應答、啟動細胞活化和炎性信號轉導等等。

病原體相關模式分子(PMAP)是一類人體本身沒有的分子,存在於病原微生物表面、結構恆定且進化保守,包括病毒的產物、細菌細胞壁的成分等。很多不同微生物都共享同樣的PAMP,所以人體免疫系統就學精了,把識別到PAMP作為病原體入侵的信號。

PRR和PAMP的相互識別和作用,是啟動天然免疫應答的關鍵。

Ⅰ 型干擾素(IFN-α和IFN-β)是抵禦病毒的"第一道防線",在黏膜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一類IFN-α在女性體內的產生量更高,就是Toll樣受體TLR7誘導的那些。

進階知識:何為Toll樣受體?

Toll樣受體是參與非特異性免疫的一類重要蛋白質分子,也是連接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橋樑。 Toll樣受體也可以識別PAMP,還可識別自身細胞壞死(包括被病毒破壞)時釋放的信號。

 2 特異性免疫方面

與天然免疫不同,特異性免疫是機體在接觸某種特定的病原之後所產生的免疫反應,它特異性地針對某種病原體。同樣,女性的特異性免疫應答水平也高於男性。

特異性免疫應答水平的影響因素,例如CD3+和 CD4+細胞計數、CD4+:CD8+細胞比值、輔助性T細胞1(Th1)炎性反應、細胞毒性T細胞活性,都是女性更高。 CD4+ T細胞對一些細胞因子(IFN-γ、IL-4、IL-10等)的反應存在性別差異。

3 免疫相關基因表達方面

很多免疫相關基因,在女性體內表達水平更高。

1)很多抗病毒和促炎相關分子所對應的基因,其啟動子中都具有雌激素反應元件,因此女性的這些基因表達水平更高。

2)X染色體上編碼了幾種與免疫相關的基因,雖然男性也有一條X染色體,但女性免疫細胞中的X染色體相關基因的活化程度高於男性。

3)很多涉及Toll樣受體(TLR)和 Ⅰ 型干擾素的免疫機制的基因,其表達水平也存在性別差異,甚至女性的表達水平可達到男性的十倍。

 4 激素調節方面

一些性激素(如睪酮、雌二醇、孕激素)可通過與特定受體結合的方式,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許多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表面都表達相關受體。

新冠肺炎性別差異:女性潛伏期更長男性更易感染嗎?

電鏡下的淋巴細胞 | Dr。 Triche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這也就是說,面對病毒侵襲,男性和女性先天就有所不同。

目前看來,新冠病毒在不同性別中的差異,並沒有什麼脫離正常病毒範疇的東西。要說它和別的病毒最大的不一樣,大概是關於它的新聞報導更多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