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們最喜歡哪些電影,或者影視作品?

影視風雲檔案


我是一個經典影視劇的愛好者,也觀看了很多經典的影視劇,覺得老電影是十分經典耐看的,經常一部電影看好幾遍,下面我說說我最喜歡的國產電影和國外的電影。

第一:國產電影,我個人最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首推他的《大話西遊》,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在小學,舅舅買了大話西遊的碟片,我們一大家子擠在舅舅的小屋裡看完了整部大話西遊,當時太小,劇情完全沒看懂,只記得一些搞笑情節,豬隊友二當家的,嘮叨的唐僧,孫悟空一個屁嘣走牛魔王的手下,看得我哈哈大笑,只能說原諒我年少不懂愛情!到了初中經歷了我悲傷的初戀,再看一遍大話西遊,已經開始懵懂愛情了,當最後《一生所愛》歌曲想起的時候,我真的沉浸在電影裡面,哭的淚流滿面,初看不識影中意,再看已是影中人,孫悟空錯過了他的紫霞,我也錯過了我的初戀。當到了成家以後,還是會閒暇時間看一遍大話西遊,又瞭解到周星馳和朱茵的愛情,細細品味電影的情節和他們二人的表情,只能說他們是真愛,但往往真愛並不能長久,或許電影大話西遊成為經典永遠流傳,就是他們真摯愛情的另一個永恆吧!每看一遍大話西遊,沉浸在悲傷中,帶上金箍可以救你,但是不能再愛你,摘下金箍可以愛你,但是不能救你!孫悟空做出了他的選擇,負重前行,當修成正果後,來世還選擇愛你!我也會內心釋然,生活本就是負重前行,往事埋藏心底,過好當下!





電影中的經典語錄:

第二:國外大片,可以說好萊塢的製片水平是世界領先的,我最喜歡看的好萊塢大片是《阿甘正傳》,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你會吃到什麼味。這句話是阿甘的母親對他說的話,阿甘踐行著這句話的含義,他的每一步都是執著地往前,最終取得了成功。阿甘從小是一個有智力缺陷的人,幸運的是他有一個好媽媽,阿甘在珍妮的鼓勵下,學會了奔跑,跑過了自行車,跑過了汽車,最終因為奔跑成了橄欖球運動員,並進入了大學!入伍參軍以後,原來的傻子,卻成為軍隊的天才,最後成為了英雄,退伍後因為要完成戰友的夢想,買了船出海捕蝦,一夜暴風雨以後,倖存下來的他和捕蝦船,最終幸運成為身價百萬的捕蝦公司老闆,愛情經歷雖然坎坷,到也遇到真愛,並且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可以說電影故事情節十分吸引人,我目不轉睛的看完電影后,覺得天空都是那麼藍,生活都是那麼美好!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好自己的路,終究會迎來自己的美好!

以上就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國內和國外電影的分享,好電影很多,個人經歷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認知,你所感悟的就是你所喜歡的!祝您觀影愉快!


經典影音閣


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時我才十三歲,那時候還太年輕,還不懂什麼叫“三姐妹”,還不理解什麼叫“體制化”,更不明白老布在離開監獄後為什麼要自殺。那時候的安迪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個英雄,更準確的說是一個“悲劇英雄”,因為他在蒙受十九年不白之冤後,終於越獄了。

時隔好幾年再次看這部史詩般的鉅作後,我開始漸漸明白體制化對人性的改變,體會到老布最後自殺的迫不得已和無奈。當瑞德說著“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時,我的心不禁跟著也顫抖了一下,那種絕望與無奈讓我對當時的自己有著一種莫名的憐憫和悲哀。

那時候的《肖申克的救贖》於我來說就是黑夜中前進的一盞明燈,安迪是我為自己打雞血的偶像,他是希望、信念、執著的象徵,我一直用“希望是個好東西”來鼓勵著自己,不要輕易說放棄,要像安迪一樣永不放棄。

當時,從自身的成長角度看,這部電影給我提供了助力,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最近我再一次重溫這部經典電影,不再有亢奮抑或是悲傷的體驗,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在肖申克這座監獄裡,一個銀行副總裁的安迪,一個蒙受不白之冤十九年的安迪,一個最終變成太平洋小島上船主的安迪,這一段人生旅程,是他的救贖之路,那麼,他到底救贖了什麼?

對於肖申克監獄的獄友來說,對於安迪的好友瑞德來說,包括被槍殺的湯米,安迪的所有行為,讓他們體會到在厚重石牆外的一絲絲自由。可以在屋頂上喝著啤酒幹著活,可以在廣場上聽到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可以在圖書館聽漢克威廉姆斯的經典唱片,可以在“老師”的教導下進行識字考試,這些時刻都讓他們重溫著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自由身份。

對於肖申克監獄來說,因為有了安迪,“三姐妹”被以惡制惡了,監獄裡有了音樂和圖書館,典獄長等人的醜惡臉面被揭下,監獄裡變得乾淨了一些。

我起初覺得,這是肖申克的救贖,在監獄裡,安迪完成了對其他人,對監獄的救贖。

但轉念一想,這樣的救贖也太過表面,生活環境發生了改變,但人的內心深處呢?真的也變化了嗎?除此之外,對於安迪他自身而言,救贖又在哪裡呢?

還記得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湯米被殺,安迪被關禁閉兩個月後,在石牆邊跟瑞德的對話中,提及了自己對妻子的愛和悔意,他說:

“老婆說她很難了解我,我像一本合起來的書,她整天這樣抱怨。她很漂亮,該死,我是多麼愛她啊。我只是不擅表達。對,是我殺了她,槍不是我開的,但我害她離我遠去,是我的脾氣害死了她。”

瑞德安慰說“你不是殺人犯,你或許不是個好丈夫而已”,安迪接著說,“沒錯,是別人乾的,卻由我受罰,大概是我命薄。誰都可能遇到黴運,剛好輪到我,我被捲入龍捲風,只是沒想到颳了這麼久。我告訴你我要去哪裡,芝華塔尼歐,在墨西哥,太平洋邊的小地方,那是沒有回憶的海洋,我要在那裡度過餘生。在海邊,開一個小旅館,買條破船,整修一新,載客出海。人反正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忙著死,要麼忙著活”。

這個段落,過去我看過很多遍,一直覺得這是安迪決定越獄前的某種儀式,他交代了很多事情,跟老友告別,他覺得19年的贖罪足夠了,決定要親自改變命運。

但是現在,我不這麼看了,我覺得那一番對話,代表著安迪對自己的救贖。他的救贖不是生命形式的改變,也不是生存環境的改變,而是靈魂層面真正意義上的自我重新認知。

在肖申克監獄的19年時間裡,安迪的執念有兩個,一是自己是無罪的,二是生活必須是有希望的。倘若湯米不被槍殺,而是幫助安迪翻盤,無罪釋放的安迪回到社會,他是不是會重新拾起過去的身份。

然而,湯米被殺,安迪在瑞德面前的那一長段的自白,是他對自己過往生活的重新理解,他推翻了自己過去的形象,直面自己和妻子之間的問題,接受在這件兇殺案裡,他所承擔的那部分責任。

在自身遭受了巨大磨難的前提下,他看到的是自己的責任,沒有推卸給任何人,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反思。我是感覺,從這一刻開始,安迪救贖了自己靈魂,找到了他自己。

這個時候,我跟自己說,安迪不應該僅僅是一個勵志英雄,不應該僅僅是眾多獄友的救贖者,他是肖申克監獄中,一個真正自己救贖了自己靈魂的人,一個讓內心那麼多強烈衝突最終得到和解,讓生命歸於平靜的人。

這是他完全不同於其他人的地方,也是“救贖”真正體現的地方。

人不是一定要接受命運的安排,也不是一定要反抗命運的安排,而是在命運發生的當下,看清楚自己的本色,明白自己為什麼處在命運這個關口下。唯有把自己看明白了,才會在“命運”的面前,做出屬於自己的最合適的選擇。

其實人生的結局,哪有好壞對錯,當一個船伕,或者當一個銀行家,都不過是命運呈現的不同模式罷了。真正重要的應該是,成為船伕或者銀行家,是自己心甘情願下的選擇。

人生也沒有實現不了的美好之說,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自己關於美好的獨特定義,真的順應內心做了選擇,終究會達到那個終點。

可惜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用別人對於美好的定義,來設定自己的人生。那些時刻伴隨自己的內心衝突,無不在提醒著我們“當下的選擇是有問題的”,我們一邊抗拒去面對這個衝突,用各種方式來試圖合理化“內心衝突感”,另一邊用意志力的方式強迫自己帶著衝突繼續往前走。

親愛的朋友,你是這樣嗎?


逝憶先生


最近入坑一部三觀炸裂腦洞大開的日劇,女主真由有個愛和她搶東西的閨蜜百合,百合說:“你的項鍊好漂亮,給我吧!你的耳環好漂亮給我吧!你的娃娃好可愛,給我吧!……”,最後竟發展到你的爸爸真慈祥,我要和他搞曖昧;你的男友好帥氣溫柔,我懷了他的孩子……,劇情已經狗血到一塌糊塗,三觀炸裂了,不要焦急,更勁爆的來了,女主真由雖然幾乎身邊的東西和人都被閨蜜百合搶走了,但是女主依然和百合是好閨蜜,兩人除了相處融洽外,女主還盡心盡力幫閨蜜帶兒子培養成人,多年之後,原來女主在醞釀這一出“你搶我男友,我睡了兒子的復仇計劃”最後在閨蜜兒子二十歲的時候居然實現了,成功和閨蜜的兒子直己睡了,同時閨蜜百合的兒子竟然真心愛上可以做自己媽媽的女主了,在這假意的假象和真意的愛情面前,女主有些不知所措了,跨越年齡巨大鴻溝的姐弟戀,女主親手養大的小狼狗,看得居然很上頭。

這部劇是最近特地找出來又刷了一遍的強推劇之一,想當年剛出大火的時候各種找資源已經刷了一遍的,本次二刷依然被這腦洞大開的劇情顛覆三觀,但是也有了另外一些思考,最後希望所有人在愛情面前都可以勇敢,可以跨越年齡的阻力。







八元追劇少女


最近看了部美劇——良醫。講的大概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醫生肖恩在醫院實習中不斷成長的美劇。令我喜歡的不僅僅是每集醫生們在治療病人的過程中瞭解病人,分析病情,彼此間的鼓勵的等等,還有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解決的態度和成長,更加認識自己的過程。看著醫生們每次在遇到問題時,都會認真的分析手術的可操作性,實施性,以及不斷的剖析自己,弄明白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情,然後是面對、承認、解決。每次看完醫生更進一步的認識自己,跟隨自己的內心邁向前方,無論是解決問題或勇敢的走向那個對的人。我想的確是這樣子的,尤其是現在這個疫情期間,好多報道一線醫務者,心中不由而然升起敬佩之情。人從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總是在不斷的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在我的身邊,我發現大部分人總是在不經意的沿襲著一些陳舊的,根深蒂固的想法,可能包含來自父母、朋友、生活環境等等的因素,對一些事情總是保持一種偏見,偶爾我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回頭仔細想想原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有時當我們面對新鮮事物的時候,我們下意識的不是想自己解決,而是運用從父母身上,身邊人的經驗慣性的套用。如果真的去深究的話,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原因,甚至都不知道最後的結果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劇中每個人都會很明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勇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實常常有許多人不瞭解有自閉症的人,或許是自己不敢太相信任何人,或許是太害怕受傷害,在與別人的相處中堆砌了高高的壁壘,也害怕他們可憐的眼光,也可以說是自己的懦弱,也或許是世態如常。希望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都能認識我們自己,勇敢的表達自己,做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燕子說影視


《美國工廠》- 記錄片電影 強烈推薦!!!【導演:美國前總統 奧巴馬】

最牛逼的紀錄片電影,沒有之一。

這是奧巴馬在作為總統時未曾實現的美國夢的一個延續,主要講述的是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到美國辦廠,並僱傭大量美國人生產經營的故事。觀影過程中,我多次大笑,電影把中美文化的巨大不同,表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人很勤奮,經常加班,很少有假回老家。中國人很重視集體,很好管,軍事化的早會,集體唱企業歌曲等。中國人很忍耐,糟糕的工作環境,工作規則逆來順受。相反美國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懶懶散散,效率低下,不願加班。他們重視個體,不願被管,開個早會,敷衍應付。他們重視環境和健康,說一箇中國人往外面倒了一瓶油漆,會影響他們的飲用水。他們重視工作環境,要安全,要舒服。他們動不動就搞號稱要讓工會進入工廠,跟公司談條件。

不過最後這家美國工廠還是執行了中國的管理模式,投票過程中,工會失敗。管理層用了三招。1.分化瓦解,獎勵聽話的人;2. 逐步淘汰不老實的,3. 花100萬美元請人跟工會對著幹。中國的管理模式勝利了,這個也跟美國經濟現狀有很大關係,就像最後那個擦玻璃的美國工人說的,美國年輕人怕了,他們怕沒有工作,他們怕沒有收入了,中國的管理模式給美國人上了一課,中國威武。

中美文化確實有很大差異,但是基本的人性,趨利避害還是一樣的。我們要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也要敢於去挑戰問題,去辦成事。影片最後人工智能的出現,會代替很多工人。這個也促使我們要優秀起來了。

強烈推薦!!!

強烈推薦!!!


Liu鮮森


到底你最喜歡看的電影、電視劇有哪些?

《家有兒女》這部早期的電視劇裡用幽默喜劇的方式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家庭如何教育子女的故事,故事幽默但有非常好的教育意義,呈現滿滿的正能量,引導人們的善惡。

所有周星馳的影片中,最喜歡的一部。小人物的辛酸歷程,周星馳自己的真實的寫照。“如果人活著沒有理想,那麼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面對巨人》該片講述一位教練如何重拾信心與勇氣,並用信仰擊敗恐懼的故事。在泰勒的六年教練生涯中,他從未在賽季中獲勝。當球隊中最優秀的隊員Shiloh決定轉學後,他們連在新賽季中獲勝的希望都隨之而去了。賽季一開始便輸了三場比賽之後,泰勒發現那些領導們決定解僱他,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壓力令他完全失去了希望。最後他重拾勇氣與信心,用信仰成功擊敗了恐懼。當你的事業面對挫折時,當你陷入低谷時,就像片中的要被學生家長炒掉的校隊教練一樣,不妨換換思維,從另一個角度來重新評估你的事業,或許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後這部《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1995年拍攝的片子,無論從各方面講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情節的緊湊,主題的深刻,演員的陣容,音樂的配合,所以獲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更成為影迷心中的勵志經典。當安迪在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爬出監獄下水道和排洩管後,脫去衣衫,伸出雙臂去擁抱自由的風雨的時候,相信觀眾都有些熱血沸騰吧。


大火影視


你好,為你推薦全球十大災難片,場面震撼部部經典,這些都是我喜歡的電影。

第十位:海嘯奇蹟

影片講述瑪麗亞和亨利帶著3個兒子到泰國慶祝聖誕節。聖誕夜的狂歡結束後,一家人遇上了本世紀最可怕的大海嘯。一陣大浪將一家人衝散,瑪麗亞悲痛欲絕之際竟發現一線生機,最終她一家人團聚的故事。

第九位:天崩地裂

這部講述火山爆發,男主角奮力拯救妻子但仍然痛失所愛,大災難來臨男主角告知民眾但大家不為所動,無外乎是災難真的來了主角開始力挽狂瀾……


第八位:全球風暴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未來的全球性氣象災難。科學家傑克·羅森與麥克斯·羅森兩兄弟,分別在太空和地面接受重重挑戰,踏上步步驚心的救世之路 。


第七位:完美風暴

影片聚焦於1991年一次史無前例的海上巨大風暴,被稱為“完美風暴”,講述船員與風暴抗爭的故事。詹姆斯-霍納為本片創作的背景音樂令人印象深刻。

第六位:天地大沖撞

影片講述了一顆彗星將要撞擊地球,災難無法避免時,為了能夠使人類生存下去,政府不得不實行了最後的“方舟”計劃。

第五位: 末日崩塌

影片講述了由於聖安地列斯斷層,加利福尼亞地區發生了9次大規模的地震, 大地震從洛杉磯一直延伸至舊金山。雷·蓋恩斯是消防部空軍中隊的一名飛行員,他必須駕駛飛機往返於洛杉磯和舊金山,努力尋找並營救自己的女兒 。

第四位:龍捲風

影片《龍捲風》由《生死時速》導演間-德-邦特指導,可以說是開了“自然災難片”先河,也是國內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災難大片,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三位:後天

影片講述的是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陷入第二次冰川時代的故事。可以說,這是羅蘭-艾默裡奇第一次告訴我們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後天》利用頂級好萊塢特效,將龍捲風和洪水等場面逼真呈現,甚至成為一個災難片的“視覺標杆”,直到《2012》的上映。


第二位:絕世天劫

這是邁克爾-貝在《變形金剛》前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由布魯斯-威利斯主演。影片雜糅了多種賣座元素,如喜劇、明星、愛情、英雄主義等,配以邁克爾-貝獨特的畫面、剪輯,獻給觀眾異常豐富的視覺大餐。劇情雖略顯俗套,但還是能讓人感動不已。

第一位 :2012

瑪雅的預言、中國的《推背圖》、科學家的假說都將世界末日指向2012年。觀眾感受的不僅是視覺效果而且還有尚未來臨的恐懼,據說本片在國內上映時就嚇哭了孩子。這是一次視覺洗禮,更是一次靈魂體驗。


精分電影


我給大家推薦一下我喜歡的電影,鑑於目前有很多熱門的電影,我給大家推薦一下近期上映的電影。



第一部電影:《多哥》

這部電影被稱為迪士尼“網大”影片,因為這部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1925年為拯救阿拉斯加的孩子們的性命,20名雪橇手與150只雪橇犬往返運送血清的故事。

影片由馬克·艾沙姆擔當配樂,埃裡克森·科爾執導,將於2019年12月20日上線。

豆瓣評分:


第二部電影:《1917》

《1917》是由美國夢工廠出品的戰爭片,由薩姆·門德斯執導,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領銜主演。該片於2020年1月10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聚焦兩名年輕的英國士兵,講述了一戰時期,兩名英國士兵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險穿越敵境傳遞重要情報的故事。


第三部電影:《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是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尹馨、溫貞菱、吳岱凌、施名帥主演的。講述一個家庭因小兒子即將被送去少年觀護所而分崩離析,而曾經被視為家中希望的大兒子則因此做出讓父母震驚的舉動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


第四部電影:《婚姻故事》

《婚姻故事》是由諾亞·鮑姆巴赫執導,亞當·德賴弗、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8月29日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該片講述了戲劇導演查理和女演員妮可因為理念不合導致彼此漸行漸遠,兩人決定離婚的故事。


第五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金度英執導,鄭裕美、孔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19年10月23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同名女性主義小說,講述1982年出生的三十多歲平凡女性金智英,某一天突然覺得自己的言行變得很像自己的媽媽和姐姐,之後在她的家庭中和她身邊發生的故事 。


以上這五部電影,是我近期比較喜歡的,不知道大家還有什麼喜歡的電影,可以推薦給我,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小易哥本尊


最近因為一個視頻入坑了《浪漫的體質》,喪喪的畫風,淡淡的生活,卻吸引了二十多歲正在迷茫的我。

看名字和簡介,說實話都沒有很吸引我——以單身電視劇作家林真珠(千玗嬉飾)、失去愛人的紀錄片導演李恩靜(全汝彬飾)和單親電視劇製作公司組長黃寒珠(韓芝恩飾),這3名三十多歲的女性朋友們之間發生的工作和戀愛方面瑣碎的日常故事 。一如韓劇的老特色,前兩集讓我無聊的看不下去,可是很奇怪,不知道是什麼吸引著我又哭又笑的看完了16集。30歲,距離我又近又遙遠,這部劇讓我提前感受到了30歲的人生也有著平凡的樂趣,有幾個知心的朋友,一個刻薄卻又能讓你理解的老闆,一些曾經有過摩擦而疏遠,卻又能談開後微笑著面對面吃飯的舊識……30歲,讓很多幼稚變得成熟,卻又讓更多成熟變得幼稚,我們沒有長大,只是通過身邊經過的各色各樣的人,經歷的各種各樣的事,讓我們更願意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過往的一切,反倒多了更多的理解。3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紀,也是一個可以重新開始最好的年紀。

《浪漫的體質》是一部敗在劇名的電視劇,但少了關注度也不妨礙它的高評分,喪喪的畫風,卻又不乏治癒感,在這個特殊的寒冷時節給人一股暖意,演員不都是熟面孔,但是演技很自然,劇情平淡卻又不平凡,代入感也很強,每一集的臺詞都值得暫停截屏,不狗血,不雞湯,沒有壞角色,沒有爛大街的俗套橋段,卻能讓人不自覺的又哭又笑,打算30歲重溫一遍,希望能給我不一樣的驚喜。





願世界沒有爛片兒


作為提問者,首先我先向大家分享一個我最喜歡的電影。《觸不可及》法國版。這一個電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這個電影與我的緣分那是在大一的時候。當時專業課名稱叫做視聽語言基礎,(小編是攝影專業的人)

我們來說說電影有什麼讓我吸引的,首先來說影片自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個不幸遭遇事故而癱瘓的富豪和一個窮困潦倒的黑人小夥的友誼故事,黑人小夥是一個剛出獄不久的小混混,他只能通過政府的失業救濟金來維持生活,但拿到這筆錢需要集齊三個公司的簽名,由於身體癱瘓的富豪需要一名特護人員,同時黑人小夥也得知了這一則招聘信息,就這樣富豪結交了能影響他的下半生的黑人小夥。

影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影片中的人物設定。任何人也沒有想到,從教育,文化,素養相差天壤之別的兩個人居然遇到了一起。

在整部影片中,有很多小小的細節讓人為之感動,在富豪的電話響起時黑人小夥並沒有把電話放在他的耳邊而是下意識的遞給他,在駕車出去遊玩時,黑人小夥並沒有選擇殘疾車帶富豪出去,而是選擇了不適合富豪乘坐的跑車可以看出,黑人小夥並沒有把富豪當做一位殘疾人看待反觀,富豪也並沒介意黑人小夥的身世,背景。也許這就是影片中所獨有的魅力。

其實世間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相待。兩個被各自生活弄的不堪的人,各自封鎖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任何人都無法輕易去觸碰。就是這麼兩個孤獨的人,看清各自內心的焦慮和無助,走到了一起,做對方黑暗中的指路明燈,於是殘廢不再被當作殘廢,廢物不再被當作廢物整部影片,情感色彩突出簡單的故事設定,平易近人的語言使得這部影片獲得了非常高的好評非常值得大家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