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汝州訪古 紙坊鎮無名唐墓出土唐三彩簡述

汝州訪古 紙坊鎮無名唐墓出土唐三彩簡述

汝州 劉孟博收集整理

1983年10月,紙坊鄉拖拉機站在施工過程中,曾意外發現古墓一座。當時的“臨汝縣博物館”在得到消息後,及時趕到現場,隨後經考古人員的發掘,共出土陪葬品23件,其中以唐三彩居多。通過隨後發表的考古報告來看,該墓是一座小型土洞墓,因墓葬距離地表較淺,發現時表土已下陷,古墓損毀嚴重。 從殘餘的遺蹟判斷,墓室為長方形,近南北方向,大約南北長 2.5米,東西寬2.3米。

汝州訪古     紙坊鎮無名唐墓出土唐三彩簡述

由於墓內並沒有發現墓誌,汝州的歷代志書也沒有記載,所以墓主人姓名和身份無法得到了解,不過墓中出土眾多的唐三彩器物,在汝州地區屬首次。通過對墓葬出土的陪葬品進行研究對比,認為其器形與洛陽、西安等地區出土的唐中前三彩器物相近似,故認為該墓葬年代應為唐中前期。

現將考古報告中出土陪葬品介紹摘錄如下:

三彩馬2件:一件身為橙黃色釉,鼻、口、尾巴及長披鬃塗白釉。 馬上的鞍勒俱全,鞍下墊韉兩層,鞍上披一綠色薄毯,兩端皆以 一帶縛住,馬頭微向左視,高28釐米,首尾 長31釐米。

另一件身為紅褐色釉,長披鬃塗白釉,鞍勒部位無釉,高32釐米、首尾長33.5 釐米。

汝州訪古     紙坊鎮無名唐墓出土唐三彩簡述

三彩駱駝1件:身為橙黃釉,昂首直立,鼻、額 、腿上部塗白釉 ,背上墊有白色氈 ,兩峰從氈上的兩個圓孔中露出。 高37釐米、首尾長32釐米。

三彩鎮墓獸1件:獅形、蹲狀,兩耳上豎,獸身微向後仰,上身前傾,尾部貼身上翹,豎眉怒目,首頂置一圓形微曲錐狀角,通高 33釐米。

天王俑1件:首殘,身穿銷甲 ,一手叉腰,另一手握拳上舉,手中有一小孔,此處原持有器物,兩足分開 ,下踏一牛,殘高32釐 米。

汝州訪古     紙坊鎮無名唐墓出土唐三彩簡述

文吏俑1件:身為橙黃釉,首部無釉,頭戴冠 ,身材修長,面目清秀,上身內穿圓領 衣 ,外著寬袖敞領衫,下著裳長垂至腳,背腰繫博帶,雙手握笏拱於胸前,通高43釐米 。

男侍俑3件:幞頭低寬,微向前傾,繫於胸前,僅露兩腳,身穿圓領窄袖胡服,腰間束帶,雙手拱於胸前,其中一件高22釐米。

女侍俑3件:一件無釉,頭帶風帽,身穿交領短袖衫,下裙長垂至地,腰間束帶,背披帛帶,兩端前垂過膝,兩臂貼身下垂,兩手 微向前曲於腰帶下,高30釐米。

汝州訪古     紙坊鎮無名唐墓出土唐三彩簡述

另兩件,身為橙黃色釉,頭髮上梳頭頂,盤成寬而低的髮髻,身穿圓領寬袖襦,下裙長垂至地,肩 、背覆以披白色帛,兩端前垂身側,雙手曲拳身前,握拳相迭,腰間束帶,帶尾垂於身前。 均高24釐米。

狗1件:身著黃彩,體型瘦小,伏臥於橢圓形底座上。 高5釐米。

雞1件:雞身粗笨,製作簡陋,作立狀,足下有圓形小墊,高9.8釐 米。

豬1件:跪臥於地,頭部微仰,高35釐 米。

三彩水盂1件:有蓋,器物上部塗白、黃、綠釉。 斂口,扁圓腹,弧形底。蓋鈕作寶珠形,蓋面鼓起,作覆碟形。 通高17釐米,口徑10.3釐米 。

三彩盞1件:器 身上部塗藍、橙黃、白釉 ,圈足無釉,直口,卷唇,斜腹,圈足外侈。 高10.4釐米、口徑10.5釐米。

三彩罐1件:上部塗藍、白、橙黃釉。斂口 ,唇外鼓,曲壁,淺圈足。高10.4釐米、口徑10.5 釐米。

三彩瓶1件:器表塗藍、橙黃、白釉。小口 ,唇外卷,高頸,腹鼓,曲壁,平底內凹。 高8釐米。

三彩水桶1件:器表綠、黃、 白釉。斂口,曲壁,平底,口部橫置一繩狀提樑。高5釐米。

三彩絞釉枕1件:器表塗黃、褐釉,作方塊形,長10.6釐米 、寬8.9釐米、厚5釐米。

三足爐2件:一件為青瓷,有蓋 ,小口,卷沿,扁圓腹,弧形底,下附三微曲的蹄形 足。 蓋鈕作寶珠形,蓋面鼓起,作覆碟形,通高17.7釐米、口徑10.3 釐米。

另一件,無蓋 ,上部飾青釉,小口,卷沿,扁圓腹,弧形底 ,下附三分趾蹄形足。高13釐米、口徑11.6 釐米。

青瓷罐1件:小口,唇外鼓,矮頸,鼓腹 ,平底,口徑9.5 釐米、底徑 9.5釐米、高20.4 釐米。

汝州訪古     紙坊鎮無名唐墓出土唐三彩簡述
汝州訪古     紙坊鎮無名唐墓出土唐三彩簡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