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華為如果上市,會誕生多少億萬富翁?

東震木


這個問題很無聊。

好像現在很多人衡量一家公司的偉大程度都會用金錢或者財富的積聚來衡量,但事實上,很多真正偉大的公司都是無法準確用金錢來標價的。就比如說華為。

很多人熱衷於一個問題:華為如果上市,它的市值會有多少錢?

但其實這種假設毫無意義,因為華為不會上市。

如果你知道2003年華為差點將自己賣給摩托羅拉的事情,同時也知道加當時加拿大一家叫做北電的公司是如何從鼎盛時期跌落神壇的事情,那你就會明白任正非為什麼堅持華為不上市。

並且在可預見的很多年中,華為很可能都不會考慮上市。

一句話來說,華為不願意將未來方向的決策權放在資本的桌子上任人評說,北電的失敗就在於公司決策層為了更好的股市成績而忽略了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他們為了更好看的財報,為了更快實現公司的扭虧為盈,而最終捨棄了很多穩妥的能夠求得生存的發展策略,選擇了能最快平息股東怒火與恐慌情緒的方式——但市場不會理會這些。

北電的倒下給華為一個非常深刻的教訓,那就是資本遊戲可能對公司的長遠發展造成阻礙。

所以,在思想戰略層面,華為的發展基因就排斥上市。

從實際需要出發,華為強大的現金流也不需要通過股市IPO的形式募集資金。

即便遇到艱難時刻,我相信華為也能考慮到募資後路,但絕不會是公開向社會機構募資。因為沒什麼方式是絕對有好處而毫無負面影響的。

第三,華為的價值體現不是在其市值或者創造的社會財富上,而在於為人類,或者往小了說,為自己的國家帶來了什麼。

有一點毋庸質疑,華為即便不上市,也創造了大量的千萬富翁、百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但華為本身卻不會誕生超級富豪,即便持股最多的任正非資產也不多十幾億美元,跟國內其他同行相比,任正非堪稱“無私”。他的財產到現在甚至排不進福布斯排行榜前一百名。

但這不妨礙他成為中國最受敬重的企業家。

華為可以說是最具有中國開放、寬容、友好、謙虛以及勇敢品質的國際化公司,這讓它在國外也成為為數不多的受到敬重的中國公司之一。

我覺得華為的真正價值,體現在對通訊領域的貢獻,對全球移動互聯網的賦能和提升,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用戶的用心維持和積極貢獻。華為一直在做建設性的工作。

對國內而言,它以及它的創始人樹立了一種標杆,既是企業強大的標杆,企業管理的標杆,同時也是企業家的標杆。

我覺得華為展現出來的視野和格局,以及與之相匹配的管理文化,是需要國內科技企業甚至工業企業去好好反省和學習的。

還有任正非所表現出來的戰略思想,他的憂患意識,和他對於企業的理解、財富的理解,也值得許多行業大佬去理解體會。

少些誇獎,多點學習。

億萬富翁什麼的並不重要,任正非在機場排隊打出租車的那張照片我印象深刻,因為看到了一種對於財富的淡然和對人生的坦然。

這東西,我覺得比什麼都昂貴。

以上。


好人長安君


眾所周知,華為是全球未上市的500強公司,並且也是唯一一家擠入世界排名前列的,100%中國企業,這個是BAT三家公司都未曾做到的壯舉。

可以說,華為真的是非常的厲害!

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在2019年的10月,胡潤髮布了當年的企業市值排行榜,該榜單將華為的市值預估為12000萬元。

而在之後不久,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華為估值1.3萬億美元!而我們來看,世界10大市值排名,第一名的微軟也僅有905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華為的市值已經被許多人認定為1.3萬億美元,超越了微軟,成為了世界第一。

1、微軟(Microsoft) 美國科技9050億美元/7030億美元2、蘋果(Apple) 美國科技8960億美元/8510億美元3、亞馬遜(Amazon.com) 美國消費服務8750億美元/7010億美元4、Alphabet 美國科技8170億美元/7190億美元5、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 美國金融4940億美元/4920億美元6、臉書(Facebook) 美國科技4760億美元/4640億美元7、阿里巴巴(Alibaba) 中國消費服務4720億美元/4700億美元8、騰訊控股(Tencent) 中國科技4380億美元/4960億美元9、強生(Johnson & Johnson) 美國保健3720億美元/3440億美元10、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美國石油和天然氣3420億美元/3160億美元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華為是不可能上市的,所以這個市值對於華為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但是如果為了趣味性的探討,我們其實可以研究下,如果華為如果上市,會誕生多少億萬富翁?

根據現在的數據顯示,華為共有96768名持股員工,持有了98.86%的華為股權,享受著華為的分紅,而任正非的個人持股比例只有1.14%,但是具有一票否決權。

也就是說,任正非不需要過多的利潤,他需要的是讓華為員工享受到一個“多勞多得,為自己打拼”的工作狀態。

任正非說:“今天,我個人在華為持有股票佔總股數為1.14%,我知道喬布斯的持股比例是0.58%,說明我的股權數量繼續下降應該是合理的,向喬布斯學習。”

並且我們還可以看到,華為每年研發投入150億到200億美金,投入強度在世界排名前五,未來五年總研發經費會超過1000億美元,可能會趕超世界上的任何一家企業。所以,任正非是真的一個做企業的男人,而不是為了盈利而做產品的商人,這個精神和格局,真的是太大了。

2017年末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 數為80818人,但是到了2018年末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達到了96768人,新增15950人,增幅達到19.73%。

而2018年員工持股分紅就達到240億左右,人均分紅超過24萬元。據說華為老員工持股10年以上的收益率至少達到15倍以上!可見華為的收入是非常高的,對於員工的福利也是非常好的。

那麼,我們簡單來算下:

1)如果以96768名持股員工來計算,1.3萬億美元的市值,平均每人可以得到1340萬美元的市值分割,相當於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獲得億萬身價,至少是上千萬的!

2)華為的領導班組是由持股員工選舉出115名持股代表,並從這115名持股代表作中選舉出董事長和16名董事。董事會將會選擇產生4名副董事長和3名常務董事,董事長採取輪值的方式。

也就是說在這115名的代表裡基本都是華為的幹部及人員,他們獲得億萬富翁的結果是鐵板釘釘的事。

3)華為最低級的主管年收入都在150萬左右,華為有近1000名這樣的主管;二級主管每年收入500-1200萬,在華為有近400名二級主管;一級主管每年收入1500萬以上;副總裁年收入在2000萬以上,華為有幾十名副總裁!華為一年發放的工資和獎金股票分紅就要700億,華為去年共有8.3萬人!

所以結論就是:華為如果上市,幾乎每一個人都是成為了百萬,甚至千萬富翁,而達到億萬富翁的,基本就在這1000個主管,400名二級主管,以及幾十名副總裁裡了。加起來一共應該有1500人左右,也可以大膽預估在2000人左右吧。畢竟上市以後還要考慮到一個股價的上漲,市值的提升問題!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我的【專欄】裡有乾貨,歡迎“品嚐”。


琅琊榜首張大仙


華為目前未上市,所以我這裡以國內其他企業作為參考來預估一下!

營收和市值:

先看國內BAT中的阿里和騰訊,阿里2018年全年營收3768.44億元,目前的市場為4309.11億美元約等於2.97萬億人民幣;而騰訊2018年營收為3127億元,市場為3.18萬億港元,按0.8的匯率比例計算,約合2.54萬億人民幣市值。再來看看宇宙第一大行工行的營收和市值,工行2018年營收為7251.21億元,市值是2.05萬億元。

由此可見,科技企業整體營收雖然較低,但是市值較高,高於傳統的工行這類銀行企業。因此,我最終的參考數據以騰訊和阿里為基準,工行的直接放棄。

華為營收和預估市值:

華為2018年的營收為7212億元,基本上是阿里騰訊營收的2倍。因此同為科技企業的華為如果上市,那麼對應市值是這2家的兩倍並不過分。騰訊和阿里的市值平均值為2.75萬億【(阿里2.97+騰訊2.54)/2】,華為是他們2倍的話,那就是5.5萬億左右。

會誕生有多少億萬富翁:

既然華為的預估市值已經有了,那麼剩下的就很好算了,按照每個華為員工所佔的股權比例就能計算出哪些人能成為億萬富翁。華為目前是全員持股,呆的時間越長拿的股份也就越多,如果按照這種情況計算的話,這批老員工肯定都能稱為億萬富翁。

但是這裡想說,如果華為想要要上市,就不可能再搞全員持股,只能將股權回收到核心人員手中掌控,這樣才能在上市後把控住華為這家企業,否則就有可能失去控制。一旦股權回到核心人員手中,那能成為億萬富翁的人就不會很多了,也就一批高管和少部分的老員工了。

華為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顯然和華為當前全員持股拿分紅以及不上市相關的,所以這個題目問的毫無意義,未來如果華為想持續發展,不為資本所左右,它就不會上市。再說目前華為全員持股的情況下,雖然不是億萬富翁,但是每年拿分紅也是不少的錢,很多人年入百萬根本不是問題。

所以就不要老說上市不上市的問題,上市從來都是一個有利有弊的事情,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追求,不能強求一個企業一定要上市。


將頓電池


華為首先不會上市,也不想上市。因為不想被資本控制。任正非的初心戰略佈局,非常高明的一招,把公司牢牢的控制在員工合夥人手上,相當於以前的集體企業。

如果上市,最少是阿里巴巴+騰訊兩倍以上的市值。接近5萬億。如果阿里巴巴+騰訊有100個億萬富翁,那麼華為就有300個因為華為股權很分散,以此類推。

5g時代,華為成為世界的主導企業。如果按上市的標準的評估,華為應該很快會超過10萬億市值的企業。大家可以盡情的想象。

但是我認為華為不會上市。按照華為的戰略定位,為了消費者,為了員工,員工就是股東,這個模式非常好,讓員工創造價值,擁有價值,分享價值,全員持股,按貢獻分紅。這也是華為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地方。讓人才自動更新,沒有傳承的問題。

以上是我的一些觀點,可能不夠全面,語音轉發有些口誤,有關5g,5g產業互聯網如何落地,正在孵化5G產業解債聯盟相關分享,請關注 頭條號。


商界老玩童


首先很榮幸能夠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意見,希望我的回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

華為實力

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企業在股市上大顯身手,很多都認為茅臺、騰訊、阿里巴巴都是優秀企業,同樣的華為在人們心中於是優秀企業。

2016年,華為的年產值已經超過5000億,大致相當於1.5個聯想、5個格力電器、5箇中興、5個阿里巴巴、6個比亞迪、6.5個小米,約等於萬達和萬科之和,超過騰訊百度阿里總和。所以,如果華為上市,市值應該在阿里騰訊之上。

在手機業務上與蘋果、三星相抗

在通信業務上與愛立信、諾基亞相比

在企業上與思科、IBM對壘

在芯片上和高通、英特爾較勁

過往富豪

騰訊上市的時候,原始股造就了5位億萬富翁,7位千萬富翁,100+的百萬富翁

百度上市的時候,原始股創造了8位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240位百萬富翁

也就是說,當年的1元錢原始股相當於現在的50萬元,按照這種算法,華為的老員工、精英等在手原始股何其多,甚至傳世人任正非都不足2%。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紅塵也


一、參照企業

三星電子是與華為經營產業、盈利模式相類似的上市企業。目前,三星電子市值為2562億美元。華為整體實力尚不如三星電子,也不是資本市場青睞的互聯網企業,上市後市值大概率低於三星電子。但可以將三星電子的市值當作華為市值。

2004年,騰訊上市造就5位億萬富翁。

2005年,百度上市造就8位億萬富翁。

二、目前華為股權結構

華為當前股權結構只有兩部分:

  1. 華為工會,持股98.86%。
  2. 任正非,持股1.14%。
任正非是是華為唯一一個個人股東。

華為工會代表數萬員工持股,總人數為96768人。員工按比例享受分紅、增值等權利。員工的股份只能由企業回購。

三、法律規定

工會或職工持股會作為公司股東的公司,將不能上A股。

上市前的股東人數不得少於1000人。

因此很多工會持股的公司採取了一些方式,也實現了上市。基本都是將工會持股轉為個人持股後上市。

四、華為上市

華為上市就必須處理工會持股的問題,將員工持有的虛擬股轉為或回購為實體股。

為了保證管理層的股權利益,應該會大幅增加任正非等管理層的股份,可能總計會達到20%。

當前華為董事會和監事會兩大機構共有17+10=27個核心成員。

相信上市後,若按20%持股比例來平均算的話,算上任正非,華為公司至少有28人成為十億以上的身家。

而那前1000名的持股人如果平均持股0.05%,2562×0.0005=1.28億。

總結

由於上市後股權分配不明,所以上述也只是大致猜測。

管理層股權少點,則億萬富翁多些,管理層多點,則億萬富翁少些。

但無論如何,華為上市都將創下造富紀錄。

也許,至少1000人成為億萬富翁是很大概率的。

不過,華為並不會上市。


華師棟哥


如今的華為在國際上的地位是數一數二的強大,這兩年更是遍地開花,很多發展的板塊都有很不錯的成績。如果華為決定上市,那他的市值是真的可以用可怕來形容。

我們來分析下華為上市後的市值大概能達到多少,要分析出這個其實也很簡單。只需要做個對比就可以了:

蘋果在2018年的銷售達到了2600億美元,淨利潤達到了593億美元,市值為9673億美元。2018年的華為銷售收入為7000億人民幣,摺合成美元為1000億美元。摺合成美元后的利潤為88億美元。

從這個數據來看,華為與蘋果的差距還是存在的。那麼如果按照這個差距的比例來看的話,華為上市後的市值可能會有蘋果的25%左右,也就是差不多在2500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為1.675萬億人民幣。

華為上市後的市值為1.675萬人民幣,那麼會誕生多少億萬富豪呢?這就要從華為的經營模式說起了。

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華為的股權很分散,基本上每個華為的員工都有華為的股份。這樣的話一旦華為上市,那麼由於股份的分散,那麼會誕生很多有錢人。目前來看有華為股票的大約有一萬人,一萬人按照平分來算的話,如果上市,那麼每個人大約有1675萬元。

但是肯定會有人很多,有人很少,但是億萬富翁不多,只不過有錢人會變多而已。但是這都是猜想,因為這種經營方式的華為,根本不會上市。


歐界科技


感謝您的閱讀!

我們先了解一下目前華為的股份構成:

任正非佔比1.01%;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佔比98.99%!這種股份構成,似乎要提到一個關鍵詞彙,虛擬股。雖然,看似華為就兩個股東。

我們知道目前華為主要使用的是虛擬股模式,意思是員工通過佔有虛擬股票,來獲得收益。記住,這種股票只有華為自己承認,它之所以是虛擬股,我的理解是,它類似於一種企業的分紅,所以華為虛擬股的用戶,並沒有企業的決定權。如果員工離開企業,它的虛擬股會被收回。

很多人說,華為能不能造就很多億萬富翁?實際上,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用華為能不能上市來說!

看似華為虛擬股非常有效果,可是它實際上也限制了華為上市。怎麼說呢?因為如何轉化為實體股太過困難,要知道現在的虛擬股,看似佔比98.99%,可是對於公司沒有任何控制權,實際上控制華為的,只有任正非。

如果華為上市,那麼對於任正非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它必須由虛擬股轉向為實體股,將會真正有決定權的股票了。

換句話說,如果華為真的上市,可能真正是億萬富翁的只有任正非。因為,只有他有股權。

當然,這種說法也是不準確的,實際上按照虛擬股,華為高層的收入並不低,甚至有人可能已經是億萬富翁了。

我們再想想華為的市值大概有多少?如果用倪光南2018年12月的推測,估值,在4000億美元。按照現在的華為,可能市值更好!

如果華為能夠按照虛擬股進行換算的,可能會有大批的員工是億萬富翁,不過虛擬股限制了華為的上市。


LeoGo科技


華為上市,會誕生多少億萬富豪?這真的是個好問題,因為大家都知道華為目前股權極為分散,即使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只是握有華為1.14%的股權,因此,估計華為上市將會產生不少億萬富豪。下面來分析一下。

華為如果上市估值多少?

如果華為上市,那華為的市值也將是很高的,因為從目前來看,華為畢竟是世界上5G領先企業,而且華為手機2019年將衝擊世界銷售量第一名。因此,華為上市後市值將會是多少呢。下面來通過與蘋果公司和中興通訊兩家上市公司的對比,來對華為上市市值來進行一個較為合理的估計。

1、按照蘋果公司的市值測算

蘋果公司是在美國上市的國際大企業,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企業,2018年度世界500強排名低11位。蘋果公司4月18日的市值達到了9673.97億美元。更具蘋果公司年報披露,2018年蘋果公司銷售收入達到2655.95億美元,銷售額增長16%,淨利潤達595.31億美元,較上財年增長23%。

而根據2018年華為年報披露,華為銷售收入是7212億人民幣,按照美元匯率6.7來計算,摺合美元為1076.4億美元左右,而淨利潤是593億元,摺合美元是88.5億美元。華為銷售收入大概是是蘋果公司銷售收入的40.52%,利潤是蘋果公司的14.866%。

按照蘋果的市值來估算,綜合評估華為收入和利潤與蘋果的收入和利潤的比例,可以估計華為如果上市的話,可能市值能夠達到蘋果公司的20%左右,這也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情況,那麼華為市值就是9673.97*20%=1934.79億美元,也就是1.296萬億人民幣。

2、根據中興通訊公司的估值來測算

我國中興通訊公司是同時在A股和香港股市上市的公司,中興通訊公司總市值應該是兩地市值相加。4月18日,中興通訊公司A股市值是1529.91億元,港股是1121.54億港元,摺合人民幣是958.47億人民幣,總市值是2488.38億元。

中興通訊2018年營業收入實現855.1億元,同比下滑21.41%;歸母淨利潤-69.8億元。2019年一季度預計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8-12億元,可以說同比大幅度扭虧為盈。

而華為的營收是7212億元,利潤是593億元。從營業收入看,華為的營收是中興通訊營收的8.5倍。即使按照中興通訊2019年一季度盈利12億元計算,華為全年淨利潤更是比中興通訊高10倍左右。

因此綜合來看,華為如果在A股或者港股上市,市值估計能夠達到中興通訊的5倍左右。也就是5*2488.38=12441億元。如果按照中興通訊市值來估算,華為大概能夠達到12441億元的市值。

華為總市值

華為如果上市總市值是多少呢?綜合以上的分析,按照蘋果公司市值來測算華為集團上市的市值大概是1.296萬億元人民幣,如果是按照中興通訊市值來測算,華為估值大概是1.2441萬元。用這兩個數平均一下,就能夠得到華為估值大概是1.27萬億元。

華為公司的股東持股情況

根據華為公司年報披露,華為是一家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參與人數為96768人。所有員工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其中,華為任正非持股為1.14%左右。

華為能夠造就多少億萬富豪呢?

如果華為總市值達到了1.27萬億元,那麼華為所有股東96768人,簡單平均一下,華為所有參與持股計劃的員工股東平均身價將達到1312.4萬元。

華為集團股權感覺非常分散,即使是任正非也只持有華為集團股份1.14%。按照這個情況來估計,可能華為集團擁有股份96768人當中,估計1000人左右持股量會比大家多一點,那麼如果華為上市可能會造就1000多個億萬富豪。


大家怎麼看?


睿思天下


大家都知道華為目前股權極為分散,即使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只是握有華為 1.14% 的股權,因此,估計華為上市將會產生不少億萬富豪。

華為上市就必須處理工會持股的問題,將員工持有的虛擬股轉為或回購為實體股。為了保證管理層的股權利益,應該會大幅增加任正非等管理層的股份,可能總計會達到 20%。當前華為董事會和監事會兩大機構共有 17+10=27個 核心成員。相信上市後,若按 20% 持股比例來平均算的話,算上任正非,華為公司至少有 28人 成為十億以上的身家。



如果按照蘋果公司市值來測算華為集團上市的市值大概是 1.296萬 億元人民幣,如果是按照中興通訊市值來測算,華為估值大概是 1.2441萬元。用這兩個數平均一下,就能夠得到華為估值大概是 1.27萬 億元。



如果上市,華為就沒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了,也就不是今天的和未來的華為了。華為上市困難,股權太分散,當初為了公司快速發展就激勵員工就讓自家員工拿錢買股份,現在華為非常強大,但是想要收回股權需要錢太多了!管理層股權少點,則億萬富翁多些,管理層多點,則億萬富翁少些。但無論如何,華為上市都將創下造富紀錄。



由此來看,至少 1000人 成為億萬富翁是很大概率的。不過目前來看,小編覺得華為不會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