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推心置腹!省委大祕萬字長文分享文稿寫作經驗!(滿滿乾貨)

推心置腹!省委大秘萬字長文分享文稿寫作經驗!(大徹大悟,滿滿乾貨)

作者|劉奇凡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自治區監察委員會主任劉奇凡在擔任貴州省委副秘書長時撰寫的《怎樣起草領導講話稿》。

推薦理由

1.198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學的是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看專業名稱就比較高大上。度娘說,這個專業是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屬於國內一流水平的。

2.在1988年—2012年,24年來一直在貴州省政府、省委從事文字綜合工作,文字功底深厚。一些文章成為熱文。如:《在銅仁市主城區建設推進大會上的講話》。

3.此文將近1萬字,建議下載打印後精讀,必有收穫。


推心置腹!省委大秘萬字長文分享文稿寫作經驗!(滿滿乾貨)


怎樣起草領導講話稿

一、起草領導講話稿的基本知識

1

怎樣看待領導講話稿?

領導講話稿,是指以個人名義代表組織發表的書面材料,是處理公務活動的一種組織行為。這個定義,是我參考有關書籍和文章後的理解,不是權威說法,大家也可以談自己的想法。

無論怎麼看,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領導講話稿的三個特徵:一是以領導名義發表;二是代表組織行使職權的行為;三是處理公務活動的行為。

圍繞這三個特徵,要確立三個觀念:

第一,領導講話稿姓“公”、不姓“私”。領導同志發表講話稿是基於公權力的一種組織行為,不是個人的事情。秘書人員在起草領導講話稿時,要與寫自己的文章區別開來,每一個觀點、每一句話要有理論和文件依據,要符合實際情況,要體現領導同志的思想和意圖。

第二,領導同志發表講話稿是在行使“話語權”。一個人擔任領導職務以後,就成為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引人關注。領導同志發表的講話稿不一定是文件,卻往往是文件的解釋,政策的宣傳,也是工作的部署。由此,可以得出一個領導講話稿的概念,領導發表講話稿就是在行使一種權利,即“話語權”。從管理學的角度看,幫助領導同志起草文稿也是在間接的行使“話語權”,具體講叫“參謀權”。因為寫進文稿的內容,如果領導同志沒有否定,徵求意見時別人也沒有反對,就變成了組織決定。

第三,機關工作人員要樹立“以文立身”的思想。機關工作需要大量的文字來體現。很多領導同志感嘆,機關的人不少,但能動筆的人不多。我個人認為,“筆桿子”是機關最稀缺的人才資源之一,能協助領導行使“話語權”的筆桿子是機關最可貴的人才資源之一。現在,機關幹部素質越來越高,有培養潛力的人很多,在座的同志都很優秀。省委組織部和省直工委舉辦這個培訓班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前進,為省直機關培養更多的“筆桿子”。如果每個人都能拿起筆為領導搞好服務,機關的素質和能力就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2

領導講話稿的內在要求。

領導講話稿最重要的使命是解決問題。這一本質,要求講話稿在內容上必須達到思想性、針對性、指導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機統一。

一是思想性。指講話稿內容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使參加會議的同志聽了以後,在認識上有新的提高,在觀念上有新的發展,達到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的目的,增強做好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二是針對性。指講話稿內容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實事求是地總結成績和經驗,客觀實在地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真正符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

三是指導性。指講話稿內容要為今後的工作提出要求、明確目標、制定措施,使大家清楚地知道前進的方向和工作的路數。

四是政策性。指講話稿內容要把上級領導同志的講話稿精神和上級組織的文件學通弄懂、學精吃透,並善於在結合上下功夫,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提出既符合上級要求、又切合自身實際的政策措施,為具體工作提供政策依據。

五是可操作性。指講話稿內容要有明確具體、便於執行的要求,使大家知道該辦什麼、該怎麼辦、該辦到什麼程度,讓講話稿精神真正落實下去。

以上五個方面的內在要求,是從內容上評價和判斷一篇講話稿質量高低的參照尺度,具有較為普遍的適用性。

3

領導講話稿的行文規範。

作為一種常見的、嚴肅的文體,領導講話稿從形式到內容都必須力求完美,每一個觀點、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要合乎規範,不能有絲毫馬虎,不能出現文字表述上的“技術錯誤”。

一是主旨明確。領導講話稿一定要有明確的主題。稿子的思想觀點、引用素材、內容表述都要為主題服務,不能背離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也不能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二是結構嚴謹。任何一篇領導講話稿都應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各部分之間相互承接、相互呼應,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層層遞進、漸次展開。在謀篇佈局的時候,先後順序如何安排、重點內容如何突出,都要精心設計。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最常見的邏輯結構:首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從理論和實踐的高度,深刻認識工作任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信心、增強責任;其次,根據上級組織的部署和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明確總的要求、目標任務、工作重點、政策措施;再次,圍繞會議提出的目標任務,明確組織保障和落實措施,建立可行的工作機制,使各項工作細分到責任部門、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三是格式規範。領導講話稿具有特定的文體範式,這是在長期的機關工作實踐中形成的,既是內容表述的需要,也是形式完美的需要。從標題、導語、正文到結尾,都要嚴格規範,不要隨意省略,也不要隨意變通。

四是語言準確。領導講話稿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轉化為執行者的思想認識和實際行動,具有權威性、嚴肅性,白紙黑字,難以否認,必須在準確性上狠下功夫,言之有據、言之成理、言而可行,不能有差錯,不能隨意亂說。這也要求我們文稿起草人員,從開始起草到文稿出手,都要養成良好的鍛詞煉句習慣,一句話、一句話地寫到位、摳準確,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好用準,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刪掉廢話,保留精華。我曾見過有的人寫的稿子,被領導同志戲稱為“每句話都有問題”,出現這樣情況,還是因為行文的語言習慣不好,鍛詞煉句功夫下得不夠。

二、起草領導講話稿的基本素養

文章寫得好不好,當然要看能不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但從根本上看,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一個人具有什麼樣的知識水平、思想境界、實踐經驗和敬業精神。簡而言之,就是素養決定質量。這裡,我談四個方面的體會。

1

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

公文是公共政策的文字化,也是公共管理依據和體現,根本目的是要解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矛盾和問題。每一篇公文的起草都需要豐富的、寬廣的專業知識。領導講話稿更是知識含量非常高的“作品”。在這一點,寫稿子首先是要寫知識。我體會,剛參加工作時,對寫文章的技巧知之甚少,之所以常常有機會參加文稿起草,主要還在於專業知識比較紮實。我總結,要想寫好文章,必須要成為社會的“雜家”、機關的“專家”和寫作的“行家”。

一是成為社會的“雜家”,具備較為廣博的知識。一方面,看懂上級文件和領導講話稿引用的概念、術語,準確地理解文件精神、把握領導意圖;另一方面,瞭解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對每個領域正在發生的事情有大致的瞭解,努力知道怎樣把文件精神與實際相結合起來,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

二是成為機關的“專家”,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具備做好本職工作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每一個機關幹部要常常問自己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你在哪一個方面懂得比別人更多、做得比別人更好?”如果沒有,趕緊找準自己的定位,找準一個突破口,花大時間、下苦功夫去培養和形成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使這項能力在機關具有相對優勢;如果有,還要鍥而不捨地追求和提升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使這項能力在機關取得更加明顯的優勢。這樣以後,領導同志在著手某一項工作、起草某一個稿子時,自然會首先想到你,放心讓你做。這就是你在機關立足立身、順利成長的核心能力。

三是成為寫作的“行家”,學習和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從本質上講,寫文章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我們在學習和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要認真研究和準確把握寫領導講話稿的特殊要求,瞭解各種文體的思維特點、格式規範和行文方式。在寫作過程中,要時刻把握兩個關鍵環節:歸納總結,加工提煉。歸納總結就是要善於對實踐過程進行抽象思維,抓住最本質的特點,寫出文章的亮點;加工提煉就是要善於對各方面的材料進行分析判斷,綜合加工,反覆提煉,把精華的東西展示清楚,表現出來。

2

生活體會和工作經驗。

寫好文章的素養大量來自於生活。清朝錢泳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宋朝陸游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沒有豐富的生活體會和工作經驗,寫出來的文章特別是領導講話稿,自己都會感到心中沒底。

一是要增強自己的學習力。我在這裡講的學習力,主要是指總結經驗、提升自己,瞭解新知識、掌握新本領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讀書識字。因為,對於機關工作人員來說,基礎知識的學習任務在學校裡就完成了,現在需要的是崗位學習、終身學習。管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經驗曲線”,又稱為“學習曲線”,是指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的工作過程也是學習過程,從事這項工作的時間越長,積累的經驗越豐富,總結的教訓越深刻,工作起來就會輕車熟路,比新從事這項工作的人有明顯的優勢。大家要善於運用“經驗曲線”原理為自己積累優勢。在這裡,我還向大家推薦兩句話,第一句:美國企業家傑克•韋爾奇說,“你可以選擇拒絕學習,但是你的競爭對手不會。”機關工作其實也是一種競爭,是知識素質和學習能力的競爭。學校剛畢業時,每個人的知識差不多,但工作時間長了,就會顯現出差別。因為有的人僅限於原來的書本知識,有的人卻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提高。第二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局局長保羅•郎格朗說,“未來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通過教育的普及,絕大多數人識字已經不成問題,但會不會真正的學習特別是對新知識新觀點的學習仍然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中央號召大家要做學習型幹部,我理解,名符其實的學習型幹部,不僅要堅持學習,而且要堅持用正確的方法學習。

二是要培養自己的實踐力。學習是一種能力,實踐更是一種能力。機關幹部不是學校老師,不是理論研究者,學習和實踐都非常重要。陸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躬行為啟化之源。毛主席說,“調查是十月懷胎,解決問題是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要解決問題。領導講話稿的任務是指導實踐,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有的人文筆非常好,公文寫不好,領導講話稿寫不好,為什麼呢?正是因為他們缺乏在機關工作崗位上的實踐,缺乏必要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僅有調查沒有研究也是不夠的。毛主席還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前一句話知道的人很多,後一句知道的人不多。在調查研究中,我們不僅要把實際情況是什麼搞清楚,而且要把應該怎麼辦搞清楚。總之,調查研究不僅領導幹部的一項基本功,同樣是文稿起草人員的一項基本功。

三是要提高自己的加工力。寫文章特別是寫領導講話稿,是對理論認識和實際情況的加工過程。起草人員的大腦就是一個綜合“加工廠”。我們每一個參加領導講話稿起草的同志,都要學會發揮綜合“加工廠”作用。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瞭解實際情況,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我們省直機關的同志來說,理論上、政策上的原創權在中央,在省委、省政府,我們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與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結合起來,把功夫下在結合上,在結合上出創新成果。

以上學習、實踐、思考三個方面,構成了積累生活體會和工作經驗的整體,我們都要努力做到學思結合、知行合一。此外,獨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決定著每個人在工作實踐中能否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進程。愛因斯坦說,“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能力,社會的向上發展是不可想象的。”每個領導幹部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習慣,我們起草領導講話稿也要有相應的獨立思考能力。否則,稿子由誰去講、文章由誰去寫都一樣,千篇一律,沒有靈性。

(三)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

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決定著文章的境界。在這方面,我主要有四點體會:

第一,“文章為思想而寫。”三國時曹植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世。”宋朝周敦頤說,“文以載道。”寫文學作品,不一定要有實用,但寫公文一定要講究實用。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領導幹部的思想觀點、解決問題的政策措施,都要通過文字形式表現出來,否則沒有辦法傳播和執行。

第二,為文第一要激動。先感動自己,再感動別人。感動就是用心去寫。時下流行“感動”這個詞,這個詞之所以流行,就是大家感到心與心之間要貼近,要交融。毛主席說,“寫文章是專為影響別人的。”文章有“心”,自己先用心,才能感動別人的心。有的人寫文章要講靈感,我體會所謂靈感,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為自己所寫的東西而激動,激動可以激發靈感。當然,我還體會,寫領導講話稿是命題作文、是限時作文、是替別人作文,有靈感要寫,沒有靈感也要寫,自己一定要端正態度;同時,寫領導講話稿也是一種“良心活”,只要領導善待你、鼓舞你,再苦再累,你也會心甘情願、加班加點地寫。

第三,提倡寫大事、大情、大理。作文先做人,文品是人品的重要表現。有的人文章境界很高,這同他的思想品格高尚是緊密相聯的。正所謂,“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我們想寫好領導講話稿,就要經常從國家和民族的全局和戰略考慮問題、總結過去、謀劃未來,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有大氣。

第四,文風看作風。從文章的內容往往可以看出你的調查研究是否紮實。毛主席是最注重文風的人,他在《反對黨八股》中說,“要使革命精神得發展,必須拋棄黨八股,採取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馬克思主義的文風。”枯燥、冗長的文章是很乏味的。給大家講一個朱元璋和茹太素的故事: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書皇帝,朱元璋叫人讀到6370字,仍然沒有進入正題,一生氣,就叫人把他打了一頓板子。打完板子還要接著聽。聽到16500字時,才進入正題。朱元璋認為,茹太素建議的五件事情,有四件可取。17000字的奏章,只需要500字即可。之後,朱元璋把這件事的經過寫成詔書,頒令天下,狠剎繁冗之文風。我們要記住,廢話寫得太多,是會被打板子的。

(四)認知高度和審美能力。

寫好文章,要能夠看懂好文章,多讀好文章,有一定的認知高度和審美能力。高度決定視野。站得高,眼界才會寬;看得懂好的東西,自己才知道差距在哪裡。這裡,想和大家討論一下文章的精、氣、神,這三個方面集中體現了文章的高度和美感。

精:文章的意境。近代王國維說,“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鵲踏枝),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歐陽修•蝶戀花),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經歷了這三種境界的人,寫出的東西就會意境深遠,引人入勝。

氣:文章的氣勢、結構和語言流暢。讓我們學習一篇範文——《江澤民建黨80週年講話(導語)》:“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週年,也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和追求進步的人們一道,瞻望中國和世界發展的光明前景。八十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時,黨員只有五十幾人,面對的是一個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八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黨已成為在全國執政五十多年、擁有六千四百多萬黨員的大黨,中國人民已擁有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祖國。這個巨大變化,是中華民族發展的一個歷史奇蹟。回顧黨和人民在上個世紀的奮鬥歷程,我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展望黨和人民在新世紀的偉大征程,我們充滿必勝的信心和力量。”這篇講話稿,一開場,同全國人民、世界人民一道紀念過去、展望前景,接下來用兩個八十年的滄桑鉅變,鮮明對比了中國共產黨產生前後的國家民族境遇,讓歷史告訴未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國家民族的前景會更加光輝燦爛。講話高屋建瓴,氣勢宏大,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和鼓舞。這樣的稿子,普通人是寫不出來的。百人學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學寫稿子的人很多,寫到這樣的境界,惟有“筆桿子”中的國手。

神:文章的文采、文眼、警句和得體的修飾手法。我們再學習一篇範文——《毛澤東•長征》:“講到長征,請問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隻腳,長驅二萬餘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佈,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麼廣大的民眾怎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佈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穫的。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這段話算上標點符號只有439字,文中用了很多修辭手法,警句、名句層出不窮,結構緊湊。一次又一次追問,一層遞一層縱論,高潮迭起,文采飛揚,大氣派、大感情、大手筆,堪稱千古絕唱。

3

領導講話稿的寫作技巧

(一)寫前“三問”。

寫稿子前,有三個問題要自己:一問寫這篇稿子有什麼目的,要解決什麼問題?二問要用什麼素材,表現什麼內容?三問屬於什麼文體,應該突出什麼特點?這三個問題搞清楚了,寫起來心中就有底。

(二)形式嚴謹:模仿是最近的一條路。

文體的形式是基本不變的。學寫文章,模仿是最近的一條路。先有模仿,後有創造。機關工作人員,要做工作的有心人,系統地收集、佔有以往出現過的文體,當前具有權威性影響的文體,特別是一些優秀的範文。需要寫什麼樣文章、需要寫什麼方面的文章,先找出範文來研究,反覆閱讀、反覆揣摩,從中借“氣”,以便最快地知道寫成什麼樣子才能過關。善於模仿,可以借鑑以往的成功經驗,借鑑別人的思想高度。你不妨問自己兩個問題:你係統地用心讀過的書有幾本?你讀一篇文章花得最長的時間有多久?讀得越精,學得越深,模仿能力越強。當然,模仿主要限於形式,不是單純地做“文抄公”,而要善於做有創造性的“拿來主義”者。具體文字表述要根據新形勢新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寫出新思想新內容。

(三)內容創新:內容決定文章的核心價值。

文章是研究出來的,尤其是領導講話稿。陳雲說,“要用90%以上的時間作調查工作,最後討論決定不到10%的時間就夠了。”做到了這一點,寫起文章來一定遊刃有餘。研究的目的在於理清思路,明確措施。措施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產物,必須符合當時、當地的實際,經得起歷史檢驗。

(四)話語體系。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話語體系。起草領導講話稿,要用政治話語體系;在學術界討論問題,要用學術話語體系;與普通群眾打交道,要用百姓話語體系。起草領導講話稿,在語言表述上,一是要注意專業術語的科學性、準確性,不能誤用、錯用,不懂的東西要查資料,或者向專家請教。二是要注意文章的表現力。表現力是文章的魅力所在。要用讀者、聽眾明白易懂的語言,採用他們習慣的表述方式,把問題講清楚、說明白,最好能寫得明白如話。不要故弄玄虛,讓人云裡霧裡。三是要注意感染力。適當地用一些適宜的修辭手法,增強文章的藝術性。四是要注意文字乾淨。高爾基說,“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如果領導說你寫的東西語言乾淨,你要記住,這是最高的評價。

(五)為文“出處”。

寫文章要有依據。寫領導講話稿更是如此,引話、用典都要務求準確。在一定的範圍內,上級領導的講話稿就是要廣泛傳播,指導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知識產權”,你可以“大膽”地抄。在不少場合,不抄還過不了關。抄關鍵的話,抄準確的話,抄經典名言和權威話語,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抄也是加工轉化的過程,有時候可以抄原文,有時候要抄“意思”,根據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情況,換成自己的話。當然,不能抄得一成不變,否則會把稿子寫成上級領導講話稿的“雙胞胎弟弟”。

(六)修改完善。

我愛說,“文章是在攻擊中長大的”。筆桿子要有坦蕩的胸懷。總認為“文章是自己的好”,別人動一句話、改一個字都不行,這種極端自負的態度,不是寫公文者應有的風範。攻擊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自己要推敲,反覆朗讀、提煉、加工,使句子精煉、準確、通暢;二是要請別人修改,虛心採納別人意見,講真理、不講面子,擇善而從之;三是要在實踐中檢驗,結合現實的反映不斷修改完善。另外,在修改完善中,還要牢固樹立少犯錯誤的觀念和良好的糾錯習慣。有人說,“儘可能少犯錯誤,這是做人的原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但是,領導講話稿不能有萬分之一的錯誤,必須以“天使的夢想”為標準。一篇講話稿寫好以後,要注意,看以往,曾經錯在什麼地方?防止出現重複錯誤;問自己,這次可能會錯在什麼地方?避免出現新的錯誤。

(七)寫作過程的體會。

寫領導講話稿是一種“苦差事”,但是苦中有得。我感受最深的有四條:

第一、素材第一,動筆第二。寫文章就是寫材料。把材料收齊了,可以從容動筆,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第二、認真第一,聰明第二。寫領導講話稿無疑需要智慧和技巧,但並不是最聰明的人寫得最好,往往是最認真的人寫得最讓領導放心。有人說,“動機決定一個人幹什麼,能力決定他能否幹成,態度決定他幹得是否出色。”“態度決定一切。”想寫好文章必須要有端正的態度,一個字、一個字地校對準確。“魔鬼在細節!”一句之差、一字之錯,也許就會讓你由“天使”變為“魔鬼”,這兩者之間只有很短的一段距離。

第三、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寫文章不是建築工程,而是設計構圖,在正式實施之前,隨時都可以修改,甚至可以“先開槍、後瞄準”,在行動中逐步走向完美。我曾見過有的人寫稿子,動筆前,左思右想,煩躁不安,煙抽了一缸,紙撕了一筐,開場白還沒有寫出來。這樣做,人越寫越痛苦。我主張先寫快、後寫好。

第四、領導第一,自己第二。從公文的性質而言,基本不會成就“一家之言”,也就無所謂“個人尊嚴”。一定要按照領導要求去寫,不要憑自己喜好,胡亂“抒情”。當然,從人生的意義上,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文風是很有價值的,但最好體現在屬於自己個人的作品中。

(八)如何才能“寫得快,寫得好。”

這六個字是我們黨支部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時總結出來的。我們感到,寫領導講話稿,必須既快又好。快是一種能力,好是一種境界。

我們體會,“寫得快”的方法:第一,練就過硬的基本功,達到五快,即記錄速度要快,打字速度要快,收集資料要快,歸納整理要快,加工提煉要快。第二,能超前作準備。掌握工作規律,增強預見性和主動性,思想上提前介入,材料上提前準備,工作上提前動手,程序上先快後好。第三,全心身地投入。精神不能走神,精力不能分散,作風不能漂浮,專心啟動、專心寫作、專心完成。第四,勤於積累素材。平時要勤於耕耘,建立自己的數據庫,系統化整理可能有用的資料,隨時知道從哪裡可以及時找到素材。第五,善於模仿。每一種文章都有內在的寫作規律和特定的寫作要求,絕大部分在以前都出現過。對那些經過反覆錘鍊、反覆修改後形成的“模板”,要認真研究,善於模仿,大膽借鑑,少走彎路。第六,加強協作。善於開展分工協作,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完成文稿起草任務。

“寫得好”的方法:第一,練好學習和調查研究兩項基本功,吃透“上情”,熟悉“下情”,瞭解“外情”。第二,打牢知識功底。打造自己的學術專長,在某個領域達到一定高度;廣泛學習,把自己培養成“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第三,能在思想上吃苦。真正花苦功夫去學習、去思考、去鑽研,打破思維“侷限”,擺脫習慣“路徑”,發揮“加工廠”作用。第四,善於換位思考。用心體會領導同志的思、言、行,把領導同志的“關注點”作為思考的“著力點”,按需“生產”。第五,善於總結經驗。對照領導同志的批改和實際執行的效果,進行反饋思維,其善者取之,其不善者棄之。第六,提高語言表現力。研究和掌握寫作規律,善於謀篇佈局,精於邏輯思維,長於語言表達。第七,既注意內容,又注意細節。

劉奇凡同志簡歷


推心置腹!省委大秘萬字長文分享文稿寫作經驗!(滿滿乾貨)


劉奇凡,男,漢族,1967年4月生,貴州水城人,199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8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管理學碩士,經濟師、律師。

現任十九屆中央紀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自治區監察委員會主任。

1984.09--1988.08 廈門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

1988.08--1990.04 貴州省體改委工作人員

1990.04--1994.12 貴州省體改委宏觀調控處科員、副主任科員(其間:1990.04--1990.10貴州省織金縣天宮冶煉廠鍛鍊;1990.10--1991.03掛職任貴州省務川縣水泥廠副廠長)

1994.12--1999.10 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

1999.10--2001.01 貴州省政府辦公廳綜合處副處長

2001.01--2002.01 貴州省委辦公廳秘書一處副處長(1998.09--2001.06南開大學管理系企業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管理學碩士學位)

2002.01--2005.09 貴州省委辦公廳秘書一處處長

2005.09--2006.12 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2006.12--2011.06 貴州省委副秘書長(其間:2009.05--2010.01借調中央政策研究室黨建研究局工作;2010.04--2011.02貴州省直機關赴三都縣黨建扶貧工作隊隊長,掛職任三都縣委副書記、交梨鄉黨委副書記)

2011.06--2012.07 貴州省委副秘書長(正廳長級)

2012.07--2015.04 貴州省銅仁市委書記

2015.04--2016.01 貴州省委秘書長

2016.01--2016.10 貴州省委常委、秘書長

2016.10--2018.01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2018.01--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自治區監察委員會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