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關於醫學教育,大部分的認知裡都是醫學類專業院校,畢竟各省市區幾乎都有自己的醫科大學或醫學院,好多省市區還不止一所,下面介紹一些開設醫學類專業的綜合類院校。學醫不一定只有醫科大學,還有很多的選擇,但是提醒有志學醫的同學,

醫學類的就業流動性相對較小,所以選擇學醫首選還是考慮地域的問題哦。近年來綜合類院校合併醫學院校提升自己的學科實力已然是一種趨勢,而且現今最為頂尖的幾所醫學院校都合併了,除了協和醫學院,國內曾經學科實力最強的醫學院校基本上都合併到幾所著名的綜合類大學裡了,例如北京大學醫學部、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等。沒有醫學類專業的一些高校也加緊合併地方醫學院校或創立醫學部門。地方性的獨立設置的醫學類院校實力還待加強。本文介紹的院校僅僅是部分設有醫學院系(不完全統計),設有藥學院的院校未計入介紹。

七、 廣西壯族自治區

1、 廣西大學醫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廣西大學在加強"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於2016年12月28日成立了醫學院,按照高起點、差異化辦學的思路,建設高水平的國際化研究型學院、東盟地區的國際醫學教育中心,規劃重點建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四個一級學科,開展再生醫學和移植學,腫瘤學,重症醫學,神經、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及民族醫藥等方向的科學研究,突出東盟和廣西民族特色,立足廣西,服務全國,輻射東盟,面向世界,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工作。學院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點,目前有製藥工程和生物製藥兩個本科專業,新獲得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和碩士點,以及藥學專業碩士點,招收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與藥學、製藥工程專業博士生和碩士生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和藥學專業碩士。廣西大學醫學院成立時間不長,而且在本科教育階段並沒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專業,後續應該會有。

2、 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部,柳州市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部(原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前身是創辦於1951年的廣西省第四醫士學校, 1958年改稱"柳州醫學專科學校";1962年,因國家政策調整恢復中等醫學教育,更名為"廣西柳州衛生學校";2003年升格為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2年正式與廣西工學院合併籌建廣西科技大學,冠名為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2018年12月,根據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組建醫學部。現設有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部、護理系、藥學系、公共衛生和醫學技術系等6個教學單位。現開設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醫學檢驗技術5個本科專業,設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助產、藥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管理、醫學影像技術、口腔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技術等11個專科專業。

八、 廣東省

1、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廣州市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前身為創辦於1866年立的博濟醫學堂、創辦於1908年春的廣東光華醫學堂以及創辦於1909年春的廣東公醫學堂;1953年、1954年,三校合併,組建華南醫學院;1956年,改名為廣州醫學院;1957年,改名為中山醫學院;1985年,改稱中山醫科大學;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為新中山大學,併成立了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目前擁有基礎醫學、生物學、中西醫結合和生物醫學工程等4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藥理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病原生物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基礎醫學"為廣東省重點一級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為廣東省重點二級學科。

學科評估結果: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2、 暨南大學醫學部,廣州市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南大學醫學部(原暨南大學醫學院)成立於1978年,是全國最早在綜合性大學設立的二級醫學院,也是國內最早在世界衛生組織(WHO)註冊的醫學院之一。醫學部現設有基礎醫學院、中醫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同時,協調管理附屬第一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及若干非直屬附屬醫院(含第二臨床醫院)。現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基礎醫學)、2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護理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5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博士後流動站,2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和臨床重點專科,以及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家中管局病理生理實驗室)。其中,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的學科是臨床醫學、藥理學和毒理學。

學科評估結果: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3、 汕頭大學醫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汕頭大學醫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24年成立的潮州產科傳習所。歷經汕頭市產科學校、汕頭市立高級助產職業學校、汕頭市立高級助產技術學校、汕頭市衛生技術學校、廣東省第七衛生學校、汕頭衛生學校、汕頭醫學專科學校等數度更名、重組;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併入汕頭大學,升格為汕頭大學醫學院;1990年8月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8年6月獲博士學位授權點;2001年4月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0年成為中國第一所招收歐美國家本科起點留學生的醫學院校;汕頭大學醫學院有博士點一級學科1個、二級學科4個,碩士點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4個,開設"5+3"本碩一體化培養模式的臨床醫學專業3個、五年制本科專業2個、四年制本科專業1個。

學科評估結果: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4、 深圳大學醫學部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深圳大學於2008年12月獲教育部批准,開設臨床醫學專業,同年成立深圳大學醫學院,是深圳市本土第一家醫學院校。2013年4月,為進一步整合學科資源,優化學科佈局,推動深圳大學醫學學科的快速發展,學校組建了深圳大學醫學部。學部下設基礎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口腔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醫學中心、醫學人文中心等部門。現有六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藥學、護理學、口腔醫學和預防醫學);學部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一個:生物醫學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一個:生物醫學信息處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兩個:生物醫學工程和基礎醫學;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三個: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和藥學專業碩士;國際化專業兩個:分子醫學碩士和博士。臨床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進入ESI學科世界排名前1%。

學科評估結果: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5、 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深圳市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南科大醫學院的定位是成為中國新型醫學教育的標杆,首次探索中國醫學教育國際版的新模式。醫學院的使命是培養國際化的醫學領軍人才,醫學教育既面向中國目前的醫療需求,同時也符合國際醫學標準對職業醫生的要求所培養的領軍人才將能夠很好地迎接醫學科技的迅猛進步和精準醫療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南科大醫學院定位為建設一所紮根深圳、理工醫交叉融合,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醫學院。醫學院在本科(臨床醫學專業5年制、生物醫學科學專業4年制)、碩士(生物學)、博士(生物學)層次辦學,並在專業教學、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方面與大學直屬的第一附屬醫院(原深圳市人民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原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以及南科大醫院(原深圳市西麗人民醫院)開展緊密合作與資源共享。

6、 韶關學院醫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韶關學院醫學院前身是國家級重點中專——廣東省韶關衛生學校,始建於1914年,最初為英國基督教循道公會創辦的循理護士學校。1952年循理護士學校、省第三醫士學校、省第六衛生學校合併為"廣東省韶關衛生學校"。1994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衛校。1995年,與"韶關市護士學校"合併,更名為"廣東省韶關市衛生學校",1997年恢復為"廣東省韶關衛生學校"。2002年經省人民政府同意併入韶關學院,更名為"韶關學院醫學院",為韶關學院的校外二級學院,同時保留中專部。學院當前設置有社會科學部、基礎醫學部、臨床醫學系、醫學技術系、護理系、藥學系、中醫系、口腔醫學系等8個教學系部;開設有3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護理學、醫學檢驗技術;10個專科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中醫骨傷、醫學檢驗技術、藥學、護理、助產、康復治療技術和醫學影像技術;6箇中專專業:農村醫學、護理、助產、藥劑、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

7、 嘉應學院醫學院,梅州市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嘉應學院醫學院前身為創辦於1951年3月的廣東省梅州市衛生學校,2003年4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併入嘉應學院成為嘉應學院二級學院。2003年開辦全日制專科,2006年開辦藥學、護理學本科專業,2010年獲理學學士學位授予權,2014年開辦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本科專業,2019年5月獲醫學學士學位授予權。學院開設有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學、醫學檢驗技術4個本科專業和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助產等10個專科專業。

8、 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廣州市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2014年9月12日,華南理工大學和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強強聯合,共同組建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醫學院現設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技術、生物信息學等本科專業,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藥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並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日臻成熟。

九、 福建省

1、 廈門大學醫學部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廈門大學醫學院成立於1996年,設有基礎醫學部、臨床醫學系、中醫學系、護理學系、口腔醫學系、眼視光學系、器官移植研究所、消化疾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抗癌研究中心等64個教學與科研機構。學院堅持以培養醫學精英人才為目標,大力推行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學院現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護理學、MBBS(臨床醫學)等5個本科專業,已經建成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的完整醫學教育培養體系。2007年12月26日廈門大學成立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負責醫學類教育資源的統籌與管理,下設:生命科學學院 、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等教學科研院所。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2、 華僑大學醫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2006年12月,分子藥物研究所成立,揭開華僑大學醫藥學科建設序幕。2007年10月,華僑大學第一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子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項建設。以分子藥物研究所和分子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為基礎,2012年4月掛牌成立生物醫學學院(泉廈兩校區辦學)。2017年4月成立醫學院,與生物醫學學院合署辦公。現有生物醫學材料、生物化工2個二級博士點,生物醫學工程1個一級碩士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1個二級碩士點和生物工程專業學位,以及藥學、藥學(全英文教學)、臨床醫學等本科專業。生物醫學工程為福建省重點學科。

3、 莆田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莆田學院醫學教育是在2002年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與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原莆田華僑體育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成莆田學院後設立的院護理學院、莆田學院藥學與醫學技術學院、莆田學院臨床醫學院。原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可追溯到1898年創辦的興化聖教醫院附設護士訓練班,1952年,莆田縣人民政府奉令接辦私立聖路加高級護士助產職業學校,並改稱莆田衛生學校。1969年,莆田衛生學校停辦。1979年,復辦莆田衛生學校,改稱莆田地區莆田衛生學校。1982年改稱福建省婦幼衛生學校。1995年在原福建省婦幼衛生學校基礎上組建而成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設有臨床醫學、、藥學、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助產學等本科專業。

十、 貴州省

1、 貴州大學醫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2016年6月27日貴州大學醫學院創建成立,學院現設護理學(本科)、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碩士)、生物醫學(碩、博士)醫學信息工程(碩、博士)四個專業。貴州大學曾經在1928年出名貴州大學是設立過醫學教育,1931年隨著貴州大學停辦而停辦,後續至2016年間均為有醫學教育,現在的貴州大學醫學院和成立大學之初的醫學教育沒有直接和實質的聯繫,等於說是白手起家重建。

2、 銅仁學院大健康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2016年6月,銅仁學院實施專業院系整合與學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將體育與健康學院、護理學院和社會發展學院的社會工作專業整合為大健康學院。有體育教育、休閒體育、護理學和社會工作4個本科專業。

十一、 雲南省

1、 雲南大學醫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雲南大學醫學院是在2011年重新設立的,和以前的醫學院沒有淵源。現醫學院有"醫學遺傳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醫學遺傳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截止2019年,還未有本科階段的醫學教育。雲南大學的醫學教育始於1937年,但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院系大調整中雲大醫學院被剝離成立昆明醫學院,即現在的昆明醫科大學。

2、 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2011年3月28日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成立。現有一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環境醫學工程);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設有基礎醫學系和臨床學院。

3、 大理大學(原大理醫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大理大學是由成立於1978年的大理醫學院、大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於2001年合併組建於2015年更名大理大學,學校下設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與化學學院、護理學院,開設臨床醫學、藥學、藥物製劑、化學、臨床藥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技術、預防醫學、衛生檢驗與檢疫本科專業。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碩士點。

4、 昆明學院醫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昆明學院醫學院於 2009年由原昆明市衛生學校整體併入昆明學院,通過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組建形成,2010年正式開始招收本專科學生。學院現有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醫學檢驗技術4個本科專業,護理、助產、康復治療技術3個專科專業

5、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傣醫藥學院)景洪市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總部位於大理,傣醫藥學院位於景洪,設有傣醫藥學、康復治療學、中藥學、護理學、中藥資源與開發等專業,於2017年正式招生。中山大學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為全方位對口幫扶傣醫藥學院昆明醫科大學和雲南中醫藥大學幫扶。

十二、 四川省

1、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成都市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的前身為原衛生部直屬的華西醫科大學,是最早被列入國家"211工程"的四所綜合性重點醫科大學之一;其淵源於1910年美國、英國、加拿大等5個教會組織在成都華西壩創辦的私立華西協合大學,是中國最早的醫學綜合性大學,亦是中國現代高等醫學教育的數個發端之一。2000年9月,為順應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原華西醫科大學與原四川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四川大學,華西醫科大學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中心下設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口腔醫學院、華西藥學院、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統稱華西五院。現開設:臨床藥學、預防醫學、藥學、法醫學、臨床醫學(五年制)、護理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五年)、臨床醫學(八年制)、口腔醫學(七年)、口腔醫學技術、醫學技術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信息工程、衛生檢驗與檢疫、製藥工程等專業。有一級重點學科口腔醫學,二級重點學科:內科學(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外科學(骨外,普外,胸心外)、口腔臨床醫學、口腔基礎醫學、法醫、兒科、生物醫學工程、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婦產科、腫瘤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藥劑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重點培育)、麻醉學(重點培育)。一級博士點: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特種醫學、護理學、中西醫結合、生物醫學工程、醫學技術。一級碩士點: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特種醫學、護理學、中西醫結合、生物醫學工程、醫學技術、中藥學。博士後流動站: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特種醫學、護理學、中西醫結合、生物醫學工程、醫學技術。

學科評估結果: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2、 西南交通大學醫學院、成都市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2014年7月,西南交通大學分別與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和成都軍區總醫院三方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揭牌建立西南交通大學醫學院;學院立足於學校生物醫學工程、藥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本科專業與臨床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碩士學位點緊密結合附屬醫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和成都軍區總醫院的優勢學科,致力促進醫工、大健康等交叉學科建設。

3、 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成都市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成立於2013年,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四川省人民醫院合作共建,現擁有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和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等三所附屬醫院。學院設有基礎醫學部和臨床醫學部(院),現有臨床醫學和護理學學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學、藥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

4、 成都大學醫護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成都大學醫護學院的前身為具有五十多年辦學歷史、享譽四川及中國西部的國家級重點中專四川省成都衛生學校。2000年6月,原成都衛生學校、成都第二衛生學校、成都中醫學校三校合併為四川省成都衛生學校。2006年3月,整建制併入成都大學,更名為成都大學醫護學院。開設臨床醫學,護理學2個本科專業,護理學、中藥學、口腔醫學技術3個專科專業。

5、 攀枝花學院醫學院

學醫不一定非醫科大學不可(二)

攀枝花學院醫學院前身是四川省攀枝花衛生學校,始建於1972年12月,時稱"四川省渡口衛生學校"。1998年8月1日,攀枝花衛生學校併入攀枝花大學,成立攀枝花大學醫學系,同時保留四川省攀枝花衛生學校校名。2006年12月19日,醫學系更名為醫學院。開設臨床醫學和護理學2個全日制本科專業;臨床醫學、護理、助產、醫學檢驗技術、眼視光技術和康復治療技術6個全日制專科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