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歐元金融週中國日法蘭克福舉辦 促進中德及中歐金融合作

歐元金融週中國日法蘭克福舉辦 促進中德及中歐金融合作

圖為位於法蘭克福的眾多金融企業總部所構成的天際線。(圖片來源:中新社資料圖)

【歐洲時報記者陳磊報道】20日,第二十二屆歐元金融週中國日暨第四屆中歐國際交易所金融市場論壇在法蘭克福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400 餘名來自政府部門、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的嘉賓出席活動,深入探討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中歐實體經濟合作和中歐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出席論壇並致開幕辭。

吳懇大使表示,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支持者和維護者。目前,中國正加快全方位對外開放步伐,包括繼續擴大市場開放、完善開放格局、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多邊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

吳懇大使認為,判斷中德經貿合作前景應該抓住兩點,一是外部環境;二是內在需求。從外部環境來看,中德經貿合作雖然發展很快,但也面臨很多挑戰,外國企業對德投資面臨的障礙和風險因素在增加。2017年以來,德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兩次下調外資審查門檻,並不惜動用行政權力直接干預中資企業的部分收購項目。這一做法,引發中國投資者的普遍擔憂。除了投資審查,中資企業在德國經營也面臨不少障礙。

吳懇大使說,儘管外部環境越來越複雜,但從內在需求和動力看,中德互利合作仍是大勢所趨,也是雙方唯一的正確選擇。中國連續三年保持德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德貿易額佔中歐貿易總額的1/3。中德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顯著成效,西門子、福伊特等德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在第三方市場開展了密切合作。國家開發銀行通過與德中央合作銀行合作等方式為兩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德國企業對參與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熱情很高,今年有200多家德國企業參展,企業數量和參展面積均居歐洲國家首位。

吳懇大使表示,兩國在全球經濟治理、維護多邊體制、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在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人工智能、數字化、5G 建設和第三方市場等領域合作潛力很大。可以說,中德合作具有高度互補性和互利性,這是雙方投資和貿易穩步增長背後堅實的內在邏輯,不會因為一時一事發生根本改變。

吳懇大使說,今年1月份在北京舉辦的中德第二次高級別財金對話在擴大中德投融資合作領域也已取得了成果和共識,希望各界人士以本次大會為契機,開闊思路、集思廣益,為中德及中歐金融合作貢獻更多智慧和方案。

中歐國際交易所聯席首席執行官尼爾斯·託姆表示,當前主要的地緣政治版圖正在重組。 在這種環境下,中國和歐盟之間的良好夥伴關係有助於穩定並持續推動中歐經濟的共同繁榮。我們應該共同努力,保持和豐富這種卓有成效的夥伴關係。

中歐所聯席首席執行官陳晗說:“中歐所現階段的工作重點之一是籌備滬德通。初步市場調研表明,優質上市公司作為存託憑證潛在發行人的反饋令人鼓舞。下一步通過存託憑證的發行上市,中歐所將致力於在中歐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

論壇期間,德國隱形冠軍研究專家、西蒙顧和管理諮詢公司創始人郝爾曼·西蒙教授發表題為 “隱形冠軍:全球化、創新及數字化” 的主旨演講,德意志聯邦銀行執委會委員布克哈德·巴爾茨就 “人民幣國際化”作主旨演講。

當晚,在中國日活動框架下,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舉辦招待會,約100餘位嘉賓代表參加。

孫從彬總領事表示,中國經濟運行平穩、穩中有進的趨勢沒變,仍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條件和潛力。開放是當代中國鮮明的標識。中國已成為全球120 多個多家各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在全球跨境資本流動規模萎縮的背景下,前三季度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5%,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9.8%。中國將繼續加快金融業開放進程。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

陳晗指出,滬德通是要推動德國藍籌上市公司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中國存託憑證,同時支持中國優秀上市公司,尤其是製造業企業到法蘭克福證券市場發行全球存託憑證。繼滬倫通後,滬德通是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又一舉措。

他說,中德實體經濟聯繫緊密,德國上市公司通過滬德通進入中國股票市場,不僅可以獲得人民幣融資,擴大中國及亞洲業務,還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中國企業進入德國股市,除了獲得融資,也可以讓國際投資者更多瞭解中國藍籌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