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天水斜坡村的瓦當記憶

天天天水網記者 洪波 郭琦

初夏時節,一場輕柔的細雨正應了韓愈那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情畫意……

車子沿著新硬化的水泥路拐了幾道彎,秦州區秦嶺鎮斜坡村便近在眼前。細雨中的村落紅牆黛瓦,彷彿被洗亮的古畫一般變得鮮麗起來。村口寺廟屋脊上的脊獸也似乎更為精神,它們警惕地瞅著村子的四面八方。

距離寺廟不足百米的一處坡地上,便是秦嶺鎮曾經知名的泥瓦匠張庭昌家的老宅,由於久未居住,老宅門前碎石鋪就的小路上參差的雜草正喝著雨水瘋長。大門簷頭上以及門兩側寓意吉祥、雕刻精美的傳統手製瓦當依舊完好,這也成為老宅不同於周圍村舍最醒目的標誌。

打開塵封已久的老宅,堂屋、側房、馬圈內的擺設依舊保持著原來的模樣。張庭昌的侄子,現年60歲的張平來一邊指著牆上鏡框中張庭昌的照片給記者介紹,一邊麻利地從側房拿出叔叔生前製作的瓦當和使用過的製作工具。一時間,刻有梅花、蓮花、菊花等各類圖案的模具,還有泥鏟、瓦筒等等……這些木製的、普通的就像院子裡不起眼的舊農具一樣的各類瓦當製作工具,頓時將我們帶回到曾經的那個年代。

“這個模具是用來製作瓦當的,這個工具專門用來剝離瓦片,這個是和泥用的。”

“這個瓦當上刻的是雲紋,這塊上是幾何形紋樣,那塊刻的是動物紋樣,還有這個是脊獸,它的名字叫‘瞅’。”

雖說腿腳不太靈便,但張平來依舊熱情地跑出跑進,從屋內一樣一樣拿出保存的制瓦工具和各類瓦當、脊獸擺在屋簷下,並耐心地給記者一一介紹。

張平來告訴記者,他家制瓦的手藝還是從祖輩傳下來的,其身為泥瓦匠的爺爺,早些年就曾當包工頭,帶著村子裡的人出去做泥瓦活。他的叔叔則從十幾歲便開始學習泥瓦手藝,一開始只是做做簡單的瓦片,再後來便自己鑽研做脊獸,漸漸手藝越來越精湛,最後以擅長做脊獸而聞名鄉里。“早年間,牡丹鎮、紅河鎮、楊家寺的寺廟裡,大多都用的是我叔叔做的脊獸和瓦當,當時他可是靠著泥瓦活的手藝養活著一大家子人呢。”

張平來介紹說,傳統工藝製作手工瓦比起機器生產瓦工序要多,最主要的是泥和得好,所以結實耐用,抗凍能力強,而且還不容易掉皮。在過去,蓋房子主要都靠手工瓦。當時,一間房大約要用1000片瓦,而張庭昌一天則能做1600片,做好後再經過晾曬、修整,然後統一燒製,通常一批瓦的生產週期差不多得一個月時間。另外,由於手工制瓦天氣越熱越好,所以一年當中,制瓦主要還在夏季。到1978年—1980年時,隨著機器制瓦的出現,因其製作速度快、生產量大,導致手工瓦逐漸被淘汰。

“原來秦嶺鎮一帶,泥瓦匠、石匠、鐵匠、木匠、氈匠、手工織布、織口袋等人們生活所需的傳統手工技藝非常多,斜坡村當時也是這些技藝最全的,據說都是最早遷移到這裡的人們所帶來的,只可惜這些手藝大多都已失傳。”斜坡村村主任雍許代回憶說,在他小的時候,生活中常見的泥瓦製品大多都是民用或者建造寺廟所用,目前全村會這門技藝的村民,包括張平來在內僅有3人。

值得慶幸的是,斜坡村張平來家40餘年的老屋,附近的瓦窯,以及張庭昌生前手工製作的3000多件泥瓦製品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這批精緻的藝術品,也算是一代泥瓦匠所留下來的最後記憶。

2017年,張家的老宅可是熱鬧了一陣子,來訪者絡繹不絕,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人前來參觀。“我叔叔留下來的這些瓦當,搞古建的人來看過,文化部門也來人看過,甚至有北京的學者專門來看,長春電影製片廠在瞭解到咱家還留有泥瓦匠手藝的老物件後,提出想以此為題材拍一部專題片。”談到這些,張平來臉上滿是興奮和驕傲。

近幾年,隨著秦嶺鎮連翹旅遊節的舉辦,讓這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小鎮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深藏於小鎮各村落的古老手工技藝,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也引起了外界的高度關注。

陪同記者採訪的秦嶺鎮文化幹事張悅告訴記者,不久前市文化和旅遊局來人調研,他們有意向在斜坡村78號——張平來家的老宅,建一個農耕博物館,利用其原始狀態,保存下原汁原味的泥瓦匠傳統手工技藝。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可以在斜坡村的農耕博物館裡,看到這些承載著一代人生活記憶的瓦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