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準媽媽臨產前特別恐懼怎麼辦?

樹底下吃西瓜


一般大家對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都會產生恐懼感,就像女人第一次生孩子,臨產前都會特別恐懼,害怕疼痛,害怕生不下來順轉剖,害怕小孩出現意外,總之就是各種害怕,畢竟生孩子也是一件大事,準媽媽就如同在鬼門關走了一趟,但是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健康,準媽媽還是要儘量克服產前恐懼的心理。

準媽媽臨產前特別恐懼怎麼辦?


一、首先,準媽媽臨產前要有思想準備


臨產前,準媽媽及家人要做好分娩的思想準備,不管生男孩女孩,都要愉快地迎接寶寶的誕生。準爸爸應該給準媽媽充分的關心和體貼,親人也應及時地送上自己的關心與問候,給予準媽媽支持和幫助。實踐證明,思想準備越充分的準媽媽,難產的發生率越低。


有的準媽媽形容自己分娩時的感覺,會說:“女人生孩子就像是人生中‘小死’了一場一樣,想想就覺得無法忍受。”但是也有的準媽媽發現自己分娩時並沒有那麼疼痛,只是一陣腹部和腰部的脹痛不適,忍耐一下就輕鬆生下了寶寶。

對於怕痛的準媽媽,不要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其實,疼痛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分娩的疼痛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恐懼心理,心理負擔越重,就越害怕疼痛,而且還會把疼痛放得越大。一些心理情緒如緊張、焦慮、恐懼等會引起體內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使疼痛加劇,因此有的媽媽覺得生產達到“痛不欲生”的地步,與心理因素的關係很大。


還有很多準媽媽害怕自己在生產過程中,既遭受順產的疼痛,又遭受剖腹產的疼痛,覺得與其“生一次痛兩次”,倒不如一開始就選擇“一刀切”更保險,這樣可以少受罪。雖然一開始選擇順產,但碰到強烈的宮縮引起的陣痛,就緊張害怕,最後要求剖腹產。


其實,不僅準媽媽生產時感到疼痛,寶寶為了順利走出體外,也在和準媽媽一起經歷分娩之痛。 分娩時,在彎曲、狹窄的產道中,胎寶寶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促成分娩的順利進行,為使宮頸口張開,ta的頭部會先擠入產道,然後他的身體會不時地扭轉,以找到最便捷的道路來擠出產道。一旦身體中最寬的部分——頭部娩出後,其他的部分都將順利地通過產道。 胎兒在穿過產道時有感覺疼痛的能力,因而很可能也會感到痛,仔細想一想,胎寶寶其實一直在和準媽媽共同經歷著喜與哭,努力與掙扎。準媽媽想到這一點,更應該渾身充滿力量和勇氣,堅強一些。


二、臨產前,準媽媽的身體準備

一般來說,很少有人正好是在預產期分娩,很多準媽媽都是在預產前兩週分娩的。分娩前2周,準媽媽每天都會感到幾次不規則的子宮收縮,經過臥床休息,宮縮會很快消失,這預示著分娩即將來臨。如出現這種症狀後,準媽媽仍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為分娩準備充足的體力。

  1. 飲食上要吃些容易消化吸收和富有營養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新鮮的蔬菜、水果等。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每天應有1個小時左右的午睡時間。

  2. 還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輕微運動,比如散步、瑜伽等。這樣有助於順產,增強抵抗力,減少分娩的痛,對於分娩還是有好處的。

  3. 臨產前應絕對禁止性生活,以免引起胎膜早破和產時感染。

  4. 準媽媽必須保持身體的清潔,住院之前最好洗一次澡,洗澡時必須有人陪伴。

  5. 準媽媽臨產期間,準爸爸儘量不要外出,夜間要在身邊陪護,隨時做好分娩準備。


三、準媽媽要了解臨產的必備知識,掌握臨產的症狀,做好分娩前的準備工作

懷孕、分娩是一項完整的系統工程,而懷孕10個月就意味著這項工程已經進入衝刺階段,也就是關鍵性階段,因此,準備工作要越細越好。對大多數準媽媽來說,都知道要準備些什麼物品,除此之外,還應掌握一些孕育知識,做好分娩前的準備工作。


  1. 多瞭解分娩的相關知識,無論是懷孕知識、分娩知識還是育兒知識,只要有所瞭解這樣就能消除恐懼。恐懼往往是由於未知而產生的。因此準媽媽在計劃懷孕期間或者懷孕期間多看一些育兒知識和有關分娩知識的書籍,參加準媽媽講座,與有分娩經驗的媽媽和醫護人員交流等,可以增加知識,使自己對分娩有一個系統瞭解,打有準備之“仗”,消除心中的恐懼。

  2. 瞭解何種情況下必須去醫院,知道臨產前的症狀和現象,事先記下醫生的電話,有情況及時詢問,以免延誤去醫院的時機。

  3. 根據醫院的路線,做好交通工具的準備。事先計算好醫院離家有多遠、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醫院。在上下班時間交通擁擠時,從家裡到醫院大約需多長時間,最好預先演練一下去醫院的路程和時間。另外,還要準備備用方案,以便當路線堵塞或交通工具不到位時選擇。

  4. 與準爸爸一起進行自然分娩的一些運動,包括拉梅茲呼吸運動、拉梅茲按摩鎮痛及一些有助於分娩的輔助肌的鍛鍊等。


總之,準媽媽在臨產前儘量克服恐懼的心理,分娩是一件自然而然的過程,是瓜熟蒂落,所以準媽媽要相信自然的力量,相信自己和胎兒,不要因此而心生恐懼,進而影響到情緒,害怕懷孕,害怕生產,使得自己還未到預產期時就已經怕都不得了,緊張得不得了,既影響了身體對分娩所作的準備,也影響了胎兒的成長。


酥糖媽媽


準媽媽越臨近預產期,心中的恐懼就越多,尤其是新手準媽媽,一方面擔心寶寶的健康,另一方面也擔心自己的安危,心中有輕微的焦慮。我的寶寶在出生之前有一段時間我也特別焦慮,但是真的當住進醫院的時候,心中就沒有什麼恐慌了,現在將我的經歷分享出來!


對於分娩的恐慌,應該是由於對分娩沒有正確的認識,我的寶寶出生之前我聽的最多的,是生寶寶非常的疼,疼得死去活來。現在網絡也發達,在網上也有很多關於生產的新聞,報道出現的危險情況的生產,但是這些新聞在某種程度上有些誇大,在筆者的渲染之下,讓很多新媽媽對分娩的恐懼又更多了。回憶了一下,我有焦慮的那段時間,正是我在網上,看了很多有關難產的新聞和一些視頻。

所以準媽媽們,我覺得要消除產前恐懼,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瀏覽網絡信息時儘量看一些輕鬆愉快的,網上有很多新聞報道了由於各種併發症而使生產時發生危險的事情,如羊水栓塞,這個被譽為產科死神的疾病。我也看了相關的報道,當時我幾天緩不過神來,害怕等我生寶寶的時候也遇到這種情況。後來,老公批評了我,他說:所有事情都有風險,生孩子也是一樣的,但是否遇上危險,這個事情也講究概率,難產是小概率事件,不能提前確定誰遇見危險,誰不會遇見危險,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現在放寬心,如果在生產時候遇見的危險,那麼所有的親人將竭盡一切可能的救治。我想了想是這個道理,也就不再糾結於各種的生產危險了,也就很少看這一方面的新聞和視頻,因為看了反而會讓我對某些疾病一知半解,更恐慌!這就是所謂的不知者無畏吧!



2.遵醫囑,按時產檢。產檢要按時進行,這除了是對寶寶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產檢是定時對寶寶和媽媽健康程度的評估,如果遇到什麼特殊情況,也有利於提前做好準備,比如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媽媽知道了自己的身體情況,就知道平時的飲食中要少吃甜食;如果評估寶寶過大 ,生產的時候就採用剖宮產等,按時產檢,瞭解自身情況,也可以降低危險情況的發生。

3.分娩過程中的確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作為準媽媽要有順利生產的信心。準媽媽的心態很重要,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心情的波動會影響血壓,心率,對胎寶寶的健康也有影響,所以準媽媽們心態儘量平和。退一步說,生產的時候遇到了危險情況怎麼辦?我們自己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和醫生!我剖腹產打麻藥的時候,我腦袋中閃過一念:我會不會大出血?冰涼的手術刀劃開肚子時,我還在想:手術刀會不會傷到孩子?但已經躺在手術檯上了,別無選擇!只有相信自己和醫生,想想馬上就要和寶寶見面了,也就沒那麼恐懼了!



4.生產前也可以和過來人聊一聊。多問問已經做了媽媽的人,她們可以告訴你一些真相,幫你消除恐慌。原本打算打無痛針順產,但是又擔心打了無痛針以後腰疼。辦公室的媽媽就告訴我:打無痛以後腰疼,是謠言。她的話消除了我對無痛的誤解,但是最後我也沒能順產。

想想開心的事情,不為那些未知的事情而恐慌。對於即將成為媽媽的人,面對分娩別無選擇,相信自己可以順利的和寶寶見面,心中滿懷希望!


涼夏和暖冬


怎麼都得生,怎麼生都是疼,無所謂了,我現在就是這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等真生時候再害怕也來得及,還沒生就害怕只會讓自己焦慮,都說真生時候就疼的想不了那麼多了,所以乾脆不想。


淺草初風


如果快到天了,可以提前去婦產科住著,如果檢查一切正常,也可以提前一兩天去醫院住著,有錢有醫生你還怕什麼,你始終要記住,不做虧心事不怕任何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來來去去都自有定數,只要問心無愧,就要勇敢面對。上天不會虧待每一個正直上進的人,也不會放過一個無惡不做之人。只要你是無私的奉獻,定會給你一片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