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學老師批改學生的論文時,能看出抄襲嗎?看出來一般會怎麼做呢?

陌小亮


大學生做論文本身就是折騰。課程剛剛學完,掌握沒有都成問題,居然要評頭論足探索問題,不是笑話嗎?怎麼可能寫的出真正意義上的論文?不抄那怎麼做?本人曾經在課堂上說過一句話,如果我們每一個大學生研究生的論文都有學術價值,即便是10個美國也會被我們踩在腳下。事實是這樣嗎?有那麼輕鬆容易嗎?行政領導們大會小會鼓勵大家發表高水平論文,如果腦袋裡沒有東西,手裡沒有做過的數據,怎麼可能寫出什麼高水平論文。所以,只能是一個字,抄!或者三個字,大家抄!或者四個字,抄出水平!

老師怎麼才能看出學生論文是抄的?現在有機器查重。老師就看不出來了嗎?當然不是。學生寫論文一定會抄,絕大部分老師心知肚明。嚴格的說,其實學生根本不是抄,那多費功夫!現在就是複製粘貼!怎麼看出來,就是很多隱含字符和隱含圖框在文章裡面。有的因為文字從網頁轉變到文字軟件中,甚至個別地方出現亂碼,讀文章在這些地方是讀不通的。有這些問題的文章,說明學生甚至連內容都沒有讀一遍,更談不上修改,就提交了。而且這樣的文章,很多段都會有這些問題。有些同學稍微認真一點,通常會讀一讀,至少做一些文字修改。加入一些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些也可以看出來,為什麼?因為文章的語氣風格不一致。就可以立馬判斷是抄的。

即便是學生抄論文,抄的水平也是有高有低。有的把原文的圖改為敘述,有的把原文的敘述改為簡圖,這些都算是比較有水平,動了腦筋的抄。比前面說的那種抄好一些。起碼是看懂了要抄襲的內容。不過這也只是把別的廚師炒好的菜,回一下鍋熱熱,順便在放點調料而已,實際意義並不大。

還有的是斷章取義,把不同文字的敘述,不需要的截去,再把別的文章相關敘述嫁接過來,加上一些連接詞語,如果修改比較認真,有的不容易看出來是抄的。不過,大部分看得出來。因為這些論文都是急匆匆拼湊起來的,大部分看得出拼湊的痕跡。

總之,大家都抄的情況下,抄的水平高可能就是高分。否則就是低分。實際上,這些論文要老師打分都沒有意義,就是鼓勵作假做得天衣無縫的人,那不就是鼓勵認真作假嗎?

當然,要說有沒有措施和方法防止學生抄襲,答案是肯定有方法的。但是需要老師花更多的精力和功夫。


GCZ72624137


說說我在美國做大學老師的經歷。

美國課程中經常有叫做“project”(研究項目)的作業,大抵就一個研究題目,讓學生去查資料,彙總現有的研究結果,寫出一篇論文來。論文中要求有鮮明的觀點,並至少引用三個論據來支持這個觀點,然後是結論部分,最後列出參考資料。

學生寫論文之前,首先要搜索和閱讀相關資料,然後根據資料理出結論,然後開始寫。因為很像是文獻綜述,因此難免會引用參考資料中的觀點和數據,間接性綜述是可以的,不可以的是直接拷貝/黏貼(copy/paste),因為這樣做就侵犯版權了。如果要使用文獻中的圖表的話,需要給原作者發郵件或傳真,得到書面的允許才能拿來使用。在美國,不同的學校對於保持學術誠信有不同的要求,簡單一點的,會要求學生在提交報告時至少附有5個至10個參考書目,稍微複雜的,會要求學生在交論文時同時交上一份有法律效力的聲明。

那麼我們怎麼檢查學生是否東搬西湊了呢?美國大學老師會使用不同的方法。最常見的是用相關軟件來和發表的文獻做相似度對比,也有些老師會挑出關鍵的段落去谷歌(Google)搜索,相似度最高的文獻一定會最先跳出來。一旦發現有東搬西湊發生,便會被控抄襲(plagiarism),即對原著未經或稍作修改的抄錄,這是一種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犯事學生會被送交學校誠信委員會處理,一旦這個罪名坐實,輕則學校會發警告信留校察看,重則會開除學籍。

我女兒現在上八年級,她們現在寫文章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像上面介紹的那樣被要求。所以你問老師是否能看出抄襲,我覺得是能夠的,只是,整體的大環境對版權和抄襲問題現在還不夠十分重視,因此追究的不多。

寫到最後,突然想起這兩天有人舉報的一個抄襲,是對我寫的這個回答“高曉松怒批:鎮國重器已淪為職業培訓所。對此,你怎麼看?”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84726147341877518/

不信你搜下看,有人可是一字不差當成自己的發在百度派的喲。


心路獨舞


大學論文分為好幾種類型,如學年論文、實習論文、結課論文等,最重要的是學位論文。

由於大學的課程,在結課形式上分為考試和考查,許多承擔考查課的老師,就會以寫論文的形式來結課,所謂“結課論文”,其實就是作業。

前幾天,我發了一條微頭條,說的是我的課上一名學生提交的論文竟然抄襲我的作品——

此事引發了許多網友的關注,閱讀量達到40多萬,評論208條。其實這個“論文”就是一篇作業。做老師的,不可太較真,打多少,隨人品嘍……

許多朋友建議給他“59分”,那就是讓他掛科,理由都是抄襲不道德(可是你抄過嗎?有過道德的困惑嗎?)。今天我就講講講學生抄襲與道德這檔子事兒。

說起來挺奇怪 ,如今就連研究生都不做“研究”了,卻規定本科生必須寫學位論文(畢業論文)。其他論文都是作業,唯獨這篇論文是真論文,什麼摘要、英文翻譯、目錄、註釋、參考文獻……然而大多數學生從未寫過論文,沒受過相關的學術訓練,毫無學術研究的知識及技能儲備,更不瞭解學術規範,有的甚至連一篇論文都沒讀過,卻要他們在臨畢業前,正心慌慌、意亂亂時,去寫一篇什麼勞什子的學術論文,而且規定字數不少於1萬,豈不怪誕?

許多本科生寫的所謂“學術論文”,其實就是一篇拼湊的大雜燴,好多人還都是抄襲的(分大抄和小抄)。在怪誕和不合理的制度下,從何談起“學術道德”?但默認大家抄又不行啊,於是又規定每篇論文都必須進行“查重”,可笑查重率的底線又定的比較高(我們學校是25%),也就是允許你抄(應該說“借鑑”),但不可抄得太生猛。

(老師豈能不知?只是知道了也沒辦法,當所有人都在“作惡”時,對惡便只能縱然或無視了)

每個學生都有指導老師,應該說老師對學生是否抄襲該是一清二楚。其實不然。因為老師們在心裡已經有了一個認識,即本科生的論文根本不可能有創新的東西,基本上就是炒現飯,是前人觀點的綜合整理,本來就不是新鮮玩意兒,只要你抄的不太狠(抄多少由機器負責審查),格式基本規範,就讓他過了。

所幸本科生論文不上網,不擔心被人揭發抄襲。老師與學生的壓力都小。所以本科學位論文,主要是格式審查,內容倒還在其次,通過率基本有保障(主要是查重機器人那一關得過)。

這些年一直有人在呼籲,取消本科生寫論文。對此我完全贊同:別再侮辱“學術”了,別再為我們這個垃圾論文超級大國再增加每年幾百萬新垃圾了!

但研究生論文就不一樣了。這裡我只說碩士研究生,不說博士研究生。

碩士學位論文篇幅較大(最起碼要3萬字),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且研究時間長(一般為三年,專碩為兩年),最關鍵的是,學位論文絕大多數是要被期刊網收錄的,如果抄襲,很容易被發現,而一旦暴露,被人舉報了,不僅學生的學位面臨被取消的危險,對老師的聲譽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一般來說,碩士生導師對碩士論文會給予實際的指導,但發現抄襲,卻不容易。

這主要是因為我國論文數量太大了,在期刊網上輸入任何一個關鍵詞,進行搜索,搜出來的文章成百上千,不在話下,一個人窮經皓首做學問,也不可能遍覽(而且每月都在新增,有的刊物一個月都出三期,每期幾十篇文章!)。何況大多數論文並無價值,不是資料的堆砌,就是老話重彈,具有創新價值的文章少而又少。學生抄,也不會去抄那些經典的、著名的、有影響力的文章(這兩年發現的抄襲,多是學生抄學生的)。老師們瞭解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狀況,不代表每篇文章(觀點及其結構)都瞭如指掌。老師指導論文,也就是看這篇論文本身的問題,至於它是否抄襲,責任應由學生自負,學生不負,還有查重機器人負。

(不僅代寫論文成為一門大生意,論文查重的生意也不小,查一篇論文,要幾十塊錢呢!)

從道理上來說,碩士研究生入學後,應該將三年的時間都用於研究,然後寫出一篇具有原創性的論文。然而事實是,在研究生連續擴招後,碩士生的規模越來越大,而有志於研究的人卻沒有按比例增長,大多數研究生都是被逼來讀研的,他們讀研也只為獲得一個文憑。在校期間,他們的時間都“忙”別的去了,臨到開題、中期考核和答辯時,才著急忙慌“寫”論文,質量如何能保證?如果學生畢不了業,老師也有很大壓力,就是俗話說的,“(學生)砸手裡了”!怎麼辦?能繼續嚴格要求嗎?只能是多方協作,給學生放水!

對學術的不尊重,幾乎從孩子們上學開始就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了;把沒有學術興趣和潛力的學生招進來,在毫無學術基礎和學術訓練的條件下,逼令學生進行“學術研究”,必然使“造假”成為一種新的潛規則。這些,都是學術不端現象屢屢頻發的根本。學生論文抄襲現象的普遍,應該從高校學術環境和研究生制度上找原因,而不能一棒子打到可憐的老師們頭上。


皇帝不稱朕


只要老師眼睛沒瞎,就能看出抄襲。原因很簡單:老師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很瞭解,甚至語言風格也很瞭解,一個學生能寫出什麼樣的文章,一般都瞭然於胸。

看出抄襲,我們能怎麼辦呢?一般來說,心裡暗暗說一句,抄地真TM爛!遇到抄地巧妙的,說一句:抄地好!然後若無其事地打個成績,扔進垃圾桶。噢不,這只是我的幻想,現在的作業要存檔的,不能隨便亂扔。好,如果遇到一個二老師,想把這些抄襲論文都撕了,全部不及格,或者全部重寫,那結果將是非常非常可怕的。按教務處的思維,作業不合格率太高,只能說明一件事情:任課老師沒有教好。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就算一個班你弄上十個人不及格,到補考的時候填各種表格就能把你煩死。於是,你懂的,老師們只有手下留情,都及格了。為此我覺得自己玷汙了教師這兩個字的神聖。

今年研究生入學的時候,讓我說兩句,我就說了一句:請各位同學尊重知識產權,在引用別人的觀點時註明出處。然而,其實我想說的大概有一萬多句。現在的本科、碩士畢業論文都要查重了,所以大家在抄襲的時候還是非常辛苦的,把小學時候學會的“改寫”技術練習地爐火純青。語態、語序、副詞、斷句,都要熟練掌握,才能順利地躲避查重。這不錯啊,大家在練習改寫技術的同時,還要理解被抄文章字句的意思,也是一種學習呢!不過,要小心一點,萬一,漏抄了一段,前言不搭後語的,就有點麻煩了。

還有一些論文是不查重的,比如三年級寫的學年論文,還有平時老師們佈置的課程論文。遺憾的是,我已經很久沒有給學生們佈置過課程論文了,因為這個真的很難為自己,收上來的作業基本上都是全抄,要麼就是天馬行空,讓自己非常懷疑人生。讓四年級以下的本科生寫一篇原創性的論文,看起來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於是我經常會讓他們寫讀書筆記,理解一篇好文章,勝過抄襲一篇五花肉。

辣麼,既要抄襲完成論文,又想不頂著抄襲的惡名,有什麼好辦法嗎?親學生們,其實很簡單,就是你在抄襲語句的後面,點word“引用”,然後選擇引用方式,把你抄襲的文章或者書的作者、書名、文章名、出版社、發表雜誌、日期等內容填上去就可以了。這會耗費你一點點的時間,但是卻能夠讓看論文的老師擺脫一直想撕作業的暴躁情緒,功德無量呢!

就醬紫。


考古系大師姐


學生交上來的論文或者作業,過分粗製濫造的就不必討論了。但很多時候是,學生也多少花了點心思,一眼瞄過去貌似還像個樣子,但裡頭有程度不等的東拼西湊,肯定有混過關的意思。那麼老師能看出來嗎?

我覺得先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老師對學生的瞭解程度,第二是老師對文獻的瞭解程度,第三是老師的認真程度。如果對學生了解,自己都學富五車了還天天看文獻,對待學生寫的東西又很認真,那毫無疑問是能看出來的。不過實際情況總是複雜的。我自己經歷過好幾次超過100多位本科學生的大課,感覺也沒講好,基本跟學生沒啥互動。一個學期下來,別說名字跟人對不上號,根本連名字也記不住,學生的尊容也不認得。假定期末要求學生寫論文,假定一篇3000字,最後堆在桌子上的就是30-40萬字的材料。又假定這時你忙著參加會議寫論文,或者一心準備寒假怎麼過春節,那麼能有多認真去看這些論文呢?這個只能捫心自問,不好說太細了。

按照我的理解,很多時候學生也是在揣摩一種博弈策略。他們想,老師你不認識我;我稍微拐個彎或者跨個界抄幾篇東西回來,老師你也未必知道;而一大堆作業你會認真看嗎?於是就東拼西湊,後面的事情交給概率和運氣。

但是,把念大學、上課寫論文變成師生之間的博弈,變成貓抓老鼠的遊戲,這肯定是不好的,屬於忘記初心、放棄使命。記得有一次我看本科生的課程論文,有一篇文章貌似好看,但總感覺有東拼西湊的嫌疑。通常呢,給個較低的但不算難看的分數就完事。但那天我忽然想改變一下,便很認真地給他的文章逐句逐段加了修改批註。比如:這個觀點說的不錯,但需要增加某幾個方面的數據才能成立;這一段跟上一段的邏輯對不上,需要加一段話作為解釋和過渡;某個案例如果你是引用的必須註明原始出處,等等。總之,我把這篇東西完全當真並給修改意見發回去。之後那個學生就把論文修改過再發過來,並且說,對不起之前沒寫好。再後來,在畢業典禮的熱鬧場面中,那學生找到我說感謝用心指導,還意味深長地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放。

我並不是自我表揚,其實每個老師在其教學生涯中都會有很多類似的故事。我當時只是有點調皮想試驗一下,我十分認真地對你,你會怎樣呢?結果還不錯,他回報以認真。可見,構造一個相互認真對待的良性循環,是有可能的。當然這需要一些條件保證,比如學生人數不能太多、老師對學生作業必須給反饋等等。

總之,問老師能不能看出來學生論文東拼西湊?答案是能夠的。但實際上會有很多時候,叫做非不能也,是不為也。這個“不為”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因素,也很難說太細。可以說的是,制度性的趨勢是加強約束,比如小班教學,比如要求學生成績必須有明顯的區分度,從而迫使老師認真出題,還要認真看,才能拉開分數。等等。總之,可以“混”的空間越來越收窄。其實大多數學生就本意來說並不想混,而是想更好地學到東西。但總是有人喜歡找捷徑,希望東拼西湊過了關就行。對這些學生只有一個建議,請務必抓緊時間……改了吧。


郭巍青


得看是什麼老師了。如果是那種合格的,除了上課之外還有研究任務的,天天看相關領域文獻的教授,當然可以看出學生的論文是否抄襲。甚至可以知道抄的是哪個國家、哪個學校、哪個實驗室,哪個教授手下的作品。不光老師,很多有實力的,幫著雜誌審稿的博士生也有這個能力,有些甚至比導師更熟悉。

看不出來一般是兩種情況:1.導師自己研究能力不行。中國的傳統高校體制下有很多這樣的老師,其中有一部分並沒有退休,依然活躍在教學崗位上。他們沒有能力閱讀領域內的主要文獻,特別是英文文獻。2.導師要求學生交課程論文,但自己事務纏身,並沒有時間去一一審查,粗粗翻閱一下,數數頁數,看看是否認真,也就揭過去了。如果你認為老師屬於這兩種之一,當然,最好兩種皆是,那麼,東拼西湊的抄襲論文是可以過關的。

雖然抄襲本身是學術不端,但對於普通學生來說,課程論文、本科與碩士論文,並不需要你有創新點,而是讓你瞭解學術寫作。所以只要不是特別可恥的逐句抄襲,一般除非特別嚴厲的老師,都會讓通過。這個我表示理解,因為學術資源非常有限,應該用到刀刃上,而非為難這些已經放棄學術道路的學生。這方面美國相對要嚴格一些,但主要還是隻查“抄襲”,並不會去對付“洗稿”(即想法是他人的,但用自己的話重新組合了一遍)。

但高檔次的學術雜誌和博士學位論文,目前是查得比較嚴格的。假如有抄襲,會嚴肅處理。現在市面上有了一些包含論文數據庫,判別新論文是否存在抄襲的軟件,將來可能會成為教授的標準工具庫,簡單的抄襲也就更加困難了。


破破的橋


1:答案是肯定能的,據我觀察,當代大學生抄襲,一般集中在百度前2頁,一個班的同學,難免會抄一份很相似的。

2:當代大學生的水平,在平時作業或者上課之中,或多或少的知道自己的學生大概什麼水平,思想有什麼見地,這時候看到學生突然寫出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感覺眼前一亮,查了一下百度,發現果然不是他們自己寫的,又覺得失望。

3:如何看待,這種情況在大學之中太普遍了,有一句古話叫天下文章一大抄,不要說平時的論文,連畢業論文也有很多抄襲情況,心態上要好。但是做法上絕不姑息,要對學生嚴格。從平時的作業開始,嚴禁抄襲,抄襲一定0分,培養學生寫作意識和版權意識。寫好文章,教學生如何寫論文。

4:其背後反映的是當代大學生的惰性,能夠抄襲,誰好喜歡原創,也有一定程度的網絡因素影響,讀大學還是學一些真的東西,別就會抄襲


老陽私塾


學生的論文抄沒抄,抄了多少,老師幾乎一眼就能看出來。本科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非常有限,尤其一些實踐性強的專業,學生覺得寫作能力不重要,對畢業之後的工作幫助不大,因而不重視。對於課程論文,老師一般要求鬆一些,即使看出來學生抄襲,一般也不會讓學生重寫,只是會降低成績。但畢業論文不同,即使是本科畢業論文,學校也會查重,有明確的重複率上限,超過此限,就不能答辯了。因此,若本科畢業論文抄襲嚴重,老師會讓學生修改。若是研究生,要求會比本科生嚴格很得多。現在基本不給本科生布置課程論文了,怕只鍛鍊了他們的複製、粘貼能力。


梅三鬥


正常情況下年能看出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看不出來。


江南大學老徐


我覺得吧,老師是肯定能看出來學生的論文是不是抄襲的,畢竟老師還是老師,平時你的作業什麼樣子的,水平怎麼樣,還有作業風格老師還是很清楚的。所以吧,你的論文是自己寫的還是抄襲的,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至於該怎麼做,大概就是看一下你平時的成績如何,如果平時成績好,可能老師就會當做沒看到吧,會給一個高一點的分數,如果平時就表現不好可能就會分數低一點。

一方面,學生做作業教師改作業,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學生通過做作業,可複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教師通過批改作業,可瞭解學生學習的情況,掌握學生對講授內容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以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認真細心的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作業中發現他們思想、品行問題上的蛛絲馬跡,有的放矢地給予幫助,寓育人於其中。“做”和“改”相互配合,教學相長,有利於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教師批改作業,也是老師對學生的一個考察,成績合格是老師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肯定,如果學生抄襲,不僅是欺騙老師,更是對自己的欺騙,抄襲只會讓學生更加依賴於抄襲,對學習的興趣下降。覺得其實老師的作業很簡單,成為一個不勞而獲的人,這對於以後的自己有很壞的影響。

小編還是覺得應該自己寫論文,畢竟欺騙的最終還是自己,誠信一點也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