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券商業2020前瞻:財富管理、投行鏖戰升級

券商業2020前瞻:財富管理、投行鏖戰升級

2019年,“革新”貫穿整個證券行業,即將到來的2020年,券商業務發展有何看點也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回望過去一年,在金融科技賦能之下,券商財富管理“戰線改革”路徑和打法日漸清晰,同時,科創板穩步推進,再融資等多政策迎來改革,政策紅利有望在2020年全面釋放。有券商人士指出,2020年將為股權融資大年,券商投行業績有望多點開花。眼下,券業整合大幕拉開,頭部券商將顯著受益於股權融資大發展,而中小券商如何在2020年開賽時抓住機會實現突圍也成為新賽程的看點。

扭轉財富管理轉型之路日漸清晰

經歷了2018年的行情低谷,越來越多券商意識到扭轉“看天吃飯”業務格局的重要性,2019年多家券商投入財富管理大潮。

今年上半年,近10家券商官宣加碼財富管理,並且陸續有券商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或直接對部門進行更名。比如山西證券新設財富中心作為公司一級部門,專注為公司高端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而銀河證券、興業證券等券商也將經紀業務總部更名為財富管理總部等。

此外,也有券商啟動戰略升級,今年10月,中金公司將原“中金公司財富管理”和戰略重組後的“中投證券”及其旗下財富管理與經紀業務“金中投”、“掌中投”等子品牌,統一整合為“中金財富”,並宣佈旗下財富管理品牌“中金財富”正式啟用。

從轉型路徑上看,券商在財富管理的探索大致可以分為To B(向企業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和To C(向個人投資者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兩大方向。分類型券商來看,對於在全國佈局的大型頭部券商而言,傾向於To B和To C兩條路並行發展。而一些中小券商則在其註冊地、總部所在地等區域,To B和To C協同發展,在其他區域通過設立營業網點的方式,重點拓展企業財富管理服務,以較低的成本可以達到更高的產出。

對於這兩種路徑,投行資深從業人士何南野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無論是To B還是To C,突破口一定是基於全面性和精準性,全面性是要求券商能夠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投資、理財、融資等服務,任何客戶在券商都可以獲得一站式的金融服務。精準性是要求千人千面,要為不同的客戶設計不同的投資、理財或融資方案,如此才能契合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國家級金融科技發展規劃頂層設計出臺,金融科技賦能券商財富管理轉型也迎來了新的契機。而在金融科技的探索上,券商也頻頻攜手互聯網企業,共謀發展。比如今年9月,中金公司宣佈聯手騰訊旗下公司成立一家合資技術公司,該公司即是中金公司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戰略性佈局。

“我國證券業財富管理還在探索的初期,隨著轉型路徑日漸清晰,2020年,會有更多券商發力財富管理,也會有更多新嘗試和新玩法出現。” 滬上一位券商資深研究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就轉型路徑上看,他建議,券商財富管理轉型需要揚長避短,首先就要對客戶進行分類,對高淨值客戶和低淨值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如對交易型客戶,券商就可以利用金融科技的創新,提供優質的平臺服務;對配置型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針對機構客戶,整合資源提供定製化服務。

政策利好釋放 2020年投行多點開花

2019年對於券商投行業務意義非凡,科創板的推出無疑是今年資本市場最令人矚目的焦點。今年科創板市場持續火熱,再融資制度、併購重組政策先後鬆綁,創業板、新三板改革在即,券商作為資本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在改革紅利釋放下存在較大業務開展空間。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資本市場回溫之下,今年券商IPO承銷業務收穫頗豐,而科創板業務則為券商投行承銷保薦貢獻了大部分收入增量。

截至12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年內有52家券商獲得IPO承銷保薦費“入袋”,合計收入111.5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06.5%。今年以來,截至12月26日,券商收穫科創板承銷保薦費達47.51億元。截至12月26日,上交所共披露了193個科創板項目,Wind數據顯示,目前共有51家券商參與了承銷保薦。

天風證券非銀分析師夏昌盛預計,2020年科創板募集資金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預計將帶來約148億元的收入。考慮到科創板項目集中度較為集中,收入預計將集中在少數幾家投行。

從再融資業務上看,今年市場也有升溫跡象。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滬深市場再融資規模已達到1.265萬億元,而去年全年再融資規模為1.07萬億元。同時,今年11月,證監會擬鬆綁主板和創業板的再融資規則。新規影響之下,券商相關業務收入也將迎來增量“紅包”。有券商投行從業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已經有很多上市公司在積極準備再融資定增事項,並且已經聘請券商等中介機構入場開展盡職調查等工作,預計明年一季度後會有一批上市公司集中申報。

有券商研報顯示,再融資規則修訂將深度利好券商投行業務,若2020年再融資市場回升至1.5萬億元,預計將為券商投行帶來40億-50億元的收入增量。

另外,在監管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深化新三板改革的背景下,券商相應業務也將迎來更多佈局機會。夏昌盛表示,後續創業板、新三板等各市場會迎來全方位放開,2020年將為股權融資大年。有核心競爭力的投行將在未來3-5年內迎來業績快速增長期,投行業務將進入寡頭競爭階段。預計2020年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增20%至662億元。

整合大幕拉開 中小券商突圍路在何方

2019年,券商業併購整合的資本大戲頻繁上演。今年10月末,醞釀已久的中信證券併購廣州證券事項順利過會。此外,行業中還有兩起併購事件尚懸而未決。今年5月,天風證券宣告擬收購恆泰證券29.99%股權,作價不超過45億元,如果本次收購順利完成,天風證券將成為恆泰證券第一大股東,對恆泰證券的經營決策產生重大影響。此外,太平洋證券11月5日發佈的公告顯示,公司第一大股東嘉裕投資擬將其持有的公司不低於4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8683%)轉讓給華創證券。該事項將可能導致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變更。三起併購案先後發生,也拉開了券商業發展新階段併購整合潮的大幕。

何南野表示,併購一定是未來長時間內中國券商業所面臨的趨勢和潮流。眼下,證券市場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證券行業將進入新一輪整合期。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在11月提出要積極推動打造航母級頭部證券公司,鼓勵做大龍頭券商的意圖明顯。有分析人士指出,證券行業有望受益於政策紅利加速發展,大型券商憑藉規模優勢、平臺優勢、品牌優勢,龍頭優勢將逐漸擴大,櫃檯市場交易,信用衍生品、場外期權、跨境衍生品及結售匯等業務將是券商下一階段創新方向。

實際上,馬太效應凸顯之下,中小券商如何找準自身定位,尋路突圍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行業內普遍認為,不要追求大全,而應打造差異化的明星業務,在某些細分業務方面做出特色,做出行業影響力。

目前來看,已有多家中小券商在同質化競爭上,找到自己的差異化定位。比如國金證券擴充保代團隊,注重投行業務;東方證券通過持續加強提升主動管理和公募基金的規模,利用自身在權益類和固收類業務上的優勢,大力發展資管業務;長江證券、天風證券、國盛證券以研究業務為切入點,依託研究業務的優勢,帶動了零售和機構業務協同發展。“中小型券商若發展大而全的方式和頭部券商相比無優勢,所以必須利用市場上的缺口,並打造自己的特色,以點破面。”上述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馬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