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寶寶說話晚=貴人語遲?千萬別被客套話忽悠了!在不引導哭都來不及

相信對於很多媽媽來說,寶寶的每一成長都帶來無限的驚喜,但在所有成長中,最讓爸媽欣慰感動的應該就是

寶寶第一次模糊的喊出“爸爸媽媽”的時候!然而,也有些孩子不按常理出牌,例如經常會被家長在後臺問到這樣的問題:“醫生,我家寶寶都一歲多了,為什麼只會說一兩個字呢?““都說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我們是不是可以再等等,觀察一下呢?”“寶寶不學舌,不說話,會不會有自閉症的傾向?”

寶寶說話晚=貴人語遲?千萬別被客套話忽悠了!在不引導哭都來不及

這確實讓家長感到焦慮,然而也有些心大的父母絲毫不擔心,他們反而覺得是好事兒,認為“貴人語遲”,只有聰明有大智慧的孩子才會說話晚。那麼“貴人語遲”真的有道理嗎?

根據《中國兒童保健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我國3~6歲兒童語言障礙的發病率至少在4%-6%之間。所以爸爸媽媽應該要重視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注意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千萬不要盲目相信“貴人語遲”等老話,世界上可沒有那麼多“愛因斯坦”!

寶寶說話晚=貴人語遲?千萬別被客套話忽悠了!在不引導哭都來不及

那麼該如何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呢?

1、多跟寶寶交流

寶寶出生到6個月之前,你和他一起的時候,儘量多和他說話,天氣、心情、寶寶的衣服,什麼都可以,反正說就是了。孩子是通過你的說話來學習語言的。

在6個月後,寶寶能爬,能走了,當你在乾點什麼的時候,如果寶寶在身邊,也告訴他,你在幹嘛。比如,你在打電話,就和寶寶說:媽媽在打電話給阿姨,讓她週日帶著表妹出來一起喝早茶。

帶寶寶出門散步的時候,和他說一下他看到的是什麼東西,比如,“那部藍色的是貨車,綠色的是巴士”等等。

寶寶說話晚=貴人語遲?千萬別被客套話忽悠了!在不引導哭都來不及

2、帶著寶寶讀繪本

親子閱讀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還能快速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通過讀繪本,能學會不同的語句、單詞。通過圖畫,把這些單詞聯繫一起,慢慢消化成自己的詞彙。

很多親子共讀的媽媽都發現,寶寶看過很多次的繪本,已經能記住一些繪本的細節了,當你提問“貨車在哪裡?”“貓咪在哪裡?”的時候,寶寶都能順利指出來。

等寶寶大點,3-4歲的時候,對於重複看過很多次的繪本,已經能用自己的語言給媽媽簡單講出來了。

寶寶說話晚=貴人語遲?千萬別被客套話忽悠了!在不引導哭都來不及

3、做寶寶的聆聽者

在寶寶24個月開始,已經學會用簡單語句表達自我,家長一定要表現出對孩子說話的興趣和尊重,即使寶寶咿呀呀的語法錯誤,說很多無所謂的話,但也要認真聽,並給寶寶積極的回應。

寶寶會因為大人認真聽他說話,而對說話這件事更感興趣,有更強的表達慾望。

寶寶說話晚=貴人語遲?千萬別被客套話忽悠了!在不引導哭都來不及

其實寶寶的語言成長真的非常考驗家長的努力,大量研究表明,家長越多的和寶寶交流,對寶寶的語言、智力、理解能力和詞彙掌握了都有幫助。所以別再抱怨自家娃說話晚,放下手機多和寶寶聊聊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