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個月以內的寶寶護理都需要注意什麼?

一根筋的伍小姐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了自己剛當媽媽時的手足無措,一個新生兒黃疸就把我折騰的夠嗆,後來慢慢的習慣母親的角色,也瞭解了很多新生兒護理的知識,我所遇到的,接下來會總結一下,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希望新手爸媽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再慌張。

新生兒護理常見問題:

1.新生兒黃疸。當初這個問題把我折磨壞了,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兩週後消退,在4~6天達到高峰。病理性黃疸持續時間長,並且伴有其他情況比如精神不好,吃的少等等。其中母乳性黃疸是一種特殊的病理性黃疸,我家寶寶當時20天仍然很黃,進行了藍光治療才逐漸變好。



2.臍帶護理。臍帶護理的重要性不要忽視,臍帶是新生兒敗血症非常常見的侵入途徑之一,臍帶未脫落前,要注意臍帶的保護,不要用不乾淨的手去觸碰,每天都要消毒,保持臍帶部分清潔乾燥,如果發現紅腫,流濃或者其他異味,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


3.溼疹。溼疹可能是寶媽遇到最多的問題了,哪天突然就發現寶寶臉上,背上,屁股上起了很多紅紅的點點,很是心疼。引起新生兒溼疹的原因有很多,皮膚清潔不及時,環境溼熱,衣服刺激等等,平時要注意嬰兒衣物勤換,勤洗澡,衣服要純棉舒適,不要包太緊,捂太嚴。我家寶寶溼疹那時候抹的一種嬰兒用的藥膏才好。

4.鵝口瘡。這個可能並不是常見,但是偏偏我遇到了,寶寶嘴裡面和舌頭黏膜上都有一些白色的斑點,像是奶塊凝結在口腔裡,寶寶一吃奶就哭鬧,後來連奶也吃不下去了,這就是鵝口瘡。多是由於產道感染或是乳頭,奶嘴不清潔或是寶媽手指的汙染造成的。除了平時要注意衛生之外,如果寶寶吃奶困難,或者不願意吃奶而是哭鬧,這時候要去醫院就醫。



5.新生兒結膜炎。我家寶寶有段時間就是眼屎過多,粘稠,有時候睜開眼睛,眼睫毛會連在一起,看著好心疼。那時候是每天用溫開水輕輕的擦拭,後來慢慢好了。這種情況一般是寶寶結膜發炎,平時一定要注意衛生,不要直接用手揉眼屎,一般幾天就會痊癒,如果淚囊出有囊腫或者眼角有膿液,就要儘快去看醫生。


我遇到的問題能想到的就這些了,相信還有很多寶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只是冰山一角,育兒的路仍在繼續,加油!


美妞酷寶兒


你好,我家寶寶105天很開心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經歷,月子裡的寶寶身體是比較軟的,加上媽媽身體比較虛弱,寶寶和媽媽都需要被照顧,照顧寶寶

⚠️由於在羊水裡生活的寶寶出來後皮膚比較松馳和嬌嫩,褶皺處有水,不透氣就會容易蛻皮或是輕度腐爛。每次洗澡後一定把水擦乾抹上紫草油(可以自制,藥店買紫草用菜籽油煎就可以了)

⚠️寶寶的小屁屁護理更加仔細,由於寶寶在月子里拉臭臭沒有規律,一天要拉8次左右,拉了以後第一時間給寶寶清洗乾淨,換上新的尿不溼。

⚠️寶寶大部分都在睡覺,餵奶一定要按需哺乳,也要注意不要讓寶寶一直吸奶,寶寶喂很小,寶寶有吮吸條件反射和吞嚥條件反射,一般讓寶寶吸十到十五分鐘就可以了。(寶媽多餘的奶一定要用吸奶器吸出來,不然容易堵奶,我在月子裡就堵了)

⚠️在月子後期寶寶在醒的狀態下可以給寶寶看黑白卡片在寶寶眼前慢慢移動,寶寶會跟著你的卡片移動,這樣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神經,和視覺神經還可以鍛鍊寶寶脖子的力量,和預防紅脖子(據說寶寶會變聰明哦)

⚠️如果寶寶屬於自殘型的,一定要跟寶寶剪指甲,不然寶寶臉上會有多傷痕,(我家寶寶就是自殘型,直到現在都把自己臉抓得流血,不過寶寶癒合能力強,幾天就會好,)我都是寶寶睡著了跟她剪的

希望能幫到你,願寶寶健康成長



A堅持那份執著


一個月的寶寶護理都要注意什麼?

這時的小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肉肉的、軟軟的、皺巴巴的,他萌萌的樣子父母一看心都化了,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父母的神經。我來說說我兒子當時的護理情況吧!

1.貼身衣物、包被和尿不溼的選擇。寶寶剛一出生,護士清理完就要給他穿衣服和尿不溼了,我們這邊是護士直接用了醫院的待產包。衣服和包被都是全棉的,尿片用的是好奇鉑金裝,後來就一直給他用好奇鉑金裝。

2.屁股、脖子、胳肢窩等地方的護理。寶寶在醫院是每天洗一次澡,回家後我們隔一天洗一次。洗完用棉質大毛巾擦乾水給他做撫觸,基本全身都會擦茶油,寶寶也從未紅過屁股,脖子。沒有茶油的,可以去中藥店買10塊錢的紫草,配上純香油(菜籽油)自己泡,我當時也泡了,再或者直接去母嬰店購買。

3.新生兒黃疸,有病理性和生理性,病理性具體情況遵醫囑。我家寶寶是出生十三天了帶去測黃疸有16,醫生讓住院,我們烤了藍光。自己在家的話可以多曬太陽,喂點雙歧桿菌。

4.新生兒嗆奶,每個寶寶都會嗆奶吧,可能我兒子比較嚴重。他吃完是直接噴出來,衣服都能吐溼。每次喂完奶後給他靠在我肩上拍嗝,泡奶粉時不要上下搖晃奶瓶,餵奶時抬高奶瓶尾部,讓奶液聚集到奶嘴處,母乳餵養的話媽媽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夾住乳暈處,避免剛開始奶太多嗆到寶寶。睡覺時給寶寶側睡,以防嗆奶。

5.新生兒腸絞痛,我兒子那時也會臉紅,蹬小腳哭。剛開始我不知道怎麼了,就去問同學,她說有可能是腸絞痛,讓我繞肚臍周圍順時針給他揉肚子,拉著寶寶的腳做蹬自行車的動作,做到蹬自行車時,我就聽到我兒子放屁了,親測有效的,可以網上搜視頻看。

6.寶寶睡覺時頭的方向也要注意,我兒子月子裡喜歡自己往右偏,我沒在意,後來我姐說這樣容易成偏頭,我才每次都給他轉頭,左右換著睡。

7.新生兒溼疹,這個我兒子沒有遇到,但我姐家寶寶就是十多天臉上開始長溼疹,去中醫院拿了溼疹膏,塗抹了一段時間好的,注意保溼。

8.新生兒捂熱,這點我深有體會。我兒子月子是在11月份,剛好天轉冷,婆婆怕他冷到,給他裹了小毛毯,又包上包被,寶寶哼哼唧唧,我看小臉紅了,摸後脖子都是汗,趕快拿了毛毯,才安靜下來。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有用!!!


鵝蛋媽


一、吐奶

寶寶還沒滿月,最近老是吐奶,剛開始只吐一點點,現在吐好多,不知道是不是每次吃的太多,還是餵奶姿勢不對,所以,寶寶身邊一直不敢離開人,就害怕她出問題。

二、腸絞痛

寶寶25天了,這幾天突然開始拉不出大便,而且莫名其妙哭,尤其是早上,吃奶也哄不好,每次吃奶小臉蛋憋的紅紅的,感覺拉臭臭拉不出來,特別用勁。

後來人家說是脹氣,腸絞痛,可能是餵奶過多,姿勢不對,導致寶寶吸進去太多空氣,這幾天晚上鬧得基本沒怎麼睡覺,給她揉肚子了,也做了排氣操,飛機抱也試過了,後來只有趴在身上才好一點,最後好幾個小時才睡著。

睡不醒

我已經被她折騰的多少天沒睡好了,每天只想睡覺😪,嚴重睡眠不足。





可可媽媽日記


1.吃。新生兒胃容量小,一般2小時左右餵奶一次,喂後注意拍嗝防止溢奶。

2.穿。新生兒宜選擇A類純棉面料,健康安全透氣性好。多少以背部溫熱無汗為參考,老人家容易給寶寶穿多,尤其要注意。

3.睡。一歲以內寶寶原則上不需要睡枕頭,千萬不要為了老一輩說的“睡平頭”“睡圓”去弄米枕頭等偏硬枕頭。為了防止溢奶 可以選擇將毛巾摺疊作為枕頭,但注意是將寶寶肩膀和頭部保持同一個平面。哦,對了,還有很重要一點,寶寶跟大人睡覺的相對方向一定要定時,比如1-2周換一下,防止寶寶“偏頭”

4.屁屁護理。寶寶太小不要把尿。尿不溼注意寶寶有無紅屁股現象,出現紅屁股更換尿不溼品牌,並且及時擦塗藥物進行護理。寶寶大便要及時清洗,時間長了很容易紅屁股的。注意觀察寶寶大便,包括形狀顏色是否異常。

5.身體護理。新生兒身體褶皺很多,特別是脖子,腋下,每天洗臉或者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掰開清洗乾淨,擦塗護理霜。頭部勤清洗,避免“頭垢”尷尬,滷門處小心護理,不要受涼。洗澡溫度38度為宜,稍高一點,寶寶就會覺得很燙。

6.抱抱。抱新生兒要注意姿勢,託著脖子抱,不要上下左右搖晃!

7.其他日常用品準備。耳溫槍或額溫槍,嬰兒指甲剪,海鹽水,保溼霜,護臀霜,退燒貼等等。

新手媽媽都有一個過程,提前瞭解 心中不慌,加油。


齊齊媽說教育


1個月以內的寶寶護理都需要注意什麼?

1個月以內的寶寶,屬於新生兒。對於新生兒的護理,都是要特別注意的。

對寶寶自身的護理方面:

1、新生兒黃疸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一般14天左右即可消失,平時多曬太陽,多吃母乳即可;

如果是病理性黃疸,黃疸值每天翻倍增加,甚至超過15mg/dl,且有哭鬧厭食現象,建議儘早去醫院治療。

2、肚臍的護理

寶寶的臍帶一般在7-20天左右可自行脫落。

臍帶未脫落前,要保持乾燥,可用75%的酒精或者醫院配置的碘伏來消毒,幷包上護臍貼。

注意,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避免肚臍進水,穿尿不溼的時候,尿不溼的上部不要蓋住肚臍。

3、拍嗝

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寶寶每次吃完奶之後都要拍嗝。

4、胎毛

不建議寶寶在出生20天之內剃胎毛,若有滿月剃胎毛的風俗,前後囟門處的胎毛也建議保留。

5、洗澡

寶寶吃完奶後一個小時左右洗澡,平時用清水,一週使用一次沐浴露。

洗澡水溫度控制在37-38℃左右。

洗完澡後可給寶寶塗上潤膚油並做撫觸、被動操,尤其要注意褶皺處的護理。

6、小屁屁護理

新生兒的的尿不溼應及時更換,每次拉完粑粑之後要洗屁屁,並晾乾塗上茶油或者護臀膏。

7、脖子

新生兒皮膚嬌嫩,尤其要注意脖子處的護理,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淹脖子”。

寶寶吃奶的時候,奶水流到脖子處,或者天氣太熱,出汗太多,脖子漚到了,就容易發紅脫皮,此時千萬不可塗痱子粉,用茶油或者潤膚油即可。

也可以讓寶寶多趴。

8、餵養

給寶寶按需餵養。

另外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用喝水,配方奶的寶寶若排便困難,可適當的喝少量的水。

9、睡姿

儘量讓寶寶側著睡,避免趴著和正面睡,不用枕枕頭。

外在因素方面

1、室內溫度控制在26℃左右。


2、給寶寶穿全棉的,無骨縫合的衣服。

3、注意保暖防寒,儘量不要出門,若一定要出門,給寶寶戴上帽子,穿上襪子。

4、抱寶寶的時候,要托住寶寶的後背及脖子。

5、純母乳餵養的媽媽,建議飲食儘量清淡,不要喝太濃的湯,吃較油膩的食物,以免引起堵奶和寶寶的消化不良。

總之,寶寶生下來,就得細心護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所幫助,願每個寶寶都健康的成長。

本文為清心無礙原創,手打不易,歡迎轉發,抄襲必究。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清心無礙


您好,我是育兒達人小書蟲媽媽,同時也是位經驗豐富的二胎寶媽,作為一位新的媽媽,掌握一定的新生兒寶寶護理知識很重要。

儘管新生寶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嬌弱,但也因為其身體發育不完善,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出現各種不適。因此,對新生兒的護理不可小視,1個月以內的寶寶的基礎工作就是做好身體護理:

  • 囟門護理:平時在照顧寶寶時,不要用力觸碰寶寶的囟門。如果囟門處有胎垢,可在寶寶睡覺時塗抹適量的潤膚露可橄欖油以軟化胎垢,待其自行脫落即可。

  • 眼睛護理:每天給新生兒清洗眼部的時候,先把紗布巾在溫水裡沾溫,再擠幹水分,由內側向眼外角兩側輕輕擦試,擦時需在寶寶閉眼時進行。擦完一隻後,清洗紗布巾再擦洗另一隻眼睛。

  • 鼻腔護理:要每天觀察新生兒鼻孔,及時為他清理鼻垢和鼻涕,清理時注意動作要輕柔。

  • 耳朵護理:每天使用質地柔軟的小毛巾對新生兒耳廊的外側及內面進行擦試。

  • 口腔護理:每天用乾淨的小紗布沾溼溫開水或淡鹽水,給寶寶清潔口腔。

  • 臍部護理:不要讓臍帶沾水,每天給臍帶消毒,不要摩擦到寶寶的臍帶。

  • 皮膚護理:每天保持皮膚滋潤,可以選擇純天然無添加的嬰兒專用護膚品。

以上幾點是我所瞭解的,如有疑問,歡迎留言討論。

小書蟲媽媽:高級育嬰師,育兒達人,二胎寶媽,專注育兒,孕產知識分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轉發,歡迎留言討論。

小書蟲媽媽


一是健康護理方面。

1、肚臍的護理。

在臍帶脫落之前,一定要保護好,每天可以使用碘伏棉球進行消毒,並保持乾燥,洗澡時要避開肚臍部位,平時要用藥棉蓋住,外面再用紗布固定。

2、溼疹的護理。

很多新生兒會有溼疹,我家嘟嘟在6個月前反覆起溼疹,治療溼疹沒有特效藥,一般很快有效的都是含有激素的藥,不能經常使用。注意保持皮膚溼潤可以緩解溼疹,可以塗抹嬰兒保溫護膚品。

3、皮膚護理。

因為新生兒比較胖,皮膚皺摺處如脖子容易發炎,大腿窩和屁屁周圍也會因為尿液和大便腐蝕皮膚,導致紅屁屁,所以脖子、腋窩、大腿窩皮膚皺褶處要每天清洗,每次大便和更換尿不溼時要使用溫水洗屁屁,使皮膚保持清爽乾燥。

4、抱姿要正確。

新生兒還無法支撐沉重的頭部,所以抱的時候托住寶寶的頭部和頸部。

二是餵養方面。

1、按需餵養。

新生兒胃容量小,按需餵養,至少2-3小時喂一次奶,如嬰兒睡覺超過4小時要叫醒餵奶。母乳的寶寶要通過觀察狀態、大小便、體重增長等情況判斷母乳是否夠吃。

2、餵奶後要拍嗝。

每次餵奶後要輕拍背部,從下往上,拍出嗝可以避免寶寶吐奶。

三、嬰兒發育方面。

1、多和嬰兒說話。

雖然寶寶聽不懂,但媽媽要用輕柔的聲音多和寶寶說話,或者唱兒歌,給寶寶聽音樂,使用床鈴等玩具,不僅能夠促進情感發育,也能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

2、動作練習促進發育。

洗澡後給嬰兒做撫觸和被動操,能夠刺激嬰兒的神經,並鍛鍊肌肉力量,並每天讓寶寶練習趴著,鍛鍊頸部和背部肌肉,為翻身打基礎。

3、鍛鍊視力和聽力。

使用顏色對比強烈的圖案和玩具,吸引寶寶的目光隨著玩具移動。用有聲音的玩具吸引寶寶,觀察聽力情況。

四是培養良好習慣方面。

從出生開始就觀察和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寶寶和媽媽來說,都非常有益,6周前可以記錄寶寶的吃和睡的情況,從6周開始,白天可以按照吃-玩-睡的程序來安排寶寶的日常,晚上睡眠前執行睡前程序,很快寶寶就能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光芒四濺的暱稱


朋友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因為本人從事醫療行業,所以1個月以內寶寶的護理上面可能偏重於生理心理疾病方面,其他護理方面一帶而過,有問題可以關注我,留言我,私信我。

由於新生兒一切都是嬌滴滴的,也有很多隱藏的先天性病或者後天感染的疾病會時不時的表現出來,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密切觀察,出現異常後注意往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孩子發熱了,一個月的寶寶吃奶時你要是感覺到寶寶口腔有點熱,你就要懷疑是不是感染了細菌或者病毒之類的病原微生物。用個體溫計測量一下,建議你用水銀體溫計,不要用電子的,電子的誤差比較大,沒有水銀的穩定,如果超過38.5度,那你就要及時看醫生了。

2. 皮膚蒼白:環境溫度過低或者孩子病態,表淺血管收縮會出現蒼白,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新生兒失血過多或者貧血造成的,不要以為失血只是外在的,內在的也有,往往不容易發現,且往往最嚴重。

3. 皮膚青紫的情況:小寶出生後環境溫度改變,包括天冷的時候,心臟供血功能需要慢慢適應,一般出現青紫後,二十分鐘後會恢復正常,如果是因為受涼,那麼保暖後應該會恢復顏色,如果不能及時恢復,則可能是病態的。

4. 新生兒驚厥:如果你家寶寶出現兩眼凝視,不斷眨眼,面部肌肉抽動,呼吸不規則,嘴巴里有不斷的吸允動作,則有可能是驚厥,這是一種神經系統症狀,原因有很多,但不一定是腦部有病。但是有一點,寶寶睡覺是出現小腿、腳趾抽動幾下,又恢復正常,這不是驚厥,是一種很正常的神經反射。

5. 觀察寶寶的呼吸,正常寶寶呼吸時不費勁,呼吸均勻,如果發現寶寶非常用力呼吸,或者呼吸中間有暫停,一般在15秒以上,伴有面色青紫,就要立即就醫了。

6. 寶寶穿的或者包的衣物最好不要用絲綢或者絲綿。容易引起過敏,這一點在我家寶寶身上出現過,過敏後全身紅疹,一夜不睡覺,哭鬧,不吃奶。換成棉質的之後,一切症狀消失。

7. 密切觀察寶寶是否有溼疹和黃疸的出現,有些病理性黃疸十幾天後才出現,及時採取措施,防止發生膽紅素腦病。

8. 寶寶吃完奶後注意拍飽嗝,排除空氣,以防嗆奶,睡覺時一定不要讓衣被捂到寶寶的頭部。容易缺氧。

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大家及時交流,謝謝您!


疫苗小能手


1個月以內的寶寶護理都需要注意什麼?

對於新手父母來說,雖然剛出生的寶寶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但是仍然會出現各種各樣問題,每天都心驚膽戰的,就擔心寶寶受到傷害。其實只要注意下述幾點,是不會有問題的。

1.每天必須護理的地方--肚臍

新生兒的肚臍每天必須碘伏消毒2次,注意不要浸水,洗澡的時候使用護臍貼保護好,使用尿不溼的時候,尿不溼不要蓋到肚臍;肚臍臍帶脫落以後,可能出現滲液或者膿狀物,不要擔心,棉籤擦拭乾淨,然後擦碘伏消毒即可。

2.最脆弱的地方--前囟門

對新生兒來說,前囟門是最脆弱的地方,家長護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擠壓、碰撞囟門;囟門處常常會有很多結痂,不要硬摳硬拽,洗澡的時候溫水浸泡慢慢擦拭,也可以用香油浸泡以後擦拭,不要著急,多洗幾次就乾淨了。

3.經常經歷的事情--吐奶、漾奶

新生兒吐奶很多是因為餓的太狠,吃的太急,或者媽媽母乳太多,寶寶容易嗆到吐奶,建議吐奶的寶寶,媽媽母乳的時候乳汁先擠出一些,然後再喂寶寶,一定要按需餵養,不要把寶寶餓的哇哇大哭再餵養;漾奶主要是因為有空氣進入導致的,吃奶的時候,姿勢要正確,寶寶含接乳房的時候多含進乳暈,避免空氣進入,奶後一定要拍嗝。

寶寶拍嗝後躺下的時候,可以墊塊毛巾,把腦袋墊高一點,也可以讓寶寶側身睡,避免漾奶的時候嗆到自己或者流入鼻子、耳朵裡。

4.容易遭遇的事情--紅屁股、溼疹

新生兒紅屁股、溼疹大多是護理不當導致的,寶寶的尿不溼、尿布一定要及時更換,小屁股必須清洗乾淨,擦拭後可以晾一會兒,乾燥後再擦點護臀膏或者紫草油,再墊上新的尿布;溼疹排除過敏因素外,很大原因是捂著了,寶寶太熱就容易出溼疹,所以一定要注意溫度,母乳媽媽的飲食也要注意,容易過敏的食物先不要吃。

5.家長最害怕的事情--寶寶哭鬧不止

對新手父母來說,最害怕的莫過去寶寶哭鬧,但是又找不到原因,是不舒服生病了還是怎麼了?建議新生兒經常洗澡,天氣寒冷的時候兩三天一次,天氣暖和一天一次,光溜溜的時候最容易檢查寶寶身上有沒有受傷,比如衣服的線頭太長纏繞在胳膊上了,寶寶脖子肉縫裡面被淹了紅腫了破皮了,寶寶身上過敏了等等。

6.正常的異常現象--蛻皮、小白頭、黃疸、墨綠色大便、大便稀而且頻繁...

新生兒有很多看似異常但是非常正常的情況,比如新生兒手腳身上蛻皮了,新生兒鼻子上有很多小白頭,新生兒的大便怎麼是墨綠色的,大便怎麼這麼稀還這麼頻繁,新生兒打嗝會不會難受,新生兒有點黃疸怎麼回事兒,等等,都屬於正常的生理情況,是發育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般月子 後會恢復正常的,不要過於擔心。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