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丈夫的一束花引爆一场战争...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你需要了解一下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丈夫的一束花引爆一场战争...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你需要了解一下

沙龙里,一对夫妇说了一件他们生活里的故事。事件很小,但是很有意思。

丈夫在情人节买了一束进口玫瑰,送给妻子当节日礼物。妻子看到花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又买花啊……妻子并没有不高兴,但是她以前曾多次表达过不喜欢收到花,对鲜花不感兴趣的意愿(主要原因是考虑送这种花束"不划算",认为还不如吃一顿饭或者看场电影更加"实惠"),所以,当丈夫又一次买花时,她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失望:怎么我说过那么多次别买花了,怎么他还给我买花啊!

丈夫一听妻子这么说,气不打一处来,生气的说,不喜欢就干脆扔出去吧。对于丈夫的反应,妻子先是辩解了一番,例如说自己不是不喜欢花,是觉得买花不太划算,而且以前也跟丈夫表达过这个意思。后来妻子看丈夫生气了,反应过来可能刚才自己的话不太妥当。于是学过心理学的妻子又开始和丈夫沟通。妻子问丈夫:我以前说过好几次不喜欢花,你怎么还送花啊?会不会是因为你喜欢花啊?或者是用买花来表达对我的爱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可以,能满足你的需求也挺好的。丈夫更生气了,认为妻子是在说自己自私——什么叫"满足我自己的需要?!"。丈夫觉得自己买花本意是讨好妻子,没想到对方不但不领情,还反过头来说自己买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真是气死了。

妻子和丈夫开始解释自己的真实意思,一是自己过去曾表达过多次不喜欢花,希望丈夫能收到自己发出的信号(妻子实际上是对丈夫总是不能接收自己的信号有不满的)。二是认为可能买花是丈夫的需要,既然是丈夫的需求,如果是那样的话,那自己对此也没什么意见,能满足一个人也是好的,买就买吧,无所谓。

妻子还试图用心理学的原理"剖析"丈夫,帮他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坑洞,看看他的发怒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丈夫却在当时当刻将其理解为对方在"解剖自己",并不领情。

两个人经过几轮沟通之后,最终丈夫表示,已经明确接收到了妻子并不喜欢鲜花这个信号。而妻子也表示,丈夫买不买花,自己都接受。

两个人的沟通中间有一些小情绪,但是还好,都不大,没有发生情绪池的几何裂变,最后还携手去看了电影。但是他们的这次沟通很有代表性,之所以有代表性,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很多人一样,不在一个频道上。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在沟通时,双方并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意思,基本上处于自说自话的状态,但是这个现象双方都不自知,反而认为自己正在"吃力的"和对方交流中,并且越谈越恼火。

从这个角度上说,所有的争吵,实际上都是一场误会

丈夫的一束花引爆一场战争...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你需要了解一下

之所以会出现"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的现象,除了表达水平、理解能力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情绪。当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尤其是当有一些例如愤怒、委屈等负面情绪的时候,哪怕这个情绪是被刻意压抑的,都会极大的干扰ta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这时候的沟通经常是无效的,因为彼此间会有意无意的回避或曲解对方真实表达的内容,造成沟通不畅的局面。

这就是为什么说在沟通中,从沟通结果来看,内容只占了30%,而情绪占了70%。

所以,真正有效的沟通,最好是发生在双方都平静、理智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时两个人发出的信息才能相对比较真实和准确的传导到对方的耳朵里,不至于发生"人虽在近在面前,但两个人的频道却咫尺天涯"的局面。

我们可以简单讨论一下造成"不同频"沟通出现的原因。

丈夫的一束花引爆一场战争...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你需要了解一下

1.自我中心——以自己为出发点考虑问题

每个人都只是在表达ta自己。丈夫买花,也许是自己喜欢花,也许是在他的潜意识里,鲜花,应该是妻子喜欢的,是最适合节日气氛的礼物。所以,丈夫满心欢喜的挑选了一束进口玫瑰花送给妻子。而丈夫所期待的,也一定是妻子收到花之后开心的画面。

妻子收到花并不惊喜,一是因为她自己本身就对花不感兴趣,觉得花束还不如盆花经济实惠,第二个比较主要的原因是,她曾多次表达过自己不喜欢花这个观点。在妻子的认知里,我已经多次表达过不喜欢收到花,那么你就不应该再买花了。所以,当妻子看到丈夫的鲜花时,并没有如丈夫所愿那么开心,反倒并不是很开心。

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自我中心,这个词的意思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可以说,这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本能。一个人从婴儿长到成人,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就是去除"全能自恋",逐渐熟知社会规则的过程。而去除自我中心的能力,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的。

一个成年人在年龄增长之后,心理年龄是否随之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去自我中心"的能力增长了多少。

正是因为每个人都会首先从自己的认知水平、经验、习惯去看待问题,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误会。

就像这对夫妇一样,丈夫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的,妻子也一样,所以就有了后面的误会。那么,到底是丈夫错了还是妻子错了呢?其实谁都没有错。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出发,他们的想法、做法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之所以产生误会,是因为人际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尤其是亲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往往是最需要 "看到"对方的。这个能力,决定了我们和他人相处时,发生摩擦的几率。

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养自己"去自我中心"的能力非常有必要。

丈夫的一束花引爆一场战争...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你需要了解一下

2.受情绪因素的干扰

这一点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在沟通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情绪原因,而不是谈话的内容。

所以,很多人梗着脖子、绞尽脑汁的为自己的观点而战,想出各种花样繁多的论点、论据支撑自己,实际上是白费了功夫——这真是一个残酷的真相。

当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也就进入到了一种无意识的防御状态。防御,顾名思义,就是指防守和抵御。什么时候会有防守和抵御呢?就是当你觉得危险的时候。当一个人身处他感觉到的危险情境时,他的防御机制就不由自主的出来了。这种防御,就好像一个人手持盾牌和尖矛,一边防备对方伤到自己,另一边做好准备随时攻击对方。

有了这样一个画面,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人在防御状态下,谈话的内容会不起作用。因为此时此刻,ta的注意力全部被"防备"和"抵御"占据了,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分辨对方的初心是不是好的?对方这句话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到底是不是自己理解的那样?

从某种角度来说,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坑洞",这个坑洞,就是自己在曾经心理上受到的、且至今还未愈合的创伤。这些旧伤,已经被深藏于潜意识之中,自己很难察觉到。当这些伤口被触碰,自身形成的惯性的自我防御机制就会自动站出来保护自己,进入到一种防御状态。这个时候,沟通的障碍就发生了。

丈夫的一束花引爆一场战争...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你需要了解一下

3.因为无意识的防御而产生的"不同频"

一般来说,当进入到无意识的防御状态时,我们就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自证清白",也就是不断的陈述自己的道理、描述自己的感受、解释自己的想法,企图说服对方服从自己的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环节的发生,依然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很少有意识的、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这个意图,但是会不由自主的这样做。这正是潜意识的"可怕"之处。

每个人天生都是自爱、自尊的,所谓自尊,可以认为是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天生希望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这些信念深深的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但是在成长的环境中,这种自爱自尊有可能会因为养育者(比如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而遭到损害。这时候,我们就会出现低自尊状态,即一个人总体上对自己持负面看法,更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等等。当一个人出于这种不自觉的低自尊状态时,再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不由自主的戴上一层消极的滤镜,难以体会到愉悦感和幸福感。

也正是因为此,所以当我们感受到被对方"否定"、"贬损"时,往往会很受伤、很愤怒,这时候在和别人沟通时,就会陷入到自己的"受害者思维"中,会显得比较固执,只愿意待在自己的"频道"里,拒绝真正有建设性的沟通。

在这个案例里,丈夫是处于"被害者"地位的,因为最初,是他的"满腔热血"被妻子泼了一盆冷水。所以,当妻子表达"买花也许是你的需要,那么我也可以接受"时,丈夫不但没有感觉到妻子的理解,反而将其解读为"你在说我自私",从而变得更加愤怒。

其实妻子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她试图理解丈夫买花的意图,她认为丈夫买花,可能是自己喜欢花,或者自己认为妻子喜欢花,或者丈夫认为只有鲜花最适合节日气氛。所以妻子说出了"买花也许是你的需要,那么我也可以接受"这样的表达。在没有情绪干扰的情况下,妻子的话很容易被理解,妻子的初心,也很容易被看到——她是希望能理解到丈夫的。

但是在当时的情境下,丈夫的"旧伤"被勾起,他已经陷入到了一种"受伤后的应激反应状态",这时候他再听到这句话,他的感受就不是妻子的理解,而可能会曲解为"妻子在说自己自私"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的情境触发了丈夫的"旧伤"。但是妻子并没有看懂这一点,于是开始辩白:我的真实意思是….怎么你听不懂吗?

毫无意外,这样的辩白,会使两个人更加进入到自己的频道中,一个着急解释,澄清自己,另一个感觉受伤,更加愤怒。于是,一场鸡同鸭讲的"纠缠性对话"就展开了。

他们后面发生的事也依然如此,学过心理学的妻子,好像从丈夫的反应中看懂了什么,于是急迫的想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丈夫,妻子的本心是为了丈夫好,帮助他看到自己内心的创伤在哪,并能得到及时的"包扎处理"。但是这个行为在当时的情境下,是不适合的,丈夫在"受伤"状态下,根本没有心情了解自己的创伤,妻子的行为会让他更加难受,他感觉自己像被当众解剖了(哪怕这个解剖他的人是自己的爱人,也依然让自己很难受),从而产生更大的情绪。

这又是一场不同频的误会。

丈夫的反应更多的出于本能。当一个人身上有伤,又被碰疼的时候,他最直接的感受是"疼",而不是理智的分析自己的伤口。妻子因为在整件事中没有处于"受害地位",所以没有那么多情绪,反而因为发现了丈夫的创伤所在,还"好心的"想帮丈夫处理伤口。而很显然,她处理伤口的时机和方式都不对,反而让丈夫更疼了。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太关注自己而忽视了对方真实传递的信息,造成了沟通的无效。

丈夫的一束花引爆一场战争...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你需要了解一下

所以,说了这么多,下面就谈谈怎么化解无效沟通的产生。

第一,尽量不在有情绪的时候做深入的沟通。这个时候的沟通往往是无效的,浪费时间的。更多的时候,反而还起了反作用。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方,消除误会,达到和谐,但是在情绪下的沟通往往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所以,当意识到自己或对方有情绪时,最好的方法,是先暂停,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沟通。

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及时叫停,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能力,也是一个人自控的表现。

第二,即使再生气,也要冷静一下,看看对方的初心。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人之间,虽然沟通的方式、表达的语气等可能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基本上初心都是好的。

比如妈妈的唠叨,爸爸的训斥,固然会让我们烦躁、受伤,但是他们的初心一定是"希望我们更好"。如果能看到这一点,自己的情绪会削减至少一半。在这件事情里,妻子对丈夫的心意没过多关注,她的初心是"省钱",其实这个初心还是为两人共同的家庭考虑的。而丈夫的初心则更加明显,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是想让妻子高兴。说来说去,谁都不是"坏心"。

能看到对方的初心,同样是一个人的高级能力。如果能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依然还能看到对方的初心,那就是更高层级的修养和能力了。

这种能力越强,你生活中发生不愉快的摩擦的几率越小。

第三,发现自己无意识的言行刺激了对方,最好能及时的反思片刻。很多人对他人的伤害经常是无意识的,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经意间,自己不恰当的方式可能就伤到了对方。修行是终生的功课,每个人都一定要承认一点:就是自己在人格完善和自我修养未达到较高水平之前,是非常容易因为自己的逆鳞而伤到对方的。

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你的初心是多么好,不管对方被伤害归根到底是不是因为ta自己身上的"旧伤",但只要对方做出反应,就意味着向你传递一个信号:你,让ta不舒服了。

对方的反应包括但不仅限于沉默、反击、沉下脸色、转身离开等。当对方有这种反应时,就意味着对方有难受的感觉了。

绝大多数人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人际交往实际上也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当对方冲你微笑,一般也会回报微笑,当对方恶言恶语,自己也往往会被激怒。

所以,能够不被对方的情绪、表现"牵着鼻子走",依然是一种非常、非常难,也非常、非常高级的能力。

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某些反应触发了对方的情绪,可以先尽量暂停一下,看看哪出了问题,或者先喝口水稳定一下情绪,再进行接下来的交流。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向对方"屈服",而是为了避免自己也陷入坏情绪的泥沼,最终错失了目标。

如果当天晚上两人因为一束玫瑰吵得天翻地覆,饭不吃,电影也没看,那么"想好好过一个情人节"的初心和目标,就统统错失了。而这束玫瑰的本意,竟然还是为了取悦对方。如果最终的结果是这样,那是不是太悲催、太不值了?

人经常在情绪中不知不觉的丢失了自己的初心和目标,在混乱的沟通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有能力排除干扰,达到目标,有能力保持冷静,看见对方,这正是需要我们修炼的方向。

丈夫的一束花引爆一场战争...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你需要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