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日本有多強?

快樂男孩98390


目前,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18年經濟總量接近5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中國。不過,以人均GDP計算,日本接近4萬美元,在人口超億的國家中,則只比美國稍遜一籌,經濟實力還是相當強的。



日本經濟曾長期保持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上,近年來經濟增長雖然乏力,但依舊位列世界三甲。這對於資源相對匱乏的日本來說,也相當不容易了。日本經濟的強勢主要得益於科技發達,目前,日本科研人數和規模也是僅次於美國,2000年以後,就有多達16位日本人獲得過諾貝爾獎,這真的是很了不起的成就。現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諸如三星、蘋果、高通、inte等,都離不開日本的高精度設備或配件,日本經濟正以高科技為引擎,向高精尖方向大步邁進。

日本科技的發達當然離不開教育。日本各級教育的普及率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這也是日本國民素質較高的主要原因。同時,因為經濟向穩,民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和世界一流的醫療水平,使得日本人均壽命高達84.2歲,居世界第一位。看一個國家發展的怎麼樣,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標誌。


至於是不是強國,軍事的強大也是不可或缺的。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日本軍事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不過,以日本超強的科技創新實力,如果沒有了束縛,這樣的劣勢很快就會得到彌補。日本人自己都說,如果允許,他們可以在半年內造出核武器。當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同時也表明日本這個國家絕不可小視!
(日本高科技產業)

這裡,並不是想美化日本,而是本著事實求是的精神做客觀分析。其實,我們國家做的已經相當不錯了,四十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足以讓世人為之驚豔。不過,由於各種客觀原因,我們國家和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尤其是科技創新能力,確實不如人家。所以,就要向別人虛心學習,爭取儘快趕上。相信通過努力,同時避免日本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比如經濟泡沫化,快速趕上甚至超過日本經濟的發展水平,是用不了很長時間的。


高山流水116820061


我以前在日本的企業中工作過。說說我的看法吧。

1、日本人管理者素質高。對中國的工作人員不苛刻,我記得當年,我們公司剛好招聘了幾個信息化的剛畢業的 大學生。其中有一個搞網絡維護,由於工作經驗不足,日本老闆的筆記本要裝一個什麼軟件,小夥子不懂操作,又不識別日文操作系統,尷尬極了,其中,另一個老闆是香港人, 旁邊嘰嘰喳喳,什麼我丟,頂你一個肺啊罵那個小夥子,反而日本人卻很淡定的用中文語氣說,不急,慢慢弄,沒事。而且是一種長輩對晚輩的那種態度說話的,小夥子,最後弄了一個多小時,香港老闆像掘了它祖墳一樣看剛畢業的大學生,日本人卻很友善的坐在旁邊喝茶,打電話交流工作。

2、另一箇中日合作的企業,管理者也有日本人,也有大陸人。每到開會的時候,中國的管理者,都是那種老三套,開場白打雞血,中間挑各種問題,最後各種處罰。而且把每個中層幹部罵得給孫子似的。日本管理者,只提要求和應該注意的事項,接下來應當怎麼辦,直接單刀直入,切中問題要害和明確下一步的具體做法。言間意賅,沒有一句廢話和傷人的話。


3、日本的企業管理者在大陸不關心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哪怕是新建工程,各種工人不按規範施工,只要不屬於他管理的範圍,他們視而不見。不惹事,不招事。直接從旁邊路過,也不多看一眼。

4、日本的科技很發達,管理水平高,根源還是在於文化,很注重實際,不搞虛擬和浮誇。整個感覺就是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做出的事情都很用心。感覺就是我們古人的那種標準,沒得假貨。就像七八十年代一樣,我們生產的東西,哪怕是做的傢俱都可以用幾代人,做一件成一件,我們現在的東西人心浮躁,無論什麼事情都講速度,搞得人心惶惶。


塵都迷路人


對於日本這個國家,雖然從個人情感上來講,我不喜歡!

但從客觀角度來講,他們仍然很強大!

日本強,強在哪裡?咱們一點一點來講!

第一 經濟強!

這個無用質疑,雖然日本早已經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體量被我們遠遠的甩在可身後。

但日本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經濟體,其體量僅次於中國和美國,去年其gdp接近5萬億美元,人均GDP接近4萬美元,是我們的四倍多。

而在這高收入的背後,乃是有著先進、龐大且完備的工業體系支撐。

對於一個國家的強大,在目前這個時代,工業仍然是其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評判標準。而日本的工業,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領先的那一批。

這個從他們的企業和產品,我們就可以看得到。

豐田、本田的汽車;三菱的重工機械;索尼、松下的電氣與電子產品,東芝的半導體、隨便一個出來,都是世界級的。

當然這些大家都能直接查得到!

我說個我的切身體會吧!

我本科是學工科的,實習的時候是在一家硬質合金刀片工廠,其領域是粉末成型,裡面最核心的設備是日本的,就是壓制刀胚的。

當然這個不是重點!

我想說的是模具,因為當時實習的時候,我做了一個月的模具清潔,其給我的感受是最直觀的。

當時廠裡的模具有兩種,一種是來自東芝的進口模具,一種是咱們國產的模具。價格差距十分巨大,一套進口模具得小五萬,國產也就萬把塊。

但是一分錢一分貨啊,進口模具得壽命遠高於國產模具,一般國產模具壓個兩三萬片,那就得換了,而進口模具怎麼也得八萬以上。

而且進口模具壓出來得刀胚質量,遠高於國產模具,其無論是光滑度、成型度,哪都沒法比;還有在壓制過程中得故障率,和原料損耗都要遠低於國產模具。

這就是差距!

人家的材料,人家的工藝、人家的技術,就是比你好。不是不想用國產,是沒法用!

說實話,當時給我的震撼不小。當然我不是說,僅僅這一點就說日本有多厲害了,我只是想證明,他們在許多地方,確實還領先著我們。

這也是我為何說他們強大!

當然,除了經濟

日本更加可怕的是他們的教育!

高發達水平國家帶來高素質的教育水平,而著往往代表著龐大的人才儲備!

人才,是一個國家強大之保證,這是毋庸置疑的!

21世紀以來的18年,日本人拿了18個諾貝爾獎,其中大部分都是自然科學類的!

這說明什麼?

說明日本始終走在世界科技的最前端!

而這些都得益於日本良好的科研環境,以及龐大的人才儲備,以至於可以連續不斷的在科技領域上做出成果。

當然,尖端領域的科技領先只是國家強大的一部分助力。教育所帶來的更多的是一個整體國民素質的提升。

其對於國家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當然,這是從日本本身的發展來看!

而在國際上,日本同樣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日元是全球流通貨幣之一,其認可度超過人民幣,著說明其經濟影響力;日本護照在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免籤,這說明其國家的一個被認可度。

我們許多人總認為日本是個彈丸小國。

但日本其實並不小,37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超過英國,而一億多的人口更是位居世界前列。在發達國家中僅次於美國。

此外日本還有45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經濟區,差不多是咱們的兩倍,所以當島國,也有他自己的優勢。

當然,軍事上,其實沒啥說的,雖然其被評為全球前十的軍事強國,但沒啥用。因為周邊有兩個世界前三的巨無霸,再怎麼高估他們,那都打不過的。

真的,如果要是打起來,我真不知道怎麼輸(前提是美國不參戰)。

不要說他們什麼產能展開,撕掉封印,火力全開,沒用!

東風快遞,教你做人;即使不帶核字頭,依然能把你變成三高學生,就是這麼自信!

當然,現在這種國際環境下,談戰爭,不是太現實,更多的還是一個依靠國力的暗自較勁。

而日本,無疑是這其中一位種子選手,雖然個子不大,但能量很足。

咱們需要重視,切不可輕敵啊


白話歷史君


日本有多強,日本除了是公認的經濟強國,似乎沒有什麼其他突出之處,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日本其實還是很強的。


日本的經濟很強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面積只有37.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卻高達1.26億。作為島國,日本的資源非常貧瘠,大量資源依賴進口,是進口大國。日本自明治天皇起,效仿西方,實行維新變法,得以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行列。二戰後,日本在美國的幫助下積極恢復生產經濟,又二度崛起,到如今,日本已成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雖然這幾年受國際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日本的經濟增長有些疲軟,但2018年日本GDP總量仍然高達4.971萬億美元,人均GDP39287美元,經濟總量比排名第四的經濟體,歐盟第一大國德國高出近一萬億美元。

日本的工業很強



日本是個製造業大國,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2019年《財富》世界五百強榜單,日本以52家上榜企業數量僅次於美國、中國,雖然相比20多年前巔峰時期的149家,日本的500強企業縮水了近三分之二,但這些企業的含金量都非常高,日本依然捍衛了自己作為世界製造業強國、大國的地位。日本擁有數量眾多的百年老牌企業,這些企業在各自細分領域都表現卓越,為日本的製造業持續繁榮興旺做出了巨大貢獻,上榜的企業裡,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豐田汽車、三菱株式會社、本田汽車、松下等老牌企業,還有軟銀等後起之秀。

日本的上榜企業行業主要集中在汽車製造、電子產品、金融、重型機械製造、零售等領域。這也凸顯出了日本的經濟多元化,但製造業依然是國家經濟的主要支柱。

日本的綜合實力較強



一個國家的發展,是要全面發展,講究的是綜合水平、綜合實力。日本在科研、航天、製造業、遊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動漫、遊戲產業和旅遊業在日本一直長盛不衰,大量的動漫、遊戲開發既帶動了經濟,也宣傳了日本,而發達的旅遊業,則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日本的旅遊業,以風光旖旎、服務周全、硬件到位而聞名世界。

日本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許多方面堪稱世界典範,其國民普遍擁有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至今保存著以茶道、花道、書道等為代表的日本傳統文化。可以說,日本的綜合實力確實是較強的,作為發達國家,日本的整體綜合水平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作為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雖然孤懸海上,過去閉關鎖國,但隨著明治維新,日本國門大開,通過發動戰爭,特別是對中國的侵略來為本國經濟掠奪攫取財富,這是近代日本的一段罪惡史。日本要深刻反省,要想對得起如今作為世界強國的地位,就應該深刻檢討、道歉,對過去所犯下的罪惡不逃避。


大國布衣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2010年中國GDP超過它之前,日本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日本GDP約為4.9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三,人均GDP接近4萬美元。

日本有多強?小編在網上找到了一份對各國綜合實力評估報告,可能未必真實,僅供大家參考。這份報告涵蓋了很多指標,還是比較全面的,而日本的綜合得分僅次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位居世界第四。

在小編看來,日本雖然是一個經濟、科技強國,但它的政治、軍事實力並不突出。有人把日本稱為“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並非沒有道理。由於日本是二戰戰敗國,所以它的軍事發展是受到限制的。而政治上,日本雖然是美國的盟友,G7、G20重要成員國,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的話語權也不弱,但它的政治實力是不如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甚至也不如歐盟主要領導國德國。

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基本上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情況,日本主要強在經濟和科技。不過這些年來,日本經濟發展卻不如意,其經濟發展已經持續低迷多年,甚至被稱為“失去的二十年”,早在1995年日本的GDP就高達5.46萬億美元,比其2018年的GDP還要高,在這樣發展下去,日本可能會逐漸的衰落。


錦繡中源


今天日本的真正實力是個什麼水平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政治層面,日本實行的是天皇——內閣制,它較好地實現了國民信仰與社會治理之間的有機銜接,社會的凝聚力比較強;

經濟層面,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人均GDP達4萬多美元,屬於發達國家行列,是“西方七國”的成員國;

科技層面,日本的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都處於世界的先進水平,在航天、航海、核能等尖端領域都實力雄厚;

軍事層面,日本雖然沒有國防軍,只有自衛隊,但它的陸、海、空自衛隊實力都非同小可,世界排名皆在前10名;

社會層面,日本的社會管理能力非常高效科學,國民素質很高,具有東方文明的典型特徵,特別是對中華文化有獨特認知。

總之,日本現在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之所以它還不是政治大國,是因為《和平憲法》限制了日本的部分國家行為,從本質上講,日本還是在美國的“武力控制”之下,不能算個“徹底獨立”的國家。


大中華AAA


日本一點也不強。雖然很多人喜歡日本的汽車,喜歡日本的摩托車,喜歡日本的手機,喜歡日本的相機,喜歡到日本旅遊購物,喜歡戰敗國的一切產品。雖然很多人說日本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是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真是不打不相識,鐵不煉不成鋼。日本是戰敗國。因為是戰敗國,二戰結束以來無時無刻不被受害國辱罵,無時無刻不受有關國家指責譴責。一個戰敗國就是全人類的敵人,是一切災難的製造者。有人說世界上最安全最環保營養最豐富的食品就是原子彈。日本就是證據。越遭辱罵越遭原子彈打擊,日本越發達。這驗證了有些人說,不幸是最好的老師。失敗為成功之母。有人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吃原子彈的人最長壽,最健康,最認真。雖然很多人說日本是世界上最重視教育的國家,是世界上投資教育的經費佔GDP比例最大的國家,是世界上唯一對軍事的發展沒有對教育的發展重視的國家,是唯一用發展教育的方法發展經濟、軍事的國家。但是,一個沒有軍隊沒有核彈頭的國家是稱不上強大的,一個在軍事上受他國控制的國家是沒有一點強大的氣味的,一個連失去的領土也奪不回來的國家有多強呢?


用戶52733380510


說句真心話,要騙點回復,就必須認真回答這類問題。畢竟作為和我們一衣帶水,讓人又愛又恨的鄰居,日本的一舉一動,都是十分讓人關注的。


文章看了兩句就開噴的人太多,因此要把結論放在前面:

1:就工業實力、科研實力、科技水平、綜合國力這些“硬”東西而言,日本不是我們的對手。我們是具有全產業鏈和完備高科技體系的世界一流工業強國,而日本只不過是具備部分產業鏈和若干黑科技點的二流地區工業國,中日差距已然很大。


這一段話很多人是不信的,然而隨著我國的飛速發展,真正對現在(注意是現在的日本不是歷史課本上的日本)的日本有所瞭解的人會發現,事實的確如此,而且不僅兩國差距已經很大,以後會越來越大。後面詳細論述。

2:就人口素質、文化水平、開放程度、品牌知名度這些“軟”東西上,我們和日本還差得遠,也是目前我們和日本主要差距之所在。所以日本是發達國家,G7國家,我們還不是。



這些軟實力的差距,實際上會導致很多人對兩國真實水平產生誤判,甚至跪地不起,實際上這是很愚蠢的。

先說說第一個結論,中國的工業水平和科技實力,遠強於日本。

論國家實力,有這麼一句生動形象的話:“中國和美國,是兩大操作系統級別的存在,其它國家嘛,都是app”。

日本這個app嘛,就像微信或者今日頭條一樣,下載量巨大,很多人離了不行,但跟ios或者Android對手機的重要性去比,還是…算了吧。

有些腦子不開竅的人開始balabala:我們量趕上日本了,但是質呢?

還有些腦子不開竅人也開始balabala:看看日本的精密機床、發動機、照相機、音響、電飯煲,馬桶蓋……

對於這些跪地生根的人而言,腦子是個好東西,沒有就得多讀書。



為什麼這麼說的人都是沒腦子?舉個簡單例子,我們的手機。

手機上的攝像頭,基本上全部是日本生產。很多人可能還記得,2017年日本熊本地震導致攝像頭工廠受損,全世界手機企業出貨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這時候很多缺腦子的精日分子都覺得:臥槽,日本好厲害,技術好牛逼,壟斷攝像頭核心技術,掌握世界所有手機廠商命脈,跪了……



然而另一面事實是什麼呢?日本擁有如此“手機核心科技”,日本手機做得怎麼樣呢?

對不起,尷尬了。

以索尼為首的日系手機,各種難用,各種負優化,各種不好用,市場佔有率幾乎為零…… 更搞笑的是,明明掌握攝像頭核心科技,索尼新發布的Xperia XZ3手機的拍照水平還不如蘋果2016年發佈的iPhone7。



很多人打趣,索尼大法的手機部門和相機部門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啥樣子啊? 也許用這張圖再合適不過了。



其實仔細想想為什麼,並非是索尼手機部門太無能,而是手機的諸多部件,除了攝像頭以外,CPU、算法、操作系統、電路佈線、存儲、屏幕、通訊協議、軟件優化,日本統統不會做或者入門水平……所以日本手機難用,沒有市場佔有率,並不難理解。

問題是,在很多跪地生根的精日分子眼裡,我國華為、小米、OV……如此大的市場佔有率只能算“手機大國”,那日本只會造攝像頭其它統統不會的水平,就能算“手機強國”嗎? 呵呵噠。



類似例子很多。很多人覺得高鐵上某些螺絲依賴日本進口,但另一面,我國高鐵跑出677km/h的試驗速度,高原高鐵、凍土高鐵都已經商用,日本新幹線跑到360km/h就燒高香了…… 這算啥“工業強國”?

還有很多人說日本材料技術世界領先,然而中國J-20已經列裝,日本心神戰機還沒飛起來……



很多人看到2萬噸的日向號,出雲號就覺得很牛逼的時候,8萬噸的001A已經讓日本人瑟瑟發抖……別說造了,能造8萬噸大船的船塢和龍門吊日本都沒有。。。。



嗯,還有很多人說中國航母用鋼是日本產的。事實打臉。日本企業生產所需50%以上的特種鋼,依賴中國進口。



譬如說中國C919大飛機已經上天,訂單接近千架,還有很多人喋喋不休的說“中國飛機發動機短板,材料水平不行……”

中國不行,日本行嗎?別說大飛機了,支線飛機都還沒完成試飛。



譬如說中國東海春曉油氣田,我們勘探採油,日本抗議連連,我們一頭霧水:不是說好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嗎? 日本:我好意思說你打井的深度我打不到嗎??油都讓你們採了?不行,抗議!



所以說,日本的工業和科技,真的不咋滴。很多人經常說我們“這裡落後,那裡也落後”,實際上是中國一國技術挑世界,才給人感覺“外國的都是先進的”。

譬如我們看到荷蘭光刻機世界第一,德國汽車世界第一,我們會覺得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反過來,我們要不要和荷蘭比一下汽車,和德國比一下光刻機呢? 這就是超級大國候選國和地區強國之間的差距。地區強國如荷蘭,光刻機做成世界第一已經很好了,但我們的目標,是僅僅光刻機世界第一名嗎?



問題是,我們光刻機世界第一了,汽車也世界第一了,戰鬥機世界第一了,馬桶蓋也世界第一了,這個那個都第一了,這意味著什麼? 很簡單:真到了那一天的話。我們就是和美國一樣的,能讓世界其它國家瑟瑟發抖的超級大國,甚至以我們的體量,屆時美國都在瑟瑟發抖。

很明顯,目前我們做不到。

除了中國足球實在提不起來,絕大多數領域我們目前只是世界前十名的存在罷了,和第一名都存在差距。所以總有些人覺得“我們科技落後”,這是必然。



然而,仔細分析一下,在每一個行業,每一個細分領域,日本都在我們前面嗎? 答案顯然不是。

所以,日本科技這種科研經費論文衝擊力我們1/4的存在,日本工業這種產值達不到我們工業利潤的存在,嗯。笑笑罷了。 覺得日本工業和科技強,那不是知識面還停留在上世紀80、90年代,那就真是跪多了。

再說說第二個結論。我們文化水平等軟實力方面和日本存在差距。

很多人對我剛才的幾段話不以為然,既然中國科技工業那麼強,為什麼我看到的還是“豐田本田滿街跑,索尼松下大法好,廠裡買了日本機床就是比國產好用,一堆人到了日本爭相搶購電飯煲”…… 沒錯。這就是現實。但這個現實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工業落後嗎?否也!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百度一下福特汽車,大家看到的是各種斷軸、漏油、異味、做工粗糙……稍微懂點汽車的會知道,美國老百姓選車,豐田本田日產斯巴魯之類,還是最愛……



福特汽車質量不如本田汽車好,說明美國工業落後技術不行,這話說出來,你自己信嗎??不信。

對於大部分簡單的民用品,技術實際上已經很成熟。絕大多數情況下,拼的並不是技術,而是堆料和心態。


用心了,造得就好。 不用心,造得就差。

一句話,“造得好”和“造不好”最多反應“拿多少錢,辦多少事”。真正的科技實力是“造得出”和“造不出”。

譬如說,美國的一堆操作系統、芯片、大型軟件……美國不給誰,誰就休克。這才叫核心科技和超級大國的硬核表現。至於美國汽車造得沒有日本汽車好,我只能說,一個奧數考第一的孩子,平日做數學題,也未必全能做對…… 是這個孩子(國家)笨(沒技術)嗎?不是。對於這類簡單題(民用工業品),只是他粗心(不想好好做)罷了。


問題是,中國為什麼航母下海戰機上天,馬桶蓋、電飯煲卻做不過日本呢? 很簡單,中國現在的發展階段,這類並非“拼尖端科技”的民用品,能造得比日本還好,那就真見鬼了。

最簡單的一句話,我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我賺了點錢,我會想辦法擴大生產,提高質量,讓產品在口碑方面趕超日本同行嗎?大部分企業家給出的實際答案都是不會。

為啥?我做產品的目標是賺錢,又不是非要做成世界第一。那麼現在中國城市化蓬勃發展,房地產方興未艾,我有日本同行翻來覆去研究產品細節和做工那功夫,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地塊我都跑完了,大企業弄個地產部門,小企業賺了錢趕緊炒房,才是重中之重,畢竟炒房來錢比辦廠經商科研快多了。。。

很明顯,中國企業家,縱使有技術,對於提高產品質量,也並不用心。這才是我們產品不如日本人的關鍵。 但另一方面,我們和日本的差距,並非僅僅在於用心,品牌積澱方面,差的也太遠了。



譬如說,同樣十萬塊錢的小車,哈弗H6的駕乘體驗並非比豐田雅力士差,銷量也很好,但花20萬選車,哈弗H9和同價位奇駿、CRV比,明顯是不夠看。 是國產車真的不行嗎?其實關鍵問題在於大部分人的想法是“20萬都掏了,為啥不買輛日本車。”

這就是品牌力的差距。

如果還嘴硬非說國產車就是爛的話,那麼,換個例子。花100萬以上的價格買豪車,選雷克薩斯LS的有多少人呢?大部分人還是會考慮S級、7系、A8吧。你真的相信LS做工、質量不如7系嗎?

這也是品牌力方面日本企業和歐洲企業的差距。花三萬塊錢買個包,買塊表,花一萬塊錢買雙鞋,選香奈兒是正常,選日本牌子……那叫信仰。



品牌力這個東西,雖然很虛,但是卻是我們和日本在實業方面差距最大的地方。也是未來10年、20年我們企業和日企搏殺,給予日本工業“最後一擊”的關鍵之所在。

另外,有些東西雖然看起來有那麼點可笑,但卻是我們日本差距最大的地方。



譬如說我們老師、家長視之為洪水猛獸的遊戲……

譬如說有很多人視為“變態”的cosplay……



然而相比索尼賣大樓,夏普破產,松下半死不活……火影忍者、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叮噹貓、熊本熊……這才是日本實實在在賺錢的東西。

日本GDP差不多5萬億美元,而動畫產業年營業額差不多230萬億日元,折2萬億美元!!!而日本最近幾年的工業產值才8千億日元上下……



大家知道日本為什麼工業如此破落的情況下還能繼續混在發達國家圈子裡的原因了嗎?

大家知道現在日本立國之本是什麼了嗎?

之所以日本還有資格被“精”,被我們崇拜,就是因為這些可愛的小東西,當然,還有你硬盤裡老師們的孜孜不倦啊……


Magic6981045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慈禧太后妥協退讓,賠償日本兩億兩白銀並搳讓臺灣給日本,日本一夜暴富,把其中大量錢財投入教育,日本的教育和經濟、技術等方面發展都是從那時開始,等於從中國掘取了第一捅金!德國和日本都是二戰的戰敗國,很多人就認為他們元氣大傷,回到原始社會了。其實不然,戰爭也是推動社會發展和前進的手段之一!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兩層意思,一方面戰爭耗費巨大,另一方面收益更客觀,這是德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崛起的重要手段!美國到現在也是一樣!所以,我覺得二戰給德日帶來的發展優勢資源遠超我們想象!

前幾年不是一度鈔嗎度日本經濟衰退了嗎?安培經濟救不了日本?日本人口老齡化,彷彿日本要走到未路,當時的專家、學者何等的唾沫裡飛濺,神釆飛揚???現在呢?又鋒迴路轉?醒醒吧!國人只有永不懈怠,奮發圖強,擰成一股繩才能使中華圖騰。

拋開歷史仇恨。不等於忘掉日本對中國的傷害。國人還真的要向日本學習。工業方面,日本精業求精,中國只要效率,日本的教育方面不是國人可以比的。鋼材方面比中國可以領先三十年。本人很恨日本人,但不得不尊重他們。日本人很多方面確實比我們做的好。這是事實。國人不要被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和某些不負責任的專家胡言亂語所迷惑,日本政府藏富於民(尤其在國外)使得很多統計發生了偏差,人家是GDP增長1%,但到商場一看居然比我6.7%的熱鬧數十倍,每天人山人海,我們的商場幾乎沒人。

如拿中國與日本各個方面去比較,就會發現日本能迅速成為發達國家,而中國不能是有各自道理的。比人口比自然資源比地幅,中國完勝。但是優勢是劣勢很難說,好牌打成爛牌是常事。其它真真不好意思比了!有一點不解的是,在中國,但凡經外國人統治過的地位都比較發達,比如香港,澳門,臺灣,上海,哈爾濱,還有青島等,到底是制度原因還是管理原因?再就是有先進的科學技術與製造業?從另一角度看,中國過去之所以積貧積弱,不是風水不好,而是人總素質不高。看來如何向發達國家學習,如何提高全民總素質,是中國走向文明發達國家的關鍵了!

徹底認真放下身段,向我們的敵人日本好好學習學習,從法律,科技,文化教育,國民素質教育,衛生環境保護,養老醫療保障,實體經濟誠信,核心闖新。素質教育從學前班免費抓起。社會實踐‘保護與保險社會下層群體的生存環境,民族民生福利保障。日本人能吃掉你,,說明有這個能力,有很深的原因,不要指望人家道歉,要長能耐,長志氣,團結一心,不要殘酷壓榨,不要勾引鬥角,要廉潔奉公,要熱愛祖國,熱愛領袖,人人體諒國家,人人抵制腐敗,學人家好的東西。

取長補短,奮發進取。是我們前進動力之一。從清未我國精英不斷尋求救國強國之路,到歐美日去學習,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現在我們要強大起來,要復興逐夢。我們要清醒,不能夜朗自大,固步自封。要善於學習,學習他國之長處,以夷之長,補已之短,使我國成為經濟強國,科技強國。日本的基礎教育,工匠精神,行業管理科學,整體國民素質。是我國學習借鑑。

不說以前。就說現在的大部分日本人素質真高,日本的街頭沒看見有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街道及鄉下是真乾淨,據說小偷都很少。飲用水百分之九十多都能直接喝。食品安全特別注重,學校的特別關注。假貨基本沒有,什麼東西都有質量保證。據說有好東西一級產品都是日本國內用,不用於出口。出口的都是二類產品。這是通過幾天時間觀察出來的。不得不承認,這就是事實,這就是差距!

一個人或是一個國家,要想得到長足的發展,就要看到甚至是找出自己的不足,還要永遠保持清醒,要承認發達國家的優勢,莫要有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成績,就盲目自大。我們的經濟體量第二,是靠人堆出來的,人均GDP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才是硬指標!


歷史深度揭秘


這問題問的太大了😄多厲害不好說,分析幾個數據吧,也不能說多厲害,其實我們的祖國也很厲害,分析幾點,供參考:

1: 醫療水平世界領先,很多醫療技術別國都是在日 本借鑑來的,很多國家用還要付專利費的,平均壽命世界第一。

2: 日本沒有核武器,但是日本是標準的核大國,核技術世界領先,如果有需求他們可以在很多的時間造出核武器,日本的用電量90%以上都是核電。

3:人文素養高,在日本路面沒有垃圾桶,衛生依然是世界公認的乾淨,騎車很遠就會禮讓行人,沒有人插隊,錢寶丟了都找的回來,人們都不願意給他人添麻煩。

4: 國家對私有財產有嚴格的保護制度,個人隱私信息高度保密,房子永久產權,世世代代相傳沒問題,在日本我如果真的不想搬遷,你高速公路真的要繞著走加的房子走。

先說這些吧,一言難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