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河北人物」被毛澤東讚揚“改造了一個家庭”的早期中共黨員張秀巖

點擊方誌河北關注我們

瞭解河北省情

被毛澤東讚揚“改造了一個家庭”的早期中共黨員張秀巖

「河北人物」被毛泽东赞扬“改造了一个家庭”的早期中共党员张秀岩
「河北人物」被毛泽东赞扬“改造了一个家庭”的早期中共党员张秀岩

張秀巖

「河北人物」被毛泽东赞扬“改造了一个家庭”的早期中共党员张秀岩

張秀巖(1901—1968.12.23),女,霸州市大高各莊人。生於破落地主家庭。在張秀巖的影響下,這個家庭有十幾個人先後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毛澤東在延安黨的“七大”期間曾讚揚張秀巖說:“你改造了一個家庭。”而她的侄女張潔清後來成了彭真同志的夫人。

1915年,考取新成立的直隸女子簡易師範。入校不久,即結識了郭隆真,她們經常在一起閱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議論國家前途,成長為先進青年。1919年,考入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範,積極參加五四運動,並擔任京津學生聯合會的聯絡員,在各校學生會之間傳遞消息,研究共同行動方案。

1920年,李大釗在女高師開設唯物史觀和女權運動史課程,張秀巖認真聽李先生講課,並經常從李先生處借讀介紹馬克思主義的進步書刊,認識到救國必須走俄國道路,必須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從而樹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1926年底,經李大釗、郭隆真介紹,張秀巖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北京香山慈幼院中共黨支部書記。

大革命失敗後,於1928年底到太原,協助慄再溫同志恢復山西省委,不久即返回北京。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任北平文化界左翼聯盟黨團書記,她日夜奔忙在藝術工作者和大學師生之中,在抗日救亡的口號下組織活動。這一時期,“左聯”出版了魯迅的《吶喊》和《彷徨》、高爾基的《母親》等有影響的作品。她還翻譯出版了《日本新興文學選集》,介紹日本“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等人的作品,在廣大青年中產生較大影響,激勵他們參加到抗日救亡運動之中。

1934年底,張秀巖與當時任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長的李鐵夫結婚,她十分支持丈夫反對“左“傾錯誤路線。1937年,任陝西省委常委兼婦女部長。1939年底,張秀巖去延安向中共中央婦委彙報工作。經陳雲、李富春批准,她被留在中組部,參加了延安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在整風運動中,她總結參加革命以來的經驗教訓,對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北方的危害寫了很厚的一本批判材料與李鐵夫在天津的資料,並多次給劉少奇、彭真、林楓等人寫信,要求中共中央為李鐵夫作出正確的政治結論。毛澤東、劉少奇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的調查,對李鐵夫的革命功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她自己在土地革命時期的那段歷史,也隨之有了公正的結論。在延安期間,張秀巖出席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1946年,在黨中央城工部任第四室主任。

1947年春天,張秀巖隨董必武、安子文到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所在地——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與劉仁合作,領導地下黨工作,推動京、津、保三市“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學生鬥爭。

1947年11月石家莊解放後,到石家莊工作。後又到滄縣、保定等地,指導佈置黨接管域市的工作。1948年底,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員兼婦委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全國婦聯執委、常委和黨組成員,為黨的婦女工作做出很大貢獻。曾當選為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1967年7月,被江青反革命集團誣陷入獄,受盡折磨。1968年12月23日含冤去世於獄中,享年67歲。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中央為她舉行追悼會,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河北人物」被毛泽东赞扬“改造了一个家庭”的早期中共党员张秀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