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從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麼答案


從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麼答案 | 劉豐老師智慧分享


水知道答案

一切都是能量波


《水知道答案》這本書的問世,我覺得特別的欣慰,因為它找到了關於一切存在皆是能量波,而能量波涵蓋整個宇宙的屬性規律。如果從現實所有存在找共性的話,最簡單的共性是——正弦波(sin x),這種邏輯是完全建構在現代科學體系的物質結構基礎上的。


在《水知道答案》書中提到“一切都是波動”,是說我們看到的和看不到的物質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波動。能量波和粒子,它們之間的一個很簡單的邏輯關係是能量波的同頻共振,同頻共振時能量會形成相對穩定的共振結構,在光學系統裡面把它叫干涉。


色、受、想、行、識


能量干涉所形成的在空間相對穩定存在的狀態,它構成了幾種我們能夠感知到的東西。


○色:我們能看到的,視覺能夠產生反應的;

○受:我們的感受,因為有了一些能量波的相對干涉作用以後,我們會產生感受;

○想:我們的意識活動;

○行:意識能量產生的這種糾結、糾纏,會產生信息的相互疊加,形成信息流,它構成了整個空間的運動狀態,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動”;

○識:

“識”是相對穩定的信息體系的呈現構成了信息關係,也就是我們的知識系統。


色、受、想、行、識這五種因能量結構而呈現的對現實人的影響,被稱之為五蘊,實際上用一個字就可以把它概括起來,叫相。相就是能量形成的一種空間能量結構。這種能量結構在三維和高維空間形成了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能量,當它投影到三維的時候,能夠被我們感知。這就解釋了江先生說“一切都是能量波”的概念。


從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麼答案 | 劉豐老師智慧分享


同頻干涉

量子糾纏


高維是低維的投影源,低維是高維投影的相。在同一個維度的能量關係,它形成的所有存在的複雜性取決於能量波的疊加,也就是同頻干涉。


在高維能量我們很難直接觀測到這部分,科學家在近代物理裡面也發現了能量波相互作用的干涉現象,但是它區別於在三維空間能看到的干涉的概念,科學家把它稱之為糾纏,其實所謂的糾纏和干涉是一回事。


為什麼叫量子糾纏?量子是三維和高維的臨界態,也就是三維空間的一切存在,實際到了有形和無形的臨界態就是量子,有的時候是可以看得見的粒子態,有的時候是看不見的波態,這種看得見和看不見的臨界態,恰好成為了三維和高維的一個臨界態。


在高維空間也就是投影源裡面的能量的相互作用過程、作用的狀態就變成量子糾纏,其實量子糾纏形成了能量結構,也叫相。這種結構它投影出了三維的空間存在。


當這個結構經過了成、住、壞、空,也就是它的能量共振相遇、共振開始、共振最佳,然後到離開最佳共振狀態、一直到共振狀態消失的,整個兩個能量波,在運動過程中形成的過程叫“成住壞空”。


從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麼答案 | 劉豐老師智慧分享


三維空間的成、住、壞、空


任何一個存在在三維空間裡都有成住壞空的過程。


成住壞空的過程就是能量結構從開始發生到結束的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有了時間。在三維空間裡研究能量波的時候,會發現能量波作為簡諧波來講,它的運動最簡單的方式實際是螺旋,一維的能量波的傳輸在線上傳是縱波,二維的能量波是在面上傳是橫波,就像一個正弦波的波浪一樣,到三維空間看到的最簡單的波浪,其實是螺旋的。


所以,我們在觀測三維空間存在的時候,藉助於儀器看到最簡單的存在是一種雙螺旋,被稱之為DNA。基因(DNA)的頻譜和振幅決定了人的頻率屬性,所以

整個存在最基本的成因,是由能量波相互共振而發生的。


空間物質構成——地水火風


橫向能量波的相互作用、共振構成了在同一個維度上的屬性,在縱向上看又有著投影的關係。


因此,《水知道答案》這本書江先生研究的機理是能量波的同頻共振。為什麼要藉助水來表達呢?江先生髮現水有極大的特殊性,水是三維空間看得見,摸得著,最常見的一種存在,但水比所有固體物質的自由度都高。


為什麼說水的自由度高呢?固態物質的流動性、延展性等各個方面和水比起來,都不如液體的自由度高。所以,在印度教和佛教裡,講空間所有的存在是由四種物質構成——“地”“水”“火”“風”。


○地:指的是固態物質,已經固化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物質;

○水:“水”的自由度高於“地”,但液態的流動性也是被限制的;

○火:“火”的自由度高於“水”,被稱為臨界態,它在燃燒的時候,會發生能量結構的變化,叫相變。一個物體燃燒以後,它的能量結構會發生變化,投影在現實中的顯相也會變化,

○風:“風”就是空氣,空氣實際在古代,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卻能感覺到它的存在。


在古印度教裡還有第五個表達,佛教對第五個表達叫空性,就是高維能量。


所以“水”實際是在我們能夠感覺得到,摸得著,看得見的物質裡面自由度最高的。

水是最容易產生有形無形變化的。水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


在“地”的層面,水是固態的冰;到了零度以上,它會融化變成水,這個水的能量分子在運動是自由狀態的,它的結構是自由的;水到100度以上,它就變成更自由的水蒸氣狀態了,我們就看不見摸不著了。所以,水是人類能夠感受到的最常見的四大假合的存在模式。


從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麼答案 | 劉豐老師智慧分享


地球和人體70%是水


自然的能量存在是一種和諧的存在,這種和諧的存在呈現的是最自然、最美好的狀態,它不是以人為意識加載上去的,而自然的反義詞是人為。那麼,人對自然產生行為之前,一定是被意識主導的。也就是說,他想做一件事情,意識先呈現,然後人的意識會指導它的呈現,一種新的現實存在,這就是所謂的創造。


所以,人類不斷的創造出不自然的存在,這種不自然的存在疊加到我們周邊複雜的存在。但水這個存在,它有很大的特殊性,只有在固體的時候才會被人為的有形部分呈現出來,比如冰雕。冬天哈爾濱的冰雕節做得越來越漂亮,這種人為會在固態上呈現。


水知道什麼


在江先生這本書出來之前,很少有人意識到水會產生如此明顯的作用。但這個明顯是藉助現代科技顯微鏡才發現的。水結晶的冰花,六角形的結構,在那段時間是很轟動的。


因為江先生做了大量的水知道答案實驗,這種實驗的結果告訴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意識對物質的作用會影響空間能量結構,意識對空間能量結構的影響呈現出來的,恰好是藉助水。


從水到冰,是能量相對呈現出來的過程。固態的結晶反映的是作為水的時候所擁有的能量結構,這種能量結構的對稱性構成了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六角形的冰花。


所以,水知道能量結構的答案,水知道信息的答案。


從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麼答案 | 劉豐老師智慧分享


為什麼水有不同的冰花?


為什麼世界上沒有任何兩片雪花是相同的?因為

不同的人形成的空間能量結構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它所承載的振幅頻率集合的頻譜不同,不同的頻譜就會構成不同的相。


不同的能量結構構成的冰花一定是不同的。所以,對於一個形成能量結構的種子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這裡說到的種子意識是什麼呢?就是觀測者的意識,觀測者帶著什麼樣特徵的頻譜去渲染這個具備無限可能性的空間,會使得跟他同頻的那份能量呈現出相對穩定的存在。


經由水的結晶

驗證相由心生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知道,所有在三維空間能夠看到的一切取決於我們的三維認知,或者說對唸的共振系統,它在我們的內在形成了一個認知體系,這個認知體系被稱之為業,所以,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由三維認知體系渲染出來的。


這樣我們就理解了什麼叫萬法由心?相由心生?這種在同一個維度的能量疊加,在每一個維度上都是這樣的。也就是當我們的認知在任何一個維度上執著的時候,我們投影出來的外部世界就跟認知所在的維度是一樣的。當我們的維度提升的時候,我們看到外部世界的維度也在提升。


音頻轉文字 | 從水知道悟“水之道”編輯組

崔素梅、劉桂梅、吳國燕、馬愛俠、陳賓簪、王麗

整理排版 | 亦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