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脊髓損傷的日常護理有哪些?

北京晨星中醫諮詢001


脊髓損傷的護理措施:首先,呼吸系統感染、肺不張是患者脊髓損傷之後常見的併發症,所以在護理上,應積極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防止呼吸系統併發症;第二、在患者翻身過程中,要保持軸線翻身,防止因為翻身體位不當造成脊髓的繼發性損傷;第三、在護理過程中,要著重對皮膚的情況和受壓部位進行護理,防止發生褥瘡;第四、應注意觀察患者下肢情況,必要時應予彈力襪、下肢蠕動泵等方法進行護理,防止形成下肢靜脈血栓。



脊髓損傷:常由脊柱骨折、脫位,或火器傷引起,多見於車禍,跌倒和墜下,運動創傷、擠壓傷和槍傷。脊髓損傷是重要的致殘因素,常遺留嚴重的殘疾,包括運動功能喪失(癱瘓),感覺障礙、膀胱排尿功能紊亂,肌痙攣,關節攣縮、疼痛、褥瘡、心理障礙、性功能障礙,甚至呼吸功能障礙。



可分為脊髓震盪(又稱脊髓休克)、脊髓受壓和脊髓斷裂等。



脊髓損傷病人都是臥床的,所以它的護理來說相對就複雜麻煩些。

1.護理人員要有一定耐心,責任心。

2.至少每兩小時翻次身,預防壓瘡。

3.床上大小便注意隨時更換床單,以免床單髒了汙染皮膚。

4.每天至少擦洗皮膚兩次,尤其是像會陰…

5.注意經常拍背,飲食合理化,預防感冒,預防墜積性肺炎。

6.經常按摩雙下肢,預防肌肉萎縮。

7.每天進行雙下肢雙上肢及各關節功能鍛鍊。

8.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輔導,保持良好的情緒是戰勝疾病的關鍵!

9.預防雙下肢靜脈栓塞,必要時遵醫囑服用抗凝劑。



就以上幾點吧,最後祝早日康復。


黎明的夏天清朗舒爽


脊髓損傷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脊髓結構功能的損害,造成損傷水平以下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脊髓損傷引起四肢運動,感覺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稱為四肢癱。胸段損傷造成軀幹及雙下肢癱瘓稱為截癱。

關於脊髓損傷如何護理,我覺得主要是預防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防止壓瘡,需要定期翻身,保持皮膚清潔,穿合適的衣服鞋矯形器。第二點在骶尾部股骨大子等受壓部位放置氣圈或者厚軟墊,或者用專門的減壓床墊,同時需要經常查看受壓的皮膚。做輪椅時定時減壓,一般來說半小時一次。

防止呼吸道感染,高位的脊髓損傷患者需要注意及時的排痰,多做深呼吸運動,特別是腹式呼吸增加潮氣量,幫助肺擴張。鼓勵咳嗽,幫助排痰。

防止泌尿系統感染和結石的形成鼓勵患者多飲水。

防止靜脈血栓形成,加強肢體被動活動和主動活動使用氣壓治療。

控制痙攣,採用一系列的手段控制痙攣。

還有心理康復也是非常重要的,家人要患者重拾康復信心。

謝謝。


重識的角落


脊髓損傷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脊髓結構、功能損害,造成損傷水平以下正常運動、感覺、自主功能的障礙。根據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將脊髓損傷分為外傷性及非外傷性脊髓損傷。 \r

(一)急性期 傷後8周內為脊髓損傷急性期。

1.正確臥位 首先可採用仰臥位或側臥位。

(1)仰臥位 雙下肢髖關節伸展,並用枕頭置於雙下肢之間,以保持髖關節輕度外展;膝伸展(但不過伸);踝背屈;腳趾伸展。雙上肢放在身體兩側枕頭上,以確保雙肩不後縮;肘關節伸展;腕背屈約45°;手指輕度屈曲;拇指對掌。

(2)側臥位 雙下肢髖、膝關節屈曲,雙下肢之間置一枕頭;踝背屈;腳趾伸展;下面的上肢肩屈曲位,並放於墊在頭下和胸背部的兩個枕頭之間,以減少肩部受壓;肘伸展,前臂旋後;上面的上肢也為旋後位,胸壁和上肢之間墊一枕頭。在正確體位的同時,要注意患者與床接觸部位的均勻應力,以免發生壓瘡。在病情許可的條件下,逐漸向半臥位和坐位過渡,或採用逐步抬高床頭的方式,以減輕體位性低血壓。具體採用的體位應根據脊髓損傷平面的高低而定。

2.呼吸保障 呼吸功能不全多見於高位脊髓損傷患者,其嚴重程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尤為損傷平面的影響。C4水平損傷可因膈神經受累使膈肌運動障礙造成呼吸困難,必要時可採用氣管切開或膈肌起搏的方式維持呼吸。T1水平的損傷,膈肌為惟一有神經支配的呼吸肌,可採用腹部加壓暗示呼吸法,鼓勵患者充分利用膈肌呼吸。具體方法為:患者仰臥位,治療師用雙手按壓劍突下上腹部或下胸部兩側來集中患者注意力,呼氣收縮腹部時加壓,從而使膈肌進一步上抬,吸氣時對抗所加壓力,徐徐將腹部隆起和下胸部向外膨隆,同時逐漸減少所施加壓力。此外,為保證良好的通氣,避免呼吸道感染,所有脊髓損傷患者均應進行深呼吸鍛鍊,尤其是原來存在肺部慢性疾患者。若患者排痰能力下降,發生肺炎等併發症時,可採用輔助咳嗽、體位引流和胸部輕叩擊等方法預防肺部感染或促進排痰。輔助咳嗽方法的雙手放置與腹部加壓暗示呼吸法相似,在患者咳嗽時,治療師藉助軀體力量均勻有力地向內上擠壓胸廓,用力一方面要有一定力度以便將痰排出,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不要過猛以免造成骨折。體位引流時應根據肺部感染部位確定引流姿勢,然後用輕叩、振動等方法促使痰液排出。體位引流、輕叩振動時應特別注意其適應證和禁忌證,如合併心臟病、肋骨骨折、脊柱不穩定者禁用。體位引流等方法的時間和次數應視痰量多少、患者脊髓損傷情況和身體基本狀況而定。 3.關節活動度練習 在患者生命體徵穩定後應立即開始全身各關節的被動運動練習,儘可能完成每一關節各生理軸向全範圍的關節活動度練習,1~2次/日,每一關節活動時間5min左右,以防止關節攣縮。被動關節活動度練習時,動作應輕柔、緩慢。關節活動度練習可從被動運動練習逐漸過渡到主動運動練習,達到患者能夠靠自己的力量主動活動並保證充分的關節活動範圍。

4.預防攣縮 為預防關節攣縮,肩關節應處於外展位。高水平脊髓損傷者腕關節通常用夾板固定於功能位,即處於腕背伸、拇指外展背伸。手指應處於微屈位,利於後期發展抓握功能。定期俯臥,可使髖關節處於伸展位,防止髖關節屈曲攣縮。應用夾板或穿高腰運動鞋使踝關節處於背屈90°,防止踝關節屈曲攣縮。截癱患者如果髖和踝關節屈曲畸形將限制其將來的行走訓練。\r

5.特殊肌群的選擇性牽伸練習和選擇性緊張練習 為了促進脊髓損傷患者更好地完成特別的功能性任務,針對性地進行某些特殊肌群的選擇性牽伸和選擇性緊張是必要的。例如,膕繩肌的選擇性牽伸,使患者仰臥位直腿抬高120°,可有助於患者今後完成某些類型的轉移性活動、穿褲(襪、鞋)的日常活動和佩戴腰-踝-足矯形器。髖屈肌群和蹠屈肌群的選擇性牽伸對使用長腿支具進行擺動移行和站立穩定十分重要。四肢癱和高位截癱,下腰背伸展肌的緊張可促進軀幹更好地穩定且不需要藉助上肢支持獲得垂直坐位。C6四肢癱患者手指屈肌縮短可通過腱固定術機制形成主動腕背伸從而賦予手掌抓握的動力。

6.選擇性肌力訓練 急性臥床期,某些肌群的肌力訓練要特別小心,以免造成對骨折部位的影響。四肢癱患者應避免進行肩胛及肩部肌肉的抗阻練習;截癱患者應避免進行髖部及軀幹肌肉的抗阻練習;同時應強調雙上肢同時活動的練習,如雙側徒手抗阻練習、雙側PNF練習等,以免脊柱的不對稱及旋轉。四肢癱患者肌力訓練的重點為三角肌前部纖維、肩伸展肌(三角肌後部纖維、背闊肌、胸小肌、胸大肌)、肱二頭肌、斜方肌下部,若有主動活動,則應增加橈側伸腕肌、肱三頭肌、胸大肌等的肌力訓練。截癱患者肌力訓練應包括所有上肢骨骼肌,重點對降低肩活動的肌群(胸小肌、鎖骨下肌及斜方肌等)、肱三頭肌、背闊肌等。這些肌肉在轉移和行走過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7.預防體位性低血壓的適應性訓練 一旦X線檢查確定骨折已趨穩定或早期骨折已充分固定,患者可應用起立床逐步從臥位轉至半臥位或坐位。傾斜的角度每天逐漸增加,以無頭暈等不適應症狀為度。可採用雙下肢彈性繃帶、穿彈力襪等方式增加回心血量。一般從平臥位到直立位的適應性訓練需要1周的時間,具體時間與損傷平面呈正相關關係。

8.膀胱和排便訓練:可參考第八章第六、七節進行。

9.壓瘡的處理 這是脊髓損傷急性期康復護理的重點內容,涉及使用的臥具、翻身、個人衛生、營養等多方面,其治療和預防可參考第八章第三節。

10.物理治療 可減輕損傷部位的炎性反應、改善神經功能。

(二)恢復期 患者生活體徵穩定、骨折部位穩定、神經損害穩定或壓迫症狀緩解,呼吸平穩後,即為恢復期。該階段的康復內容為:

1.繼續有側重的肌力訓練 目的是使肌力達到了3級以上,以恢復實用肌肉功能。若肌力為1級,可採用功能性電刺激訓練;若肌力2級,可採用滑板運動或主動-輔助運動;若肌力為3級,可逐步採用漸進抗阻練習。為了應用輪椅、柺杖和助行器,要重視肩帶肌肌力訓練,包括上肢支撐力訓練、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訓練和握力訓練。使用低靠背輪椅者,還要增加腰背肌訓練。為了步態訓練,應進行腹肌、髂腰肌、股四頭肌、內收肌訓練。

2.繼續選擇性牽伸練習 包括膕繩肌、內收肌和跟腱的牽伸練習。膕繩肌牽伸練習目的是實現獨立坐位;內收肌牽伸練習目的是避免其痙攣而造成會陰部清潔困難;跟腱牽伸練習可有利於步行訓練。同時這些牽伸練習還可幫助降低肌張力。

3.坐位訓練 床上坐姿可分為長坐(膝關節伸直)和短坐(膝關節屈曲)。前者是床上轉移、穿褲、襪、鞋訓練的基礎,前提條件是膕繩肌牽伸度良好、髖關節活動度超過90°。輪椅坐姿包括腰椎後突、骨盆下旋、身體重心落在坐骨結節上方或後方的後傾坐姿和相反的前傾坐姿。前者穩定性和平衡性更好。後者則省力、靈活。坐位訓練還應包括平衡訓練。最初可採用鏡前維持坐位,然後可進行軀幹前、後、左、右及旋轉活動時的平衡訓練。

4.轉移訓練 包括他人幫助的幫助轉移和自行完成的獨立轉移。獨立轉移包括從臥位到坐位、床上或墊上的橫向和縱向轉移、床至輪椅及輪椅至床的轉移、輪椅至凳及凳至輪椅的轉移,以及輪椅至地及地至輪椅的轉移等。轉移過程可藉助滑板等輔具。

5.步態訓練 在步態分析及肌力功能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脊髓損傷平面可確定步態預後,由此決定訓練目標。步態訓練的基礎是坐位、站位平衡訓練、重心轉移訓練和下肢3大關節控制能力訓練。上述關節控制肌肌力訓練後未達到3級者,須使用適當的矯形器。患者可從平衡槓內練習開始,包括三點步、四點步和二點步,並逐漸過渡到助行器或雙柺。耐力增強後可練習跨越障礙、上下臺階、跌倒後起立等。

6.輪椅訓練 根據患者情況確定輪椅處方,以此選擇合適的輪椅。從輪椅坐姿及平衡訓練開始,逐漸進行輪椅操縱練習、轉移練習和輪椅上活動的練習。

7.日常生活活動練習(1)四肢癱 治療不同程度的軀幹和上肢障礙的四肢癱患者時,訓練日常生活活動尤為重要。自理活動如吃飯、梳洗、上肢穿衣可在床上進行時,就可過渡到輪椅水平。如果可能,下肢的穿衣應在床上完成,洗澡應在床上或洗澡椅上幫助下完成,適當的運用一些輔助用具來補償功能性缺陷和運動限制(2)截癱 大多數的截癱患者首先可在床上,然後在輪椅上獨立完成修飾和個人衛生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梳頭、剃鬚、化妝、口腔衛生和剪指甲等。洗澡開始在床上有人幫助下進行,逐漸過渡到在洗澡椅上獨立完成。平衡改善後,患者在穿衣方面更加獨立,開始適當運用自助具穿下肢的衣服。

8.手功能訓練 保持適當的ROM對提高手功能很重要。尤其要注意腕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和虎口區的活動。可用夾板來保持這些關節的活動度。四肢癱患者的大部分時間應花在訓練手功能上。應注意運用指屈肌縮短來發展功能性的肌腱固定術進行抓握。對於能主動腕伸展的患者,在完成功能性活動中,應教會患者如何運用肌腱固定術來捏及利用重力協助腕屈曲來鬆開。對於不能主動伸腕的患者,應教會如何運用支具完成作業。

9.作業治療 主要應用於頸髓損傷患者,促進上肢功能的恢復。具體的方法可根據不同的損傷水平和存在的肌肉功能,藉助輔具和替代方法進行進食、書寫、穿脫衣服、家務勞動等作業療法。

 脊髓損傷還可出現心血管方面問題(如體位性低血壓、緩慢性心律失常等)、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胃腸道問題(如胃張力弛緩、胃腸道出血、腸繫膜上動脈綜合徵、高血鈣等)、泌尿繫結石、脊髓空洞症、自主反射亢進、上肢疼痛和過度使用、性功能障礙等其他併發症。一旦發生,應由相應的專科會診共同解決。


康復小醫森


1.護理人員要有一定耐心,責任心。

2.至少每兩小時翻次身,預防壓瘡。

3.床上大小便注意隨時更換床單,以免床單髒了汙染皮膚。

4.每天至少擦洗皮膚兩次,尤其是像會陰…

5.注意經常拍背,飲食合理化,預防感冒,預防墜積性肺炎。

6.經常按摩雙下肢,預防肌肉萎縮。

7.每天進行雙下肢雙上肢及各關節功能鍛鍊。

8.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輔導,保持良好的情緒是戰勝疾病的關鍵!

9.預防雙下肢靜脈栓塞,必要時遵醫囑服用抗凝劑。


用戶9807449859887


扁平苔蘚患者注意保持口腔的健康,避免口腔內出現損傷,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品,少吃生蔥、生蒜、海產品等,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增加維生素的攝入。


謙謙哈


1、日常生活飲食原則為:以高纖維、低脂肪、低油、低膽固醇飲食為主  2、飲食攝取上應避免高熱量食物如:油炸、肥肉、甜點、蛋糕、冰淇淋或汽水、紅茶飲料等  3、煮食烹調時應避免使用豬油另外應減少蛋黃、內臟類、過量的海鮮等高膽固醇之食物而應增加的是高纖維類食物如:蔬菜、穀類、水果與足夠水分  4、攝取足量蛋白質並可多攝取一些強化身體細胞抵抗自由基如維他命A、C、E、礦物質硒等以達到能同時控制體重及維持長期復健治療所需之能量消耗  5、褥瘡是急性期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每兩小時翻身一次即使半夜也要記得定時翻身翻身時要注意不要擦破皮且要顧慮到脊椎的穩定度  6、應注意防寒防感冒可引起諸多併發症冬季陽光充足時可曬太陽春季不要過早換取衣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