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情期間退休工資低的有補助嗎’?

用戶290442829827


為什麼退休工資低的才補助?一問。二問:用什麼衡量退休工資的高低?三仟?五仟?還是八仟一萬的?三問:物價升漲難道只針對低工資低收入群體?四問:您老人家起碼有份保證每月10號到帳的退休工資,而那些手停口停的該怎麼辦?


珍伯421


據我所知,疫情期間退休工資低應該是沒有補助的。



我有一個朋友的父親去年上半年在企業退休,每月退休工資也就在3000多元。後來自己在本地一家公司找了一份工作。這次受疫情影響,那家公司裁員,工作又沒了。最近自己又在居住小區物管公司找了份保安工作,每月雖然工資比較低,但在家閒也是閒著,所以自己幹得還挺樂呵。

目前在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比較低,有不少退休人員為了增加一些收入,貼補生活支出,自己出去又找了一份工作。

那麼,這次受到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都處於停工停產狀態,退休人員自然也就無法出去工作。而單純靠那一點退休工資,確實會感到經濟緊張。

但儘管如此,目前還沒有聽說因為退休工資低而給予補助的。目前只知道是對參加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可以給予適當的工作補助。


如果退休人員生活確實非常困難,可以向當地政府部門反映,看有沒有生活困難補助可以爭取。

另外,現在很多企業都已經全面復工復產,人員可以外出務工。退休人員可以到本地的一些企業去找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增加收入。


星雨如風


疫情期間我和老伴兒的生活費比平時節省了不少。以前每天的早點和主食都是買現成的,現在自已做就節省了一些。光是春節親朋聚會走親會友發紅包等應酬每年都要幾千元,今年也省下了。我周圍的退休老人們在疫情期間幾乎都多日不下樓,都是孩子們負責送吃喝的,根本就花不了多少錢,怎麼會想到要補貼呢?前幾日我們小區退休的老黨員們都去居委會捐了款。


幸福奶奶181101961


疫情防疫期間,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會不會發放額外的補助?

疫情防控期間,老人們的養老金都是按時足額髮放的。不過,與正常情況不同的是,很多退休老人養老金水平不高,每月也就1000~2000元。老人們的養老金平時都是非常節省的花。菜找便宜的買、肉找便宜的吃。但是現在一些地區限制出門了,很多人只能通過網上購買一些高價的生活必需品。

另外,由於疫情防疫和春節假期期間的人工成本、交通運輸等因素受到影響,價格有所提高。當然,也不能說是高價,但肯定是比老人們平時購買的便宜生活用品價格要高得多。像老人們平時愛逛的小集市,早都被封了。再加上醫療衛生用品、口罩、消毒液等方面的支出,不少低收入的老人感覺到了壓力。

不管怎樣,這時候退休老人們至少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也比停止工作不能獲得收入的年輕人強的多。很多年輕人習慣於超前消費、信用消費,已經陷入了斷供的麻煩,最後還不得不求助父母。

有的老年人由於社會對於疫情防控的臨時需要,去參與各地組織的小區出入防控,還能掙得一筆額外的收入。有些地區直接是按照每天200元的疫情防疫人員給予補貼的,待遇很不錯。

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有什麼待遇?

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是固定的,一般叫做基本養老金。退休時是根據三部分計算而來的,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退休以後,國家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職工工資變動情況、物價增長情況,年年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進行調整。這是有國家統一組織的調整,各省市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落實國家要求。近年來每年退休老人的養老金都能增長八九十元,甚至一兩百元。

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待遇越高的人,增加的錢數就越多。但是,低收入水平的老年人養老金增加的比例會越高。比如,山東省2018年養老金是1000元、繳費年限只有15年的退休老人養老金會增加89.5元,增加幅度是8.95%,比平均增長幅度5%要高得多。這也算是國家對養老金購買力的一種保障。


2020年,國家明確會繼續調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物價的增長也是國家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相信會對退休老人一個滿意的答覆。

有沒有補貼補助呢?

除了基本養老金待遇以外,國家確實有一定的補貼補助,但確實不是國家統一的,而是各地不同。

比如青島市退休人員除了基本養老金之外,還可以每月領取開放城市補貼、水價補貼、物價補貼、電費補貼和房屋補貼;每年10月份會發放1700元的冬季取暖費補貼。不過即使是青島市內,非市區的縣市一般也沒有開放城市補貼的。



杭州市還有這麼一個規定,叫做《杭州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價格補貼辦法》。

企業退休人員可以領取基本生活價格補貼,主要包括固定價格補貼和浮動價格補貼。固定價格補貼為每月190元,浮動價格補貼是當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漲幅超過3%時啟動,2018年2月份每人發放12元。

實際上,總體來看我們國家的居民收入層次可以分為三類。第一,低保收入家庭,當物價浮動時,各地可以根據情況啟動基本生活價格補貼,各地都建立了相應機制。

第二,低收入家庭。具體的標準各地都不一樣,北京地區是人均收入低於低保水平的兩倍,普洱市則是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低收入家庭一般用於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其他是沒有的。

第三,低收入以上的家庭。一般來講,這些家庭都是自力更生,沒有任何照顧的。不管是月入3000還是月入10萬。

希望各地政府能夠考慮到老人們的生活實際,對他們也實施一定的價格補貼,或者定額供應一些廉價生活用品更好一些。

其實,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疫情防控,我們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月6日我們新增確診103例。如果不算境外輸入性病例24例,我們單日新增確診已經降到了100例以內了。我們已經見到了曙光,相信一切都會慢慢恢復正常的。


暖心人社


疫情期間,養老金低的退休員工,生活多多少少有點影響,但不至於過不下去的。在當前情況下,提出向政府申請補助,可以理解,但有點“過分”。

國家財政支出大,老百姓應該體諒。

疫情爆發以來,國家動員了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人員、設備、藥物、醫院等等,都只是為了儘可能挽救每一個生命。

可以說,在整個疫情期間,國家的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各個方面都耗費了很大的支出。同時,國家為了降低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又減免稅費等一系列惠民措施。

因此,既然退休職工已經拿到養老金了,如果生活能維持下去,儘量不要去為難國家了。此時此刻,國家也不容易。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將逐步恢復如初。

養老金低的退休員工,想申請補助,根本原因在於疫情拉高物價,提高了生活費用支出。目前,隨著疫情的控制,這個狀況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一方面,自2月10日以來,全國許多地區疫情得到了明顯控制,陸續正式復工,物價明顯降低。

另一方面,湖北大局已定。截止今天,湖北全境,除了武漢新增74例,其他市區新增病例均為0。這意味著,抗“疫”戰爭即將引來全面的勝利。


因此,當前情況下,除了湖北地區,大部分地區的物價水平逐步下降,退休職工的生活狀態是不受影響的,或者只受輕微影響。

養老金連續15年增長,今年仍然值得期待。

2005年以來,國家已經連續15年調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其中,2019年,養老金總體上調幅度5%左右,惠及1.18億名退休人員。

2020年,國家關於養老金的政策還沒有正式發文,預計本月底出臺。

那麼會不會再次上調呢?我認為可能性還是比較大。這主要是因為社保基金投資有道,2008年至今,年增幅7%,收益得到了保證。


2019年,社保基金更是大賺3000億元,收益率高達15.5%。因此,2020年養老金上調有保障。

綜上所述,疫情期間,退休職工養老金低,只要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不要向國家申請補助了,畢竟現在政府事情也多。而且,隨著企業的正式復工,大部分地區的物價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後期將慢慢恢復如初。同時,2020年養老金也將大概率實現增長,對退休員工來說,又是一份福利。

希望【HR拾壹】的觀點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交流、評論,碼子不易,由衷感謝每一個點贊,謝謝。


HR拾壹


問這問題的人得多貪心啊?疫情的影響是普遍的,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何況中年人受到的影響更大,更深遠。大多數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一旦因為疫情失業,或者扣工資,手中再沒有點積蓄,那不僅僅是吃飯的問題,還有房貸斷供等等,那問題大了。你既然有了退休金,說明無論疫情怎麼影響,起碼還有國家一個基本保障。就不要那麼貪心,還要補貼???補那門子貼呢?憑什麼補貼?

退休了,好好享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好日子,心態放平,不攀比,不糾結。過好每一天!


家有朝天椒


疫情期間的補助,只是針對抗疫醫護人員,退休人員肯定是不會有補助的。

一、對醫護人員補貼有明文規定

根據財政部、衛生健康委聯合下發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經費有關保障政策的通知》精神,對參加疫情防控的醫務人員給予臨時性工作補助,對直接接觸待排查病例或確診病例,診斷、治理、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病例標本採集和病原檢測等工作相關人員,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補助;對參加疫情防控的其他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補助。

這些人每天呆在病毒風險區,冒著自己被感染的危險,去搶救那些被病毒感染的患者,經常進行超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國家給予他們一定的保障措施,是必須而且應該的。

我們作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每天在各小區及重要關口值班值守,還有許多的鄉鎮、社區工作人員,從大年初一開始上班到現在,沒有休過一天假,為出入居民做登記、測量體溫、發放傳單等,都在為疫情防控工作而忙碌,因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沒有加班工資,所以也沒有什麼補助,最多能保障每天忙完有方便麵吃。而退休人員全部呆在家裡休息,憑什麼要補助呢。

二、退休工資正常發放

根據人社部辦公廳近期下發的《關於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社會保險經辦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髮放,各地人社部門也明確養老金會按時發放,所以儘管疫情形勢嚴峻,但是對退休職工的退休工資發放是沒有影響的,仍然正常發放。

三、退休工資低不是疫情造成的

這次疫情確實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長時間的無法復工,造成有些人失去了收入來源,導致家庭運轉困難。但是對於退休人員來講,疫情沒有造成他們突然失去收入,而且這次疫情防控期間,沒有出臺過一些對低收入群體或者是靈活就業人員的困難解決辦法與處理的規定。所以對於那些退休的低收入群體,肯定不會給他們任何補助。

四、自己想辦法應對困難

退休工資低的人,在疫情未來臨前,難道就沒有遇到困難需要幫助嗎,而且在疫情期間要求全部宅在家中,各項支出肯定比以前有所降低,需求更應該少點,所以只要能精打細算、開源節流,做好合理的生活安排,應該能順利度過這次難關。如果真的是在生活上出現了什麼困難與問題,也可以向自己的子女尋求幫助,而不是把所有希望寄託到等待國家的幫扶上。


翠竹職場


我們老了,吃也吃不了多少,穿也穿不了幾件衣服,開銷已經不大了,只是預備生病時用的錢。

我們也不像年輕人,有那麼多願望,要用錢的地方很多,所以,孩子們困難的時候,再給一些也是可以的。

在這裡就想告誡我們的孩子們:不要信外國的那些消費理念,花未來的錢是不靠譜的,因為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災難也好,幸福也罷都不會告訴你哪天會來,你花出去的錢都不一定是你的。


淡淡的雲G


我的觀點是肯定不會有補助。在全國人民都在全力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題主想這些事兒,我總覺得有點兒不妥。疫情對於退休人員的影響應該不是很大,所以肯定不會發補助。

當前形勢之下,受到疫情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小企業以及下企業的員工,還有一些個體經營者,比如小飯店、小娛樂場所的經營者,以及那些平時沒有固定工作的進行務工的農民工。

這些人和小企業,如果現在還沒有復工的話,將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員工和農民工的收入沒有保障,涉及到吃飯的問題,小飯店開不了門,開了門也不會有人去光顧,一樣沒有收入。而這些人是不會有補貼的,只能自己想辦法開源節流,度過這一段困難時期。

退休的人雖然工資低一些,最起碼還有一個基本的保障,開源的辦法不多,但是節流總是可以的,比平時少吃一點也能省下一部分錢。雖然有些地方的物價受到影響會比往年稍高一些,但是總體還算平穩,另外現在最好居家,沒有什麼娛樂,所以應該還會生一部分錢,過小日子還是沒問題的。

結語:

相對於那些沒有收入的人來說,退休人員在基本保障之下,還是有能力自給自足的,所以發放補助這種事情,應該不會普及到退休人員的群體。還是想辦法自己省一點兒,多在家待著,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不要想這些事兒了。加油武漢!加油中國!戰疫必勝!


率職之言


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很顯然,題主沒有弄清楚補助的真正含義,也沒弄清楚補助與救助的區別。

所謂疫情期間的補助,是國家對戰鬥在抗疫前線的醫務工作者和相關人員的適當特殊補助;有的地方會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給參與一線抗疫的人員提供午餐費等。這都是為了打贏這場狙擊戰的需要。

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冒著生命危險,奮勇戰鬥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先後有1000多名醫務工作者被感染,有10多位犧牲。給他們多少補助都應該。

作為已經享受退休金、賦閒在家的退休人員,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該享受補助的;即便是國家給所有參加抗疫的人員發補助,作為退休人員也應該抱以理解、支持的態度。

退休工資低,疫情期間,生活肯定是受到些影響;但影響主要是體現在部分蔬菜、肉類等副食品的物價上漲方面。這方面的影響應該說還是能夠克服的。

更何況,儘管是疫情期間;但是,退休金的發放一點也沒有受到影響,都是及時足額髮放。儘管退休金少些,但如果和那些在困難企業工作的員工相比,別說他們有工資了,甚至連基本的生活費也沒有,你又作何感想呢?

要說困難,他們比你更困難;他們的生活壓力比你要大的多。他們有房貸、車貸,孩子要撫養,父母要贍養。最起碼,你到了領取退休金的年齡,這些方面的壓力應該是很小了吧?

退休工資再低,物價上漲再多,應該還達不到無法生活的程度吧?如果實在感覺自己退休工資低而無法生活,可以讓自己的子女分擔一些,這也是他們應盡的贍養老人的義務。也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救助。

養老金是沒有補助這一政策、概念的。

養老金低,我們只能是寄希望於國家養老金的逐年上漲,通過國家上調養老金,來提高自己的養老工資。

從2005年開始到現在,國家養老金已經實現了連續15年上漲。今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是,國家的養老金基金是充足的。今年,國家給退休人員漲養老金仍是可以期待的。

疫情即將過去,全國除了湖北還需要等短暫的日子復工復產外,其他省份都已經緊鑼密鼓地在進行復工復產了。正常生活狀態很快就能恢復,你的困難也就自然得到解決。

總之,希望題主調整心態,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克服暫時的困難,盡享晚年生活吧。

【如果您滿意我的回答,您的點贊、留言、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請點關注@職言心語u,分享20年職場心得。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