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啥一張2元紙幣值2千而一枚老銀元才幾百元?

雨中狂龍450


這位藏友,你說的2元紙幣是兩版幣的寶塔山還是三版幣的車工呢?普通的銀元是一干元不到,但2元的舊品紙幣也是幾百元的呀!這兩種藏品沒有可比性的,像紙質的郵票1980年的猴票一枚一萬左右呢?古玩收藏只能在同個領域內相比才能有意義,例如說2元車工都是全品的車工,五星水印的價格是1800左右,而古幣水印的車工就是3000元左右,再說銀元的種類和版別更多,其價格更是不一樣!物以稀為貴!不管是2元紙幣還是銀元,那個發行量少,收藏愛好者又喜歡,那個價值就高,這是硬道理!


老頑童愛收藏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這種情況主要由三大因素決定:材質,歷史背景,幣值。

具體分析如下:

①材質:2元人民幣(60版)車工為紙質,袁大頭為銀質,紙質不易保存,能夠流傳下來的好品數量稀少,而袁大頭銀元相對易保存。

②歷史背景:2元人民幣(60版),歷經38年的流通,有飢寒交迫的刻骨記憶,有理智與偏執的群體鬥爭,有激昂與盲目的小資情調,有喜悅和淚水的人民情結,彌足珍貴的是,在那個供需嚴重不平衡的年代,能夠有幾張保存完整的紙幣留存,己實屬不易,而袁大頭銀元最大的不同是,貨幣超發。

③幣值:2元人民幣(60版),以輔幣的身份參與流通,其使用頻率之多,磨損程度之大可想而知,加之第五套人民幣取消二元紙幣,再加之收藏界"逢二必藏,逢龍必漲"的說法,以至於她身價暴漲,而袁大頭銀元是主幣,好品袁大頭不在少數,以至於其價格不盡如人意,當然,這裡指的普通品的袁大頭。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遺漏,偏頗,不足在所難免。

圖①為60版二元車工人民幣。

圖②為袁大頭銀元。




土疙瘩LR


當然是胡說八道、忽悠人的!真正拍賣價達到幾百萬元的銀元不超過10種,也就是銀元十大珍品。網絡造謠,自2010年以來很厲害。主要是2010年4月份開始,銀元被狂潮,很多不瞭解、不懂行的人盲目跟風,又不願意學習研究。一些投機分子就利用這一點,謊稱一些很普通的銀元價值幾十萬、幾百萬,目的就是忽悠別人上套,比如說騙別人參加所謂的拍賣會,讓你去拍賣,要交好幾千甚至上萬的拍賣費,結果嘛,你的東西肯定流拍!(根本沒人買)這不過是詐騙者設的局而已。2010年11月份,央視新聞頻道就專門做了一期節目,用真實的案例來揭穿一個總部設在上海的詐騙集團。所謂的大型拍賣行——一個教室,也在上海。


長得很臭屁


北洋34年銀元中的特殊版別!




逍遙居士84253030


純粹的炒作。錢幣不過是一個價值符號,明代的寶鈔太遙遠就不說了。民國初期發行的紙幣100元當時可以買一頭牛,民國後期100元只能買一盒火柴。到現在這100元紙幣也有100年了,成為了廢棄貨幣連一個饅頭都買不了。但是作為歷史的見證它有一定的文物價值,能值多少由市場供需決定的。這裡還包括人為因素。2元的近代紙幣也是如此。隨著貨幣的數字化推廣,錢幣逐步退出歷史的舞臺,成為被廢棄的貨幣。不再擔當任何貨幣符號,失去了使用價值就如同廢紙一樣。現在一些2元品種的紙幣值2千元是人為干預的結果。一旦人們對它失去了興趣,價值就會隨之消失。銀元是貴金屬貨幣,至少還能值點銀子錢。民國推翻大清朝時國民政府給在旗的皇親國戚是每戶2袋小米。一袋小米價值2塊銀元。後來皇上被趕出紫禁城就不發了。現在按銀子價一塊銀元買不了一袋小米,按市場銀幣價值一塊銀元能買3,4袋小米。這就看你把銀幣用什麼價值來衡量了。


潛伏147160030


錢幣的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決定,不是由發行年代,錢幣材質決定的,老的不一定有新的值錢,銀的不如紙的值錢,就這個道理。僅供參考,關注後,可以免費諮詢郵票,錢幣市場行情。





郵票錢幣收藏XZ


一般紙幣在流通過程中,由於攜帶方便,使用頻次較高,容易出現破損、髒汙,能留傳下來的大多品相不好,物以稀為貴,保存較好的紙幣市場價較高;而硬幣銀元,屬於貴金屬材質,體積大重量重,不容易攜帶,特別是有了能替代其流通的紙幣後,使用頻次大大降低,而且銀元本身不易磨損變質,民間留存較多,品相好的也多,所以市場價較低。


預備齊步走315


你說的2元紙幣應該是第三版人名幣的2元,這張紙幣屬於錯版幣,大寫貳字錯別字,存世量稀少,所以貴,但是袁大頭目前市場隨處可見,收藏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得不到大家的認可,辨識度不高,市場假貨多,導致玩家不太想入手。


久泉文化


這個收藏的類型有關,例如古幣,秦漢半兩,五株!現在普遍在一兩塊,而現在的四版硬幣的梅花五角都比他們貴!所以有些東西離大家越近,越多,越容易炒作,是個市場需求!


收藏遊天下


我覺得不能這麼比較,價值幾百塊錢的銀元肯定是流通過的磨損比較嚴重的,拿來跟全新未使用的2元車工比較?為什麼不跟流通過的比較呢?你可以看看原光未使用的袁大頭的拍賣成交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