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民國往事:為了爭奪上海兩省大打出手,浙江人最終不敵江蘇人

民國往事:為了爭奪上海兩省大打出手,浙江人最終不敵江蘇人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自古以來,人們之間的爭鬥都逃不開一個利字。前兩年,為了爭搶“名人故居”,全國各省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歸根結底,就是為了爭奪故居背後巨大的利益。

其實,這種利益相爭不是近些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才“暫露頭角”的,遠在幾十年前,上海,這座如今的國際大都市就經歷過同樣的遭遇,當時為了爭奪上海,浙江省和江蘇省大打出手,但最終浙江人不敵江蘇人,痛失上海。

上海,位於中國的東部,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面沿海,南面緊鄰杭州灣,因為地理位置的先天優勢,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沿海的港口城市交通比較便捷,這也使得上海的貿易發展的很繁榮,民國時期的上海更是十里洋場,燈紅酒綠,在亞洲也是排的上號的大都市。

當時上海的繁榮,連現在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都望其項背,甚至每年好幾個省的財政收入加起來才將將匹敵上海一年的關稅,由此可見上海在當時是一個多麼值錢的“寶貝”,可以說誰佔據了上海,誰就掌握了一個“小錢庫”。自然這個

“香餑餑”成了各方勢力爭搶的焦點,這其中以佔據江蘇的直係軍閥和掌管浙江的皖系軍閥爭奪的最為厲害。

民國往事:為了爭奪上海兩省大打出手,浙江人最終不敵江蘇人

浙江省和江蘇省分別與上海的西、北兩面相接,從距離來說,這兩個省距離上海都很近。清政府被推翻了,妄想復辟帝制的袁世凱也去世了,此時的中國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各大軍閥都想擴大自己的地盤,對於直系和皖系軍閥來說,上海就是一塊在嘴邊的鮮美的“肥肉”。

作為三大軍閥中兩大軍閥,直系和皖系的實力本身都不容小覷,但是1919年,原本直係軍閥首領馮國璋因病去世,直系一派的核心就被吳佩孚和曹錕奪走了,不久之後,直系就聯合奉系軍閥發動直皖戰爭,將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拉下馬。

第一次直皖戰爭結束後,皖系一派大受損傷,隨著段祺瑞的垮臺,整個皖系也是樹倒猢猻散,一部分人選擇退出政治舞臺,一部分選擇投奔直係軍閥,昔日偌大的皖系就只剩浙江督軍盧永祥竭力鎮守滬浙兩地。

1920年,直係軍閥齊燮元當上了江蘇督軍,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第一把火就直指上海,他疾呼“

上海是江蘇的一部分”,他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想奪來上海的控制權,將上海變成江蘇人的上海。對於上海,浙江人當然也是當仁不讓,浙江督軍盧永祥也高喊“上海是浙江的門戶”,企圖將上海併入浙江。

民國往事:為了爭奪上海兩省大打出手,浙江人最終不敵江蘇人

當時主要鎮守上海的領導是何豐林,他和浙江督軍盧永祥關係很好,隨之而來的是浙滬聯繫非常緊密,可以說盧文祥掌握著絕大部分上海的財政收入,這就是動了直係軍閥的“

蛋糕”,他們肯定不願意,齊燮元竭力爭奪上海的控制權。

一時之間,兩大軍閥各不相讓,而作為“案板上的魚肉”,上海人民也無可奈何,畢竟兩邊都是有軍隊的大軍閥,哪一個都得罪不起,只好夾著尾巴不動聲色。而此時蘇浙兩方的爭奪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上海一些有識之士從中斡旋也失敗了,直係軍閥打算速戰速決,民國13年也就是1924年,為爭搶上海,雙方兵戎相見。

這次直皖軍閥大戰是由直係軍閥主動挑起,齊燮元聯絡附近各路軍閥組成聯軍,挺進上海,當然受到了盧永祥帶領軍隊的頑強抵抗,雙方在黃渡附近展開激戰,戰況相當激烈,一時之間,不相上下,於是,只能在各自陣地膠著著。就在這個時候,福建軍閥孫傳芳也聞訊前來,乘機進入浙江、

民國往事:為了爭奪上海兩省大打出手,浙江人最終不敵江蘇人

盧軍一下子就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可以說已經到了決一死戰的時刻了,原本盧永祥還打算破釜沉舟,誰知就在孫傳芳逼近上海的危機時刻,盧永祥的警備處長倒戈了,這無疑於給了齊燮元大肆進攻的機會,可以說盧永祥已經無力迴天了,迫於這樣的形勢,他決定退出,盧軍舉起白旗,直係軍閥佔領了上海,轟轟烈烈的江浙戰爭以江蘇人戰勝了浙江人告終。

可以說引起江浙戰爭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爭奪上海,這場戰爭的結果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首先早在直皖之戰的時候,皖系軍閥就損失了不少主力軍,海軍、空軍力量與直系相比差了一大截,一開始他們之間的戰鬥力就不平等;其次,盧文祥請的外援,要不就是距離太遠,無法及時補給,要不就是過江之鯽,自身難保。

然後,盧永祥的主要根據地浙江完全處於直係軍閥武裝力量包圍之中,動不動就是腹背受敵,防不勝防;最後也是最主要的就是盧永祥武裝力量內部不穩定,也正是因為高層領導的臨陣倒戈,使得這場戰爭浙江的失敗成了“

指日可待”

民國往事:為了爭奪上海兩省大打出手,浙江人最終不敵江蘇人

這場戰爭最終是浙江人不敵江蘇人,上海成了江蘇人的上海,但是給上海附近的人民帶來的是難以衡量的傷痛,戰爭造成上千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傷,大量房屋等建築被毀,直接損失幾十萬元。戰爭都是王者與王者的比試,無論雙方誰勝誰敗,受惠的永遠都是王者,受難的永遠都是百姓。

雖然為了爭奪上海,兩省互不相讓,大打出手,浙江人不敵江蘇人,鎮守江蘇的直係軍閥掌握了上海的絕對管轄權,也成功把握了上海背後巨大的隱形財富,但是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久之後,直係軍閥也被其他軍閥所打敗,上海又再次易主了,直係軍閥並沒有享受多久這勝利果實。

其實,上海無論是屬於江蘇還是屬於浙江,它都屬於中國。不過這一次又一次的戰爭無一不說明上海確實是我國發展經濟的重要區域,如今的上海依然是我國重要的經濟貿易中心,“東方名都”仍然是中國璀璨的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