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天氣漸暖
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
而“最美逆行者們”依然在前線奮戰


絲毫不敢鬆懈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
謹以此向各條戰線的“女戰士”致敬!

01

ICU的“定海神針”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73歲的李蘭娟院士

堅守在最危險的地方

長期出入重症監護室

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

這一道道壓痕恰似“最美勳章”

更是撼人心魄的責任擔當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李奶奶,辛苦了”

02

屢建奇功的“疫苗將軍”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陳薇是誰?
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稱“疫苗將軍”

“玩毒”29年,救人無數

抗擊非典的傑出科學家

“埃博拉的終結者”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

54歲的陳薇帶領專家組進駐武漢

2天后(1月28日)

由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地方公司共同研製的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核酸檢測試劑盒(RT-PCR熒光探針法)

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

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書

4天后(1月30日)

緊急展開的軍事科學院帳篷式

移動檢測實驗室開始運行

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

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

核酸檢測時間大大縮短

03

用數據說話、憑專業做事的溫情局長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近日備受網友稱讚

每次出席新聞發佈會

不讀稿子

疫情信息全記在心裡

面對記者提問

數據、事實脫口而出

表達清晰流暢

談及外省醫療隊馳援武漢

卻一度哽咽……

專業、幹練、利落、溫情

是很多網友對她的評價

04

抽絲剝繭追溯毒源的“福爾摩斯”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

對寶坻區百貨大樓聚集性疫情

發生過程經過抽絲剝繭揭開迷霧

被網友稱為“福爾摩斯式”的“偵破”

看似簡單的判斷

其實來自細心的觀察

和平時各種知識的儲備

張穎經常說,流行病學調查

就是科學,不能靠想象

必須有完整的證據鏈

05

中國速度裡有她們的功勞

歷史將記住這一群工地“鐵娘子”:

“防疫巡邏員”“鋼結構專家”“物資後勤管家”

以及更多叫不出名字的建築女工

……


凌晨2點多到家,7點前必須起床

這是中建三局現場疫情防控組

組長孫燕芳的日常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鐵娘子版“衛生員”孫燕芳

僅中建三局負責的區域

最高峰時施工者有四千人左右

工人在哪裡

她巡邏防控的腳步就到哪裡

隨身揹著口罩、測溫計、創可貼、酒精

舉著小喇叭隨時檢查

督促工人換口罩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工地玫瑰”王曉紅

如果說孫燕芳是鐵娘子版的“衛生員”

那麼53歲的王曉紅則被譽為“工地玫瑰”

負責圖紙、技術、物資、現場等

4大方面的通盤協調

每天上百個電話

只能休息五六個小時

“確實在項目上很累…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後廚大總管”馮欣和寶寶

她要負責人員協調、

食堂場地協調、食材採購

保障現場四千多人及時吃上飯

馮欣說:“為了咱們武漢疫情早點結束,

我們拼了,再苦再累,也值了!”

06

嚴防死守的社區工作者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鄔丹正在給邊檢現場消毒

楊元春,重慶大渡口區

梅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執行主任

因為抗疫初期口罩緊缺

她第一天去雙山隧道執勤時

只戴了個一次性的醫用口罩

一同執勤的警察說在這裡

用一次性口罩不夠安全

就分給她一個N95口罩

第二天,楊元春看到那個警察

自己僅戴著個一次性口罩

才知道對方是把唯一的N95給了她

把危險留給了自己

07

“並不偉大”的女警察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鄔丹正在給邊檢現場消毒

鄔丹,重慶出入境

邊防檢查總站的一名警察

自疫情爆發以來

她一直駐守在重慶江北機場口岸

定期對邊檢現場進行消毒

確保出入境旅客的安全

為運輸防控物資的

國際航班開通綠色通道

鄔丹說,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英雄

“說來慚愧,我們不是英雄,

也會害怕,並不偉大。

只是穿上這身警服,

應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08

親戚一樣的“金玫瑰”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疫情發生後,村裡的空巢老人怎麼辦?

在北京平谷區,這不是一個難題

因為那裡村村都有一支

“金玫瑰”巾幗志願者服務隊

她們當中有黨員,也有普通婦女群眾

每天都會到空巢老人家中照料起居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她們每天都有人來給測體溫、量血壓,

幫助我打掃衛生,還給我送來了口罩、

消毒液、洗手液,對我特別關心,

我們處得像親戚一樣。”

東高村鎮南宅莊戶村的侯鳳儀老人

對“金玫瑰”們讚不絕口

09

助醫抗疫的“行動派”

40歲的楊莉玲是年齡最小的一位患者

她和其他幾名年齡相仿的患者

主動互助照料起老年患者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楊莉玲協助醫院將當天所有病友CT和核酸檢測的結果錄入到電腦裡

老人行動不便,做檢查

上洗手間時

她都一一起身攙扶

她就及時傳達病友群的信息

又把老人情況反饋到群裡

……

在老人們的眼中

楊莉玲就像她們的女兒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楊莉玲為病友取餐、送餐

楊莉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

儘量減輕一點點

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

儘量多幫助老人們

樹立戰勝病毒的信心

  醫療救治、疾病防控、科研攻關、

工程基建、群防群治、後勤保障、勇戰疫魔

每一條抗疫戰線上
她們英姿颯爽
她們熠熠生輝



來源:人民網微信 ID:people_rmw ,綜合中國婦女報 莫蘭、新女報等

向她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