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農村有些新房剛建好就開裂?跟磚基礎有關係嗎?

阿拉慕丁19


大家好,我是專注家居和裝修知識分享的家居雜壇。在這裡,我會盡可能的把我所知道的一些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都會支持!

最近很多的朋友反映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家裡的房子出現開裂而且開裂的很嚴重。一般來說像這種嚴重的裂縫就是屬於結構的問題,結構類的問題確實需要引起重視。例如現在就有朋友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農村有些新建房剛建好就開裂?跟磚基礎有關係嗎?


一棟房子穩定的根本是什麼

  • 俗話說得好,百尺高樓平地起,高樓大廈都是始於根基。所以說任何一棟樓,最最關鍵的部位就是它的基礎。基礎做的好壞就決定了這個樓的穩固與否。
  • 例如我們最常見的一些高層的住宅,下面都有很多的基礎。住宅下面的基礎做法是這樣的:首先通過地基勘測單位對這個區域的土壤進行勘測;然後設計院通過相應的受力計算,計算出需要使用的樁基類型以及樁基的深度;最後再根據樁基礎類型、蓋樓房的類型來設計整個樓的基礎。樓房基礎一般都要包括樁基、基礎底板、基礎梁、最後上面的一些部分也就是標準層的一些做法。
  • 所以在蓋房我們最最需要關注的就是樓房的基礎,這一點是千萬不能馬虎的。在這裡,個人建議大家就是很多朋友自建房的需要注意,千萬不能就是直接從網上搜了一套建築的圖紙,而且建築圖紙基本上都是沒有基礎以及結構的圖紙的,只是一個模型。而很多朋友就根據這個模型去蓋房子,至於這個房子最終牢固不牢固真的很難說。


自建房屋的基礎的類型

  • 第一種就是我們自建了一個平房或者是瓦房。這種情況也是以前農村最常蓋的一種房子,都是一層的結構。估計很多朋友都有印象,這種一層結構的房子都是使用的條石基礎。所謂的條石基礎,就是在我們房子的牆柱對應的下方,挖大概一米深的基坑,基坑內用大塊石進行砌築,砌築到出地面,上面開始砌磚牆。
  • 第二種常見的基礎類型就是目前最常用的一些自建房的基礎,也就是新建的一些兩層的甚至三層的小樓房。這類樓房的基礎基本上都是使用的鋼筋混凝土的地梁作為結構。地梁的設計依據的是我們樓房的牆,還有柱子的結構。然後在地下進行挖基礎坑槽,基礎基本上都是600mm寬的這樣一個標準做法,深度大概也是1000mm。然後綁紮鋼筋,最後澆築混凝土,做成一個鋼筋混凝土地梁的結構。
  • 第三種房屋的基礎,自建房很少有用的,都是樓房在用。其實這種才是最牢固的,做法是基礎底板加上基礎梁組成的一種基礎。在挖基坑的時候是把整個房屋的下面下挖一定的深度,然後在基坑範圍內做一個基礎底板。基礎底板的上面,然後做有相應的梁,柱。其實現在很多樓房的蓋法基本上都是這樣的。


自建房牆體開裂的原因

  • 第一個原因就是最常見的基礎的沉降不均導致的。任何一棟樓房在蓋完以後,都有一個允許的沉降量,而且整體的沉降應該是基本一致的。如果出現一棟房子的一側沉降多,另一側沉降少,也就是出現沉降不均,那麼房子的牆體可能就是要出裂縫了。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沉降造成的裂縫。
  • 第二個原因就是牆體與牆體之間的結合出現的裂縫。這種裂縫啊經常出現在我們的一次結構牆體與二次結構牆體之上。例如一次結構牆體都是鋼筋混凝土的,然後二次結構牆體就是我們說的磚牆,牆體之間的連接方法錯誤,或者是措施不當,最後都會出現裂縫。
  • 第三個原因就是砌築本身造成的牆體開裂。這個一般來說都是由於不遵守規範要求造成的。例如牆面一次砌築的過高或者是上面的斜砌沒有等到規定的時間就一次砌築到頂,這樣都會造成牆體的開裂。

牆體開裂跟磚基礎是否有關係

  • 現在很多的農村蓋房還是採用的是磚基礎,也就在挖完基礎的坑槽以後,在坑槽內使用磚砌起來的基礎磚。這種磚基礎的受力非常有限,時間久了大多數都會出現一定的開裂情況。
  • 所以說,如果家裡的房屋是磚基礎的,那麼出現裂縫以後,首先肯定要考慮的就是磚基礎的問題。而且幾乎都是磚基礎出現問題導致的開裂。

結束語

關於農村新建的房屋剛建好就開裂,是不是跟磚基礎有關係,家居雜壇給大家介紹了常用的一些農村建房的基礎類型,並給出牆體開裂的原因。個人認為牆體開裂跟磚基礎的關係非常大。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的意見或者是建議,也歡迎大家分享出來,以供我們共同交流探討學習,謝謝大家!


家居雜壇


為什麼農村有些新建房就開裂?跟磚基礎有關係嗎?

蓋房子對農村人來說,是頭等大事,如果剛建起來的新房子就開裂,那真是夠上火的。是什麼原因導致新房子就開裂?我以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房子開裂可能是由於地基沉降造成的。高樓萬丈平地起,蓋房子首先要打好地基,別說蓋房子,不管做任何事,首先要從基礎抓起,打地基是最關鍵的。挖地基的時候有可能地貌不一樣,有的地方石頭多地勢堅硬,有的地方泥沙多地勢就比較酥軟。碰上泥沙多的地方,就需要往下深挖,然後用石頭墊起來,再用沙和水泥砌起來,這樣就能夠預防地基沉降,避免房子開裂。



第二個原因,接茬的地方容易開裂。我們農村人自家蓋房子,畢竟條件有限,有可能壘牆的時候扎的架子不夠長,壘到架子跟前的時候必須停下,等到下一波把架子挪過去再接著壘。這期間,就有個接茬,如果此處用的沙灰不夠足,或者說不是那麼飽和,那麼在這個接茬處很容易出現問題。為了避免裂縫現象,應該在接茬處多加一些水泥,使得縫隙裡的沙灰足夠飽和。


為了防止房子裂縫,最好在打地基的時候使用圈樑,那樣房子一般不會出現裂縫的情況。我們這裡現在蓋房子,地基都是圈樑,就是用鋼筋和水泥澆鑄起來,這樣房子才會堅固。


一品小十六


您好,鄉墅建房謝工為您解答,更多建房知識,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本號。每天更有自建房曬家、別墅自建房圖紙分享。

以前的老房子就用磚和水泥堆砌出來的,住了幾十年都沒事,現在的房子又是鋼筋又是水泥又是砂子的,剛建好就開裂了,聽一些包工頭說這些都是因為磚基礎?其實不然!

這些都是因為土質基礎的原因,在挖基槽時有可能會碰到橡皮土、溼陷黃土、膨脹土等不良的土質,對於建房朋友來說這些專業名詞,知道的很少,就連包工頭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才會讓磚基礎成為背鍋俠,更別說有什麼實質性的解決方法了!

我們今天就這麼問題來一次性解決各種不良土質問題!

一、膨脹土

這類土質的土中黏粒成分由親水性礦物組成,吸水膨脹,失水收縮,強度較高,我國陝南地區常見,由於反覆變形,所以不處理會導致房屋產生不均勻的豎向或水平的膨縮變形,造成牆體開裂、位移甚至破壞。

方法:1、先把膨脹土全挖出,再用3:7灰土回填夯實,或者用砂石鋪厚度1米左右的墊層。2、挖好基槽之後,不要讓外水排入槽內,快速施工及時回填覆蓋夯實。3、房屋建好後四周做地表滲水、排水溝等,散水寬度不小於1.5m,下面要做成砂墊層,並設置隔水層。4、如經濟條件允許,可以用架空地梁的鋼筋混凝土基礎,並在兩端和內外牆連接處設置水平鋼筋加強之間聯結。

二、橡皮土

像皮土的意思就是打夯地基土時,會有顫動的感覺,這地方打下去另一邊就突起來,像橡皮一樣,這種土含水量大,不能作為地基土使用,不然也會產生不均勻沉降。

方法:1、先用乾土或石灰粉等材料混合到橡皮土中,吸收土中水分之後,再將橡皮土翻鬆,晾乾夯實。2、如果橡皮土面積較大,採用換土辦法,先將橡皮土挖除,再用3:7灰土或砂土混合摻入,回填夯實。3、如果房屋荷載較大,就將毛石塊夯入土中,直到打不下去為止,最後鋪一層碎石墊層。

三、溼陷性黃土

土質均勻但疏鬆,如果被雨水、生活用水或者地下水位不同程度的水浸溼的話,土結構會被迅速破壞,強度降最低,主要分佈在東北、西北以及華中華東部分地區,如果不特殊處理,會造成房屋傾斜,倒塌。

方法:1、換土法對於農村來說較好,就是費工,先把溼陷性土挖1~3米,再用2:8的灰土或土質較好的分層回填夯實。2、灰土擠密法也可行,用衝擊或振動辦法將圓樁打入基底再拔出形成樁孔,將3:7的灰土進行回填後分層夯實。

希望能幫到您!


鄉墅建築設計


農村地區新建房子發生開裂的情況,跟磚基礎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是跟地基有關。

在農村地區蓋房子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一般來說對地基的選擇都是慎而又慎的。但是農村地區蓋房子又缺少專業的工具,不能對地下情具體情況進行監測和摸排,只能是通過表面情況進行推斷。

所以在建造好以後,很有可能因為地基發生沉降,或者因雨水大量沖刷,導致地基不穩,出現牆體開裂的情況。用我們老家的方言說叫做“閃”,也就是牆體開裂的意思。

農村地區蓋房子的時候,一般低級都不會挖的太深。以前的房子大多是以石頭為地基,特別容易出現建成後地基沉降的問題。現在利用混凝土鋼筋澆築要稍微好一些,但是這種情況仍然會偶爾發生。

另外在牆與牆結構交叉的地方也很容易發生開裂的現象。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地基不牢導致的。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以前農村家庭的門窗都是老式的木頭,其承受能力有限,如果上面的磚塊壓力較大的話,也很容易因為力的作用導致牆體開裂。



止茶


農村裡剛建好的房,為什麼會出現有裂縫,和磚和基礎到底有沒有關係,這也是很多人想問的。我是小趙,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說說,剛建好的房子會開裂的原因。


在農村裡建房,就怕做好的房子會出現問題,最怕就是房子的牆體會開裂,這不單單只是房子的牆體會出現裂縫,最擔心的就是地基基礎會出現裂縫,造成出現裂縫的最主要的原因——地基下沉,為什麼地基會下沉呢?這要從幾個方面去說。

第1、農村下基礎時,很多都是用的紅磚下基礎,在挖基巢時,所挖的土沒有挖但實土層。雖說房子已經做好,但沒有挖但實土層,這就使得在房子的基地有點虛,只要一下雨,經過水的浸泡,沒有到實土層的就會被洗去一大截,導致房子基礎不穩!



第2、地梁和房子的承重不符合,房子太重,地基梁太小,加上地基虛,地梁很難承受住房子的壓力,房子的基礎就出現斷裂,時間一長,牆體就會出現裂縫。


第3、農村建房很多建的都是磚混結構的房子,很多下基礎都是用的紅磚,只有在24的牆上才做一圈地梁,下面的基礎都是紅磚,只要哪一個地方的土地基不實,牆體開裂那是必然的。

我是小趙,房子開裂說白了就一個原因,就是地基下沉,只要能夠解決地基下沉的問題,房子就才不會出現裂縫。朋友們,你們怎麼看?


常德農村小趙


為什麼農村有些新建房剛建好就開裂?跟磚基礎有關係嗎?

如今雖然生活條件好多了,但蓋棟房子在農村來說還是件頭等大事,財力和人力那都不是小數閆,但還真有那倒黴的,剛建好的房子就開裂,今天梅花就來說說房子開裂的事。

第一,新房開裂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夠牢實,同時地基也不夠均勻而引起牆壁沉降,這樣就引起裂縫。建房時如果地基不深挖,或者不砸實地基,更有甚者地基下面存在厚度不均的軟層,這樣剛建起一年,大都會有不同程度沉降,上沉降不均勻,就出現裂縫。沉降裂縫主要有以下特徵:①.裂縫大多呈正反“八”字型,尤以底層窗子角部最為突出;②.部分縱牆或橫牆出現水平裂縫。   



第二,房屋設計不合理,施工不科學也會造成新房建成後裂縫。(1)農村建房子基本沒有設計圖,就算有,大部分也是看不懂的,只能根據以前從事的經驗進行施工操作。(2)水灰比例是很難進行控制,也不易掌握,更有嚴重的至今還有蓋房子不打圈樑的,同時農村的房子一般都是兩家接著的,兩家房子相接處如果借不到好處,用的水泥沙等的比例不一樣,也很容易出現裂縫。


況且農村基本都是找施工隊和親朋好友進行的操作,甚至有些房主都不會關心自己房子的進展和用料情況,所以難免會有偷工減料和趕進度的情況,這樣使用材料不當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在這些情況下,出現裂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蓋房是大事,一定要專業人員設計,專業人員施工,這樣才可以保質保量的蓋所新房子。

 


山村梅花


為什麼農村有些新房剛建好就開裂?跟磚基礎有關係嗎?

記得家裡蓋房子的時候,我就曾跟著瓦匠們打下手,一開始的活兒就是打地基。打地基就要先挖渠,根據瓦匠的要求,需要將地基處的泥土挖出來,一直挖到不見土層為止(我們膠東半島多是丘陵地帶,土層不算太深,土層下面就是索拉石,也就是比較硬的風化砂層)。

將打地基的溝渠清理出來以後,由於土層深淺不一,這時候用來填做地基的亂石就派上了用場。深的地方砌的石頭就多一些,淺的地方砌的石頭就少一些,用石頭砌的地基在地面的水平面上找平,這樣的地基牢固,建起的房屋結實,只要地基砌結實了,地基不下沉,那麼新房的牆壁就不存在開裂的情況。

過去農村建房子,需要申請宅基地,如果宅基地正好在土層厚的地方,又加上挖地基的時候,沒有挖出硬底兒,這樣一來,地基砌好以後,在這樣的基礎上建起來的新房,等到一段時間以後,地基以下經過雨水的浸泡、滲透以後,土層受潮後,由於房屋的自重,導致地基下沉的話,房屋的牆壁就容易出現開裂的現象。這與是否是磚基礎沒有關係,主要原因是因為土層的問題。

如今農村建新房也是用機械施工,挖起地基來也比人工快多了。地基下好以後,地面上都有鋼筋混凝土的圈樑,房子四周也都有鋼筋立柱,基本上全是框架結構,這樣的牆壁基本上不會出現開裂現象。

所以我個人認為,新建房屋的牆壁開裂,就是建房之初房屋地基的問題,與磚基礎還是石基礎沒有關係,只要處理好地基下的土層,就不會發生牆壁開裂現象。你如果對於這個問題,持有不同看法或者好的建議,不妨留言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建行漸遠


農村有些新房剛建好就開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跟磚基礎有關係嗎?

新房子一建好,就出現開裂現象,這也確實挺讓人煩惱的,實際上農村新房砌地基,基本上沒有用磚做基礎的,一般情況下用比較結實的石頭。

蓋新房第一步驟是挑地基,要把房屋量畫好的地基挖出來,挖到什麼程度呢?必須挖到實底、硬底!如果挖了很深,那泥土還鬆軟,說明這個房基以前可能是空曠的低窪地,被後來填起來了。

遇到這樣的房基地,除了挖地基費事,還得多打一道圈樑。地基挑出來以後,就是殺地基了,我們這裡不說壘地基,就說殺,地基最底層一般用比較結實的大石頭,上面加壘中等石塊。

水泥灌起來的石頭地基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狀況的,但地基必須是到實地。

地基殺完後,要是覺得地基底還不讓人心裡踏實,那就在地基上面打一道圈樑吧,用鋼筋圍著所以地基加水泥圈一道結實的圈樑,能夠把所有的地基拉起來,輕易不會讓房子開裂。

磚砌地基,就是用普通磚砌成地基,承重能力肯定不如石頭塊,不一定牆開裂沒一點關係,不過可能性不大,一般引起新房開裂,還是地基下沉的原因。

您不必過於擔心。可以進行修復, 修復一般用水泥砂漿、聚合物砂漿填縫或彈性膩子、石膏填充,嵌縫帶粘貼即可。


悠然見東山


這個新建房子沒多久就牆體開裂,跟你是不是磚基礎有一定的關係,但最大的關係是房子的地基。地基不一樣的地質和土質結構,導致強度和密實度都不一樣,如果承受壓力,會產生不一樣的沉降,磚基礎抗壓,但抗剪抗拉強度很低,會隨著地基沉降一起沉降,導致基礎和牆體開裂。

這樣的不均勻的土質,最好還是用鋼筋混凝土整體基礎,將基礎上部的荷載經混凝土整體進行受力傳導,幾層的私房問題不大,也不會出現這種牆體開裂的問題,鬆散土質最好打獨立基礎柱到持力層,再整體做地基梁會更安全。

已經沉降開裂的房子,可以進行基礎加固處理,就是在沉降基礎部位,間隔一米左右打一排孔下去,埋鋼管,深度根據土質和實際情況,然後用高壓把水泥漿打入土層讓基礎下部的土層固化,增強土層密實度和承載能力,不會再下沉了,將裂縫補好,問題不大。如果牆體傾斜度大可能還要先扶正牆體後再注漿,再做混凝土基礎補救。





zsg周


農村自建房中,確實有極少數這樣的事情發生,房子剛剛做好就發現有開裂的現象。這種情況很明顯就是因為基礎做的不好導致的,現在的農村自建房,大多數都是兩層三層的小樓房,基礎沒做好的話,開裂只是遲早的事情。

如問題所問的一樣,跟磚基礎有沒有關係?我只能很遺憾的說,就是因為磚基礎而導致的。過去農村自建房都是平房,或者是預製板結構的瓦房,而且最多也就是兩層樓,這樣的房子採用磚基礎的話也許問題還不大。

但是現在的農村自建房,最少也是兩層以上的現澆板面房子,這樣的房子重量不再是以前那樣的房子可比的。更何況以前的預製板都會有裂縫存在,所以即使是基礎問題導致開裂,我們也會認為是正常的,所以都不會引起重視。

我可以很肯定的說,過去那樣的磚基礎不再適用於現在的農村自建房。

大家所說的磚基礎,就是按照房子的結構,在有牆的位置挖溝槽,深度不會超過1米,寬都最多也就是60~70公分。然後底部是紅磚的50牆,起高30~50公分之後就慢慢收縮,然後和上面的磚牆同寬。

當然有些農村自建房的磚基礎也會做地梁,也有很大一部分連地梁都沒有,然後就是這樣建個兩層三層。這樣的基礎一旦超過本身能夠承受的荷載,就會四分五裂,完全沒有結構力而言。


所以說,剛剛做好的農村自建房出現裂縫,完全就是因為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而且因為是剛剛做好就出現了開裂,說明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趕緊找專業人員進行加固處理吧,房子的安全問題絕對不能忽視。多說一句,現在人工費用這麼高,磚基礎根本省不了錢的。(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