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青島西海岸新區發掘基層醫療力量 906名鄉醫投身防疫戰

“早上七點多要給他們測一遍體溫,下午一點多還要再測一遍。”從大年初一開始,青島西海岸新區六汪鎮法家莊村的鄉村醫生付念林就進入了這樣的巡診節奏。

法家莊村有4名湖北省返鄉人員,全部進行居家隔離觀察,付念林每天按照要求入戶為他們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

“第一次出診是大年初一早上七點多,大部分人都還在家裡熬覺呢。”付念林告訴記者,即使偶爾碰上了相熟的村民給他拜年,他也顧不上招呼,一家家的跑著。

“要注意勤洗手,勤通風,不要外出。” 這是付念林在這4名返鄉人員家中說的最多的話。

而像付念林這樣奔忙在農村、山村、漁村的鄉村醫生,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共有906名。

“同舟共濟”,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黨中央多次強調的原則。與那些光榮的“逆行者”們一樣,雖然身處不同“戰線”,活躍在疫情防控基層戰“疫”第一線的鄉村醫生們同樣付出了巨大的辛勞,是最前沿的哨點。

疫情發生後,青島西海岸新區動員全區25處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98個家庭醫生團隊、673個村衛生室906名鄉村醫生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通過建立防控指導微信工作群、家庭醫生電話隨訪、電話指導、發放一封信、懸掛橫幅等對群眾宣傳相關防控知識,實現居民全覆蓋。

“早在1月19日,我們衛生院就派出2組醫師到區疾控中心及區第二中醫醫院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培訓,並於1月20號下午對轄區所有鄉村醫生進行了防控知識等相關培訓和個人防護講解演示。”六汪中心衛生院院長趙真宗介紹說。

“培訓結束後,全鎮45個村級衛生室就承擔起了所服務轄區的預檢分診,通過電話隨訪等形式指導群眾做好疫情防範,少外出、少聚集。”六汪鎮兩處衛生院之一——膠河衛生院院長劉助先告訴記者。截至1月28日,該鎮26名鄉村醫生參與的調查摸排中,共計排查出六個村14名湖北、北京、廣州等地回鄉人員,逐一落實,逐一培訓,加強科學防控。

在農村,醫生曾經是“正月門”裡各家各戶最不願意遇到的群體,而鄉醫則在農村社區內具有“臉熟”的優勢。

“1名鄉醫負責一個村,一箇中心衛生室覆蓋兩到三個村,形成一個基本的網格,鄉村醫生會掌握每村每家每戶最基本的情況。鄉醫參與基層防控重要作用還體現在,他們可以及時解決一些健康小問題,起到很好的預檢分診作用,在這個時候能很大程度上緩解醫院的防控和救治壓力。” 區衛生健康局基層衛生健康科負責人丁剛說。(通訊員 張海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