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車禍重傷沒死,野人山得瘧疾沒死,杜聿明被俘後反而迎來新生


車禍重傷沒死,野人山得瘧疾沒死,杜聿明被俘後反而迎來新生

電視劇《特赦1959》中,杜聿明出場的時候,是由其他人攙扶著走進功德林的,因為他當時身體狀況很差,自己不能活動,必須要有人照顧。所以,所長很快就讓邱行湘和鄭庭笈負責照顧他的日常飲食起居。即便如此,杜聿明的身體狀況還是很糟糕,最後不得已,只能送到醫院去治病,並且經過高層批准,特別從香港購買了特效藥,幫他治好了以前的毛病。這之後,反而成了他一生中比較健康的時期。

劇中因為杜聿明出場的時候地位高,其他人都顯得很尊重他,所以他也給人以一種非常老成的感覺,其實他出生於1904年,到1949年以十三兵團軍需官高文明的身份被俘的時候,他也只有45歲,放到現在,其實還是年輕的,要是在學術界,也還在中青年學者的範圍內。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即便是以杜聿明中將加上將銜、徐州剿總副總司令的身份,他享受到的已經是當時國內最好的醫療條件,他的身體狀況也仍然不好。

最糟糕的是,在率遠征軍出征緬甸的時候,在出發之前,杜聿明率一部分參謀人員先行入緬勘察道路的時候,因為翻山的時候汽車翻車,他被摔成重傷,到遠征軍的將士入緬後見到他的時候,他還頭上纏滿了紗布,只有眼睛露在外面。不過,以滇緬邊境的崇山峻嶺間的道路狀況,能在汽車翻車之後還活下來,這已經是命硬了。在之後滇西反攻期間,新編三十九師師長洪行,就在被日軍擊潰後逃往昆明的路上翻車,直接死了。

車禍重傷沒死,野人山得瘧疾沒死,杜聿明被俘後反而迎來新生

作為遠征軍一線的最高指揮者,兵馬未動,他自己就先翻了車,遭遇車禍,自己身受重傷,已經不是什麼好兆頭。入緬之後,杜聿明雖然多方籌畫,又和史迪威、英軍將領等人反覆周旋,在同古抵抗日軍超過半個月,但是因為各方掣肘,尤其是英軍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東線負責掩護遠征軍歸路的第六軍和六十六軍又被日軍輕易擊潰,歸路被切斷,遠征軍倉促撤退,最後只能通過野人山回國。

野人山荒無人跡,山高林密,重武器被迫全部丟棄,將士隨身攜帶的給養也很快就消耗完了,又無法補充,加上蚊蟲肆虐,適逢雨季,經常大雨滂沱,還要躲避日軍小部隊不時的追擊和伏擊,所以遠征軍的撤退過程如《我的團長我的團》開頭所反映的一樣,非常艱辛,許多人因為被蚊蟲叮咬,或者是喝了生水,就得了瘧疾,又沒有能力治療,最後只能悽慘死去。杜聿明也被傳染了瘧疾,昏迷三天三夜。別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結果他又一次大難不死。

杜聿明回國之後調任昆明城防司令,抗戰結束後,又率第二期遠征軍和駐印軍為主體的部隊,前往東北打內戰,爭奪東北。當時杜聿明才剛過四十歲,但是已經患病,所以打了一段時間,剛佔領瀋陽,杜聿明就不得不離開前線,到北平去做手術。杜聿明害怕他離開之後被別人奪走了他的位置,於是建議將鄭洞國調來東北,擔任東北保安副司令,在他不在的時候代理東北保安司令。過了幾個月,杜聿明術後恢復也不完全,就趕忙回到前線去了。

車禍重傷沒死,野人山得瘧疾沒死,杜聿明被俘後反而迎來新生

到1947年下半年,杜聿明在東北戰場因為戰線拉長,而國軍統帥部又無力增調更多部隊來擔任防守,而解放軍在東北也已經穩住了局面,開始在局部地區進行反攻,多次殲滅國軍部隊,加上他又腎病嚴重,最後又被迫離開東北,他在東北打下的局面改由陳誠接手。一直到濟南解放的時候,已經心灰意冷的杜聿明本打算赴美國治病,卻臨時被一紙命令緊急拉了回去,先到了徐州戰場,之後又臨時趕赴東北戰場指揮撤退,東北戰場的任務完成,回到徐州,戰局已經惡化,他也無法脫身,最後只能帶病到了徐州。

按照杜聿明自己的說法,他是以上刑場的心情去徐州的,所以思想非常混亂,在淮海戰役期間,他雖然多次出謀劃策,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又猶豫不決,加上統帥部從中掣肘,朝令夕改,最終他也未能突圍出去,被俘了。他被俘的消息確認之前,校長又以為他已經成仁了,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聽到了他被俘的消息。又是一次大難不死。本來他以為他作為列入戰犯名單的人,是肯定要被殺的,加上他又有病,所以一直不肯配合。沒想到最後不僅沒有被殺,反而不惜重金從香港買特效藥幫他治病,最終感化了他,讓他轉變了立場。身體上的病治好了,精神上的病後面也慢慢治好了,最終在1959年獲得特赦,開始了新生活。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